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字词句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九章 趣说意象字:参透古人的世界观

内涵丰富的“一”

“一”字是一个神奇的汉字,从古至今,尽管“一”字外形始终如一,但其含义是非常丰富的。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一”字在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中都是一横。清代学者段玉裁说:“一之形于六书为指事。”意思是“一”字按照六书的分析为指事字,“一”是古人的记数符号,可能是画的一道横杠,也可能是一个筹码。可见,“一”字的本义为最小的正整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人赋予“一”字极其丰富的内涵。在他们看来,“一”是至高无上的,是万物的开端,正是由于有了“一”,才派生出了整个世界。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东汉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一”字的本义为最小的正整数,在“一”字的使用中,人们还引申出很多意义。由于“一”字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故“一”字有“最少”的意义,由“最少”的意义又可以引申出“偶然”的意思,例如“一旦”。“一”字还可以表示序数,例如,成语“一不做,二不休”,意思是:第一不要做,一旦做起来,就不要罢休。此外,“一”字还有“专一”、“纯正”、“全部”等义。

正因为“一”字的含义如此丰富,因此,我们在使用“一”字时,要结合上下文,才能明白它的具体意思。据说,古代某一年科考,三个进京赶考的考生都想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于是就结伴来到一个算命先生那里占卜,算命先生知道了他们的来由之后,闭着眼睛伸出一个手指头。考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求算命先生说明。算命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发榜之日,三个考生中只有一个榜上有名,他们都觉得算命先生很神奇,于是又来到算命先生这里,求他占卜一下其他两人何时考上。这时,算命先生说实话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考上,但是我伸出一个手指头,却把各种情况都说到了。如果中一个,就代表中了一个;如果中了两个,就代表有一个不中;如果三个都考上,这一个手指头就代表全部考上;如果三个都没有考上,就代表一起不中。”算命先生正是利用了“一”字的多义性来骗人的。

“二”与“贰”的故事

古人云“积画为数”,同“一”字一样,古人也是用两个筹码或画的两道来表示“二”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从甲骨文到金文和篆文,“二”字的形体没有变化。“二”为指事字,本义为数字“二”。“二”字还表示序数,有“第二”的意思。“二”字由“第二”的意思还引申出“副”的意思,例如,《礼记·坊记》:“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二”还有“再次、两次”的意思,例如,《宋史·吴 传》:“此孙膑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

在实际使用中,“二”字还有一个大写的“贰”字。其实“贰”当初并不是表数目的。《说文解字》云:“贰,副益也。”段玉裁作注时说:“当云副也,益也。”可见,“贰”的本义为“副”,并不表数目。“副”作为表数目“二”字的大写是一个假借。

汉字中十个数字的大写,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曾任命郭桓为户部侍郎,郭桓在任职期间与地方官吏勾结,贪污政府的钱财,其数目达2400万石精粮,数目之大相当于当时全国的秋粮实征数。此案牵涉到12个朝廷大臣及上万地方官吏。朱元璋一怒之下,下令将12个朝廷大臣及上万同案犯全部斩首示众。为了杜绝财务上的混乱状况,朱元璋在财务上实行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汉字中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等在记账时改成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以此堵塞财务上的一些漏洞。由此,“贰”作为“二”的大写。

广受欢迎的“三”

“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说文解字·三部》:“三,天地人之道也。”人们观察天地、日月星辰及人类社会,常“以三为法”,来描述自然与社会。如“三才”指天、地、人;“三光”指日、月、星;“三星”指福、禄、寿;“三友”指松、竹、梅。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和从印度引进的佛教也对“三”情有独钟。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的最高神称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道教将宇宙划分为上界、地界、水界三部分,将时间划分为无极界、太极界和现世界。佛教将世界分为天堂、人间、地狱三部分。佛教的经典分为三藏:经、律、论。佛教对信徒提出了“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教还对精于佛教经典的高僧称为“三藏法师”。

古希腊人把“三(3)”称为最完美的数字,他们认为任何事物都必须经历开始、中期和终了三个阶段,因而认为“三”具备神性。在古希腊神话中,称整个世界由三位神仙主宰,他们是手执霹雳的主神朱庇特、挥舞三叉戟的海神波塞冬、手牵三头狗的冥神普路托。他们认为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即大地、海洋和天空;大自然包括三项内容,即动物、植物、矿藏;人体有三重性,即肉体、心灵、精神。

积画为“四”

关于“四”字,《说文解字》云:“四,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注云:“谓口象四方,象征阴阳之气,散布四方。八象分也”。(八极俱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四”是一个数目字。古时先民“积画为数”, “四”跟“一”、“二”、“三”一样,都是叠起的横画,只是“四”到了秦篆阶段,又借用了金文中发“四”时的口型,再经简化,后成目前的“四”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都与数字“四”有关,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祥瑞四灵:麒麟、凤凰、乌龟、龙;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美:良辰、美景、赏心、悦事;儒家四德:孝、悌、忠、信;古代妇女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等。

