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淡雅明媚的聪明女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舌绽莲花惹人爱(2)

由此可见,在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不要不讲究技巧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别人的不足之处。要懂得,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何既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又不伤害到对方,是需要我们改变我们的说话技巧的。

王玉如今在中关村一家计算机公司当高级程序员。她之所以从以前的公司离职,主要是由于她在同事面前说了太多抱怨老板的话,后来这些话传到老板的耳朵里,老板就处处为难她、排挤她。有一次,老板故意交给王玉一项难度很大的任务,还跟她事先声明:“这件事难度较大,假如你感到没有太大把握,我可以安排别人去完成。”王玉清楚自己的实力,因此对自己狠心地一咬牙就接受了。结果,老板给的期限太短,王玉确实无法按时完成这项任务。因为这件事她遭到了老板严厉的批评,并受到了经济处罚。

她感到十分委屈也非常气愤。王玉认为:“老板太过分,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让我一个人做那么难的活儿,他明明预料到我做不了却非要让我做,没做完就对我重罚。”事后,王玉跟身边同事一直抱怨老板。结果没过多久,老板再次给她分派新的任务,还好,这一次她做得很顺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了。

正当王玉对自己的表现高兴之时,老板又把一个难度更大的工作任务交给她,并说:“在公司我是老板,下属只能服从,不允许抱怨。我不养白吃饭的人,如果适应不了就走人。你这次再完不成任务,我想你就要考虑是否该换一份适合自己的新工作了。”

不得已之下,王玉只有选择辞职。

可能我们会觉得王玉很冤,然而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第一次的任务,当王玉明知仅凭一己之力确实无法完成时,就应该坦诚地向老板说出来,并且向老板推荐更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选;倘若抱着侥幸心理接受老板交给的任务,并不切实际地希望能够出现“奇迹”而及时地完成任务,抱着这样一种工作心态原本就是错误的。其实,正是她在办公室不注意说出了对老板的不满,导致最终她在老板眼里的形象大打折扣。

学会说话,善于沟通,是一个当代女性一定要具备的本领。假如你懂得将这种本领充分融会贯通、得心应手地运用在你的生活与工作之中,你会发现,你原来也是颇受他人欢迎的人。更为奇妙的是,从此以后,原来你一个人感到束手无策的诸多问题,很容易地就可以得到他人的热心相助,你的生活将处处充满灿烂的阳光,事业更加顺心如愿。

失言时的机智弥补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出现说话出错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口误。在这个时候,就要不失常态,作恰当的补救,而不是手足无措或者任其错下去。

一般而言,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应当老老实实承认,认认真真改正。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果当场认错会使自己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或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时,不妨考虑一下,能否来个将错就错,出奇制胜,从而摆脱窘境。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名流雅席。席间,有几个日本人对张作霖说:“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道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就满口应允,吩咐笔墨侍候。只见他潇洒地走到桌前,在铺好的宣纸上大笔一挥写了个“虚”字,然后得意地落款:“张作霖手黑。”钤上朱印,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

那几个日本浪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机灵的随从秘书一眼发现了纰漏,原本应写为“手墨”的因为张作霖笔误写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的耳边低语:“您写的‘墨’下面少了个‘土’,‘手墨’写成了‘手黑’。”

张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么把“墨”写成“黑”啦,如果当众更正,岂不是大煞风景?他眉梢一动,计上心来,故意训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这个‘墨’字下边有个‘土’?但因为这是日本人要的东西,我这叫寸土不让。”话音刚落,满座喝彩,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悟出味儿来,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离场了。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说话出了错误,就要及时想办法改正,这样才不至于一错再错,将双方的关系弄得越发疏远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慎失言之处并不少见,这就需要我们时常注意,以便及时发现并机敏地弥补或化解。

在一次电视台主持人招聘面试中,考官问一个前去面试的女孩:“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什么?”这个女孩回答道:“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没想到她出口太快,刚好把三者关系颠倒了,引起哄堂大笑。可她镇定自如,幽默地说:“我指的是新‘三纲’,我们国家人民当家做主,领导是人民的公仆,当然是‘臣为君纲’;计划生育产生了大量的‘小皇帝’,这不是‘子为父纲’吗?如今,妻子的权利逐渐升级,‘模范丈夫’的流行,岂不是‘妻为夫纲’吗?”

女孩机敏幽默的回答显示了她的口才与智慧,显示了她竞争的实力,最终她顺利通过了面试。

只要在发现失言之后,及时想办法弥补,或者道歉,或者化解,或者将错就错,摆脱窘境,失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可以大而化小,小而化无了。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一点失言而自设障碍,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麻烦。

讨巧的说话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说话的艺术性体现在:尽管人人都会,然而效果却大不一样。有句话叫不会说话得罪人,不会烧香得罪神。许多人之所以不受别人喜欢就是因为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常常闹出一些矛盾和是非,不仅得罪了人,而且在很多方面也为自己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某单位有位叫老王的同志很不会说话,经常得罪领导而不自知。有一次,领导乔迁新居,请大家去“暖窝”。到了领导家里,大家围着领导夫人,这个说“嫂子真年轻”,那个说“嫂子穿得好时尚”,老王却说:“嫂子,嫂子,我给你推荐一种特效减肥药吧……”领导夫人听后,狠狠地白了他一眼。类似的事情很多,因此当与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时,只有老王还是一个“大头兵”。单位上有好心人奉劝老王,说:“你这个人啊什么都好,就是那张破嘴容易得罪人。”由此可见,说话作为人们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人生当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善于运用一些语言技巧,学会看客上菜,不仅可以轻松改善人际关系,也能让自己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有这样一对师徒,徒弟跟着师傅学艺3个月后,这天正式上岗。

