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先做人:论语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学习,以有涯伴无涯(1)

学习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道理和知识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只有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和努力探索未知才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所以,学习永无止境。

时光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

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百年只是短短的一瞬。日本战国时期大军阀织田信长也曾感慨过:“人生五十年。”的确,在人的一生中,除去幼年与老年,人真正能奋斗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区区几十年。若问世间什么东西最珍贵,那一定非时间莫属。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无情飞逝,不论你愿不愿意,它从不给人喘息和反悔的机会。如果一个人想在这短暂的一生中有所作为,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珍惜时间,使自己的生命充满效率。

逝者如斯

时间是一个冰冷的物理概念,是因为人的短暂生命才赋予了它的价值。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人从无知到有知、从起步到成功全都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上。所谓“功夫”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段时间。孔子理想远大,也从不浪费一寸光阴,他好学不倦,以至于学琴“三月不知肉味”、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因此也成就了他无比渊博的学识。但即使是如此珍惜时间的孔子,对待所有事物都能用乐观向上的心情去面对的孔子,当他面对流逝的时光,也难免发出唏嘘感叹。

在《论语·子罕》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面对川流不息的江水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同样流逝的时光。在孔子的这段话中读者能体会到在《论语》中难得一见的悲凉气息,他是在追悔吗?当然不是。在《论语·为政》中还有一段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从少年时代起便开始立志于学,而每过十年,他的人生境界总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他的一生是在不断地进取中度过的。但是既然没有浪费过时间,生性豁达的孔子又在感叹什么呢?孔子一生虽然四处碰壁,他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道”,但正是当他面对如流水般的时光时,他才会因身不用、道不行而迟暮伤逝。孔子并非一个不切实际的人,他的“大同世界”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未实现,他当然深知行道不易。而他希望的也仅仅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一个开始而已。所以,人生苦短,对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

德国伟大诗人歌德也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他将时间视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他曾经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我的产业多么壮观,

我得到的遗产多么丰足。

时光是我播种的沃土,

我是时间的继承者。

有一次,歌德在伏案写作之余,忽然想起好久没和自己的孩子交流了。于是他便放下工作来到孩子的房间。可是孩子并不在家,也许是出去玩耍了。歌德看到孩子的书桌上放着一些书本和笔记,便打开一本笔记随便翻看起来,他想看看孩子一直在读什么样的书。他在孩子的笔记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也不知道是抄录自哪位名人的:“人生总共有两分半钟,一分钟在微笑,一分钟在叹息,只有半分钟在爱,因为在爱的那一分钟里,他死去了。”

读到这儿,歌德不禁皱起了眉头。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不足为训。他不想孩子受到这种思想的引导,于是他忍不住拿起笔,在那段话的后面写道:

一小时有六十分钟,

一天便超过了一千分钟。

我的孩子啊,

你要懂得,

这些时间,

足够人类做出多少贡献!

歌德写罢,怀着一丝担忧离开了孩子的房间。至于他的孩子最终有没有接受父亲的教导,已经无从查考。但是对歌德来说,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自己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在他的一生中,他从未浪费过一分一秒,一直到84岁,这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与世长辞。

人生短暂的道理任何人都知道,但是如何对待这短暂的人生,人们的态度却有着巨大的分歧。像歌德的孩子那样,认为正因为人生苦短,才不可亏待了自己,该哭的哭该笑的笑,尽情玩乐的人大有人在。实际上这不仅是一种自私的想法,更是对自己极不负责的想法。抱有这样想法的大多为年轻人,因为这样的人老了的时候,他得到的往往不是满足而是遗憾。

后生可畏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珍惜时间很重要,特别是对前途无限的年轻人来说,时间尤为珍贵。青春一去不回,它绝不能是用来浪费的。古今中外曾涌现出无数后来居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共同特征无不是在年少时便树立远大理想,并实干笃行,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曾经说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子的这番话是在结束周游列国,回到家乡后所说的。当时孔子年事已高,早期的弟子们也一直在追随他,大道未行的现实让孔子有些伤感。但是回到家乡后,许多非常年轻的学子如曾参、子张、子夏、樊迟等人又纷纷来到孔子门下求学,这让孔子感到莫大的欣慰。他感到自己的理想后继有人,他是为了鼓励这些年轻人才说出了这番话。

这段话中的“后生”指的便是少年,后生之所以可畏,因为后生有朝气、有闯劲,前程不可知、不可限。而人若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不明白道理,那时即使再立志向学也不足畏了,因为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的时间已经不够了。