从天文历法上计,“四”即“黄帝四面”、“四仲中星”之谓也。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即“黄帝四面”、“四仲中星”的内涵。四正立则八极分,故四字中含八字。八八六十四,六十四势即周天六十四公度年之谓也。故《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四象又称四马、四绳。四马者,四时之马,春夏秋冬、溯望晦弦之谓也;四绳者,准绳也,天地万物莫不以此为准也。

佛教中有中国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有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道教也有四大名山,即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京剧中有四大行当和四种艺术手段,四大行当指生、旦、净、丑四种类型的角色;四种艺术手段指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

错画为“五”

关于“五”字,《说文解字》云:“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古文字的“五”字,从二,从 ,像二物交错之形,“二”代表天地,“ ”表示互相交错,“五”的本义为交错。“五”字在古籍中常与“午”字相通用,本义为“交午、纵横交错”,后借用为数目名称。

“五行”指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五方”指东、西、南、北、中。“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音调,也叫“五声”。音韵学上区别声母为喉、舌、齿、唇、牙五种,叫作五音。“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常”指仁、义、理、智、信。“五伦”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亲友。佛教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为“五戒”。

此外,月、水、松、竹、梅为“五洁”,青、黄、赤、白、黑为“五彩”,耳、目、口、鼻、身为“五官”,心、肝、脾、肺、肾为“五脏”,酸、辣、苦、甜、咸为“五味”,金、银、铜、铁、锡为“五金”,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为“五岳”,稻、黍、稷、麦、豆为“五谷”,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茴香为“五香”,蜈蚣、蛇、蝎子、壁虎、蟾蜍为“五毒”。

“六”原为房屋

从古至今,“六”一直是一个受人喜爱的数字。远古时期,东夷族部落首领皋陶的后代散居在江淮一带,周王封他们在安徽六安一带建立“六”国。春秋时,六国被楚国所灭。国君的后代就以原来国名“六”作为姓氏。另外,明代方孝孺的后代避难于江阴时,亦改为六氏。“六”字最常用的用法还是用来表示数字,“六”字是如何造型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看,“六”像一间结构简陋的房屋。所以,“六”的本义是指草庐,是一种建于田间或郊野作为临时居所的房子。六为“庐”的本字。由于读音相近的关系,六借用为数词,故另造一个从庐声的“庐)”字来代替它的本义。

“六”字是一个充满了文化内涵的数字,例如,“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代指天下或宇宙。“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又泛指亲属。“六神”指心、肺、肝、肾、脾、胆六脏之神。佛家认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者是罪孽的根源,如悉皆消除,谓之六根清净。美术范畴中用“六”字者不凡,如画忌六气,即俗气、匠气、火气、草气、闺阁气、蹴黑气;画有六要,指的是气、韵、思、景、笔、墨等。

其他用“六”字者较多,如音乐中有六律、六英、六茎、六舞等;词牌中有六州、六幺令;戏曲中有六幺、六分脸(京剧脸谱)、六旦(贴旦)、六场(胡琴、月琴、南弦子、单皮鼓、大锣、小锣)、六场通透(兼擅表演和音乐的多面手)等。官名有六司、六典、六部、六傅等。

划物为二是为“七”

“七”是一个常用的数字,“七”字是如何造型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古文字的“七”字,是在一横画中间加一竖画,表示划物为二,从中切断之义。“七”为“切”的本字。后来借用为数目字,于是在“七”字的基础上再加刀旁,以作为切断的专字。

随着金文的出现,甲骨文和金文的“七”字,与金文的“甲”字和小篆的“十”字非常相像,容易混淆不清,后来,为了避免这种重复和混淆的现象,到了小篆阶段,便把甲骨文和金文“十”字的竖笔的下半截变成了“竖弯竖”,于是以小篆为基础,便相沿发展而成为现在的“七”字。

在中国文化中,有不少与“七”这个数字有关的例子。古诗多以七言为主体。汉代刘向著《七略》,枚乘作《七发》,曹植、王粲、张载皆有《七哀》诗。战国有七雄,汉有建安七子,晋有竹林七贤。佛教把水、火、风、空、见、识等七种要素,谓之“七大”。许多人体及自然现象都与“七”有关。太阳的光线有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人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习惯于运用“七”这个数字的民族心理,归源于“七”在人体及天地万物中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性。《易经》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七日来复”之说,揭示了天地阴阳的循环规律及人体的节律变化。巧的是,西方人以七日为一星期也暗含其理。

要得发,不离“八”

