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现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难以解读的奇异行为

动物治病之谜

古书中早就有过类似记载:熊食菖蒲叶,可治胃病;龟食薄荷以解蛇毒;野猪食荠,可治箭毒;野兔食马莲叶子,可治腹泻。春天来临时,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熊冬眠醒后,为了迅速恢复长夜冬眠带来的疲倦,就会去寻找一种能引起轻微腹泻的植物果实。更有意思的是,当幼獾的皮肤生病后,母獾会带它们去洗温泉,以利于皮肤早日痊愈。许多动物都有自疗行为,这些行为都出于它们生存的本能。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所以,原始人类依然保留着动物自疗的本能,并且通过观察动物自我治疗,而获得许多启示,学会了应用某些天然药物的本领。

在乌干达的达基巴拉森林里生活着一群黑猩猩,它们有时候会吃一种茜草科植物的叶子,而当地人也常用这种植物来治疗胃病。动物学家还发现非洲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也会自疗。每当它们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时,它们就会去嚼一种苦扁树的枝叶,然后再吐掉残渣。这种植物中的苦汁是治疗胃肠不适的良药。在坦桑尼亚的贡贝国家自然公园,黑猩猩有时会吞食一种向日葵科植物的嫩叶。药物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植物中有一种特殊的药物成分,能治疗寄生虫和细菌引起的疾病。

生活在南美洲亚马孙河两岸的一群吼猴,当雄性吼猴数量偏少,不能保持群猴雄雌性别平衡时,雌性吼猴就会吞食一种草,此后生下的小猴中,雄性的比例就会占优势。科学家们检验了这种草,原来这种植物中含有某些药物成分,能使雌猴阴道的酸碱度发生改变,因此有可能影响后代的性别。

一位英国生态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发现,怀孕的母象会吞食一种紫草树的叶子,母象吃了这种叶子后,没过几天便产下了一头活泼可爱的小象。原来这些叶子中含有催产的成分。

动物的自疗行为虽然只是一种本能,但是人类从动物的这些行为中受到了许多启发,从而把最原始的医疗活动发展为现今的医药学,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进步啊!

动物肢体再生的奥秘

动物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世界。大自然中的竞争如此激烈,使得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具备了各自的防御本领。其中有一部分动物为了自卫,可以瞬间舍弃自己的一部分肢体,掩护自己逃生,过不了多久,它们的肢体又会重新长出来。这让人惊叹不已。

动物世界中的肢体再生之王当属海绵,它有着无与伦比的再生本领。若把海绵切成许许多多的碎块,非但不能损伤它们的生命,相反,在海中它们中的每一块都能逐渐长大形成一个新海绵,各自独立生活。即使把捣烂过筛的海绵混合起来,只要条件良好,它们重新组成小海绵的个体也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即可成活。

海星也分身有术。海星是养殖业的大敌,因为它吃贻贝、牡蛎、杂色蛤等养殖场的饲养物。养殖工人把海星捉起来,碾成粉末后再投入大海,结果每一块海星碎块都繁殖出了新的海星。这令养殖工人大为光火。

还有海参,遇到敌人时,它倾肠倒肚,把内脏抛给“敌人”,过不了多久,只剩躯壳的它又再造出一副内脏。再生,成了海参逃命的重要工具。

章鱼也有利用腕手逃生的本领。章鱼的腕手在平时是很结实的,当有人抓住它的某只腕手时,这只腕手就像肌肉回缩被刀切一样地断落下来,掉下来的腕手还会用吸盘吸在某种物体上蠕动。当然这只是障目法,章鱼并不是整个肢都断了,而是在整个腕手的4/5处,腕手断掉后,它的血管自行闭合,极力收缩以避免伤口处流血。6小时后,闭合的血管开始流通,受伤的组织也有血液的流动,结实的凝血块将腕手皮肤伤口盖好。第二天伤口完全愈合后,新的腕手就开始慢慢长出。1.5个月后,就能恢复到原长的1/3了。

不仅海星等水中动物有肢体再生的能力,陆地上的动物也有这方面的高手,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壁虎了。处于险境的壁虎,可以自行折断尾巴,当进攻者被断了的扭动的尾巴所迷惑的时候,壁虎已逃进了洞穴。夏天未过完,壁虎尾巴折断的地方就长出了新的尾巴。

兔子也有弃皮的本领,当兔子的肋部被别的动物咬住时,它会丢掉被咬住的皮,自己逃跑。兔皮跟羊皮纸一样薄,被扯掉皮的地方没有一点儿血,并且很快地,新的皮毛就在伤口处长出来了。还有山鼠,它毛茸茸的尾巴一旦被猛兽咬住,皮很容易脱落,山鼠则秃着尾巴逃跑了。据说黄鼠、金花鼠都具有再生的本领,遇到危险时,它们也会露上一手绝技。

动物的这种“丢卒保车”般的再生本领实在令人羡慕。那么能否使人的断肢重新长出来呢?研究动物的再生能力,无疑对人类有很大的启发。

在美国,贝克尔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生物电势:蝾螈的肢体被截断了,在未复原时,有一种生物电势产生了,残肢末端的细胞通过电流获得信息,开始分裂,形成新的组织,最后新的肢体长出来了。研究表明青蛙之所以不能再生失去的肢体就是因为没有这种电流产生。老鼠前腿的下部被切断,并让电流从此断裂处通过实验的结果让人震惊,老鼠失去的肢体开始复原了。

我们是否揭开了动物再生的秘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现在还没有充足的实验证据,而且并非所有的有再生能力的动物都遵从这一理论。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揭开动物再生之谜,那时人类肢体的再生将再也不是梦想。