1949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乘坐“玛利亚王后”号出门旅行。当他得知自己所欣赏的一位英国作家也在这艘船上时,便让人去邀请他们全家人来参加自己在船舱里举行的一场聚会。

作家有个16岁的儿子,当这个男孩听说他们全家受到丘吉尔的邀请时,既兴奋又紧张,因为丘吉尔正是他最崇拜的偶像。当男孩穿戴整齐,随家人一起来到丘吉尔的船舱后,发现那里已经到了很多人。丘吉尔一眼就认出了作家,他连忙走过来握住作家的手,与他寒暄问候,并将他带往室内。男孩这时也向前紧走了几步,丘吉尔也注意到了男孩急切的举动,于是拿着雪茄的大手一挥,示意男孩也跟进来。男孩高兴地走到他们面前,但是作家给儿子使了个眼色。男孩知道,父亲在命令自己闭嘴,什么都不要说。

丘吉尔谈起自己在美国的一次演讲,作家就势问道:“现在英国与盟国还存在一些分歧,您打算如何应对呢?”

丘吉尔想了想,然后就像在演讲一样字斟句酌地说道:“你这是在要求我踏上在深渊上架起的一座独木桥。”他说完这句话,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也让男孩自在了一些,男孩居然也忍不住向丘吉尔问道:“丘吉尔先生,如果苏联人把原子弹弄出来,您认为他们会谨慎使用吗?”

作家听到后,连忙向儿子使劲眨了眨眼睛,又摇了摇头。男孩立即意识到,自己不该多言。然而丘吉尔听到这个问题到很高兴,回答道:“嗯,这就要看具体形势了。不是吗?如果苏联有3颗原子弹,西方则可能有100颗。但是反过来呢?你知道,就原子弹而言,这完全是一个……”丘吉尔逐渐加大声音,房间里一片寂静,人们都在静静地等待他下面的话。

男孩没有看出丘吉尔说话故意顿挫的用意是在等待屋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能集中过来,以为丘吉尔一时想不起来一个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想说的意思。男孩很不理解为什么他的父亲和其他人为什么不帮助丘吉尔解脱这种无法表达的窘境。于是男孩鼓足了勇气,轻声地说道:“您的意思是不是说,这完全是一个均衡问题?”

作家吓了一跳,紧张地向前走了几步。而丘吉尔则拿着手中的大雪茄指着男孩说:“对!就是这个词,一点儿没错。‘均衡’这个词非常恰当。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这个词经常被人们遗忘。年轻人,你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都应该对自己说这个词。”

男孩被丘吉尔说得有点儿懵,不太懂他的意思。可是男孩又看了看父亲,发现父亲没有生自己的气,反而微笑着冲自己点了点头。

这就是年轻人的可贵之处,也是后生可畏之处。年轻人做事没有过多的城府,敢想敢干,不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年轻人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但这个时期也是人心最容易浮躁难安的时期。所以一个人最好在年轻时代就能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时期最为珍贵,千万不可荒废。

时不我与

时光对年轻人来说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说,人到中年后就该坐享其成或者自暴自弃。在儒家看来,珍惜时间与修身处世一样,都是“死而后已”,时刻都不能放松。在《论语·阳货》中有这样一段话:“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这段话其实说的是一件事。阳货是当时鲁国上卿季孙氏的家宰,又名阳虎,他为人跋扈强横,在季氏家大权独揽。阳虎当时正在筹划造反,打算杀死季孙斯,争夺鲁国国政。因苦于手下无人,才想去见孔子,劝他出仕,为己所用。孔子当时虽然对季孙氏独擅鲁政和许多僭越的举动不满,但孔子也十分讨厌阳虎的为人,认为他非常无礼,所以几次三番躲着不见他。阳虎见孔子不肯见面,故意送给孔子一头蒸猪。按当时的礼节,大夫送给庶人礼物后,庶人必须亲自登门答拜。一生守礼的孔子当然知道这个礼节,但为了不见阳虎,他故意找了个阳虎不在家的时候,登门回访。没想到在半路上就碰到了阳虎。阳虎由于年纪比孔子大得多,身份也比他高,所以对他说话很不客气。见面后,阳虎就说:“过来,我对你说。你身怀宝贵的道术,却坐视一国之人都迷茫失道,这算是仁吗?恐怕不算。你喜欢做事而又屡次错失良机,这算是智吗?恐怕也不算。你不仁不智也就罢了,可光阴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岁月可不会等着你呀!”阳虎虽然强横,但的确也有过人之处,几句话说得孔子无言以对,只好回答说:“是!我已经打算去做官了。”

