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称谓:平素称谓有讲究
太太:王室夫人的敬称
汉哀帝时,“太太”用于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到后来,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
明代时被称为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凡士大夫妻,年来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属、中丞以上的官职才配称太太。
清朝的人则习惯叫家庭主妇为太太,不过大都是婢仆这样称呼女主人。
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的称呼使用极为频繁,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
中国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侨胞的回国归乡,“太太”的称谓成为人们对朋友间已婚女子的敬称。
丈人:原为老人尊称
在家庭关系中,称妻子的父亲为“丈人”。然而魏晋以前,妻子的父亲被叫做“舅”或“妇翁”。而“丈人”是对上了岁数的男子的尊称。
据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祭杨凭詹事文》记载:“年月,子婿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灵。”宋朝的《猗觉寮杂记》和《鸡肋编》都据以为证,以为“丈人”的说法开始于此。
其实,“丈人”的称谓出现得还要早些。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董承是献帝刘协的表叔,亲上加亲,女儿给刘协做了“贵人”。裴松之注释上边这句话时写道:“(董承)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泰山:连升四级,泰山之力
将妻子的父亲称为“泰山”,与泰山的“封禅”有关。
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浅绯色官服,觉得奇怪,便去问他。郑镒支支吾吾,不好回答。这时,擅长讽刺的宫廷艺人黄幡绰插科打诨回答说:“此泰山之力也!”后人因此称妻父为“泰山”。
因为泰山又称东岳,是五岳之长,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据文献记载,这种称谓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则称做“岳母”。在书面文献中,后来也有称做“泰水”的。
东床:好女婿,真本色
“东床”一词用于称呼女婿,始于晋朝。
《晋书·王羲之传》上有一个故事说,晋代有一名太尉郗鉴,有一天派门客去王导家为自己女儿择婿。
门客回来后报告说:“我把王家的子弟一个个仔细看了,他们都长得出众,读书用功。我去的时候,正逢他们吃饭,这些年轻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笑,有的还摇头晃脑地吟诗。他们一听说我是奉太尉之命去选女婿的,大家都不出声了,立刻坐了下来,整整衣服,变得端端正正的了。其中只有坐在东床上的一个青年人,仍敞着衣襟,大吃大嚼,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我是专为择婿而来的这番话似的。”郗鉴听后说:“这种不做作的人,想必正是一个好女婿。”经他亲自带领门客再次探听,得知那个青年叫王羲之,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件事流传四方,后来有人便把东床用作女婿的代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足下:悲乎,足下
足下,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19年,后来又回晋国当了国君即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想封赏有功之人。当年跟随他出逃的介之推不愿接受封赏,带着老母隐居到绵山中。
晋文公到绵山找他,他躲着不出来。晋文公用烧山的办法迫使他出来,不料介之推却抱着大树被烧死了。晋文公十分悲痛,于是命人砍下这棵大树制成木屐,穿在脚下。每当他想到介之推时就看看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来。“足下”因一开始代表晋文公所尊重的人,所以逐渐演变成表示敬意的人称代词。
连襟: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
在中国民间,姐妹的丈夫互称“连襟”,又称“连袂”。这个俗称与杜甫有关。
杜甫晚年居于川东,结识了当地一位姓李的老头,论起来两家还是远房亲戚。两人很合得来,交往甚密。后来杜甫要出峡东,写了首《送李十五丈别》的诗,其中几句是:“孤陋黍末亲,等级敢比肩?人生意气合,相与襟袂连。”“襟袂连”形容了彼此关系密切,只不过尚未达到后来指的那种关系。
把“连襟”一词移用姐妹丈夫间的称谓的人,是南宋的洪迈。当时,洪迈有个堂兄在泉州做幕宾,不很得意,其妻的姐夫在江淮一带做节度使,得知此事后,便写了一封荐书,荐洪迈的堂兄去京城供职。事成之后,洪迈的堂兄甚为感激,托洪迈替写了一份谢启,寄予妻子的姐夫,里边有这样几句:“襟袂相连,夙愧末亲之孤陋;云泥悬望,分无通贵之哀怜。”这里的“襟袂相连”,就是用来形容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密切关系了。后来,人们又将“襟袂相连”简化为“连襟”,成为姐妹的丈夫间专用称谓了。