“八”是中国人喜欢的一个数字,由于“八”与“发”谐音,因而成了生意兴旺发达之数,所以民间有“要得发,不离八”的说法。“八”更是深受商业界、企业界人士的青睐。他们在商品定价时几乎离不开“八”。有的单位开业择日时,也要选择带有“八”字的日子。“八”字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从古至今,“八”字的形体基本相同,均是由两条相背、分开的曲线构成,是一种近似符号性质的指事字。《说文解字》云:“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八”字的本义为将物分开。这种解释,与古代民俗“七不出门,八不还家”的说法相吻合,所谓“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是说所有逢七的日子,即每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不出门做生意,因为逢七出门不吉利;所谓“八不归”是说所有逢八的日子,凡是游历在外的人不宜于归家,因为这一天是分离的日子。这种民俗的形成,或许是古人造“八”字时的心理的一种反映。

“八”字的本义为分别,后来假借为表示数目字。

“八”假借为表数目的字以后,便失去它的本义,致使许多人只知“八”表示数目,不知它的本义为“分”、“分别”。

民间流传着“八字还没一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书写“八”字时第一个笔画“撇”还没有写完。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八字”,是指中国古代用以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项,每项两个字,总共八个字。在古人看来,“八字”决定人的命运,“八字还没一撇”的意思是说人的命运还未算准。由此引申出事情才开始,好坏成败还看不清楚的意思。

“九”——单数之至

“九”是一个表示数目的字,然而,最初它并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九”字都像人的手臂弯节的形状,指手肘,“九”字当为“肘”的本字。古人造数目字是从一开始造到九,他们认为“九”是最终的数,而数到最终会发生变化,所以就借用“肘”的弯节变化之形来表示“九”字,被借用为数目字。除专指“9”这个特定的数目外,也虚指多数,还有至大、至高之义。“九州”这个词最早是指大禹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后来泛指中国。九鼎,相传是夏禹铸造,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单数之至,数字到了这里,就上不去了。八卦阳爻用九,九为太阳,也就是“大”阳。九九重阳,阳之至也。阳寓意生命,阳寿就是有生之年,所以九九重阳为老人节,祝愿老人阳寿绵长。九九八十一,更是大吉大利的数字。

关于“九”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汉小名叫九,他的家人一般都要回避“九”以示尊敬。这位老汉的儿媳妇非常聪明,说话不只是避开“九”字,连“九”的音也避开,以此表示对公公的尊敬。老九因此常常对乡里人夸奖他的儿媳妇。一天,同村有九个老头儿相商要和老九打赌,说如果他儿媳果真不说“九”,他们便输一桌酒菜;若他儿媳沾上了“九”字的音,老九就得输一桌酒菜。老九欣然答应。第二天,九个老头趁老九不在家时,每人左手提着一个小酒壶,右手拿着一把韭菜,来到老九家门前,要他儿媳转告老九,务必说清他们今天来的是几个人,每人都拿着什么东西。说完后九个老头就假装走开,悄悄地藏在墙角处静静等着听。一会儿,老九回家了,只听得儿媳朗声说道:“公公,刚才来了四公加五公,每人左手提把扁扁壶,右手拿着把扁叶葱,要请公公到对面小楼上去喝几盅。”九个老头听了,只好认输。

完美无缺的“十”

中国人向来喜欢数字“十”,关于“十”的成语和事物也特别多,例如,“十全十美”、“十面埋伏”、“十口相传”、“十万火急”、“十恶不赦”等,各种评选活动也离不开“十”,例如十大名曲、十大元帅、十大上将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十”字在甲骨文中为一竖画,是个指事字。甲骨文的“十”字反映了古人计数的方法。古人以一横作为数字的开始,以一竖作为数字的结束,满了“十”,又从“一”开始,这说明在夏商时代古人已有了十进位的概念。金文在竖画中加点以区别一般的竖画,到了小篆时候,这一点发展为短横。

“十”的本义为表示数目,由于“十”是自然数中最大的、最末的一个数,因此古人称之为满贯之数,所以“十”又引申为“完满”的意思。《说文解字·十部》云:“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十全十美”、“十面埋伏”、“十口相传”、“十万火急”等成语中的“十”字便是采用了“十”字的引申义。至于各种评选活动也离不开“十”,则是依照我们民族的心理习惯、人们喜欢追求“十全十美”的原因。

自从国际红十字会成立以来,“十”字又成为伤兵救护的徽号,它代表中立和人道主义,成为医疗救护事业的标志。此外,绿十字是国际通用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志,因为安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蓝十字是国家医疗机构的统一标志,国际上蓝十字会是兽医组织。