几维鸟为何能产下巨蛋

几维鸟是新西兰的国鸟,是新西兰特有的动物。它属于鸟类,却不像鸟。它的大小与母鸡差不多,产下的蛋却比母鸡产的蛋大得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几维鸟每年只产2~3枚蛋,虽然数量少,却个个是精品,每枚蛋重达400克,而它们自身的重量才不过1600克左右;几维鸟的蛋长约13厘米,而它们自身的长度一般也只有45厘米左右。小小的几维鸟居然能产下如此“巨大”的蛋,真是令人惊叹。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自然进化的缘故:大蛋有利于几维鸟日后的成长。几维鸟蛋中的蛋黄是大鸟专为幼雏准备的食物,幼雏出壳后就靠蛋黄维持生命,蛋黄的重量占整个鸟蛋的61%。尽管如此,蛋黄仍然满足不了小鸟的营养需求,于是小鸟变瘦了。过了约18天,小鸟就开始出去自己找食吃。科学家们认为几维鸟的雏鸟的营养需求非常大,只有富含营养的大蛋,才有可能使它们存活下来。

有些科学家却另有看法,他们认为,几维鸟蛋并不是真的大,而是显得大,实际上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鸟体本身缩小了。据研究,几维鸟的祖先是平胸鸟类,这种鸟体形巨大,和鸵形目、鹤鸵目、鸸鹋科等鸟类生活在一起。然而,自然条件的改变使它们的身体发生了改变,而鸟蛋的尺寸却保持原样,因此,几维鸟蛋显得巨大。

至今,仍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然而几维鸟的许多奇异的特征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几维鸟的翅膀很小,几乎没有,所以又称无翼鸟。遇到危险时,它会借助其健壮的腿逃跑。几维鸟有一张长嘴,在休息时,这张嘴可以当做第三条腿来支持身体的平衡。它的鼻孔长在嘴前,不同于别的鸟类。它叫时发出“几维、几维……”的声音,所以取名几维鸟。

几维鸟的生活习性十分独特,它们白天休息,夜里出来觅食。它以蠕虫、蚯蚓、蜥蜴、老鼠和贝类等为食物。几维鸟的食量非常大,一次能吃几十条蚯蚓,一天能吃500~600条蠕虫。几维鸟还有一个十分独特的本领:它能从海水里捉鱼吃,甚至能从树洞里拖出兔子。几维鸟不怎么怕人,它常常冒冒失失地闯进屋子里,赶也赶不走,一不留神,它就把屋里的叉、匙等小物件拖走了。

几维鸟通过它长喙顶端的鼻孔能够找出地下的蠕虫和其他猎物。

据说,几维鸟曾经数量很多。欧洲移民来到澳洲之后,由于大量捕食,现在几维鸟已濒于灭绝的境地。现在,只有新西兰有几维鸟,且只有5个品种,数量很少。新西兰政府为了保护几维鸟,特地帮它建造了住处。这对保护几维鸟非常有好处。

雄鸳鸯竟是“薄情郎”

自古以来,鸳鸯就被看做是真挚爱情、白头偕老的象征。汉乐府有“中有双飞鸟,自命为鸳鸯”的诗句,《诗经·小雅》中也有“鸳鸯于飞”的记载。在人们的观念中,鸳鸯是生生世世在一起,它们的爱情是至死不渝的。

实际上,鸳鸯是一种小型野鸭。它们一般在树上栖息,居住在树洞里。平时,它们在水中玩耍,在陆地上寻找食物。

中国是鸳鸯的主要产地,每年3月底4月初,它们会向北飞到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繁殖,过了5~6个月,它们又向南飞到华东、华南等地方过冬。也有少数鸳鸯是留鸟,并不来回迁徙,例如云南、贵州等省的鸳鸯。

它们一般将巢筑在天然树洞中,在洞中进行孵化,孵化期约1个月。夏季,幼雏孵化出来,它全身的绒羽呈黄褐色和乳黄色,大小像一只雏鸡。小鸳鸯长得很快,出生后不久就能随妈妈出去觅食。到了深秋,小鸳鸯就能跟随妈妈长途跋涉到南方过冬。

鸳鸯属杂食动物,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动物和稻谷、野果、草子等植物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

人们喜欢鸳鸯,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美丽。其实,雄鸳鸯确实非常美丽,雌鸳鸯相比之下,则有点朴实无华。雄鸳鸯头上的羽冠呈红色或蓝绿色,眉纹呈白色,从喉部到颈部、胸部,颜色则由金黄变成紫色,再变成蓝色,两侧黑白交错,鲜红的嘴、鲜黄的脚、两片橙黄色的翅膀还带有黑边,翅膀向上一弯,就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堪称一绝。而雌鸳鸯身上的羽毛则是深褐色。

吉林长白山麓的头道白河被称为鸳鸯河,那里是中国最著名的鸳鸯繁殖地。白天它们栖息在水中,到了晚上就睡在树丛下。天刚破晓,鸳鸯就在岸边的芦苇和灌木丛附近玩耍,形影相随,不时发出欢叫声。周围一有动静,它们就立刻逃走。在动物园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对对的鸳鸯亲亲昵昵地在一起。

正因为如此,在文学上,鸳鸯被比喻成夫妻,雄鸟叫鸳,雌鸟叫鸯。人们结婚时,许多生活用品都喜欢绣上鸳鸯,如鸳鸯罗帕、鸳鸯被等。许多东西也以鸳鸯为名,如鸳鸯瓦、鸳鸯菊、鸳鸯草、鸳鸯剑等。

鸳鸯真的是如此痴情吗?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考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工作者发现,在交配期间,雌雄鸳鸯确实是情深意切的。可是,在交配以后,雄鸳鸯就抛弃雌鸳鸯,不再露面。雌鸳鸯从此就挑起了抱窝和抚育后代的担子。而且,鸳鸯也不是至死不渝的。它们多次将成对的鸳鸯拆散,可不久,它们就各觅新欢了。

离开雄鸳鸯后,雌鸳鸯独自在巢底铺上木屑,还拔下自己身上的绒毛铺在巢中,然后在上面产卵。小鸳鸯破壳而出只需1个月的时间,小鸳鸯生下来2小时后就能下地了。第二天,它们就会走进水中,在妈妈的带领下,在河湖中漫游。

不知揭穿了雄鸳鸯的“薄情”面目后,古往今来对鸳鸯的痴情进行赞颂的人有何感想。

“孕男”雄海马

海马和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它并不是生活在海里的马,而是一种长相奇特的小型鱼类。它有一个像“龙”似的外形,与马相似的头,一条明显的向外突起的骨栉状脊椎,从头部和躯干相交的直角状顶端一直延伸到卷绕的尾尖。它在水中游动时,利用背鳍的扇动,将身子垂直着上下游;当它停下来休息时,则依靠蜷曲的尾部将水藻缠住以固定身体。