泰斗:仰之如泰山北斗
“泰斗”是“泰山北斗”的简称。人们常用“泰山北斗”比喻在德行和事业的成就方面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唐朝文学家韩愈善于写古文,死后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的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起初,人们把韩愈比做“泰山、北斗”,是表示对这位文学家的推崇和景仰之情。后来,就用“泰山”、“北斗”来比喻在某一方面成就突出,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影响的人。如把印度的泰戈尔、俄国的托尔斯泰、中国的鲁迅等,称为文学泰斗。
海外赤子:我爱你,中国
中国旅居海外的同胞一般被称为“海外赤子”,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赤子”本指婴儿。《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在《汉书》中,“赤子”还引申为子民百姓。
在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大臣劝谏:“人们张弓挟矢立在殿前,距离你这么近,万一有狂妄无知的人暗中发射,可对社稷极为不利呀!”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其意思是说,我把四海之内的人都看成是赤子,真心相待,哪能对宫中值宿的警卫都不信任呢?
此后,人们便从唐太宗这段话中引申出“海内赤子”一语。20世纪80年代初期反映归国华侨参加祖国建设的电影《海外赤子》轰动一时,引起很大反响,其主题曲《我爱你,中国》更是广为流传。
黎民百姓: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据《山海经》记载,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打败了从南方进犯的黎族。来自黎族的俘虏成了黄、炎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
当时,许多部落都由氏族组成。而黄、炎部落联盟约有100个氏族,每个氏族又各有自己的姓氏。因而黄、炎部落联盟的氏族就被称做“百姓”。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这时的黎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黎民”、“百姓”的原意在不断地演化中消失了,后来只是泛指广大的普通群众。
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在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人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她们的美貌。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貂蝉闭月。
貂蝉是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伎兼养女。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人们别称貂蝉之貌可“闭月”。
昭君落雁。
汉元帝为安抚扰乱边疆的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她拨动琴弦,奏起了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昭君“落雁”因此而来。
玉环羞花。
唐朝天宝年间,杨玉环被选进宫后,非常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等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杨玉环因此而有“羞花”之貌。
西施像
西施沉鱼。
春秋时期,越国一个名叫西施的浣纱女子,她粉面桃花,相貌惊人的美丽。一天,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着她俊俏的面容,连水中的鱼看到她的容颜都忘记了游动,渐渐沉到了河底。人们因此便以“沉鱼”形容西施之美。
额娘:鹅娘!鹅娘!
相传在中古时代某年暮春的一天,天宫中三位美丽的仙女化为天鹅来到长白山膜拜日月峰。不料来到布库里湖,就被清澈碧蓝的湖水迷住了,三只天鹅落入水中又变回三位仙女。正当她们在水中嬉戏时,天上忽然飞来了几只神鹊,在三位仙女头上盘绕,不肯离去。只见一只神鹊将衔在口中的一颗朱果吐在三仙女的衣裙上,便扶摇飞去,三仙女便轻轻地将朱果拾起含在口中,吃了下去。
待三位仙女整好衣裙欲返天宫之时,三仙女忽然感觉腹内鼓胀,行动不便了。她看着仍在隆起的肚腹,声泪俱下地向大仙女呼唤:“呀,姐姐!定是朱果作怪,让我成了这般模样。哎呀!我驾不得云了!”两位姐姐无奈只得将三妹留下,待生产之后再来接她重返天宫。
数月之后,三仙女终于诞下一男婴,此男婴一出生便能说话,乃神童也。三仙女轻拂着孩子的额头说道:“孩儿,你是我在布库里湖畔吞朱果而生,所以,你的名字叫布库里雍顺,你的姓是爱新觉罗氏。你是奉天旨来到人世的,降临到人间,是让你去平定战乱、抚育百姓的。”话音刚落,她就看到二位姐姐从天上来接她了,于是她就化为天鹅依依不舍地飞上了天宫。孩子看到妈妈变成了天鹅,急忙挥舞着小手,哭喊着:“鹅娘!鹅娘!”据说从那以后,当地人就称自己的母亲为额娘了。
父母官: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父母官”是旧时中国百姓对州、县官的尊称。这一称呼是由何而来的呢?