神秘莫测的“天”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著名的神话人物叫“刑天”,据《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因此,刑天常被后人称为不屈的英雄。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说此事,借寓抱负。“刑天”本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为他被天帝割下了头,因而称“刑天”, “刑天”是砍头的意思。那么“天”字为何意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字,像一个正面而立的人形,而特别突出了人的头形。这个头形到了小篆时期简化成一横。天的本义为人头或头顶。《说文解字》中云:“天,颠也,至高无上。”许慎在这里既讲了“天”的本义就是“头顶”,又指出“天”的引申义是“至高无上”,这是正确的。

“天”字由“头顶”的本义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还可以用来泛指自然界。凡自然生成的事物均可称为“天”,如天文、天气、天险、天然等。现在则把一昼夜的时间也称为“一天”,如一整天、今天、明天等。

古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神,是万物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因而把天称作“天神”,而把统治人间的君王称为“天子”,即上天之子。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天”关心民众,也最公正无私。例如古人受了冤屈之时,常求助于天,还将清官称为“青天”等。

“天”字的本义有时还会用到,例如现在中医学将治疗头疼的中药称为“正天丸”,其中的“天”就是“头”的意思。

神奇的“了”

“了”字是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字之一,“了”字写起来很简单,但来历却不简单。我们现今所能确定的“了”字最早的形态是小篆。

小篆

《说文解字》中云:“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如图所示,“了”字的篆文像子无臂之形。这里是用小儿两臂及两足皆捆缚于襁褓之中表达收束之意。

“了”字本义为收束。这时的“了”字读“li o”,例如“没完没了”。引申为“决断、决定”之义,例如“了断”。由决断引申指“聪慧”的意思,例如“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又引申指“明白、清楚”的意思,例如“不甚了了”、“了如指掌”等。

由“了”字的“了结”义,引申为表示动作行为的过去时的时态助词。作助词的“了”,读“le”,轻音。

“了”还可作偏旁,现今归入乙部。凡从“了”取义的字皆与幼小等义有关。以“了”作义符的字有:孑、孓。以“了”作声符的字有:辽、钌、疗。

关于“了”的用法,有这样一则笑话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了”字:从前有一对师徒,两个人做文章都酷爱用“了”字。一天,学生向老师交上了一篇文章,每句都有“了”字。老师看后,提笔写道:“你用的了太多了,了要被你用了了。为了不把了用了,今后不要用了了。”别人看了讽刺说:“师用了,徒用了,了多的毛病怎改了?别改了,别改了,反正了字用不了。”

天大地大人也“大”

所谓“大”,一般是指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通常的情况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是如何来表现“大”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大”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均是一个从正面描绘的人的形象。古人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说文解字》中说:“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所以,“大”字的本义是人的正面形象。

“大”字的引申义有“容量”、“体积”、“强度”、“面积”、“数量”、“力量”、“年龄”或重要性方面超过一般或所比的对象。如“大风”、“大数目”、“大力士”、“大哥”等。引申义还有“程度深”等意义,如大热天。“大”也可作敬辞,如“尊姓大名”。

“大”字除了“dà" alt=""/> ”这个读音,还有“di”这个读音,这个读音的词有“大夫”等词。大夫是对医生的尊称。为什么称医生为“大夫”?大夫在古代是一种官职,读作“d f”,但不是医官。古代时,天子及诸侯都设立这种官职,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级。秦汉以来,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名。到了宋朝,开始设置大夫以下的官阶。医官最高级是大夫,其次为郎,又称郎中,以下便是医效、祗侯等。后世之人,因为大夫是医官中最高的职位,所以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为了区别于官名,称医生为“大夫”,此中“大”读作“di”,而不读“d”。

楚楚可怜的“小”

《说文解字》云:“小,物之微也。”“物之微也”这个抽象的概念是用什么方法来造字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小”字的甲骨文形态是沙粒的象形。古人云:“沙之为物,聚而后见,故以三点象之。”金文变为三竖,小篆的“小”字形体有所讹变,像用一竖把一物体一分为二之形。“小”的本义为细微,表示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其用法是和“大”字相对而言的。

“小”的本义为“细微”,后又引申出“短暂”、“年少”、“低微”、“轻视”等义。我国古代还把文字学称为“小学”,这是因为儿童入学首先要学习文字。到隋唐之后,小学的范围逐渐扩大,成了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的总称。清朝末年,著名学者章太炎认为“小学”这个名称很不确切,主张改“小学”为语言文字之学。

“小”是汉字部首,从“小”的字都与“小”有关,如“尖”,这是由上“小”下“大”组成的会意字。一个物体上小下大,岂不是“尖”的吗?

