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来自远古的理想《周礼》
《周礼》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官制典籍。《周礼》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所载之礼,其体系最为系统。
《周礼》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官制典籍。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了西周属国。
周武王殁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且忠心耿耿的臣子,他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以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礼仪制度,调整中央与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以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如此礼乐制度,正是孔子一生梦寐以求的理想。
《周礼》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岛、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以及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所载之礼,其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典,也有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
几千年来,它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负载着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宗教、艺术、审美心理、民族个性等多种社会因素的文化形态,源远流长,即使对当今社会,其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一、聚讼千年论《周礼》
关于《周礼》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一向争议很多,说法最为集中的当是由周公旦所著、孔子整理编纂并讲授于弟子。
西汉经学家刘歆力主此说。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府所藏文献,发现一部名为《周官》的书,共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可惜冬官篇已经亡佚,只好取与其相似的《考工记》补缺。
刘歆十分推崇《周官》,认为《周官》系周公所著,“周公致太平之迹,迹具在斯”。他奏请皇上,将《周官》更名为《周礼》,列入学官。
东汉末年,经学家郑玄为《周礼》作注,在《天官·太宰》中说:“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礼,谓之《周礼》。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使居洛邑治天下。”进一步夯实了《周礼》为周公旦所著的基础。
然而,后人却提出许多质疑。
一是从文体上分析,认为春秋以前的文字著述都比较简单精练,不可能出现如此洋洋洒洒数万言的长篇巨制。
二是从书中所列的官职分析,多与西周铜器铭文上的官制相抵牾。
三是从西周分封侯国的面积分析,许多文献都记载“百里”,而《周礼》却说:“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显然与西周之制不合。
于是出现了下列说法。
1.战国荀卿编著说
以东汉晚期思想家、今文经学研究家何休为首的质疑者认为:《周礼》是“六国所作之书”,因为《周礼》所述的农业生产条件与战国时代相符,其思想附会儒家关于古代社会的设想;所设计的公国方案,迎合了战国时代各国称霸的需要;书中所述行政制度,与齐国文献《管子》十分相似,如《周礼·地官》中说“五家为比,十家为联”,《管子·立政》中说“十家为什,五家为伍”。
同时,《周礼》中存在着浓重的儒家思想,如《天官·太宰》中说,“儒以道得民”;《地官·大司徒》中说,要“联师儒”,以“六德”“六艺”教万民;还有明显的法家思想影响,如《秋官》中说,每年正月,要“布刑于邦国都鄙”;有“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
所以,《周礼》的作者,应是近于法家的儒家,即荀卿或其弟子所编著。
2.西汉刘歆伪书说
首倡此说者是南宋胡安国、胡宏父子,他们认为《周礼》公之于世之时,正是王莽谋篡之日,《周礼》以冢宰集权,托周公居摄时作,其政权机制洋洋大观,正附和王莽的行事和要求。因此,《周礼》是刘歆为助成王莽篡位而处心积虑编造出来的伪书。
进一步坐实此说者是清末的康有为。康有为在其《新学伪经考》中说:“《周官经》六篇,自西汉前未之见,其说与《公》《谷》《孟子》《王制》今文博士皆相反,《王莽传》所谓发得《周礼》,以明因监,故与莽所更法立制略同,盖刘歆所伪撰也。歆欲附成莽业而为此书,其伪群经,乃以证《周官》者。故歆之伪学,此书为首。”
说《周礼》全是刘歆伪著,也有一些人不能接受。南宋经学家陈振孙在《直斋节录解题》中说:“此书(周礼)多古文奇字。”近代学者顾实在《重考古今伪书考》中说:“殷周甲骨文、钟鼎文与相证合。”
从陈、顾两人的考证得出结论,《周礼》应是先秦古籍。