海马以小型甲壳动物为食,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的浅海地区。我国的海域里也有这种小型鱼类,南海、东海分布最多。

海马生儿育女的方式非常特殊,就是由雄海马代替雌海马怀孕和生产。这主要是由雄海马独特的生理结构决定的。海马的生理结构具有明显的鱼类特点。在雄海马的臀鳍末端,有一个类似于袋鼠“育儿袋”的“孵卵袋”,由两层皮膜折叠而成。袋壁中有为“胎儿”提供足够营养的大量血管。

雄海马要完成“怀孕”和“分娩”两个过程。海马的繁殖期大约在每年谷雨过后。交配的时候,雌海马把突出的输卵管插进雄海马的育儿袋中,将成熟的卵一粒一粒地送进孵卵袋。与此同时,雄海马也排出精子,这样,精子和卵子在袋里相遇、受精,雄海马孕育下一代的重任就从此开始了。

大约二三十天后,海马宝宝渐渐地发育完全,雄海马的育儿袋也越来越大,“分娩”即将到来。在“分娩”之前,雄海马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情绪紧张。一般在黎明时分开始生产。此时,雄海马的身体剧烈地前后伸曲,腹部强烈地收缩。经过几次抽搐、痉挛后,小海马终于一尾一尾地从育儿袋中出来了。刚刚出生的小海马非常小,通常只有几毫米长,但可以独自在海水中游泳。

“父亲生子”虽然是动物界非常奇特的现象,但我们可以看到,生育过程不管由谁来完成,每一个小生命的诞生都凝聚了父母的心血。因此,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会感恩,感谢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

蜻蜓“点水”的奥秘

雨后的池塘上,常常能看到许多蜻蜓在飞翔,纤细的身躯、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真是美极了。偶尔,蜻蜓平展双翅停在一株草上休息,又立刻飞开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蜻蜓一次次地不断地把尾部插入水中。其实,对于蜻蜓这一行为,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古诗“点水蜻蜓款款飞”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昆虫的世界中,蜻蜓堪称是最出色的飞行家。因为蜻蜓在作急速的冲刺飞行时,速度高达每秒钟40米。而且,即使连续飞上1个小时,它也不觉得累。

尽管身体很纤细,蜻蜓却有一颗滚圆的大脑袋,它的脑袋可以任意转动,头部的一半几乎被一对大复眼所占领。这对大复眼非常发达,每只复眼都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因此,疾飞中的蜻蜓能清晰地看到9米外的活动的昆虫的各个部分,甚至能看清千米之外的同类。

人们常常能看见蜻蜓点水,科学家们研究表明,这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动作。蜻蜓为什么要把卵产在水中呢?这要从它的食物说起。蜻蜓专门捕食蝇、蚊、小型蛾类、稻虱等昆虫。1小时内,1只蜻蜓能消灭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而水中蚊子的幼虫——孑孓和蜉蝣的幼虫等可以成为蜻蜓的幼虫的食物。所以,蜻蜓把卵产在水中。

两只蜻蜓停在水面上觅食。

蜻蜓的卵是在水里孵化的,在变成成虫以前,一直都生活在水中。幼虫也有3对足,但不像我们平时所见的蜻蜓能飞翔的翅膀。它的下唇可以折曲,顶端是捕捉食饵的工具钳。休息的时候,口被折曲的下唇全部遮盖起来。它的主要食物是池塘中的蜉蝣或摇蚊等昆虫的幼虫。我们称这种蜻蜓的幼虫为水虿。经过一年半,它们蜕皮十多次,然后爬出水面,蜕最后一次皮而变成蜻蜓。

全世界大约有5000种蜻蜓,中国约有300种。蜻蜓的飞行也预示着天气的变化。蜻蜓一般喜欢在下雨之前或雨后初晴时出来。俗话说:“蜻蜓飞得低,出门带蓑衣。”就是说,蜻蜓在低空成群飞舞时,预示着阴雨天气。这是因为,此时的空气湿度大,小昆虫翅翼很湿,没有办法飞得高,而蜻蜓正以小昆虫为食物。此时,正是蜻蜓捕食的大好机会。

根据蜻蜓的这些特征,人们总结出一些规律:小暑前后,红蜻蜓在田野低空成群地飞行,预示着不久就是干旱高温天气。立秋前后,黄蜻蜓在田野低空盘旋,意味着很快就会有一段连绵阴雨天气了。

飞蛾投火为哪般

自古以来,飞蛾扑火的故事就使人浮想联翩。《梁书》中有佳句“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飞蛾真的愿意送死吗?它为什么喜欢扑火呢?

夏天的晚上,点亮一盏灯,就有许多的小青虫、甲虫和蛾子等飞过来,绕着灯光转圈,直到最后死去。灯光熄了,这些小虫立刻就飞散了。重新点亮灯时,四面八方的昆虫又飞了回来。

以前,人们认为这是昆虫的喜光性,正是由于昆虫的趋光性,它们才会以身扑火。昆虫对紫外线的反应特别灵敏却看不见红色光线。利用这种特性,人们常将一盏紫外光灯挂在野外来诱杀飞蛾。他们在灯下放置一水盆,飞蛾飞过来时,最终死在水盆里。

现在,飞蛾扑火之谜已经解开了。原来,这是飞蛾辨认方向的一个方法。有些昆虫依靠食物、同类个体的气味、湿度的大小和温度高低来确定活动的方向。飞蛾则是利用光线在夜间辨认方向的。

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科学家发现飞蛾在夜间飞行时,是依靠月亮的光线来确定方向的。月光总是从一个方向投射到飞蛾的眼里。在逃避敌手的追逐,或者绕过障碍物转弯以后,飞蛾只要再转一个弯,月光就仍从原先的方向射来,于是飞蛾就很容易找到方向。