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怎么理得这么长?”徒弟尴尬地说不出话。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怎么剪得这么短?”徒弟手足无措不知说什么好。

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让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了,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不满地说:“怎么剪了这么长时间,手艺不行吧?”徒弟无言以对,脸憋得通红。

师傅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嘟囔说:“动作挺利索,这么短的时间就理完了,没认真理吧?”徒弟不知所措,还是不语。

师傅笑着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理得快,为您节省时间,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徒弟委屈地说:“师傅,我好像每次做得都有错,可为什么经您一说,又都是对的呢?”

师傅宽厚地笑道:“要找准切入点。”

是的,每位顾客都有不同的心理,要想赢得顾客的心,就要找对切入点,对症下药,那么每位顾客呈现给你的都将是满意的微笑。

我们知道在人际交往中面对的人和事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采取不同的方式,说不同的话但是要想话说得既得体又不失分寸,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外,还必须掌握一些言语交际中针对人们的普遍心理而采用的讨人喜欢的说话技巧。那么,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交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又该怎样避免“祸从口出”?就让我们来看看交际达人总结出来的说话技巧吧。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谈话要有的放矢。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应善于运用礼貌语言。礼貌是对他人尊重的情感的外露,是谈话双方心心相印的导线。人们对礼貌的感知十分敏锐。有时,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您”“请”等字眼,都可以让他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说话要有善意。所谓善意,也就是与人为善。说话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这是聪明人在人际交往中奉行的原则。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难消。”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把握好这个“分寸”,那么,你也就掌握了礼貌说话的真谛。

说话要尽量客观。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这样往往会把事情办糟。当然,客观地反映实际,也应视场合、对象,要注意表达方式。

要耐心地倾听谈话,并表示出兴趣;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谈话时,应善于运用自己的姿态、表情、插语和感叹词。一个有经验的谈话者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对方相称,就连坐的姿势也尽力给对方在心理上有相容之感。

不要忘记谈话的目的。谈话的目的通常有这样几点:劝告对方改正某种缺点;向对方请教某个问题;要求对方完成某项任务;了解对方对工作的意见;熟悉对方的心理特点等。一个善于交往的人,一定不是个说话时不知所云、东拉西扯、离题万里的人。

不要憨言直语。要广纳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说出冒犯对方的话。当需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时,绝对不要直接向任何人提忠告,而应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言辞委婉得体,才能融洽感情,办成事情。

适度的赞美。适度的赞美具有一种魔力,能够缩短与他人的距离。赞美他人应让被赞美人感觉到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而不是应付式的恭维、阿谀、拍马屁。

谈话时不要总自己讲,应让别人有机会讲话。人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事情,因此,要多问对方乐于回答的问题,鼓励他们谈论自己以及自己的成就。

口有遮拦,不该说的就别说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出六月寒。”所以,做人做事不要轻易说出冷言恶语刺伤他人。舌头是善恶的根源。因此要如同对待珍宝一样慎重地使用自己的舌头。在平日与人相处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在森林中迷了路,恰巧来到了熊窝,母熊安排了他的住宿,还拿出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天早上,樵夫告辞时,对母熊说:“谢谢你热情的招待,但是我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儿。”

母熊心里非常不高兴,但是嘴上还是不动声色地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子砍我一下吧。”樵夫听了母熊的话,真的拿斧子砍了母熊一下。

几年之后,樵夫在森林中遇到了母熊。打了招呼之后,樵夫便问及她身上的伤好了没有。母熊说:“哦,那次受伤疼了一阵子,伤口愈合之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由此可见,语言的伤害超过了肉体的伤害,因为它刺伤的是心,是灵魂。肉体上的伤害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心灵的伤害却是难以忘却的。冷言恶语的伤害可以直捣人的心灵深处。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无论是在大事小事上都喜欢逞能,处处表现自我,认为自己什么都会,因此对待任何事和人都持藐视、评判的态度。他们的逞强显能,往往给自己带来重大损失,不仅增加了与其他人之间的矛盾,也为自己带来一大堆的麻烦,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我们总是只顾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这样就有意无意地给他人造成了伤害。有时一句侮辱性的语言完全有可能把深厚的友情葬送掉。

其实,有许多语言伤害原本可以避免,只要我们学会礼让,友好的礼让并不是人际关系上的怯懦,而是把无谓的攻击降到零。

在工作中,指出他人的错误、批评他人的时候,更应该注意语言的艺术。

秘书小李正在工作时,被叫到了主管办公室,她已料到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因为主管的脾气她知道得一清二楚。果然这次又和从前一样,主管对她吼道:“这份计划书你是怎么写的?我连用脚指头都会做的事情,你竟然做得这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