3.非一时一人所著说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中说:“《周礼》中所记制度,有不少互相抵牾的地方。如《地官·小司徒》中说‘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而《遂人》中却说‘十夫有沟,沟上有珍;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这如何能配得起来?此外,《春官》中有上帝高于五帝之制,南、北郊之制,还有三皇五帝的史统,这些都是西汉时代热烈讨论的问题。”
鉴于此,顾颉刚得出结论:《周礼》“不成于一人,也不作于一时”。
这个论断,看似折中公允,却遭到一些史学家的反对,认为《周礼》一书体系完密,不可能甲作《天官》,乙成《春官》,丙续《秋官》,其主要轮廓应成于一人之手,他人只能作些小的订补。
如此种种,聚讼千年,至今没有定论。
二、天下大同的理想蓝图
《周礼》共六篇:天官冢宰第一,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及宫中事项;地官司徒第二,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内人民教养;春官宗伯第三,为礼官,管理宗教及文化;夏官司马第四,为政官,管理军制、步骑、兵甲、交通及各方诸侯有关事项;秋官司寇第五,为刑官,管理刑狱、司法政务,兼掌礼宾等;冬官考工记第六,为事官,管理工程建设兼及沟洫、土地、水利等。
六官各以官制职掌联系各种制度,目的在于富国强兵,组织民户,广征贡赋,充实府库,为治理大一统国家而提供设计理想的蓝图。书中对国家行政规划的表述如下。
1.国都地点的选择
国都地点的选择,要通过“土圭”确定。《春官·大宗伯》中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日至之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所谓“土圭”,即一种测日影长短的工具;“测土深”,即通过测量土圭显示的日影长短,求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地,也就是“地中”。夏至之日,此地土圭的影长为一尺五寸。之所以做如此选择,因为“地中”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交会之处,也就是宇宙间阴阳冲和的中心。此是哲学寓意的需要,也是“体国经野”的需要。
2.九畿的设置
国都之外设有“九畿”,其分布以方千里的国都为中心,四外的五千里之地,依次划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九层,大小相套,依次迭远。相邻之畿的间隔都是五百里。《夏官·大司马》中说:“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3.居民组织
国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称为乡,郊外之地称为遂。乡之下分为州、党、族、闾、比等五级行政组织。遂之下分为邻、里、酂、鄙、县等五级行政组织。据《地官》“大司徒”“遂人”等记载,乡、遂的民户构成分别为:一比,五家一邻;一闾,二十五家一里;一族,一百家一酂;一党,五百家一鄙;一州,二千五百家一县;一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一遂。此外,乡、遂的数量都是六个。六乡、六遂的居民数似乎恰好相合,既无不足,也无羡余。
4.农田规划
对于“野”的农田规划,《地官·遂人》中说:“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这里记载了两个系统,一是农田系统,二是沟洫系统。农田以“夫”为基本单位,一夫受田百亩。夫田与夫田之间有称为“遂”的水渠,遂上有称为“径”的道路。每十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沟”的水渠,沟上有称为“畛”的道路。每百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洫”的水渠,洫上有称为“涂”的道路。每千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浍”的水渠,浍上有称为“道”的道路。每万夫之田之间,有称为“川”的水渠,川上有称为“路”的道路。如此通达于王畿。沟洫、道路各有严格的丈尺规定。郑玄注:“遂”,宽、深各二尺;“沟”,宽、深各四尺;“洫”,宽、深各八尺;“浍”,宽二寻、深二仞。沟洫上的道路宽度,径可以让牛马通过,畛可以让大车(车轨宽六尺)通过,涂可以让一辆乘车(车轨宽八尺)通过,道可以让两辆乘车通过,路可以让三辆乘车通过。
《周礼》分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分封、宗法、继承制度,调整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婚姻家庭等各种规范准则。
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亲亲”即亲其所亲,亲爱自己的亲属,核心是“孝”;“尊尊”是尊其所尊,尊爱自己的尊长,核心是“忠”。
“吉礼”即祭祀之礼。先民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春官·大宗伯》中说:“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将祭祀对象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每类之下分为若干等。
天神祭:第一等祭昊天上帝(天子行祭);第二等祭日月星辰,即日、月、五纬(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十八宿(东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西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北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第三等祭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司民、司禄、分野星、房星、灵星、农星、太岁等)。
