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巴菲特右手李嘉诚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买入并长期持有投资理论

集中股力,长线投资

集中投资是获得超额收益的良好途径,分散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会分散收益。凡是不敢于重仓持有的股票,无外乎是对要购买的标的没有胜算的把握,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买股票的理由。因为,如果我们对要购买的企业没有把握,哪怕是一股,也不可以买入,正所谓只做最有把握的行情,只买最有把握的股票。

巴菲特说:“我认为投资者应尽可能少地进行股票交易。一旦选中优秀的公司大笔买入之后,就要长期持有。”巴菲特在40多年的投资中,只拥有十几只的投资股票,就使他赚取了大量财富。他认为投资人应该很少交易股票,一旦选中优秀的公司而决定买入之后,就要大笔买入并长期持有。

巴菲特把选股比喻成射击大象。我们投资人所要选择的,是一只很大的大象。大象虽然不是常常出现,而且也跑得不是很快,但如果你等到它出现时才来找枪把,可就来不及了。所以为了等待和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任何时刻都要把上了子弹的枪准备好。这就像投资人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现金等待大好机会的来临一样。

巴菲特本身的投资,次数的确是很少的,但一旦投资了,就会很大笔。从他所有的投资实践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巴菲特堪称是不受市场短期波动起伏影响的具有极好心理素质的典范,他很少在意股票价格的一时波动。他建议每个投资人都给自己一张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12个小洞,而每次买入一种股票时,就必须打一个洞,打完12个,就不能再买股,只能持股。这样会使投资人转变成真正优秀的公司的长远投资人。

作为一般投资者,需要耐心地持有他们手中的投资组合,不被别人的短线获利所诱惑。

有很多股民手上持有的股票品种很多,甚至有一些散户就是喜欢买多种股票,这里尝试一些,那里买入一些,名下股票种类多得不胜枚举,等到最佳企业廉价购入的机会到来时,手上的资金反而所剩无几。这就像打猎时,大象一直不出现,使人失去了耐心,就连松鼠、兔子等小动物也照射不误,结果,等到大象出现时,子弹已经所剩无几了。

事实上,投资组合越分散,股价变动的激烈性在对账单上的反应就越不明显。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分散投资的方法的确很安全,因为所有的波动都被分散投资抵消了。但事情的另外一面是,获利曲线相对平坦而乏善可陈。所以分散投资的方法虽然不会引起客户太大的情绪反应,但永远只能获得较为一般的利润。具体来说,我们进行集中投资、长期持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择10到15家未来能获利增长并能延续过去良好表现的绩优股;

(2)分配投资资金时,要将大部分资金集中投资于未来能够高速增长的企业;

(3)只要股票市场不持续恶化,至少5年保持投资组合不变,可能的话,越久越好。同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被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所左右。

但是,值得长期持有的公司必须是优秀的公司,并且只有在这些优秀的公司一直保持优秀之前我们看中的状况,我们才能继续持有它们。

记住,随便买,只会使你的盈利不多。因为,这使你在股市偏低和偏高时,都有定期买入的现象。想想看,为什么巴菲特今天手上拿着总值近400亿美元的现金而还未投资!

我们不要一直手痒而想要这里尝试一些、那里买一点,如果希望能够碰运气的话,反而是集中精力寻找几家非常优秀的公司更好一些,这样,我们就能够确保自己不随便投入资金买入自己不值得投资的公司的股票。

长期投资能减少摩擦成本

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实的问题是由于摩擦成本的存在,股东获得的收益肯定要小于公司的资金积累。如果这种摩擦成本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那么势必会导致投资者未来的收益水平的降低,当然也会更低于该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在交易大厅中,总会有一群伶牙俐齿的家伙,百般劝说每一个投资者去卖掉某只股票,同时买入另一只股票。你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只是意图获得更多的手续费用,因为随着你交易次数的不断增加,这些伶牙俐齿的家伙就会从中获取越来越多的佣金。

巴菲特说:“事实上,摩擦成本是存在的,这样导致股东获得的收益肯定要比公司的收益要少。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这些成本越来越高,就会导致股东们未来的收益水平要远远低于他们的历史的收益水平。”

巴菲特认为,摩擦成本可以消减股东的收益,从而使股东的未来收益要低于他们预期的水平。所以他支持的是,如果投资者不准备10年持有某只股票的话,频繁地买进卖出会大大增加股票投资的摩擦成本,从而变相降低投资回报率。