两夕为“多”

“多”,与“少”相对,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是如何表示这种抽象概念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多”字,是重叠的两个“夕”字(“夕”是古文“肉”字),表示肉多的意思;周朝早期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相同;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相似;楷书的写法,变成“从二夕”了。清代文字学家王国维说:“多从二肉,会意。”就是说“多”是以会意法造的用两块肉构成的。也有人说,这两个形体是古代祭祀时的两块供肉“肉列两片”,由此可见,古人造字原是以两块祭肉并列或相叠来表示“多”义的。所以,“多”的本义当为肉多,引申为表示数量大。

“多”在《说文解字》中是个部首字。“多”可以表义,作形声字的义符,如“夥”;也可以表音,作声符,如“哆”、“爹”、“眵”等字都从“多”得声。但后世一般的字典、词典均不立“多”部。

关于“多”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某地有个风俗,凡男女结婚要吵房三夜。某老者为儿子完婚,客人已经连续闹了两晚,第三晚吵得更欢。有人提议由新郎出句让新娘子对。只见新郎成竹在胸,朗声念道:“两夕为多,今夕何夕?”巧用拆字法,两个“夕”为“多”字,寓意已吵房两夕,吵得够多了。新娘沉吟片刻,款款念道:“三心共 ,将心比心。”对仗十分工整,意指众人应体谅我们新婚夫妇劳累,吵房适可而止吧!可是众人仍不罢休,有人还取笑说:“‘ ’字没有个草头,应该是‘蕊’字。”这时,公公出来为儿媳解围了,他笑呵呵地说:“诸位,不是已经说:“‘没有草(吵)头’了,何必还要草(吵)呢?”他巧用谐音,妙语双关,逗得众人捧腹大笑,客人们个个点头赞许,心悦诚服地道别回家了。

“小”下加点即是“少”

《说文解字》云:“少,不多也。”“不多”这个概念如何表示?同“小”一样,古人还是用沙粒的象形来表示。如图所示,“少”在甲骨文当中是画四个小点,用以表示微小的含义。小篆中“少”的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看不出原来的造字意图了。“少”的本义为“数量小”、“不多”。引申义有数量小、短缺、稍微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从古至今,“少”最常用的意义就是“数量少”,成语有“少见多怪”、“寡言少语”等,“少”由“数量少”又引申出“减少”的意思,如俗语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由数量少又引申出“年幼”、“年轻”之义,这一意义读第四声“sh o”,如把年轻男子称为“少男”,把年轻女子称为“少女”等,军衔中有少将、少校等。古代把东北风称为少男风,把西风称为少女风。这是因为在阴阳八卦中,八卦与八方及各种事物互相搭配,用来解释各种现象。八卦中的“艮”卦与八方中的东北方相配,又与人当中的少男相配,所以将东北风称为少男风。八卦中的“兑”卦与八方中的西方相配,又与人当中的少女相配,所以将西风称为少女风。

手执工具是为“左”

关于“左”字,《说文解字》云:“左,手相左助也。”如下图所示,甲骨文的“左”字是一个左手的形状,“左”的本义为左手。“左”字最初本是一个象形字。到了金文时,在手形下加“工”。“工”,有的学者认为是斧、锛之类的工具,可见“左”的本义是左手执斧、锛等工具帮助干活,后来“左”专用于指“左右”之“左”,人们在“左”字的左边加一个“亻”,成为“佐”,以此表示“辅佐”、“帮助”的意思。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所以,“左”字的本义指左手,引申为方位名词,凡在左手一边的都叫“左”,与“右”相对。由于人面朝南时,左手一方为东方,因而称东方为“左”。如《晋书·温峤传》:“元帝初镇江左。”其意思是元帝初镇江东。左字还有较低的位置或等级的意思,古人常以右为上,以左为下。根据我国传统的习俗,春秋以前以左为尊。战国以后各朝代基本上以左为卑,为下。如被贬职的官员则称为“左迁”,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技艺被称为“旁门左道”。现代则又尊左,比如人们把进步的、革命的人称为“左派”。

石字出头即是“右”

关于“右”字,《说文解字》云:“右,手口相助也。”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右”字像一只向右边伸出的手形。“右”的本义指右手,引申为方位名词,凡在右手一边的皆称“右”,与“左”相对。

“右”字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右”字又可作为“又”,是“右”的本字。后来由于“又”多借用为副词,所以金文就在“又”下增加一个“口”,作为表示“右手”或“左右”的“右”的专字。这个“口”字,既表示人的嘴巴,也表示釜形和方形的器具,还表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台阶、门槛、供桌等。之所以要以“口”字构型,有学者认为,因为从古至今,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以右手持器具来工作劳动的,所以,要以“口”字构型。“右”由“帮助”引申为“保佑”的意思。如《汉书·翟方进传》:“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这里的“右”就是“保佑”的意思。不过“右”的“帮助”义古人另造一字来表示,在“右”的左边也加一“亻”,即为“佑”。