《汉书·循史传》记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
至东汉光武帝时,南阳郡百姓又迎来一位太守杜诗。《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字君公,担任郡功曹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做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自此“父母官”这一尊称便广传后世。
宋初文学家王禹 在《谪居感事》诗中有“万家呼父母”之句,并自注:“民间多呼县令为父母官。”这可能是“父母官”合写的较早的记录。
贝勒:满族初期的最高爵位
在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贝勒的称谓,那么贝勒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起源呢?
“贝勒”本为部落之长的意思。《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四年》:“女真(即后来的满族)……其部长曰贝勒。”“贝勒”后来演变成满族贵族的称号。在清代,“贝勒”同时又是封爵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即汗位,封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号称“四大贝勒”,同听国政。“贝勒”相当于后来的亲王。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参照汉族的王封制度定封爵,分为九等,贝勒位于亲王、郡王之下,降为三等。后来,清代的爵封制度变化过许多次,到光绪时分为十二等,但“贝勒”的身份仍在亲王、郡王之下。
陛下:宫殿下的台阶
皇帝或国王常被尊称为陛下,这是为何呢?陛,是指宫殿下的台阶。陛下,表示人臣奏事,必须请陛下的近臣转呈,不敢直接惊动皇帝,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同样,对于居住在宫殿内的其他皇族,如太子、公主等,规称为殿下,以示尊崇(对皇后也可称陛下)。
陛下的称呼起于秦始皇。到了唐代,因为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东阁、龙图阁等,所以又对高级官员尊称为“阁下”。
今天,这些称呼我们只在外事活动中采用。一般对外宾中的国王、王后称陛下,对王室成员称殿下,对总统、总理等贵宾称阁下。
成吉思汗:草原大帝
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是中国古代蒙古族首领、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
1206年以前的蒙古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铁木真经过长期征战用武力统一各部落,蒙古才形成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大部落,并且用蒙古作为统一名称。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边开会,共同推铁木真做大汗(“汗”就是大帝的意思),并且给他加了一个称号叫“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有三种解释:
成吉思汗放鹰捕猎图
1.据《史集·部族志》解释:蒙古语“成”的意思是“坚强”, “成吉思”是其复数。《通史简编》也认为“成”是“刚强”, “吉思”是“多数”。因此成吉思汗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
2.“成吉思”蒙古语意思为“天赐”。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赐予蒙古人的大汗。
3.《蒙古源流》和《蒙古世系谱》两书认为:在铁木真即位前三天,每天清晨都有一五色鸟鸣,声声如“成吉思”、“成吉思”,似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所以,“成吉思汗”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汉尼拔被称为战争之父:“罗马的噩梦”
汉尼拔·巴卡,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终身与罗马为敌,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当时的罗马人对他十分恐惧,把他称为“罗马的噩梦”。
汉尼拔不仅是一名天才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他注意利用罗马和意大利各同盟者之间的矛盾,孤立和削弱罗马。与此同时,他还与地中海沿岸的罗马邻国结成反罗马联盟。
公元前216年8月,在著名的康奈城激战中,汉尼拔将指挥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完美的调度,他竟然用比敌人少一半的兵力包围了敌军。经过12个小时的激战,罗马军大败,损失7万余人,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000人,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在特拉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公元前217年)和坎尼战役(公元前216年)中击溃罗马人。
公元前195年,罗马人迫使汉尼拔被驱逐。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公元前189年,罗马打败安条克,并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罗马人仍然不放心汉尼拔,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致使汉尼拔在公元前182年服毒自尽。