一个真正称得上长期投资的例子是,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899年12月31日的66点上涨到1999年12月31日的11497点,这整整100年间上涨了173倍,看起来升幅非常大,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20世纪美国的企业经营得非常出色。投资者只要凭借企业繁荣的东风,躺在那里持股不动,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

巴菲特说,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没能赚到这样大的投资回报,这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因为正是投资者受到了一系列伤害,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这里所指的一系列伤害,主要是指股票投资中的频繁地买进卖出。他说,这可以从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来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所能得到的投资回报应该和企业在这期间内所能获得的收益同步。

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100%拥有这家公司,而该公司在这10年间的积累增长了10倍,那么毫无疑问,这10倍资金积累都是这位投资者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有1万名股东拥有该上市公司,那么这笔资金积累就应该是这1万名股东按照持股比例进行分配的。

然而现实是,这1万名股东中有的赚到了平均数,有的超过平均数,有的甚至还造成了亏损。投资者A通过聪明的买入卖出,能够得到比B更多的投资收益,但总体来看,这些A们和B们的盈亏是相等的。当股市上涨时,所有投资者都觉得自己赚钱了,但其中有一个投资者要抛出该股票,必定需要得到其他投资者的接盘才能实现交易。所以,如果不考虑摩擦成本的话,他们的盈亏是相等的。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摩擦成本的存在,股东获得的收益肯定要小于公司的资金积累。巴菲特的看法是,这种摩擦成本有越来越高的趋势,相比而言,投资者未来的收益水平要远远低于过去的收益水平,当然更要低于该上市公司总的收益水平了。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的年报中,以美国人最容易理解的一个故事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说:“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美国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被某一个家庭拥有,并且这种情形将永远持续下去,姑且称之为Gotrocks。这个家庭在把投资所得分红纳税后,将会由于这些公司所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富有。就目前而言,美国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利润大约为7000亿美元,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每年都有差不多7000亿美元的收入。当然,其中必须有一部分要用于生活开支,但这个家庭每年的积蓄还是会以稳定复利不断增长的。并且,在这个Gotrocks大家庭里,所有人的财富都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一切都显得协调有序。”

长期投资有利于实行“三不主义”

中国投资者对长期持股特别反感,因为长期持有某只股票以后,放在那里几年股价反而越来越低。实际上,这并不是长期投资的错,而是你没有根据内在价值选股的原因,或是因为你当初买入的价格太高了。巴菲特给投资者的建议是,长期投资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这就像出差到一个小镇上住在小旅馆里什么娱乐都没有,只能躺着睡觉一样。尤其不要去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去预测股市,这些做法都对长期投资没有好处。

1992年,沃伦·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我们很喜欢买股票,不过对于卖股票则要另当别论了。仅从这点来看,我们的步伐就像是一个旅行家发现自己身处仅有一个小旅馆的小镇上,房间里没有电视,面对漫漫无聊的长夜,突然间他发现桌上有一本名为《在本小镇可以做的事》的书。这令他很兴奋,于是他翻开了这本书,但是书里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那就是你现在在做的这件事。’”

巴菲特讲上面这个小故事是想说,这位旅行家依然没有其他任何事情可以做,但是它的实际用意是,投资者一旦买入了某只股票,一定要多看少动,只做价值投资,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去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去做预测。不要以为这种做法只适合于美国股市,事实上,在中国的股市也同样适用。

例如,中国一位著名的投资者,开始的时候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依据技术分析炒股。每天的任务就是坐在电脑前看技术图形,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很失望。他在1999年开始研究巴菲特,并且努力实践巴菲特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对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指导,把稳赚不赔作为最重要的原则。从1999年开始到2007年大牛市之前的熊市中,他依然每年取得了30%以上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只从表面的数据上来看,这样的业绩已经超过巴菲特了。

实行“三不主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呢?究其原因,对于长期的投资者来说,这三样东西会动摇你的长期投资理念,不但对你没有帮助,反而会有害,最终会使你无法获得长期的丰厚的回报率。

那么,如何对长期投资做出预测呢,巴菲特是怎么实现的呢?拿中国读者最容易理解的一个例子来说:假如手机出现了,这时候巴菲特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卖掉手中原来持有的传呼机公司的股票;如果现在的消费者都买数码相机,没人再去买原来的那种胶卷相机了,这时候他就会考虑是不是要卖掉手中原来拥有的胶卷相机公司的股票。如果手中原来就没有这样的股票,那么今后就更不会去碰它了。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要做出投资的长期预测只需要做到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以及行业发展有个大致的判断就够了。理所当然,只是依靠这样的预测,还是对买入哪只股票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投资者要做的主要功课就是对某只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判断。当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大大高于其股价时,大胆买入这样的股票并长期持有,就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长期投资能推迟并减少纳税