飞蛾之所以绕灯光转,是因为它把灯光当成了月光,因此,它误用灯光来辨别方向。月亮距离地球很遥远,飞蛾只要同月亮成固定角度就可以确定自己的方向。可是,灯光离飞蛾很近,飞蛾本能地保持固定的角度,所以它只能绕着灯光转圈,直到最后死去。

从飞蛾扑火的故事中,科学家得到了启发。有一种远程导弹,导弹头部安装有类似飞蛾的眼睛,它以一定的角度对准一颗明亮的恒星,发射后,导弹的眼睛始终与恒星保持着一定的角度。导弹一旦偏离了航向,这个人造眼睛就会把这种偏差传到导弹的电脑装置,然后重新修正航向,以此保证导弹不偏离预定的飞行轨道。

鳄鱼“流泪”之谜

鳄鱼是我们所熟悉的凶猛的食肉动物。优越的身体条件使它成为一名出手迅速、果断而又残忍的猎手。在一般情况下,它总是潜伏在水中,只露出眼睛及鼻孔,静待猎物前来喝水。当猎物来到水边时,鳄鱼会悄悄靠近,然后突然袭击,用嘴咬住猎物的头部或脚,把它拖入水中淹死。

鳄鱼要得到一顿丰盛的美餐,通常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鳄鱼似乎对自己这么轻而易举地捕获食物感到不好意思,它似乎在“同情”这些弱小的生命,每次进食的时候,居然会流下“眼泪”。

“鳄鱼的眼泪”经常被当做是“假慈悲”的代名词,这当然是加入了人类的主观想象和感情色彩的。但不管怎样,鳄鱼的眼里会流出一种液体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是这种液体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从鳄鱼的眼里流出来,却是令人费解的问题。

近年来,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原来鳄鱼在吞食猎物时所流的“泪水”是它排泄出来的含有盐的液体。为了将自己体内的多余盐分排掉,鳄鱼形成了特殊腺体功能,这种功能主要是由肾脏完成的。在鳄鱼的眼睛附近,有一个盐腺,这就是它的“咸水淡化器”。

大家知道,占全球水量97%的海水由于含有大量的盐分而特别咸。而对这种人类不能直接饮用的咸水,海洋动物却能照饮不误,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是因为很多海洋动物也有一个与鳄鱼类似的“咸水淡化器”的缘故。比如海龟,它们在上岸后,会因为离开海洋而流淌出两行伤心的泪水。当然,海龟流出的也不是眼泪,也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从体内排出的盐溶液。人们之所以常常将它排出的盐溶液误当做眼泪,是因为它的盐腺与鳄鱼一样,也是位于眼睛旁边。

还有一些海鸟,如海鸥、海燕和信天翁等,会出现把海水喝进去再吐出来的现象。同样,这也是因为它们的眼睛附近有盐腺。盐腺排出来的盐液从鼻孔流到鸟喙,又从喙尖上流出来,让人感觉像是喝了又吐一样。这些动物盐腺的构造基本大同小异。一般是中间有一根管子,管子上有几千根毛细血管像刷子一样向四周辐射。这些细管同众多血管交织在一起,将血液中多余的盐分分离出来,再通过中间的那根管子将它们排出体外。简单说来,盐腺的功能就是把体内的多余盐分排出。

目前,饮用水资源短缺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动物们的“咸水淡化器”也许可以给人类一些启发。如果地球上的海水能轻易地被变成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那将是人类的一大福音。

吞食自己粪便的兔子

在许多故事中,兔子是善良的代表,深受儿童的喜爱。然而,这种大家所熟悉的动物,却有许多谜团,引起了动物学家们的兴趣。

几乎世界各地都有兔子,其中包括家兔和野兔。野兔们以自己洞穴口的粪球作为标志来划分界线。

兔子非常聪明,它们在掘洞造窝时,会留几个洞口。一个洞口被堵住了,就走别的洞口。万一被猛兽捉住了,它会舍弃一块皮毛,赶快逃命。在逃跑的时候,它还会一边跑一边回头看,根据敌手的速度来确定自己的速度,免得浪费精力。其实,兔子的跑是跳跃式的,速度高达每小时50~60千米。

兔子有敏锐的听觉,嗅觉也很敏感。突然有响动时,它们就会马上戒备或迅速逃跑。有时,它们看到陌生人或者狗、猫等,都会惊慌地发出响亮的声音或者跺脚甚至奔跑来躲避敌害。它们能通过嗅觉来准确地辨明自己亲生的小兔子。有时候,遇到不是亲生的小兔子,它们会将其咬死。

兔子的上唇很独特,有左右两片,因此,门齿容易露出,对于它们在地上吃食物和啃食树皮非常有利。它有6枚门齿,结构独特,上颌有两对,上门齿前后重叠,下颌也有一对门齿。上下门齿左右错磨,食物就很容易被磨碎。它们的盲肠非常发达,里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对粗纤维有很强的消化力。

兔子主要以草类、瓜菜等植物为食。由于这些植物缺乏盐类,野兔也经常吃一些含盐分的东西,例如鹿角、骨头以及其他动物撒过尿的土和雪。可是有人发现兔类竟然还吞吃自己的粪便。每天大约有10~40次,家兔猛地将头伸到尾巴下面,原来它是在吃刚刚排出来的粪球。经过调查研究,人们发现兔类排出的粪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小硬粪球,里面含有很多草末;另一种是小软粪球,外面包着一层薄膜。

兔窝横截面

为了躲避敌人的袭击,为了在寒冷的天气中找到藏身之处或为了生育,大多数兔子都会挖洞,洞穴的种类因兔子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欧洲的兔子成群地生活在四通八达的地洞中。

1963年,有两位研究人员从兔肠内取出了后一种粪球,他们用显微镜对这一粪球进行检查时,发现里面有56%的菌粪,这些菌粪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除了保护膜,软粪球中纯蛋白质占了1/4,菌类本身也有许多营养物质。这种粪球在胃里停留6小时,对于兔子刚吃的植物纤维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因此,食粪使兔子得以继续生存。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兔子怎么知道排出的是营养粪球的呢?这种粪球又是怎样在体内形成的呢?现在,这种粪球已经引起了细菌学家们的极大的兴趣。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疑问一定能得到解答。

