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趣说家庭字:分长幼之别,申孝悌之义
无豕不成“家”
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微服私访,看见一个民妇喂猪,无意中微笑了一下,随从小太监误认为是皇上看上了这位女子。
回到宫内,马皇后询问皇上私访情况,小太监就把他所见之事如实禀报。皇后让他把那妇人招来侍奉,皇上见了说:“这女人好像见过。”皇后说:“就是前天在村里喂猪的那个女子,我以为皇上喜欢她,所以就召进宫来侍奉皇上。”
图腾徽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皇上笑着说:“误会了,我看这妇人喂猪,就明白了古人造字的意思。“家”字从“宀”从“豕”,就是说无豕不成家。我是为这事笑,并非有意于妇人而笑。”
马皇后于是赐给妇人许多东西,让她回去了。
“豕”即猪,以下是“豕”字的发展演变。
“豕”字后来变为“犭”作部首用,另造了一个在“豕”旁加“者”作声符的“猪”,变为形声字。
为什么说无豕不成家(篆)?上古时代,先民在树上“架木为巢”以作住所。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才转到地上架木为屋,并开始驯养野兽作为家畜(如猪、牛、羊、犬等)。为了防止外来侵袭,房子的结构,一般是上居人、下作圈。猪是当时主要的肉食来源,所以房下养猪和其他的牲畜,这就成为“家”的标志。而甲骨文中的家已从图形化简为线条化了,“豕”已倒过来头向上了。金文时代,房形依旧,而“豕”形已非了。“豕”的腹部轮廓线条进一步简省,后腿和尾巴变成交叉形了。秦代小篆字体构形又进一步变化,后来汉隶定型,终于发展成楷书“家”的字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通过“家”字的演变,可以追溯上古社会的发展情况:古人从居无定所的游猎生活到开始定居,并进入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社会,后来又形成了以父系为中心的家族社会。
弯腰驼背的“老”
所谓“老”字,《说文解字·老部》云:“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古人是怎样创造“老”字的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中说:“(甲文)老者倚杖之形。”可见甲骨文的“老”为象形字,是一持杖老者的形象。如上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老”字,像一个弯腰驼背、老态龙钟的老人手拄拐杖的样子。老的本义即指老人,即年纪大的人。
老年人经验丰富,办事稳重,因此“老”引申为“老练”的意思。又由于年龄大的人,活的时间长,对过去的事物经历的时间一般都较长,所以“老”又指历时长的、陈旧的或原来的等意思。
宋代的帝王笃信中国传统的道教,崇尚黄老之学,受其影响,宋代不少人名中喜欢带上一个“老”字。在宋史和宋代诗文中,以某某老命名的人常常可以见到。自古至今,“老”也是对老人的尊称。
关于“老”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他聪颖睿智、出口成章、风趣幽默,连皇上也十分喜欢。乾隆帝素知纪晓岚体胖怕热,夏天总喜欢脱衣纳凉,因此就想戏弄他一下。一天,纪晓岚正赤着上身与群臣办公,忽闻“圣上驾到”,纪晓岚猝不及防,衣不蔽体,情急之下,钻入案底。乾隆心知纪晓岚藏于桌下,便假意要走,纪晓岚不知就里,只顾问:“老头子走了没?”一句话被皇上抓个正着。乾隆坐了一个时辰,不走,也不说话。纪晓岚趴在地上,屏气凝神,心里发慌,加上天热,已然大汗淋漓。这一下乾隆也忍俊不禁,说:“你如此无礼,说出这样的轻薄话。你给我解释清楚,“老头子”是怎么回事?”纪晓岚说:“臣还没穿衣服,怎么回圣上的话呢?”乾隆让太监给他穿上衣服,说:“亏你还知道跟我说话要穿衣服。”趁穿衣服的时候,纪晓岚已经想好了说辞,他十分恭敬地对皇上说:“皇上万寿无疆,还不是‘老’吗?万物之首,皆为‘头’,您老人家顶天立地,是百姓之‘头’呀!帝王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对于天地来讲,就是‘子’,而且‘子’乃圣人之称,孔子、孟子皆称为‘子’,连在一起就是‘老头子’。”说的都是好话,使乾隆帝龙颜大悦。
“长”——拄拐棍的长发老人
古时候,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都是须发很长,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古人正是用这种具体的形象来表示“长”这种抽象概念。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甲骨文的“长”是人披着长发并拄着拐杖的样子。“长”字本义是年长发长,引申义有空间时间距离大、长度、长处、擅长、多余等,如天长地久、长短、一技之长、长于写作、身无长物。
长头发并拄着拐杖的一般是老年人,所以引申为长幼的“长”;又引申指排行第一、辈分大、长官等,如长兄、长辈、部长。长头发和老年人都有一个生长过程,所以又引申为生长的长。又引申指增加,如长见识。
关于“长”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户人家以卖豆芽为生,他希望自家的豆芽长得好一些,于是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下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