长期投资有助于推迟纳税,并且还能合理避税。不要小看这仅一点点的差异,可对于投资者来说所得到的回报却是有天壤之别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把股票投资所得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这一点有很大不同。所以投资者在考虑长期投资时,可以适当不考虑该因素。

1989年沃伦·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假如我们拥有一家年赚1000万美元的公司10%的股权,那我们需要按照比例将分得的100万美元中的部分支付给当地州政府与联邦所得税,其中包含约14万美元的股利税负(我们大部分的股利税率为14%);至少35万美元的资本利得税,假如这100万没有进行分配,而后我们又要对公司进行处分(我们适用的税率约在35%左右,但有时也可能接近40%)。当然,只要我们对该项投资不进行处分,这笔税负虽然可以一直递延下去,但最后我们还是需要支付这笔税金的。事实上,政府可以说是分享我们利润的主要合伙人之一,只是投资股票要分两次,而投资事业则只能分一次。”

巴菲特上面这段话其实解释了为什么从经济实质而言,他更倾向于长期投资。因为长期投资会有助于推迟并减少纳税。这也是长期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好处之一。

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只有1万美元的投资,此外它每年所能获得的投资报酬率为1倍。在这种情况下,假如伯克希尔公司每年都会将股票卖出去,但是因为卖出股票要交纳34%的所得税,这样重复了19年以后,在这20年间伯克希尔公司一共需要给美国国库上交13000万美元的税金,而自己则可以得到25250万美元。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项不错的投资,但假如你在这20年间一直持股不动,也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最终的投资回报却可以高达1048576万美元。在扣除34%的税金即356516美元的所得税后,自己可以得到692060美元。这个数字对于前者来说就是倍数的关系,大概你都会为这个差距而感到惊讶了。

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上面的案例就会发现,长期投资无论是对个人投资者还是对政府而言,都是双赢局面。正如上面的例子所述,如果伯克希尔公司在这20年间一直保持持股不动,在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政府从中收取的所得税也比前者要高得多。但是不一样的是,政府需要等到20年结束后,伯克希尔公司出售该股票时,才能将这笔税金悉数入库。

巴菲特坦言道,需要强调的是,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投资理念不仅仅是因为这种简单的数字逻辑。与此同时,它们对与上市公司双方之间建立起来的商业合作关系,会更加珍惜,这也会成为一个重要因素。更不用说,这种长期投资的前提是该股票本身就值得长期拥有。

长期投资有助于战胜机构主力

投资者要按照价值投资的标准来对股票进行选择,这样,股票的数量已经不多了,更何况需要你耐得住寂寞。手中握有大量现金,遇到股市低迷时,不到真正物有所值之时绝不轻易出手,这些都会决定买到内在价值高于股价的投资品种。机构主力需要定期接受业绩的考核,虽然它们也整天吵着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但是他们不会真正的付诸行动。相反,个人投资者是不需要人为地设置这些障碍的,他们完全可以和机构主力比耐力。

1988年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里说:“我们希望能够吸引那些有远见的投资者,因为在他们买入股票后,他们抱着与我们永远同在而不是订有卖出价格的时间表的打算。我们对于有的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希望自己公司的股份交易量越多越好的行为,十分不理解,这意味着公司的股东组合会变来变去。比如在其他组织像学校、俱乐部、教堂等社会机构中,没有哪位主持人会希望自己的组织成员离开(然而偏偏有的营业员就是要靠着说服成员离开组织来维生。)你大概也听说过有人劝你‘反正最近基督教也没有什么搞头,那下礼拜大家改信佛教好了’。”

巴菲特认为,长期投资是投资者想战胜机构主力的唯一办法。因为长期投资可以比耐性,你拖得起,机构主力可拖不起。如果要比快进快出,你未必是它们的对手。要知道,在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是很惧怕机构主力的,有些个人投资者甚至唯机构主力马首是瞻,千方百计打听的小道消息也主要是机构主力什么时间进货、出货了,是哪家机构主力?这有点像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在股票投资中,兔子属于消息灵通、动作迅速的机构主力,而那些面广量大的个人投资者则是一只只小乌龟了。乌龟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和兔子比速度,结果不言自明;可是如果要和兔子比耐力,最终结果是不一样的。最起码,乌龟的寿命要大大长于兔子。当兔子一命呜呼之后,乌龟依然可以在那里慢慢地匍匐着前进,这就是它最大的寿命优势。