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芭蕾舞蹈痴迷者
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史称路易大帝。他亲政55年,是法国专制制度极盛时期。在他的统治下,法国一度统治欧洲,伏尔泰曾把这个时期称为“路易十四的世纪”。
路易十四非常热爱舞蹈艺术。他从少年起就每天接受舞蹈训练,长达20年之久。他13岁起便在芭蕾舞剧《卡珊德拉假面舞会》中担任角色,32岁时他连续在26部大型芭蕾舞剧中担任主角。他一直是舞蹈艺术的热心赞助者和支持者。他于1661年,要求他的舞蹈教师波尚建立芭蕾基本动作规范,规定手臂和脚的基本部位和各种动作的式样。同年,在他的主持下,又建立了皇家舞蹈学院。他亲自批准了皇家舞蹈学院的章程和建院所需的经费,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由此而建立的芭蕾的基本技巧和训练体系历经几个世纪发展至今,仍是如今各个国家、各个派系芭蕾艺术的基础。他还要求他的朝臣们都要参加跳舞,并要求他们的舞蹈风格要高贵、典雅。
路易十四之所以重视舞蹈,是因为他认识到艺术可以用来提高他作为君王的威望。他也非常重视自己王者的风度。他认为扮演太阳或阿波罗之类的角色,可以在他身上激发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由于他曾扮演了芭蕾舞剧《夜》中太阳的角色,而被人们誉为“太阳王”。
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问题须靠铁和血来解决”
俾斯麦是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
俾斯麦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容克贵族世家,这熔铸了他那个阶层特有的专横暴戾的习性。19世纪40年代,俾斯麦的政治态度顽固保守,竭力维护容克阶级的旧有利益,声称德国统一乃是妄想。自19世纪50年代后,俾斯麦的政治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他已经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并且意识到,德国的统一是无法阻止的,要挽救普鲁士君主政体和容客利益,只有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的宰相兼外交大臣。当时普鲁士政府和以资产阶级自由派为主的进步党在有关军费预算的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即宪法纠纷)。国王威廉一世虽然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中进步党仍占有不少的席位,并于1862年9月再次否决军费预算。容克的代表人物俾斯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普鲁士国王任命为首相兼外交大臣的。他一上台,便采取了强硬的立场,并在议会上对代表们说:“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9月30日,他在议会预算委员会上宣布:“德国不能寄希望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要寄希望于它的武力。当前的重大问题不能靠演说和靠多数通过决议来解决,问题须靠铁和血来解决。”统一德国依靠“铁和血”,即凭借暴力,这是他统一德国的纲领和信条,他的“铁血宰相”的别称也由此而得名。
俾斯麦正是凭借这种暴力,大胆而又灵活地利用国际纠纷和有利时机,决定性地使德国通过了“自上即下”的道路统一起来。
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战争动物”
隆美尔是德国装甲兵的战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位声名显赫的风云人物。隆美尔出生在德国南部海登姆市一个中学校长家庭。1910年中学毕业后从军,入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连长,先后获得3枚十字勋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因著有《步兵进攻》一书而引起希特勒的重视。1938年调任希特勒大本营,任卫队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隆美尔作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指挥官之一,受到希特勒的器重。1941年2月,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军长,前往北非援救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的黎波里前线后,立即进行了一次侦察飞行,得出了“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结论。于是他便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英军猝不及防,节节败退。德军直逼亚历山大和苏伊士。隆美尔因此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
虽然隆美尔至死都在为第三帝国效劳,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战绩显赫的传奇式人物。在西方军界,除了英国人送给他“沙漠之狐”的美誉外,还有人称他为“战争动物”,称他指挥的装甲师为“魔鬼师”,甚至还有人称他为“20世纪的汉尼拔”。显然这些都是对于他出类拔萃的军事造诣和战术天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