用胃做子宫的蛙类

用胃孵育后代的青蛙和鸭嘴兽蛙目前很可能都已灭绝了。在澳大利亚南部发现的最后一只用胃孵育后代的蛙是在1981年,而在北部发现的最后一只此种蛙是在1985年。奇怪的是,北部的蛙在1985年3月时还没有什么异常,但是3个月后却消失了,从此人们再也没有见过。它们的消失是自然界的一大损失——不仅仅是两个特殊物种的灭绝,而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孵育后代的方式的绝迹。

根据它们的名字,我们可以知道这种蛙产卵后是在母蛙的胃里孵育的。它们是人们所知的唯一一种这样孵育后代的动物。母蛙把受精卵吞下后,在它的胃里把卵孵化成蝌蚪,再变态生成小蛙。在长达6~7周的怀孕期里,母蛙不能进食,最后从它的嘴里生出小蛙,一次有1~2只完全成型的幼蛙跳到外面的世界来。在这段不寻常的过程中,母蛙用于消化的分泌物和盐酸的产生都完全停止了——胃实际上变成了暂时的子宫。

这两种蛙会孵育出20~25毫米大小的幼蛙,整个分娩过程需要大约一天半的时间。4天后,消化道又恢复到正常状态,母蛙可以继续进食了。这些蛙类为什么会灭绝?至今人们还是不太清楚,但部分原因是由于树木的砍伐。从那以后,人们加强了寻找的力度,但是却无功而返。

吃掉丈夫的黑寡妇蜘蛛

体形微小的黑寡妇蜘蛛可谓臭名昭著。它罪行累累:毒害昆虫,毒害人类;最残忍的是把自己的丈夫当大餐吃掉。不幸的是,这些罪名都是真的。

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黑寡妇蜘蛛踪迹,黑寡妇蜘蛛不太会在人类的居住环境里安家落户,但以防万一,你还是要在自己的房间里仔细排查一遍。黑寡妇蜘蛛是亮黑色的,腹部有一个沙漏形的花纹,通常是红色的,或者黄色或橙色的。

直到1900年,黑寡妇蜘蛛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它在不同国家的叫法各不相同,在有些国家它被叫做沙漏蜘蛛,有些地方叫它鞋扣蜘蛛,还有人叫它“毒女士”。一个世纪过去了,“黑寡妇蜘蛛”这个名字被大多数人接受了,于是就这样固定下来。

在黑寡妇蜘蛛中,雌性和雄性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也解释了黑寡妇蜘蛛为什么如此声名狼藉。

雄性黑寡妇蜘蛛是深棕色,腹面有白色条纹。通常雄性黑寡妇蜘蛛体形特征不明显,颜色也不鲜艳。成年雄性黑寡妇蜘蛛几乎不分泌毒液,它们分泌出的“毒液”甚至还不能让小虫子晕厥。

相反,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带有张扬的花纹,而且所有的毒腺都在不停地分泌毒液——这些毒液比响尾蛇的毒液更厉害。通常雌性黑寡妇蜘蛛比雄性大2~3倍。

黑寡妇蜘蛛有剧毒无比的毒螯,但它不会招摇过市。黑寡妇蜘蛛的毒液是用来捕食昆虫的,但这种液体对人体也是有毒的,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开黑寡妇蜘蛛。有很多资料也记载了人类被黑寡妇蜘蛛叮咬后的惨状。

1993年,一位科学家的手指被黑寡妇蜘蛛咬了一口,他记录下了自己的痛苦经历:“疼痛感迅速蔓延至整条胳膊,然后胸部开始隐隐作痛,接着感到困倦,并且头痛。”他的心跳减慢。很快,他的助手便不得不接替他继续记录。“疼痛又蔓延至腹部,腿开始发抖。”他于是被送去医院,但在去医院的途中,他便失去了交谈能力,继而呼吸困难。幸运的是,他最终活了下来,但中毒的种种症状在他的身体上持续了8天之久。

在交配季节,雄性黑寡妇蜘蛛也时刻处于死亡的边缘。在找到雌性黑寡妇蜘蛛之后,雄性会用腹部晃动蛛网向雌性黑寡妇蜘蛛发出信息,这就像是在敲门。如果此时雌性黑寡妇蜘蛛同样晃动蛛网,就表示它欢迎雄性的到来,这时雄性蜘蛛就相对安全了。否则,如果雌性刚好没心情与雄性蜘蛛交配,那雄性蜘蛛可就惨了。雌性黑寡妇蜘蛛会扑向雄性,将它用蛛丝像包木乃伊一样裹起来,吊在一旁留作点心。

如果雌性黑寡妇蜘蛛准备交配,就万事大吉了——只有雌性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才会在交配之后吃掉雄性蜘蛛。通常,它会放走雄性蜘蛛,然后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传宗接代的重任。

鲸集体自杀之谜

1976年的一天,突然有250条鲸出现在佛罗里达州的海滩上。当潮水退下时,这些被搁浅在海滩上的鲸无法动弹,很快就会死掉。美国海岸警卫队员们和数百名自愿救鲸者进入冰冷的海中,企图阻止那些鲸自杀;有的人用消防水管在鲸身上喷水,想以此延续它们的生命;有的人甚至开来起重机,试图把鲸拖回大海,由于鲸重量过大,反而把起重机拖翻了。

鲸冲上海滩集体自杀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发生过,没有人驱赶,没有人捕捞,鲸为什么要自杀呢?这真是令人费解。

对于鲸集体自杀的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于某种原因干扰了鲸对方向的判断,从而使其“误入歧途”。

1984年,95头鲸因不明原因集体冲上美国马萨诸塞州海滩,随后全部丧生。

鲸并不是靠它的眼睛辨别方向的,这一点同海豚相似。鲸的眼睛与它的身材是极不相称的,一头巨鲸的眼睛只有一个小西瓜那样大,而且一般只能看到17米以内的物体。一头巨大的鲸能看到的距离还没有自己的身体那么远。但鲸具有一种天生的高灵敏度的回声测距本领。它们发射出的超声波频率范围极广,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后会立即反射回来,形成回声。鲸就根据这种超声波的往返时间来准确地判断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定位非常准确,误差很小。