“右”是方位词,面向南方时,东为左,西为右,所以“右”又常指西边。古代尊崇右方,把右方视为较高的位置。例如,汉魏以后把世家大族称为“右姓”、“又族”等。

关于“右”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个读书人第一次去岳父家,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岔路口。“是向左还是向右?”他不知该走哪一条路才好。他四下一看,见不远处有块石头,有个顽童在石头边玩耍。他连忙向那个顽童问路,那个顽童从石头后边探了一下头,没有说话。读书人以为顽童没有听明白,又问了一遍,那个顽童又从石头后边探了一下头。读书人以为顽童耍他,恼羞成怒,正要发作,忽然领悟到:顽童两次从石头后边探出头来,这不是告诉我,“石”字出头是“右”字,我该走右边这条路。他向顽童道了谢,就顺着右边这条路走下去,没走多远果然到了岳父家。

谈“上”论“下”

“上”是位置在高处,“下”是位置在低处,“上”和“下”是一对相反的概念,也是一种很虚化的概念,这种虚化的概念如何造字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云:“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他把“上”、“下”二字作为指事字的代表来举例说明汉字构型,这是为何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上”和“下”字是用一长一短两画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意义的,如果短画在长画的上面就是表示“上”,是位置在上的意思,反之则是“下”。这里的长画是一个平面物的抽象概括义,短画则是任何物体的抽象代表。

“上”的本义指高处、上面;引申义指等级或品质高,如上级、上品;又指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如上册、上半年。上还可用作动词,有由低处向高处升登的意思,如上山、上楼;又有由此处向彼处前进的意思,如上街等。“下”的本义指低处、下面;引申义有等级或品质低,时间或次序在后等义。

上、下还可连用,比如,“上下五千年”中的“上下”是表示时间前后的意思,“60岁上下”中的“上下”是表示差不多的意思,“上上下下”表示无所不包的意思。

此“中”有真意

“中”是一个抽象概念,古人云:“道不偏倚是为中。”古人是如何为“中”字造型的呢?商代时,人们常“立旗”以观测风向,古代的旌旗由多条叫做“ ”的飘带组成。飘带有多有少,其中以王的旗飘带最多,有十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中”字,像一杆多 的旗,旗杆中段束扎林块,以加强旗杆的抗折强度。由于木块位处旗杆中段,把 中分为上 ,所以中的本义为当中、中间,《说文解字》云:“中,内也。从口,上下通。”

“中”字引申义有内里、两端之间、四方相等、适宜等。如心中、中等、中心、中意。为人处世中正平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也叫做“中”,如中行、中庸等。“中”读“zhòn”时为“达到目标、科举及第、遭受”等义,如百发百中、中状元、恶意中伤。

关于“中”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皎然是唐代著名的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属浙江)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一天,一个书生听说皎然的诗写得很好,便带着自己写的诗作去请皎然指点。皎然看后觉得其中“此波含圣泽”一句欠佳,便对那位书生说:“诗中的这个‘波’字用得不妥,是否考虑改一下?”书生听了皎然的话,不以为然,拂袖而去。但是皎然料定,那个书生想不通只是暂时的,他必然还会回来找他。于是在自己掌中写了一个“中”字,握之以待。不一会儿,那个书生果真又回来了,并且高兴地对皎然说:“你的意见很好,我考虑再三,‘波’字用得不太妥当,我想将它改为‘中’字如何?”皎然这时以掌上的“中”字相示,两人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双人成“比”

鲁迅在三味书屋念书时,教书先生寿镜吾常用对联课来考学生的才思。有一次,先生出了个“独角兽”上联让学生对,有学生对了“两头蛇”、“四眼狗”、“九头鸟”等,先生都不满意。之后鲁迅对了“比目鱼”,先生拍案叫好,连声称赞。因为“独”不是数词,但有“单”意;“比”也不是数词,但有“双”意。而且“独角兽”是祥瑞之物;“比目鱼”亦为佳品,此对极妙。“比目鱼”中的“比”为何意?为何有“双”的意思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比”字,像两个并列的人挨得很近。“比”为会意字,它的本义为并列、靠近,引申指比较、较量、勾结等义。

我国的传统诗论就有诗分“六义”的说法,即风、雅、颂、赋、比、兴。什么是比呢?比就是比喻,打比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用一种或多种事物作比喻,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艺术手法。

谜语中有一种形式叫“比目格”,格规是:谜底用三个字以上的词或组词。格法是:将谜底第一、第二字并作一个字读。例如,息息相关(打一医学名词),谜底是“人工呼吸”,这是因为谜底的第一、二字“人工”,上下并合,作一个“仝”字,连读成“仝呼吸”,才切合题意。

“比丘”是一个佛教名词,它是根据梵文音译过来的,意思是“乞讨之士”,因为最初的出家人都是以乞讨为生,男性叫“比丘”,俗称“和尚”,女性叫“比丘尼”,俗称“尼姑”。

