第6章 若想成就人生,必须注重自我修养(5)
信任的局限性
诚实守信固然是美德,也是为儒家所推崇的。但是儒家思想从来不是顽固教条的,在儒家看来,信并非一种任何时候都必须固守的品德。在《论语·学而》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儒家除了“仁”这种非常博大的道德概念外,还有另外一个含义极广的道德概念,那就是“义”。义可以理解为正义、公平,包括果断、诚信等道德标准,它是这些道德标准的实施准则。有若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诚信的原则,他说:“信必须符合义,否则承诺也可以不履行。态度恭敬只有符合礼,才能远离耻辱。所亲近之人若能不失其可亲之处,这样的人才值得尊敬。”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便是儒家对信的态度,孟子曾说过:“言不必信,为义所在。”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孔子不是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吗?有若这么说是跟孔子唱反调吗?当然不是,有若的意思并不是鼓励人失信,而是说不要将信视为一种死规定,当一种承诺不符合义的时候,就完全可以不去履行诺言。这不仅不是与孔子唱反调,相反他正是从孔子的言行中引申而来。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著名的信士名叫尾生高,以诚信闻名天下。然而就是这样的名声绑架了他,最终又害死了他。相传他与一名女子在桥下约会,后来河水上涨,他不愿失信,最终被淹死了。对于尾生高的这种愚蠢的信,孔子是不赞成的,难道桥上桥下的区别真有这么大吗?当有弟子拿尾生高的事来印证信的时候,孔子就告诫弟子们说:“别人向尾生高借醋,他家没有。可他为了信,却又向别人借了醋然后再借给那人,这不是真正的信。”这就是孔子对信的态度。
事实上孔子就做过失信的事。在孔子周游列国时,他四处碰壁历尽艰辛。一次他们一行人前往卫国,途经蒲邑时,正赶上蒲邑大夫公孙氏背叛卫国。公孙氏知道孔子是个圣人,他不想孔子为卫国所用,最终不利于自己。于是公孙氏便令蒲人围攻孔子一行人,企图杀死他。但是孔子的弟子全都经过孔子的军事训练。其中公良儒、子路等人更是武力出众的勇士,而且孔子本人也力大无穷,箭法过人。蒲人刚一围上来,追随孔子四处受难的弟子们这时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愤怒,纷纷拔出长矛就要与蒲人拼命。他们的气势令蒲人十分害怕。蒲人随即又向孔子提出和解条件,说只要他们不去卫国,蒲人就不为难他们。孔子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个条件。蒲人与孔子当场歃血为盟,让孔子对天发誓,孔子都答应了他们。然而当孔子离开蒲地的时候,孔子马上令弟子们掉转车头向卫国方向前进。当时有许多弟子都很不理解,难道答应别人的事,能这样轻易反悔吗?老师平日里不是这么说的,做人怎么可以不守信用呢?子贡问孔子:“那夫子与蒲人的盟誓怎么办?”孔子说:“这是在他们的要挟下产生的盟约,是不符合道义的,当然可以反悔。”
这就是孔子的诚信观,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孔子不同意条件,蒲人势必不肯善罢。即使他们拦不住孔子一行人,双方一定也会有所死伤,这当然不是心存仁爱的孔子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失信,却能免于杀戮,大仁大智大勇的孔子怎会为此小节所困呢?而有若所说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智慧点睛
虽然信是一种不必拘泥的道德标准,但失信却是有严格条件的,那就是当承诺违背“仁”与“义”的时候,而且这种条件只能偶遇而不可创造。不拘小节绝非失信的借口,毕竟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际和谐的关键条件。人讲诚信绝不仅仅是为信而信,因为信能使人产生恒心,能使人得到他人可贵的信任,这才是信的重要作用。
顽固偏执,修身处世的大害