由于鲸具有这个特点,如果非自然原因影响了鲸的回声定位系统,就有可能使鲸找不到方向。学者们对制造鲸自杀惨案的“凶手”进行了追捕,并且找到了几个“嫌疑犯”。

1975年7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了一群鲁莽的逆戟鲸在洛捷赫特基海滩集体搁浅的事件,动物学家发现鲸的内耳中有许多圆形的昆虫。研究人员因此认为,耳内寄生虫破坏了鲸的回声定位系统,可能是使一些鲸搁浅、导致鲸不能正确收听回声而犯致命错误的原因。

此外,那些污染海水的化学物质也有可能会扰乱鲸的回声定位系统,所以环境污染也可能是致使鲸搁浅的原因之一。另一些科学家通过解剖数头冲进海滩搁浅的自杀鲸后发现,绝大多数死鲸的气腔两面红肿病变,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是由于鲸定位系统发生病变使它丧失了定向、定位的能力,导致其搁浅海滩。鲸的恋群性特征表明,只要有一只鲸冲进海滩而搁浅,那么其余的就会奋不顾身地跟上去,造成接二连三的搁浅,最终形成集体自杀的惨剧。

伦敦大学生物系的西蒙德斯教授和美国拉斯帕尔马斯大学兽医系的胡德拉教授却认为军舰发动机的噪声以及水下爆炸等才是鲸集体自杀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们在将一系列鲸集体自杀事件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了其中的巧合。

这种观点认为,在海洋深处定向、定标的发达的定位系统是每头健康的鲸都拥有的,而那些军舰声呐和回声探测仪所发出的声波及水下爆炸的噪声,把鲸的回声定位系统破坏了,从而导致鲸集体冲上海滩自杀。

美国海军两年前曾进行过一系列实验,实验中产生了巨大的海底噪声,结果24小时之内,有16头鲸在巴哈马群岛群体触礁。哈佛医学院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对在该事件中死亡的两只鲸部分取样后进行了研究分析。鲸类听觉及解剖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鲸的一些对强烈压力都很敏感的部位出现了损伤,如内耳出血,并伴有大脑、听觉系统和喉部的损伤。在其中一具鲸尸中,甚至连接耳鼓鼓膜的韧带都断裂了,这显然是由于受到了强烈的肢体冲撞而造成的。触礁事件之前的10年里,该地区的鲸类科学研究报告中都没有发现有类似状况的鲸。

为此,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海洋生物学家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不杀害或威胁海洋哺乳动物的其他方式进行研究,尽管我们很清楚海军所致力的研究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许多环保组织则对低频活动声呐表示关注。

对鲸自杀之谜,科学家们做了种种推测后,普遍认为是人类社会的某种原因导致的悲剧。但联想到其他动物群体中一些难解的现象,鲸的集体自杀也许是其“社会”中的一次集体行动。

不可思议的旅鼠投海行为

旅鼠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和瑞典一带生活。它们属于小型哺乳动物,最大的身长也不过15厘米。它们平时居住在高山深处,以树根、草茎、苔藓为主食。在食物极度缺乏的灾年里,它们就会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大规模地迁移。可人们迷惑的是,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偏偏要拼命地奔向大海,走向死亡呢?

据史料记载,早在1868年,这种奇怪现象就已经出现过。那是一个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的春日,一艘满载旅客的轮船正航行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突然,船上的人们发现一大片东西在远离挪威海岸线的大海中蠕动,后来知道这是一大批在海中游泳的旅鼠。它们从海岩边一群接一群地向大海深处游去,那些游在前面的旅鼠精疲力竭时,便溺死在大海里。但令人不解的是,跟随其后的旅鼠却仍奋不顾身、继续前进,直到溺死为止。数以万计的旅鼠就这样溺死了,海面上漂浮着大片大片黑色的尸体。

1985年春季,一群旅鼠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向挪威山区挺进,所到之处庄稼被吃得一塌糊涂,草木也被洗劫一空,它们甚至还把牲畜也咬伤了。一时间,成群的旅鼠使当地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人们日夜为此烦忧。但是,不知为什么,旅鼠大军在4月份的时候却突然每天前进50千米,直奔挪威西北海岸。一旦在行程中受到河流阻挡,那些走在前面的旅鼠便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用身体为后来者架起一座“鼠桥”;一旦遇上了悬崖峭壁,自动抱成一团的旅鼠们就会形成一个个大肉球,勇敢地滚下去。一路下来,尽管伤亡惨重,但活着的仍会继续前行。就这样,它们遇水涉水,逢山过山,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几乎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向大海挺进。来到海边后,它们纷纷跳下大海,毫无惧色,奋力往前游去,直到所有的旅鼠都在水中溺死。

旅鼠要集体“自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至今还没有一个解释能够让人信服。

有一种解释是“生存压力说”。根据这种说法,由于旅鼠的繁殖力过强,导致数量太多,无法得到充裕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所以它们必须另找生路。但是它们为什么非得自杀呢?而且为何只有在北欧生活的旅鼠,才会有这样的举动?一些生物学家因此又进一步解释说,几万年前的挪威海和北海比现在要窄一些,因此旅鼠很容易便能游过大海,从此旅鼠迁徙的习性就作为一种本能遗传下来。可是如今的挪威海和北海比过去宽得多,而旅鼠仍在起作用的遗传本能下照样迁移,淹死在海中便也不足为怪了。可这也不是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原因在于旅鼠一般以北寒带所有的植物为食,按理说,即使它的数目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不会有“吃饭”问题。再说在迁移过程中,旅鼠通常也会遇到食物丰富、地域宽广的地带,但是这并不能使它们停住不前。所以认为旅鼠集体自杀是因为缺少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才向外迁徙的说法不是很可信。

苏联科学家对此又提出新的想法。他们认为,在1万年以前,地球正处在寒冷的冰期,北冰洋的洋面在这个时期形成一层厚厚的冰,由于风和飞鸟的原因,大量的沙土和植物的种子被带到冰面。所以,一到夏季,这里水草丰盛,旅鼠在此生存不成问题。但是后来气候变化,原有冰块不复存在,旅鼠之所以要向北方迁徙并且最后跳入巴伦支海,正是为了寻找当年居住的“乐土”。虽然这一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也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而显得有些牵强。