排箫与“和”字由来

中国古代有一种乐器,叫做排箫,排箫是把长短不等的竹管按长短顺序排成一列,用绳子、竹篦片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在古代,排箫同编钟、编磬一样,是非常受欢迎的乐器,据说在有成文历史之前的三皇五帝时代便已有了这种吹奏乐器。排箫在吹奏时,会发出“和和”的声音。而“和”字的产生,便与这种乐器有关。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和”字,左边像由多条竹管合并而成的排箫之形,表示它的本义;右边的“禾”则是声符,表示读音。因此,“和”字的本义应该是指乐声的调和、和谐,引申为温和、柔和等义。

关于“和”字,有一个成语为“曲高和寡”,意思是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用来比喻知音难得。又被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此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楚人宋玉的《对楚王问》。典故是这样的: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宋玉说:“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雅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就只有几十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楚王听了,说:“我明白了!”

不偏不斜的“正”

“正”是个抽象概念,不偏不斜谓之“正”,而“正”字是如何造字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正”字下部是一只脚趾向前的足形,上部一点代表脚步前进的“目标”,脚步不偏不斜、向着目标前进,“正”的本义是“不偏不斜”、“正确”之义。后来,经过金文、小篆的演化,甲骨文的“正”字上部演化成一横,下部演化成“止”,这就是现在的“正”字。“正”字的引申义有正直、正当、主体、改过等。如正派、正午、正面、正在、正反、正负、正本清源。

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延续到现在。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典故: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一般的选举中,投票表决的现场监票、唱票和计票人,通常用“正”字记票数,以此排出醒目的先后顺序。这个简便易懂的办法,是由戏院司事记“水牌账”演变而来的。

清末民初,上海的戏园俗称茶园。它的舞台为正方形,楼上叫“花楼”座位,左右偏座称“包厢”,楼下正厅为达官贵人等预先包下,这些人的坐席前设有八仙方桌。而下等坐席是条凳长桌,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那时剧院还没有门票,由“案目”(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每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姓名。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准确无误。这种记“水牌账”的方法,后来随着戏院门票的实施而废弃了,但它作为一种简单易懂和便于众人监督的记数方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并被引入选举计票中。

“半”——分开的牛

关于“半”字,《说文解字》中云:“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为物大,可以分也。”

甲骨文

小篆

如图所示,“半”字上部是“八”,表示分的意思;下部是“牛”,上下合起来就是指“分开的牛”。古代在杀牛的时候,要一半一半地把牛分解开来,所以“半”造字就用分解牛体来会意。“半”的本义是指事物的二分之一(即一半);引申为“在……中间”,如半夜;又比喻很少的意思,如一星半点;还有不完全的意思,如半成品、半透明等。

下面是一个关于“半”字的故事,传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任两浙观察使时,一次奉命到浙东台州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因天色已晚,就住在清风岭寺庙中。时至中秋,月色正好,高适登山观赏夜景。来到山顶,阵阵秋风吹来,使人感到有些凉意,松树上滴下来的露水浸湿了衣服。松间白鹤在明月下展开了翅膀。此时夜色已深,月亮低垂,映照着山下的江水。高适回到房中,向和尚讨了笔墨,在寺庙的壁上题了一首诗,把在月下所观赏的夜景写了下来:“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翔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闲竹房。”第二天清晨,高适离开清风岭,往台州赶路。乘船过江时,突然发现江水退了许多,从两岸的水痕看,江面只有原来的一半宽了。原来,钱塘江是随潮汐涨落的。月亮升起时,江水随潮而进,江面顿宽;月落时,江水又随潮而退,只剩半江。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诗句“前村月落一江水”中的“一”不妥,应改为“半”,才能准确地反映出钱塘江水随潮涨落的特点。一个月后,高适办完公事,再经过清风岭,想提笔改诗时,发现那“一”字已被人改成“半”字了,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后来,高适四处打听改诗的那个人的姓名,却一直没有寻到。

右手为“又”

“又”字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字,关于“又”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云:“又,手也,象形。”段玉裁作注时说:“此即今之右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又”字的甲骨文是一个右手的形状,“又”字本义是右手。在卜辞中,“又”的用途有两种,一表示左右的“右”,二表示有无的“有”。后来,又假借“又”来表示“重复”和“再”等义,这逐渐成为“又”的基本义。例如,今天又是个大晴天——表示重复或继续;你又不是小孩——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又高又瘦——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等。

关于“又”字的成语有“又生一秦”,该成语出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意思指又造成一个强敌。

“是”字的由来

什么是“是”?有人这样回答:“是”可以是认定、断定、承认、接受时的一种状态。从古至今,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是”这种状态。“是”字是如何被古人创造出来的呢?