整幅对联全部是由“长”字组成,真是妙趣横生。
手持斧子的“父”
在童年的记忆里,父亲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高大威严,又不乏和蔼可亲;他聪明睿智,又不失耿直善良;他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他孜孜不倦教育我们成人。这些父亲身上的共性,有没有体现在“父”字上呢?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说文解字》云:“父,矩也,家长,率教者。”意思是,“父”是坚持规矩的人,是一家之长,是引导和教育子女的人。而从甲骨文和金文的“父”字字形来看,“父”字像一只手抓住一柄石斧或棍棒的样子。在原始社会父系时代,石斧、棍棒是一种主要的武器和生产工具。而手持石斧、棍棒与敌人作战或从事艰苦的野外劳动,是成年男子即父亲的责任,所以“父”的本义就是父亲。
“父”字的古文形体表明了父亲教育的严厉性。从古至今,中国就有“严父慈母”的说法,还用“家严”一词来代指“父亲”。“父”字还引申为对成年男子或从事某种行业的人的一种尊称。父,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凡从父取义的字皆与长辈男子等义有关。以父作义符的字有:爷( )、爸、爹。以父作声符的字有:斧、釜。
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尊敬,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设有父亲节,父亲节诞生在美国。
有奶便是“母”
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一切。千百年来,母亲在人们心目中永远是美丽温柔的,这种印象反映在汉字中,也是一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上图所示,甲骨文中的“母”字,像一个敛手屈膝的女子,胸部特别突出的两点代表乳房。这个字的本义不言自明,就是母亲。后来,“母”字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代表母乳的两点一直保留着,这是作为母亲的突出特征。这种特征,民间还有一句俗语叫作“有奶便是娘”。
“母”字由“母亲”一义,引申用作女性尊长的通称,如伯母、祖母等。因为母能生子,所以“母”字也引申指事物的本源。此外,“母”也泛指雌性的动物,如母鸡、母牛等。
中国古代提倡做人要讲究五种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是中国人推崇的道德规范。成语“母慈子孝”即由此演变而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母亲要疼爱孩子,子女要孝顺母亲。
“男”子力于田
古代社会发展到以农业为主时,男子由于体力的原因,成为农耕的主要承担者。“男主外,女主内”,在古人看来,农业生产只能是男子的事,由“男”字的创造可见一斑。
“男”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写法中,左边是“田”,右边是一种耕田农具的形状,这种工具即古代的“耒”,它的上部是木制的柄,下部是犁田的“犁头”,整个字表示致力于农田耕作,所以,“男子力于田”即“男”字的本义。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男”字发展到篆书阶段,字形变成上下结构。隶书沿袭了这种结构,“男”字形状基本定型。
在古代社会,有力气、有技术的青壮年很受尊敬,被称作“男”;有些以农为主的部落的首领也叫做“男”;后来,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的第五等爵,也叫作“男”。“男”字直接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直接反映了从“母性中心”递变为“男性中心”社会的问题。
男子加冠即为“夫”
《礼记·典礼上》云:“男子二十冠而字。”按照古制,男子到二十岁时,便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冠礼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词,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字”。此后,男子要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再戴上帽子。“夫”字的造型,正反映了这一古制。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上图所示,甲骨文、金文的“夫”字从大从一,“大”为人,“一”表示用来束发的簪子,整个字形像一个束发插簪的人形,它的本义即指成年男子。
《说文解字》云:“夫,丈夫也。”古代称身高一丈的男子为“丈夫”, “丈夫”就是大男子的意思。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男子成年始成婚配,故“夫”可引申指丈夫,即女子的配偶,与“妇”、“妻”相对;男子成年后,就要从事各种体力劳动,故“夫”又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如渔夫、农夫等。