还有观点认为,急剧增加的旅鼠的种群数量,使它们的神经变得高度紧张,社群生存压力也大为增加,旅鼠的肾上腺增大,因此变得急躁不安。与此同时,它们的运动欲望又非常强烈,所以便进行分散和迁移来运动。擅长游泳的旅鼠们妄图横渡江河湖泊甚至大海,可是最后还是因为体力不支而被淹死。

当然,这种说法也颇为牵强。一些科学家指出,旅鼠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很快看见群体密度高的后果,这种影响要到下一代才会显现出来。早期时,一片葱郁的冰块完全适合旅鼠的生存,到了后来气候发生了变化,冰块消失了。为了寻找昔日的居住地,它们集体向北迁徙,并且义无反顾地跳入巴伦支海。这个解释不乏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因证据不足而不能使人信服。

除此之外,还有些科学家以旅鼠的生命周期为研究对象,他们的发现表明,在数量急剧增加的时候旅鼠体内的化学过程和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正是生物体内的“开关”,它们以此来控制其种群数量。当其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该种群大量的“集体自杀”现象就会出现。但旅鼠到底是“集体自杀”,还是因为在迁移过程中“误入歧途”坠海而死,这一直是生物界中人们尚未搞清的难题,科学家至今仍然有许多种不同的看法。

总而言之,科学家认为,应该把旅鼠自身生理上、行为上和遗传上的因素,加上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作为研究其自杀之谜的基本着眼点。但是旅鼠真的是“集体自杀”,还是在迁移过程中“不小心”坠海而死,至今仍是生物学界中解释不清的谜题。看来,人类要想最终破解这个谜,还需假以时日。

大象怎样“埋葬”自己的同伴

1978年12月,在调查非洲象的分布时,一位动物学家曾声称他无意中遇到一场大象的葬礼。据他说,在距离密林不到70米的一片草原上,一头雌象被几十头大象围着。那是一头患了重病连站都站不住了的老年雌象。过了一会儿,老象蹲了下来,低着头,不停地喘着粗气,偶尔扇动一下耳朵,发出一种低沉的声音。附近的草叶被围在四周的象用鼻子卷成一束,投在雌象的嘴边。可这只雌象已经任何东西都吃不下了,只是艰难地支撑着身体。最后,终于支持不住的雌象倒在地上死了。这时,一阵哀号从周围的象群发出,为首的雄象用自己的象牙掘松地上的泥土,并用鼻子把土块卷起投到死象身上。其他的大象纷纷仿照这只雄象,把石块、泥木、枯草、树枝用鼻子卷成团,投到死象身上。不大一会儿,死象就被完全掩埋了,一个土墩在地面上堆起。为首的雄象用鼻子在土墩上加土,同时用脚踩踏土墩。其他的象也跟着它去做,将那土墩踩成了一座坚固的“坟墓”。最后,只听雄象发出一声洪亮的叫声,听到“命令”的象群马上停止踩踏,开始绕着土墩慢慢地走。就这样一直走到太阳下山,象群才耷拉着头,甩着鼻子,扇着耳朵,恋恋不舍地离开土墩,往密林深处走去。

人们对这场罕见的“大象葬礼”议论纷纷。有的动物学家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大象这种神秘的“殡葬”行为进行解释。就像前述动物学家观察的那样,群居的大象可能会对死去的同伴表现出某种怜惜,它们可能掩埋伙伴,或者为其收尸。有时候,大象也许会用长长的鼻子,把象骨和象牙卷起来放到某一个集中的处所去,即它们的“公墓区”。但有的时候,可能因为象牙是大象生命的某种象征物,所以大象会将死去同伴的象牙拿走。但是,一些科学家仍然认为,目前还缺少足够确凿的资料证实大象有真正的“殡葬”行为。所以,人类还是持谨慎态度来看待“大象葬礼”为好。

大象用脚踩踏土墩,以使它足够结实,以此号召众象也如此做,为死去的大象举行葬礼,表达哀悼之情。

布加莱夫斯基兄弟是苏联探险家,他们曾经追寻“大象墓园”这个传说,去非洲的肯尼亚寻找象牙。据说有一天,在一座高高的山顶上,他们看见有许多白花花的动物尸骨堆在对面的山上,一头大象正摇摇摆摆地走到骨堆旁边,哀叫了一声后便倒地而亡了。兄弟俩惊喜万分,确定那里就是大象的墓地,于是立刻向那里奔了过去。但他们却在途中遭到野兽的袭击,又遇到深不可测的沼泽,只好无功而返。

既然已经看到了那块神奇的地方,布加莱夫斯基兄弟为什么又会功亏一篑?由于无法确证是否真的有人去过那里,所以人们对有关大象墓园的传说一直持怀疑态度。更多的学者则认为,自从被列入贵重商品的行列后,象牙在非洲的地位就显得日益重要,而且流传的那些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神秘说法,也日益变味走样。特别是当猎杀大象的行为被法律禁止后,一些偷猎者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渲染所谓“大象墓园”的传说,以探险、科学考察为幌子,肆意捕杀大象、攫取象牙,事后却声称象牙是自己在“大象墓园”中找到的。

所以,要想更好地了解大象、保护大象,人类亟待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考察。

魔鬼鲨的毁灭自爆

魔鬼鲨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鲨鱼。在人类现代战争中,一些像航天器或飞机之类的秘密武器都携带有自爆装置,只要落入敌人之手或出现重大故障,就会自行爆炸销毁。而魔鬼鲨天生就具有这种特性。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看到过一条活的魔鬼鲨,也没有一个国家捉到过一条完整的魔鬼鲨。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魔鬼鲨一旦落入渔网而又脱不了身时,它就会自行爆炸成大小不一的碎块,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被活捉。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见到的只不过是魔鬼鲨的碎块而已。

科学家从魔鬼鲨自爆后留下的碎块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断口都参差不齐,与瓷器或砖石破碎后的断口极为相似。这是因为魔鬼鲨的皮肉很厚,缺少弹性和韧性,特别是鱼皮,就跟陶器制品一样坚硬。平时,我们可以把不小心打碎的一件瓷器按断口完整地拼凑起来。爆炸后的魔鬼鲨也是如此,其碎片也可以拼接,甚至丝毫不差。

魔鬼鲨体内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构造,致使它能在危难关头自爆身亡呢?这至今还是一个谜,希望这个谜团能早日被人类解开。

鹦鹉为什么要学舌

鹦鹉第一次开口说话往往会让主人兴奋不已。有些鹦鹉甚至可以背诗。当我们看到鹦鹉说话时,都会忍不住想一想,鹦鹉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它仅仅是在模仿声音呢,还是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更智慧?