以巴菲特的一项投资为例,2002年2月21日,纳斯达克指数已经跌到1349点时,巴菲特仍然坚持相信:“尽管股市已经跌了3年,普通股票已经大大增加了投资的吸引力,但我们仍然认为,即使值得我们产生中等兴趣的可投资股票也是寥寥无几了。”接下来,巴菲特不是逐步买入股票,而是一再坚持股票。到2003年年末时他手里拥有的现金已经高达360亿美元。

对于巴菲特来说,无论是买入股票还是卖出股票,他都有极大的耐心与机构主力进行比拼,虽然伯克希尔公司本身就是一家规模庞大的机构主力。拥有这样的耐心,只需要一些时间,就能在内在价值的顶部买到自己心仪的股票,然后在内在价值的底部卖出手中的股票,这个差价就已经很惊人了。

当然,我们还应该注意,长线投资绝不是不分青红皂白,随便抓只股票就长线投资。有些投资者认为长线投资就是在股价低时买进,然后长线持有,就一定能获利。其实,股票的质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个股的基本面没有充分地分析研究,不管个股是否具有上升潜力,随便抓只股票就长线投资,那么极有可能没有收获,甚至是负收益。

长线投资不能不闻不问。有些投资者认为长线投资就像银行存款一样,买了股票之后不闻不问,指望闭着眼发大财。这简直无异于掩耳盗铃。

长线投资要有具体的操作计划方案。这些方案的制订,有利于投资者贯彻投资思维,坚持持股信心,并最终取得长线投资的成功。但是,市场中的环境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根据股价涨升的趋势,及时地调整方案和目标,让方案和目标为自己服务,而不能被方案和目标束缚住手脚。

长线投资终究还是需要卖出的。投资者不要忘记长线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获利,当股价的上升势头受到阻碍,或市场的整体趋势转弱,或当上市公司的发展速度减缓,逐渐失去原有的投资价值时,投资者应当果断地调整投资组合,建仓卖出。

挖掘值得长线投资的不动股

作为一般投资人,只要我们沿着这个路径,就都能像巴菲特那样,从所有朝阳行业中找到具有“不动股”潜质的股票,不再依赖股评家荐股而相信自己,这也许是未来炒股的新视角。

1996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写道:“当然,股东持有股份的时间越长,伯克希尔的表现与该公司的投资经验就会越来越接近,他买进或是卖出股份的股票价格相对于实质价值折价或是溢价的影响程度,也会越来越小。这正是我们希望能够吸引长期投资者加入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做的是相当成功的,伯克希尔公司大概是在美国大企业中拥有最多具有长期投资观点股东的公司。”

他选择投资标的物时,从来不会把自己当做市场分析师,而是把自己视为企业经营者。巴菲特选择股票前,会预先做许多充分的功课,了解这家股票公司的产品、财务状况、未来的成长性,乃至潜在的竞争对手。他总是通过了解企业的基本状况来挖掘值得投资的“不动股”。

事实上,我们也要学习巴菲特挖掘值得投资的“不动股”的方式,事先做好功课,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提供一种选股思路。我们要发掘的值得长线投资的“不动股”是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它可以是以下几种类型中的一种:

1.知识产权和行业垄断型

这类企业发明的专利能得到保护,且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譬如美国的微软等企业。我们以艾利森的Oracle股票为例,1986年3月12日上市时是每股15美元,而今拆细后每股市值是6000多美元,15年前买入一动不动的话,今天就是一个百万富翁。可以想象,国内的以中文母语为平台的软件开发企业,牵手微软的上市公司,15年后将是什么模样?

2.不可复制和模仿型

世界上最赚钱且无形资产最高的,不是高科技企业,而是碳酸水加糖,可口可乐百年不衰之谜就在于那个秘而不宣的配方。而国内同样是卖水起家的娃哈哈,其无形资产就达几百亿。倘若我们生产民族饮料的上市公司,能够走出国门,前景将是多么广阔?而为可口可乐提供聚酯瓶的企业,生命周期会短吗?