关于“夫”字,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乾隆皇帝与宰相张玉书到江南微服私访,看见一位农夫在田间劳作,便问张玉书:“这是什么人?”张玉书答曰:“这是一个农夫。”“农夫的‘夫’字怎样写的?”张玉书心中明白,皇帝不会不知道“夫”字怎样写,肯定要发表高论了,因此故意随口说道:“两横一撇一捺。”
乾隆听后摇摇头说:“你这个宰相,竟连一个‘夫’字都不能辨别清楚。”张玉书连忙上前奏道:“微臣不才,请皇上指教。”
乾隆皇帝哈哈一笑,得意洋洋地说:“农夫是刨土之人,上写‘土’字,下加‘人’字。轿夫肩上扛竿,写‘人’字后,再加二根竿子。孔夫子上懂天文,下知地理,这个‘夫’字是先写‘天’字,出头便是了。夫妻是两个人,先写‘二’字,后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这个‘夫’字是先写‘一’字,再加‘大’字便是。”
主内持家的“女”
“女”字是一个古老的象形字,甲骨文“女”字像一个女子两手交叉,弯曲两腿,跪坐在那里。
古人为什么将“女”设计成这样一个字形呢?其实“女”字形象正是古人家居的姿势,古人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坐在椅凳上,而是双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女字造字的形象思维与“男”字之形突出男子以农耕为职业的特征相类似,之所以要描画女性跪坐的姿势,正是强调古代妇女主内持家的特点。这也是父系社会形成后的家庭特征。父系社会形成后,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她们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家务劳动。
甲骨文形体的“女”字,足以证明妇女在商朝时已是主内持家的生存状态。
从甲骨文到金文,“女”字形象变化很大,头身相连了,腿脚拉直,坐姿消失,整个字横斜过来;篆书沿袭了这种变化;到了隶书,“女”字已经定型,象形意味大大减少。
对甲骨文形体的“女”字,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像侧立俯首敛手屈膝形,表示女子温柔顺从之意。”
也有人将“女”的古文字形理解为女子留下、男子外出到别的部落去生活的风俗。
打扫卫生的“妇”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婚后的主要任务是服侍丈夫和操持家务,“妇”字正好体现了古代妇女的这种身份。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说文解字》云:“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如上图所示,甲骨文的“妇”字,右边为“帚”字的象形字,是一把打扫卫生的扫帚。左边的即“女”字。整个字形像一个长跪的女子手持扫帚打扫卫生。“妇”的本义为“打扫卫生的女人”。一般情况下,“妇”和“女”是有区别的,“女”是对所有女性的通称,而“妇”指已婚女子。如果“妇”和“女”字连在一起使用,这种区别就不存在了。“妇女”泛指所有的女性。
妇人最早还是一种带有等级意味的称呼。据《礼记·典礼》记载,天子的妻子叫作“后”,诸侯的妻子叫作“夫人”,大夫的妻子叫作“孺人”,士的妻子叫作“妇人”,老百姓的妻子叫作“妻子”。
在封建社会,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要其遵守妇道,最突出的就是要“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一生的道德、行为、修养所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女要遵守的四种道德规范,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关于“妇”字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宋时,王安石和他的朋友王吉甫两人经常在一起猜谜。一天,王安石出了一个字谜:“左七右七,横山倒出。”王吉甫一听便猜出王安石所说的是个什么字,却没有直接说出谜底,而自己也作了一则谜语:“一上一下,春少三日,你猜我猜,合是一对。”王安石一听,哈哈大笑。原来,王安石和王吉甫的谜底分别为“妇”和“夫”字。
家女为“安”
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小时候,他的姑姑长安公主跟他开玩笑:“将我的女儿阿娇嫁给你好吗?”武帝高兴地回答说:“我若能娶阿娇,将建造一座金屋,让她住在那里。”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
古人造“安”字时,也颇有“金屋藏娇”的意味。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上古时代,毒蛇猛兽等人类天敌很多,妇女体力不如男子,在野外不安全,只有在室内才能免受侵害。甲骨文便以一个跪坐在室内的女姿,表示“女坐室内”为安。
在古人心中,“安”就是“平安”、“安宁”,这也是“安”的本义。
“安”在古汉语中可用于疑问句,其意思为“在哪里”、“在什么地方”,这是“安”的引申义。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安在?”其意思是:沛公在哪里?至于“安”作其他虚词用,则为假借字。
“婚”——娶妇以昏时
关于“婚”字,《说文解字》云:“婚,妇嫁也。礼,娶妇以昏时。从女从昏,昏亦声。”结婚是一件喜庆的事,所谓的人生四喜之一就有“洞房花烛夜”,古人为什么要从“昏”字,还要行之以“昏”时呢?