孔子是个笃行者,他的理想绝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行道。阳虎的话全都说到了孔子的心中,非常有道理。但是孔子回答阳虎也只是说将要出仕,而并没有答应阳虎为他而出仕,这也是孔子说话高明的地方。孔子那一年51岁,正是阳虎“岁不我与”这句话打动了孔子。孔子曾经自称:“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那之前,他沉浸于学习与教育活动中,乐在其中,的确也很少去考虑时间的问题。也就是在与阳虎的这一番谈话之后,孔子深感岁月如梭,这才开始他的行道之旅,一直到他73岁身故。

齐白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画大师。最初的时候,他只是一间书画店的学徒,在绘画方面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但就在他开始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凭借勤奋和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即使在成名之后,齐白石也没有得意忘形。相反他更加督促自己,还写下了一张“不教一日闲过”的六字条幅挂在自己的画室中,自己规定每天必须画五幅画。这个习惯,齐白石一直坚持了几十年,从未间断过。

90多岁时,齐白石在国画界已经是有名的老寿星了,他的朋友们早就筹划着在生日那天都去给他祝寿。在齐白石生日的这天早上,老人刚要作画,外面就来了许多祝寿的人。齐白石性格好静,本来不主张大操大办,但是朋友们登门祝寿,又不好扫了大家的兴致。他只好放下画笔,打算送走客人后再开始作画。可是没想到,当他热情地接待完这些朋友之后,门外又不断地有祝寿的人进来。就这样,一天之内,前来祝寿的客人络绎不绝。当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这么晚了,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画画了,疲惫不堪的白石老人只好上床休息。

第二天一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洗漱一番后,马上进入了画室。

吃早饭时,家人不见齐白石,知道他在画室里还没出来。于是家人去催他说:“早饭做好了,您吃完饭再画吧。”

但是齐白石像没听到一样,继续挥动着手中的画笔。直到他画完五幅画,他这才出去吃早饭。吃完饭,刚放下筷子,齐白石马上又进入了画室。

家人都很不解,问道:“今天的任务不是完成了吗?怎么还画呀?”

齐白石老人答道:“昨天太忙,一幅都没有画,我的原则是不教一日闲过,我得把昨天的画补回来。”

对一个功成名就的耄耋老者来说,五幅画看似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任务。但是“功夫”就是这样在日积月累中产生的。不论少年还是老年,时间都是公平的,不会等待任何人。只要时刻抱着“岁不我与”的心态,认真做事,每个人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智慧点睛

像催人奋进、勉人自强的道理一样,珍惜时间也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有限,而学习是无限的。珍惜时间要从小做起,贯穿一生,它与认真做事是分不开的,只有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才能使有限的生命不被虚掷,才能顺利地实现人生价值。

按部就班,捷径并不存在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论学习还是做事,从开始到成功,都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儒家在这个过程中讲究的是夯实基础、按部就班、扎扎实实的学习态度;反对的是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的急躁心态。同时,儒家思想更讲究学习与实践并举,不可荒废一端,这一点也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治学方面的运用。

处世以德为重

孔子最注重德育。德在孔子看来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基础,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目的是在高尚的品行基础上,增广见闻,开阔胸襟,提高志趣。如果仅仅是一味着意于典籍文章而不重德行,即使学得再精也是一个废人。

《论语·学而》中有段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是孔子教诲弟子入门后的第一门功课。弟子们前来求学,往往都惦记着怎样努力学习。但孔子却告诫他们先要存心于品行,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待人友善,做事谨慎而守信,拿出爱心去对待别人,多亲近有德者。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拿出多余的精力学习各种文章、技艺。读书是为明理,不是为了考试考得多好。反观现代中国的教育,考试成绩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们往往背负无比沉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时间玩耍,更重要的是学生并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这在儒家思想看来是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是一种丢下西瓜捡芝麻的极端做法,最为儒家所摒弃。

唐朝的吕元应曾官拜东都留守,他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下围棋。为了找人下棋,他招纳了一批围棋高手为食客。开始的时候,这些寄人篱下的食客还都很客气,因担心吕元应的面子,不肯拿出真本事与他对弈。吕元应看出了他们的心事后向他们承诺,如果谁能赢自己一盘棋,便可以出入配备车马,如果能赢两盘,便可以把全家接到府中供养。

听说赢棋能有如此丰厚的奖赏,这些食客果然都不再矜持。跃跃欲试,都想找吕元应分出个高下,因此吕元应每到闲暇的时候就会接受食客们的挑战。可是吕元应的棋艺十分了得,这些食客即使绞尽脑汁,也鲜有能胜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