3.资源不可再生型

譬如像驰宏锌诸、江西铜业、宝钛股份、云南锡业等,其因资源短缺,而促使产品价格将长期向上。

4.现代农业型

中国有广袤的耕地,有耕地就需要种子,像袁隆平研究出的一样的优良种子公司一定会果实遍地。同时,人天天要吃肉,要吃肉就得养家畜,要养家畜就得有饲料,像希望集团等饲料企业,就充满了“希望”。

5.金融、保险、证券业型

譬如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多家银行,平安保险、中国人寿、控股国华人寿的天茂集团和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证券公司,其成长性都既稳定又持久。

6.变废为宝的清洁能源环保型

垃圾遍地都是,能让垃圾变成黄金,将会使投入和产出形成多大的落差?譬如以垃圾发电的凯迪电力、深南电力等。此外,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像湘电股份、天威保变、江苏阳光、赣能股份等,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7.传媒教育业型

传媒教育业因进入门槛高,垄断性强而值得长线投资,譬如新华传媒、华闻传媒、歌华有线等,因大股东注入新的资产,将重获新生。

8.投资基金型

投资基金以其专家理财的优势持有大量的优质股票,净值成倍增长,具有高出银行利率数十倍的分红能力,是风险最小、长线投资回报极高的品种之一。

9.公用事业能源物流交通型

譬如机场、港口、集装箱、能源、供水、路桥等企业,此类企业因行业风险较小,一次投资大,持续成长周期长,而适合稳健型长期投资。

10.以中药为原料的生物工程型

中国已经上市的公司中,有的已经研制出抗癌药物和抑制艾滋病毒的药物,一旦形成市场规模和打入国际市场,其价值将超过美国辉瑞公司的万艾可。

11.国际名牌型

譬如已经走向世界的格力电器、联想集团、青岛啤酒等,随着国际市场份额的扩大,企业将永葆青春活力。

12.地产行业型

该行业的龙头像万科、保利地产以及举办奥运和世博会的北京、上海的地产公司都值得长线投资。

巴菲特长期持有的股票类型

股票投资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投资,其风险的存在让你不得不考虑投入资金的安全性。股票投资风险来源于企业、股票市场和购买力三个方面,而投入资金的安全与否首先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考察这些情况的时候,股票投资者要坚持投资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思考,自主判断,靠自己提醒自己,安全第一。正如巴菲特所说:“现在避免麻烦比以后摆脱麻烦容易得多。”

巴菲特说:“我认为投资者应尽可能少地进行股票交易。一旦选中优秀公司大笔买入之后,就要长期持有。”

巴菲特认为,投资不是一种短期的行为,它需要的是长期持股,但是并不是每种股票都值得你长期持有。实际上,为巴菲特所认同的股票也不过几种,主要有:

1.能持续获利的股票

巴菲特判断股票持有还是卖出的主要标准是公司是否具有持续获利的能力,而不是其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他所认为的持续获利的能力,可以根据报告中的一些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具体的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要被投公司的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分配时应缴纳的税款,这样经过汇总后就能够得出该公司的实际盈利。

这样的方式将会迫使投资人思考企业真正的长期远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这种长期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改善其投资绩效。无可否认,就长期而言,投资决策的计分板还是股票市值,但股价将取决于公司未来的获利能力。投资就像打棒球一样,要想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球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如果企业的获利能力短期内发生暂时性变化,但并不影响其长期的获利能力,投资者应继续长期持有。但如果公司的长期获利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投资者就应毫无迟疑地卖出。除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外,其他因素如宏观经济、利率、分析师评级等,都无关紧要。

2.安全的股票

不管将资金购买何种股票,如果没有安全系数的保障,非但得不到预期的收益,还会有赔本的可能。

巴菲特的重点在于试图寻找到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未来10年或者15年、20年后的企业经营情况是可以预测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具有安全性。

事实上,安全的企业经常是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5年前甚至10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当然,管理层决不能因此过于自满。企业总是有机会进一步改善服务、产品线、生产技术等,这些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但是,一家公司如果经常发生重大变化,就可能因此经常遭受重大失误。

在1977~1986年间,《财富》杂志统计100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只有25家能够连续10年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达到20%,且没有1年低于15%。

对于中国投资者,在选择长期投资目标的时候,也可以按照巴菲特的方法对股票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这样的股票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其中的大企业只使用相对于其利息支付能力来说很小的财务杠杆,真正的好企业并不需要借款。

(2)除了一家企业是高科技企业和其他几家是制药企业之外,绝大多数企业的业务一般都非常普通,它们大都出售的还是与10年前基本上完全相同的且并非特别引人注目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