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本赚吆喝,有舍才有得
先赚名气后赚钱,名气等于财气。
——胡氏物语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做人如此,经商更是如此。一个商人最注重的应该是什么?有人说利润,有人说销量,其实最正确的答案是名气。我们时常提到的品牌效应,说的就是名气。同样的东西,同样的成分,同样的价钱,人们都会偏好品牌响亮的东西。这就是品牌的重要,也就是胡雪岩所说的名气的重要性。好的名气能够招揽更多的顾客,当你与顾客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感觉时,就不必担心没有地方赚钱。那么好的名气是怎么获得的呢?
胡庆余堂今景
从胡雪岩的“胡庆余堂”中可以看到,他是怎样做到“先赚名气后赚钱”的。从创业开始,胡雪岩最先想到的就是打响“胡庆余堂”的名气。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不惜重金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施药。恰逢乱世,药店先多备些救命药,对于没钱购买的人免费奉送。第二件事就是为部队提供物美价廉的药,只收取成本,以满足将士的需求。就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胡庆余堂”的名声才变得响亮,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让我们对胡雪岩的行为进行仔细分析。他做的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地方呢?
第一,他施药和给军队供药的行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胡庆余堂”的存在。生逢乱世,难民灾民四处都是,军队里的士兵也是朝廷到处抓的壮丁,五湖四海的人汇聚起来,所有用过“胡庆余堂”药的人,都成了活广告。一传十,十传百,为胡雪岩带来了广大的客源,还减免了不必要的宣传费用。
第二,中国人最看重的是什么?从古至今,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善举,胡雪岩此举无异于收买民心,给了大家他是负责的商人的感觉,并非是重利之徒,而是一个济世行善的好人。跟好人做买卖,大家都安心。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的行为取悦了官方,获得了官方的支持。你想想,获得当权者的支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后的行商之路将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就算同行业竞争,你也找到了最好的靠山。
达成了这三点,“胡庆余堂”的金字招牌怎会不响亮,又怎需担心无客上门,无钱可赚呢?当然,胡雪岩的这一步棋,并不是自己独创的,是在前人的经验之上,自己总结出来并灵活运用的结果。他所学的不见得是商人的方法,博览群书的他仿照的是当年燕昭王求才的套路,将它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了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燕国的壮大离不开燕昭王听取郭隗的意见,仿照千金买骨招到名人贤士。“千金买骨”看似是亏本买卖,但它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不得不让人称赞是物超所值。这个方法说白了就是借助大的投资,制造长久的舆论,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看似牺牲惨痛,实际获益无穷,很适合生意人借鉴学习。能够灵活运用的胡雪岩,使用了这个法子,自然取得了成功。
像胡雪岩这样眼光长远之人,谋划事情往往不会顾忌一时的成本,而是着眼于未来的潜在收益进行投资。他们善于借助大的投资,制造声势,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看似在钱财上有些损失,实际却是长久的人情投资,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在生意场上,为了求利必先求名。好的自我形象树立了,名气打响了,自然就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所以,想要求财,必须先学会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