地祇祭:第一等祭社(土地神)、稷(谷神)、五祀(五行之神)、五岳(泰、华、恒、衡、嵩山);第二等祭山林、川泽、四镇(扬州会稽山、青州沂山、幽州医无闾、冀州霍山)、四渎(江、河、淮、济)、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第三等祭四方百物(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如春祀户,夏祀灶,中央祀中溜,秋祀门,冬祀行)。
人鬼祭:祭先祖、历代帝王、先圣、先师、贤臣、先农、先蚕、先火、先炊、先医、先卜等。
“凶礼”即救患分灾的礼仪,包括荒礼和丧礼两类,细目有丧礼、荒礼、吊礼、襘礼、恤礼等五种。
丧礼:“以丧礼哀死亡”。华夏礼仪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核心是通过对死者遗体的处理,表达对死者的敬爱之情。
荒礼:“以荒礼哀凶札”。本国或邻国出现荒年、疫年时,以礼以示同忧。
吊礼:“以吊礼哀祸灾”。邻国遭遇水火之灾,派使者前往吊问。
襘礼:“以襘礼哀围败”。“襘”是会合财货的意思。邻国发生祸难,发生重大物质损失,兄弟之国应该凑集钱财、物品以相救助。
恤礼:“以恤礼哀寇乱”。邻国发生外患内乱,应该派遣使者前往问候安否。
“宾礼”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朝礼:包括天子的五门(皋门、库门、路门、雉门、应门)、三朝(外朝、治朝、燕朝)、朝位(三公、孤、卿、大夫等在朝廷中站立的位置)、朝服(冠冕、带韠、黻黼、佩玉等)以及君臣出入、揖让、登降、听朝等礼仪。
另外还有“相见礼”,即古代人际交往的礼仪,并非局限于天子、诸侯之间,士与士之间也有相应的礼仪,《仪礼》有《士相见礼》。“蕃王来朝礼”,据《明集礼》载,洪武初年制定蕃王来朝礼。
“军礼”包括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五种。
大师之礼:用众也。天子亲自出征的礼仪。天子御驾亲征,威仪盛大,是为了调动国民为正义而战的热情。
大均之礼:恤众也。应征的士兵必须自备车马、盔甲等。意在平摊军赋,使民众负担均衡。唐宋以后此礼废。
大田之礼:简众也。古代诸侯都亲自参加四时田猎,分别称为春搜、夏苗、秋狝、冬狩。
大役之礼:任众也。为了营造宫邑、堤防等而役使民众,要求根据民力的强弱分派任务。
大封之礼:合众也。诸侯征战,当侵略一方受到征讨之后,要确认原有的疆界,聚集失散的居民。
“嘉礼”即饮食、婚冠、宾射、燕飨、脤膰、贺庆、巡守、即位改元之礼的总称。嘉是善、好的意思。嘉礼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礼仪,故称嘉礼。
饮食礼:“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国君通过宾射、燕飨之礼,与宗族兄弟、四方宾客等饮酒聚食,以联络和加深感情。
婚冠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女子许嫁,十五而笄,有冠笄之礼,表示成年。成年男女用婚礼使之恩爱相亲。
宾射礼:“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古代乡有乡射礼,朝廷有大射礼。在射礼中,即使有天子参与,也必须立宾主,所以称宾射之礼。
燕飨礼:“以燕飨之礼,亲四方之宾客”。四方前来朝聘的诸侯,是天子的宾客。天子要通过燕飨的方式,与之相亲。
脤膰礼:“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脤膰是宗庙社稷的祭肉。在祭祀结束后,将脤膰分给兄弟之国,借以增进彼此的感情。
贺庆礼:“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对于有婚姻甥舅关系的异姓之国,在他们有喜庆之事时,要致送礼物,以相庆贺。
巡守礼:上古时帝王有定期巡守的制度。所到之处,要祭祀当地的名山大川,观察风俗民情,听取诸侯述职,考论政绩,施行赏罚。
即位改元礼:古人把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子夜为冬至之时称为初元(或者上元)。政权的更迭,往往选择元日,帝王即位必有盛典,典礼的仪式日益繁复。
嘉礼范围很广,除上述诸礼外,还有正旦朝贺礼、冬至朝贺礼、圣节朝贺礼、皇后受贺礼、皇太子受贺礼、尊太上皇礼、学校礼、养老礼、职官礼、会盟礼,乃至观象授时、政区划分等方面的礼仪。
三、礼乐文化的形成和影响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周公与中国文化》一文中,对周公“制礼作乐”的要义给予了明确解释:“封建之要义,在文教之一统。故推及西周封建制度之极致,必当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太平大同之理想,皆由此启端。故周公制礼作乐之最大深义,其实即是个人道德之确立,而同时又是天下观念之确立也。”这些说明了《周礼》之“礼”,实际上兼有宗教、政治和伦理的功能,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天人合一、上尊下卑的纲常伦理,又是君子之“德”的体现,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礼乐教化的核心是“和”。即礼主外以导其志,乐主内以和其性,使神人相和,礼乐相和,天人相和,人人相和。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在西周人看来,殷商统治者由于荒淫无道而导致灭亡,深知“天命靡常”的道理,于是构建以人治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把殷商尚武、尊神思想转化为尚德、修身思想,提倡敬天保民、以天为宗、以德配天,当是巫术性礼乐文化的本质体现。