先说“昏”字,《说文解字》云:“昏,日冥也。”甲骨文“昏”字从“日”从“氐”,氐即“低”,落下的意思。“昏”是会意字,其造字意义是:太阳已经落下。“昏时”就是夜幕降临的黄昏时候。
为什么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刘申叔《古政原始论》中说:“其行礼必以昏时者,则以上古时代用火之术尚未发明,劫妇必以昏时,所以乘妇家之不备,且使之不复辨其谁何耳。”这正反映出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中的抢婚制度。
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实行的是群婚制度,女子一般生活在自己的娘家,以维系母系的完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由于体力的原因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承担者。随着男子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父权开始形成,为保证父系的延续,男子势必要求女子从夫而居,这种婚姻形式必然会遇到妇女的反抗。为了对付这种反抗,男子便直接以武力解决,这样便有了抢婚习俗。为了便于逃遁,抢婚当以天黑时进行为宜,即“娶妇以昏时”。
上古的“昏”有“结婚”的意思。其后,“昏”专指“日落黄昏之时”等意思,而结婚的意思古人则用“婚”字表示,即在“昏”的左边加一“女”字为意符而成。最初,“婚”字的含义专门指的是男子娶亲,不指女方嫁人。后来,“婚”字既可以指男子娶亲,也可以指女方嫁人。
现在,有些少数民族,如瑶族,迎娶新娘一般都选择在傍晚或黎明时分进行,不到这个时辰,新娘不准进男方家。这可以作为古代先民“娶妇以昏时”的有力旁证。
从“妻”、“娶”看古代抢婚习俗
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期,男性成为主要生产劳动力,妇女的地位下降,逐渐成为男子的所有物,成为部落与部落、氏族与氏族发生斗争时的掠夺对象。有学者认为,抢婚风俗就开始于这一时期。而“妻”、“娶”二字就是这种婚姻方式的见证。
甲骨文
如图所示,甲骨文“妻”字,左边是一个跪跽的女子形象,右上方有一只手正伸向女子的头部。可见“妻”是一个会意字,生动地描绘了上古社会中抢婚的风俗。“妻”字再往后发展,其原始意义越来越模糊了。“妻”指“配偶”,与“夫”相对,又引申为动词,指以女嫁人或娶别人的女子为妻。
关于“娶”字,《说文解字》云:“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所谓“取妇”,就是用武力“抢老婆”的意思。古时候,“取”、“娶”通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取,假借为娶。”以“取”表示“娶”的意思,透露出古代抢婚的风俗。“娶亲”义是由“抢婚”义引申而来的。“娶”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结构的字,“取”与“女”会意为:把女子抢(或接)到自己的身边作妻。“女”表示“娶”的对象是女性,“取”既表示“娶”的行动,又表读音。
有学者认为,现在一些地方流行的娶亲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时的习俗,就留有古代抢婚习俗的痕迹。抢婚的习俗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至今还保留着。哈尼族娶新娘时,男方必须请强壮的青年数人,佯装闯入女方家,背上新娘就跑。这时,新娘的女伴们上前来阻止这些抢亲的男青年,而抢亲青年不能还手,只是背着新娘夺路而逃。不过,现在这种抢婚是象征性的,不是古代的那种名副其实的真抢。
古代女人也称“儿”
“儿”字是生活中的常用字,古人是如何为“儿”字造型的呢?