在儒家看来,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就如一物都有两端一样。儒家讲中庸,目的是让人在修身和处世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了解事情、道理的全貌,务求贯通。孔子日常讲学时,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中庸之道,这在《论语》中随处可见。比如他谈到“仁”的时候,常常同时讲到“礼”或者“智”;提到“文”时必讲“质”;讲到“学”时常带“思”,这些往往都是一事一理之两端。无论处世还是做人,只有兼执物与理两端才可见全道,如只偏执一端,虽有殊途同归的可能,但那只能寄希望于偶然,多数情况下难免歧路亡羊,使自己陷入无尽的迷茫。
做事不可偏激
解释儒家中庸的意思,用人来打比方最恰当。人有上智与下愚之分,所谓上智,便是那种天生品德高尚的人,如孔门弟子中最为孔子器重、尊敬的冉雍、闵子骞等人,而下愚则是那种天生弱智,无论如何都无法使其成才者。然而这两种人都是人群中稀有罕见之人,人群中的大多数便是中庸之人。所谓中庸之道也就是平常之道,既不高深莫测、常人易通,也不流于低俗。也就是说中庸之道是中庸之人所行之道,是世上大多数人所能够奉行的道理。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就说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中庸作为一种品德,算得上至大至广、至平至易的美德了。但是普通人却很少能长久地拥有它。”孔子的话看似很奇怪,既然中庸是一种平常至极的品德,为什么普通人却很难拥有它呢?人世间充满各种诱惑,人心往往又充满各种情感,容易飘忽不定,常常不是亢奋就是消沉,如果真能做到时常拥有一颗平常心,那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旅日华裔围棋大师吴清源自东渡日本后,先后击败了日本所有超一流高手,威震日本棋坛,被日本围棋界誉为“昭和棋圣”。
1965年,日本围棋界进入第四期名人赛决战阶段,吴清源在这次循环赛中遭遇了七连败,这在他37年的旅日生涯中是从未有过的败绩。那一年,吴清源51岁,而前一年他在东京遇到了车祸,身体受到严重损害,视力也大幅度下降,健康问题是导致他接连失利的直接原因。
然而也是在那一年的比赛中,吴清源唯一的一个弟子林海峰取得了名人挑战权,并在比赛中以四比二的战绩取代如日中天的坂田荣男成为新一届名人,那年林海峰只有23岁。如此年轻的名人,在日本围棋界是一个破天荒的纪录,直到今天,这个纪录仍未被打破。
林海峰天资聪颖,技艺超群固然是他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但他在围棋技艺上得到吴清源的不断指点也是他能够取胜的重要因素。就在比赛的第一循环赛上,林海峰遭遇了拥有日本围棋界“十段”头衔的藤泽朋斋。藤泽的杀伤力惊人,吴清源也曾败在他的手上。为了准备对藤泽的这场比赛,林海峰亲自去吴家请教老师。吴清源将藤泽的棋路详细分析给林海峰听,并结合自己失败的经验为林海峰制订了一套战术。比赛中,林海峰就是利用吴清源所制订的战术,中盘战胜藤泽,在当时轰动了日本围棋界。
在对坂田荣男的最后决战时,林海峰虽然准备充分,全力以赴,但是第一局还是以落败告终。此时林海峰的心情非常焦虑和沮丧,因为名人宝座已近在咫尺,但面对坂田这样的十段对手,却又好像远在天边。第一局的失利让林海峰本来就不太强的自信备受打击。因此他在第二局比赛前又到吴清源家里请教,希望老师再给他一些战术上的指导。
吴清源知道林海峰的来意,但这次却没有为他制订任何战术,只是微笑地对他说:“我料到你会来,不过这次对战坂田,我只教你三个字——平常心。”吴清源的话让林海峰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恳请老师再说明白点。吴清源接着说:“你根本不必如此患得患失,你今年刚刚23岁,你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已经是老天对你的厚待了。你有什么可着急的呢?要放松心情,别怕输。只要能从输棋中吸取教训,输棋未必不是好事。同坂田这样的超一流棋手下棋,无论输赢对你来说都是好事。只看你能否懂得珍惜这次机会,我说的平常心,就是让你不必在意名人的头衔,把心思放在下棋上。”
吴清源的话就像当头一棒,使得林海峰马上清醒。那种昏昏沉沉的状态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脑的闪闪灵光。从吴清源家出来,林海峰心情大好,不再烦闷。因为在技艺上,林海峰已达到最高境界,而吴清源的三个字又拨开了他心中的一层迷雾,使他在精神上得到了一次飞跃,也进入了棋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