他们一方面宣扬自己上承天命,突出其合法性和神圣性;另一方面通过歌颂先王的功德,确立人格规范,为时人和后人树立楷模。通过统治阶级和上层贵族的“敬命”“敬德”,为国人树立一种自我约束的信念和模范,从而实现人伦和谐的社会理想。
1.以人治为中心体现“和”的追求
《周礼》构建的以人治为中心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和”的追求。以礼乐为核心的统治制度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法制等。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政治权力和财富的分配原则,与分封制配合起来,形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一套等级制度,严格规定了上下级和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形成了以天子为核心的金字塔式的统治网络。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王位、宗子继承制度。它以牺牲立贤为代价,以国之“和”、贵族宗族内部之“和”为目的,避免王位纷争、解决王位和平继承与过渡问题,和“君统”“宗统”继承问题,从而达到国家稳定、和谐、有序发展、长治久安的目的。
实现“和”至上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君王和圣贤们的治国理想。《礼记·礼运》篇中有三段精彩的论述,一是关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论述,二是关于“肥”的论述,三是关于“小康”社会的论述。“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小康者,即天下肥也。”而“天下肥”的表现则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所以,小康社会是建立在生活富裕、国家富强基础上的上下和谐、君臣和谐、家庭和谐、男女和谐。
2.影响中国哲学的“和”
《周礼》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和”。先秦诸子之所以“百家争鸣”,是因为“礼崩乐坏”,各家都试图开出疗救社会的药方。不论是墨子的“兼爱”,还是韩非子的以法代德的思想,都是为了解决“日失其序”的大乱局面。
以“儒道互补”观为例,说明道家强调的是“道”和“一”:“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生两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一元论的哲学观与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对立明显不同。这里的阴、阳不是对立的,而是同一个宇宙本源的变化形态,两仪的分裂也不是对抗性的,而是统一在“太极”之内,“道”将这些表面上对立的事物合而为一。
儒家则将最高的美德视为中庸。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认为《周礼》是礼制的典范,立志要“克己复礼”,重新回到礼制的社会。孔子毕生追求的“复礼”,即复“中庸”之德。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孔子极力宣扬“礼”,视“礼”为安身立命的基础,做人的根本。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后来,董仲舒的“天人合类”、程朱以“天理”为本思想,都没有超出“和”的思想。“和”即“中庸”之德,是至高的“道”。
3.影响中华民族性格与人格形态
《周礼》影响了中华民族性格与人格形态。君子在西周指统治者,后来成为贵族阶级的人格规范,其含义渐渐被道德化、宽泛化了。
孔子进一步将有道德、有教养的人称为君子,给“君子”一词注入新的含义。“知书达礼”“温柔敦厚”的君子,体现了和谐的中性性格特征。“君子”人格的本质,即《周礼》中的“和”思想在人伦方面的体现。后人对“温温恭人”“温柔敦厚”性格的崇尚,与《周礼》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王国维将《周礼》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尊尊、亲亲、贤贤和男女有别。其实尊尊维护上下和谐,亲亲维护亲族和谐,贤贤维护用人和谐,明男女之别维护性别、家庭和谐。
总之,在《周礼》中,天人合一是“制礼作乐”的基础,人伦和谐是手段,政治社会和谐是目的。
附:金句解析
*金句:橘逾淮而北为枳。(《周礼·冬官考工记》)
解析:橘树越过淮河以北就会变成枳子。橘能够变为枳,是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的结果,这个条件就是气候。这种转化是必然的。同时,这也是告诉人们,在外界条件的促成作用下可以适当采取对策,增加转化的或然性。
*金句: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周礼·冬官考工记》)
解析:弓人制作弓,取用六种原材料必须依照季节。六种原材料都具备后,心灵手巧的工匠将它们加工组合(而成为弓)。干,以求射得远;角,以求箭速快;筋,以求箭射得深;胶,以求弓身结合紧密;丝,以求弓身牢固;漆,以求弓身能经受霜露。制作干的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分七等:柘木为上等,檀木次一等,檿桑(山桑)又次一等,橘木又次一等,木瓜又次一等,荆木又次一等,竹子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