如图所示,古文字的“儿”字,像一个婴儿的形状:身小头大,囟门尚未闭合。《说文解字》云:“儿,孺子也。从儿,像小儿头囟未合。”所以“儿”的本义即指儿童。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在古时,男称“儿”,女称“婴”,但笼统而言皆称“儿”。“儿”字还可用作成年女子的自称,例如古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木兰诗》中的“送儿还故乡”等。因为“儿”常常指男儿,所以引申为“雄性的”之义,例如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今人则以牡为儿马,牝为骒马。”
“儿”字用在名词或代词之后作词尾,没有实在意义,读轻声。如这儿、那儿等。在汉语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有一种儿化的语音现象,如盆儿、小车儿等,这些“儿”字不自成音节。
关于“儿”字的用法,古时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妇女为一只猫和邻居家发生争吵。那妇女说道:“若是儿猫,即是儿猫;若非儿猫,则非儿猫。”妇女的这一段话用了四个“儿”字,其中第一和第三句中的“儿”字是形容词,是“雄性”的意思。第二、第四句中的“儿”字是古代妇女的自称代词,是“我的”的意思。这段话译作现代汉语是:如果是雄性猫,就是我的猫;如果不是雄性猫,就不是我的猫。邻居完全被这四个“儿”字弄糊涂了,在另一个邻居的帮助下才明白其中的意思,一看,果真是一只雄性猫,于是将猫还给了那位妇女。
襁褓中的“子”
“子”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子”字,均像一个头大身小的婴孩形象,既像新生婴儿裹在襁褓之中双手乱动的样子,又像小孩双脚立地而突出表现其头发稀疏、脑囟未合的特征。因此,“子”字的本义是指婴儿。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子”在古代不仅仅用来指孩子,也用作人的通称,既指男的,又指女的。“子”的引申义还有种子、小物件等,如菜子、子弹。“子”用作词缀表示物体,如桌子、椅子。汉字中凡从“子”的字,大都与婴孩或子嗣有关,如孩、孙、孝、孕、字等。
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子部的书籍分为十四类,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等,主要是关于哲学、政治、军事、科技、艺术的书。
“子”在古代用作尊称,如孔子、孟子。“子”还有表示某种次序,例如爵位高低、时间先后等用法。在产生于战国时期而延续到清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中,子爵是第四等爵位。作为地支,“子”排在第一位。表示时间,子月是农历的十一月,子夜是晚上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相代鼠。子还用来表示方向,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子午线是经过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一条假设的南北方向的线,即经线。
关于“子”字有这样一则笑话:从前有一位秀才,胸无点墨还自以为是。一天,他正在读《韩非子》一书,当他读到“卫人嫁其子”一句时,突然停下来,感慨地说:“这卫国人真是糊涂,儿子怎么能出嫁呢?”这位秀才连“子”在古代既指男子也指女子都不知道。
“孙”——儿子的儿子
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数千年来,中国人很看重香火,子孙绵延、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从“孙”字的造型可见一斑。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如上图所示,“孙”字从子从系,“子”是小儿形,“系”是绳索形,绳索有牵系之义,表示子孙连续不断之义。孙的本义指孙子,即儿子的儿子,也泛指孙子以后的各代,如曾孙、玄孙。
“孙”字字形,很容易让人想到《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故事中,当智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质疑的时候,愚公回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此后,人们用“愚公移山”来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标记血统的“姓”
在人类长期的生存与繁衍中,女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最初也是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群婚制,群婚制的特征是族外婚,氏族内部禁止婚配,在婚姻方式上是男婚于女方,不是女嫁于男方,即一个女子可以同时与其他氏族的许多男子保持夫妻关系,所以“太古之民只知其母而不知父”。为区别氏族于婚姻,“姓”便应运而生。
甲骨文
《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如图所示,甲骨文“姓”字从“女”从“生”,会意字,“生”字像草木生出土上,此处表示人的出生;“女”则表示人生之所由。意思是“姓”标明人由谁所生,即是一种血统的标记。清代学者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姓之本义谓生,故古通作生,其后因生以赐姓,遂为姓氏字耳。”
群婚制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使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孩子的血统当然只能根据母亲来确定,因而必须姓母亲的姓。根据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古人自然也会选择一个字(即一种符号)作为本部族的标志,这样就产生了“姓”。上古之时,姓是宗族图腾的符号。后来,姓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以封地(国名)为姓,有的以官名为姓,有的以出生及定居地名为姓。也有的取姓是很随意的,例如生在竹林中的,以竹为姓;因年纪大而坐车的,以车为姓;东方朔,父姓张,母姓田,因生时东方初明,就以东方为姓。
我国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个精确的统计。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公元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到6000个,但是实际运用较多的只有1000个左右。近年出版的《中国姓氏纪编》共搜集姓氏5730个。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