金文

小篆

《说文解字》云:“是,直也。从日正。”如图所示,金文的“是”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正”, “日”下加一直画,像立竿之形,合起来表示日正则竿影直的意思。小篆的“是”字,从金文演变而来,只是“竿”去掉了。“是”的本义就是直。引申为正确,与“非”相对。例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是”假借作代词,相当于“此”、“这”。《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作语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确指行为的对象,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德,唯力是视。”

“正”有追求正确目标之义,“是”字从日,从正,有人认为“是”字的创造受到了在上古时期就广为流传的夸父逐日神话故事的影响。据《山海经》描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夸父逐日出于何种动机,典籍中未作交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夸父是在追求一个目标,也可以说是对永无黑暗的光明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口口相传成了“古”

远古时候,人们进行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作为媒介。有了语言之后,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所听到的、所想到的,用语言对别人讲述出来,甚至于口口相传,乃至代代相传。古人正是基于这种生活体验造出了“古”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古”字,上部不是“中”字,而是“十”字,表示“多”义;下部是“口”字,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叫做“古”。周朝早期金文的“古”字形体,上部也是“十”字,下部是“口”字。小篆的“古”字形体,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基本相同。

也有学者认为:“古”中的“十”表示纵横。古代东西为横,南北为纵。而一竖意味着以往极其久远的年代,一横意味着以往各个时代包罗万象的史实。“口”指人说话的重要器官,“十”、“口”合起来的意思是:那些距今年代久远的无数事实都要靠人的嘴巴一代一代地转述下来。

关于“古”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某单位的会计下账时,发现一张发票上写的物品名称是“古”,他不知为何物,就问来报销的人:“这‘古’是什么东西?”来报销的也不知道,只好找到经手人—幼儿园的老师,才知是她们买的“锅”。把“锅”写成“古”怎么能报销呢?报销的人要自己改过来,可会计说:“发票不能涂改,除非有原单位的盖章。”于是报销的人只好去找商店。售货员却说:“我们进货时进的就是‘古’,如果卖出去的是‘锅’,将来老板查账查不着‘古’怎么办?”他也不肯改。不改会计不给报销,改又改不成,真把报销人给难坏了。把“锅”写成“古”是一种错别字,不是说“古”字和“锅”字有什么联系。

山北水南是为“阴”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因此,古时人们总是看到太阳照在南面的山坡上,而北面很少能接受到阳光的照耀,因而山的北面叫“阴”。如果参照河流,在峡谷中人们总是看见太阳照在河的北岸,南岸却见不到阳光,因此河的南面叫做“阴”。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阴”左边的符号表示“山”,右边字的本义是乌云蔽日造成阴暗无光的状况,这个字还表示读音。“阴”在金文和小篆中的结构和写法基本相同。“阴”的本义就是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是一个表示方位的概念。

“阴”与“阳”相对,“阴”由此引申为“背阳的部分”、“不见阳光的地方”。例如“树阴”、“背阴”。由“背阳的部分”又进而泛指背面。“阴”还有“寒冷”、“潮湿”的意思。“阴”还有一个意思是“不外露的、秘密的、不光明的”,如“阴谋”、“阴沟”等。由“不显露”的又引申为“凹下”,如“阴文”是印章或其他器物上铸刻的凹下的文字或花纹。此外,“阴”还指死后之事,如“阴宅”、“阴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趋势,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山南水北是为“阳”

远古时期,日升日落,斗转星移,这些自然现象启发了人们最早的方位意识,而中国大多数山川是东西走向,人们总是看见太阳照在朝南的山坡上,古人以此现象为依据,造出了“阳”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阳”字,左部的符号表示山,右部的符号是“易”,表示太阳和阳光,整个字形表示太阳照在山的南面,这也是“阳”的本义。引申指太阳、日光;又引申为凸出的、表面的、外露的等义。如果参照物是河流,在峡谷中人们总是看见阳光照在北岸,河流的北岸就是“阳”。

“阳”和“阴”是一对相对的古代哲学概念。古人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天和地、日和月、男和女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可以用“阳”和“阴”来比附。阴阳不但相伴产生,而且相互转化,彼此消长。

在现代社会,“阳”字最常用的用法是组成“太阳”一词,“太阳”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当初又是怎么命名的呢?其实,在古代,“太阳”一词起初并没有日光的意义,“太阳”是表示极盛的阳气。古人认为,世界万物分为阴、阳。柔软的、黑暗的、不明显的东西叫做阴;阳刚的、正直的、热烈的东西叫做阳。而阴阳又有少阴、少阳、太阴、太阳之分。在这个世界中,最能代表“阳”的就是日光,于是日便叫作太阳。而月亮在古时也叫太阴,“月亮”一词也是后来由于语言习惯演化的口语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