亚西·派佩伯格博士发现,鹦鹉学舌不仅仅是模仿那么简单。鹦鹉(还有些同种的鸟类,比如长尾小鹦鹉)与许多其他动物不同,它们的声带很适合模仿人类的语言。派佩伯格博士还发现,成群的小鹦鹉会学着成年鹦鹉的样子进行交流。这也解释了鹦鹉学舌的动机,是为了得到主人的赏赐。

鹦鹉

但是说话与交流完全是两码事。因此,派佩伯格博士在美国西北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试图弄清楚鹦鹉到底能够学会多少?1977年,她从宠物店买来一只非洲灰鹦鹉,取名埃利克斯(非洲灰鹦鹉是鹦鹉中的学舌能手)。起初,埃利克斯看起来与普通的鹦鹉没什么区别。可是后来,事实证明埃利克斯是一只非常聪明的鸟。

派佩伯格博士让埃利克斯待在笼子里,用托盘托着一把钥匙拿给它看。“钥匙!”埃利克斯说道,然后派佩伯格博士便把钥匙递给它。派佩伯格博士对待埃利克斯与普通的主人对待自己的宠物鹦鹉不太一样,只有当埃利克斯正确地叫出某个东西的名字时才会得到博士的奖赏。

派佩伯格博士说,过去没人相信鹦鹉能分辨物品,但现在,埃利克斯可以辨认出100多种物品,包括纸张、玉米和软木塞,等等。

埃利克斯学会了辨认事物之后,下一步就是教它合成词:不仅是“钥匙”,还是“蓝色的钥匙”。埃利克斯很快就学会了各种颜色的名字。如果在它面前放一把红钥匙和一把绿钥匙,再问它:“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它会立即回答:“颜色!”

当问到不同点时,埃利克斯还可以答出“形状”或者“材料”。不过它读不好“材料”这个词,派佩伯格博士说,它说“material”时,发音像是“matter”。

接受了多年的训练后,埃利克斯有点厌烦了。它先认出钥匙,把它叼在嘴里,然后又扔在地上。如果它实在玩腻了这些旧玩具,埃利克斯会要求换换花样。如果你给了它太多钥匙,它会说:“我要软木塞!”——这可是它自学的。

如果你在它面前放些新玩意儿,这个好奇心十足的小伙子甚至还会喊着:“快告诉我那是什么!”如果这时你让它说出这件物品的颜色,它通常会尝试着猜。派佩伯格博士觉得,这是因为埃利克斯想要得到这样物品。事实上,为了让埃利克斯愉快地练习辨认,派佩伯格博士的助手们逛遍了玩具店,到处搜罗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

不过对埃利克斯来说,训练的过程也是艰苦的。有时它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2岁小孩儿,大喊着:“我不!”有时,它为了证明自己才是主角,会大声宣布:“我要走啦!”然后就从研究人员眼前大步离开。

有些人认为派佩伯格博士的实验并不能证明鹦鹉可以掌握一门语言。他们的理由是,埃利克斯之所以说话是为了获得奖赏,它毕竟没有主动地与人类交谈。

对于这种观点,派佩伯格博士回答说,虽然埃利克斯不能像人类一样运用这门语言,但它至少在利用词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就是说,在这个小家伙的大脑里,一定潜藏着某种复杂的思想。

还有件趣事:埃利克斯能叫得出香蕉、草莓和葡萄。一次,它看见了一只苹果,它大喊起来:“我要香莓!”把香蕉和草莓合在一起,埃利克斯为这种它没见过的奇怪的水果造了一个新词。

狐狸为何会给同类开“追悼会”

人都谓狐狸刁钻狡猾、诡计多端,可有谁知道狐狸同仇敌忾、兄弟情深的一面颇让人感动。一只狐狸的死会引发全体狐狸的震怒与愤恨。为纪念这只狐狸,它们还会举行一场隆重的“追悼会”。

那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个冬天,广西某乡一个青年猎手在山间打得一只周身通红的狐狸。回家剥了狐皮之后,将狐肉煮熟招待全村人。饭后,黄昏将近,两个邻村的姑娘准备回家,刚走到村口,两个姑娘吓得面无血色,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村里,大声叫喊:“狐狸来了……”

青年猎手见两个姑娘如此狼狈,说了句“胆小如鼠”,就背了支猎枪走出家门,边走还边说:“来了,再打两个,就够做一件全毛大衣了。”众人也都一起跟了出来。

行至村边,一看,全都不由自主地惊呆了,只见几百只狐狸把村子团团围住。村民们谁都没有见过这种阵势,一时都吓得心惊胆战,忙不迭地叫着:“快把那张狐狸皮还给它们……”

青年猎手无奈地取下狐皮向远处扔去,顿时,所有的狐狸都围拢上来,形成一个内径五六米的圆圈,它们一个个站在那里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喧闹声。

人们从门缝和窗洞朝外张望,只当是大祸临头,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不多时,这群狐狸又都一齐低了头,静静地站了约有一两分钟,然后伴随着一声尖厉的叫声,那张狐狸皮被一只花狐狸叼起,在这群狐狸的簇拥下离开了村庄。从此,这个村子附近再也看不见有狐狸出没的踪迹了,而村民们也不敢打狐狸取皮做大衣了。

狐狸这一面还真是让人开了眼界。可见,在狐狸家族里,亲情也可谓是至高无上的。一旦有狐狸遭到不幸,全体狐狸将会倾巢而出。但有关追悼会一说,科学家们还需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