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圣人王阳明:一代旷世大儒的传奇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圣人必可学而至:以日以年,吾将上下而求索(2)

圣人必可学而至

在南昌老丈人家的那一年里,百无聊赖的王阳明找到了一件既能打发时间又不会被别人说是玩物丧志不务正业的事情——练字。

据说那年他岳父家除了厕纸没被征用,其他的纸都化作了王阳明练字的材料。而当他把那些纸,写完正面写背面,写完背面再写正面之后,书法终于有所成就。这时候刚好时间也到了,他就带着老婆开开心心回了老家。

王阳明的书法成就不可小觑,但因为他这个人有太多闪光点与光辉事迹可供后人念叨,所以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王阳明的书法路数是行草,笔法清秀俊逸,在陈规的基础上往往有自己的新意,就如他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流传下来的王阳明书法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环境、心境下,王阳明的笔迹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他在书写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生命,这样写出来的书法作品就会特别的灵动,富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有人说,即使王阳明没有在思想上取得什么成就,光是靠他的书法,他也能够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言归正传,1489年的冬天,18岁的王阳明携妻子回老家。途中经过广信的时候,王阳明去拜访了当时颇有名气的理学大师娄谅。

不得不说,娄谅也是一个奇人。怎么个奇怪法呢?据说他能未卜先知。这可是一项了不得的技术,因为他并不是混迹在街头巷尾冒充盲人的算命先生,而是一个理学家,一个理学家能够未卜先知,总是比盲人算对要让人惊讶得多。

娄谅小时候人就很聪明,也很好学,特别喜欢钻研理学,但当时很多有名的理学家他都看不上,只有一个叫做吴与弼的人让他佩服。可这吴与弼也有一个怪毛病,就是不收徒弟。不过娄谅还是跋山涉水地去寻他了。这两人见面之后,出人意料地契合,怪人总喜欢怪人。吴与弼不知道从哪里看出来的,一见娄谅的面便说他跟自己一样聪明,要收他做徒弟。高人就是这样,自夸总是不露痕迹。

娄谅本来以为拜师很难,没想到这么容易,当然一口答应下来。谁知道,接下来吴与弼把他带到了田地里,递给他一把锄头,说:“来,跟为师一起耕地吧!”

于是乎娄谅就跟吴与弼耕了几年地。那年秋天,地里的收成极好,而娄谅也毕业了。理学需要悟,更何况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娄谅觉得自己已悟,便拜别了师父回了老家。

可即使你再悟,这玩意也不能当饭吃,人活在尘世,只要一日未曾超脱,一日就要被尘世的柴米油盐所累。几年之后,在父亲与兄长的逼迫下,娄谅只好去参加科举考试。

那日他乘坐小舟去临安考场,但半途江风大作,小舟逆风而行,不进反退,无奈之下,他只好返回了老家。这件事让兄长们很生气,纷纷指责他连一点小困难都克服不了,还妄图成圣贤。但娄谅却说:“这次是塞翁失马,虽然错过了科举考试,但也免去了灾祸。”几日后消息传来,临安考场突发火灾,烧死考生无数。

我们无法知晓他到底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真的已经参透了世间的玄妙,但我更倾向于第一种可能。因为倘若他真能未卜先知,那他就不会把自己的理学知识传授给王阳明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娄谅的女儿因为美丽聪慧,被朝廷的宁王娶了过去做王妃,而娄谅的儿子也跟着过去做了宁王的秘书。但是不久之后,这对姐弟却被他们老爸的徒弟,也就是王阳明给弄死了,这不得不说是命运导演的一出好戏。我们可以想到的是,娄谅若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肯定在王阳明前来拜访的这个冬天就想方设法将他弄死了,更别提还会笑嘻嘻地给他讲“圣人必可学而至”了……

如此看来,娄谅身上的悲剧色彩还是很浓郁的。但无论如何,世事难料,在时局的逼迫下,人总是要做一些不得已的事情。正所谓人在江湖飘,总得挨几刀。

抛却后话不谈,当时娄谅确实算是王阳明理学的老师,给他灌输了很多关于程朱理学的知识。但王阳明学得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他后来创造出来的阳明心学,实则是对程朱理学的一次修正。

两次落榜

王阳明带着媳妇回到老家,此时王家老一辈音乐家王天叙刚过世。王阳明念及祖父生前对自己的百般疼爱,不禁对着灵位黯然泪下,并决定披麻在家中守孝几年。

这个时期的王阳明是茫然的,因为他已经初窥了理学与道家理论的一斑,遗憾的是,这两种充满了大智慧的学问都不能让他找到成为圣贤的路。

何为天下第一等事?不知道此时的王阳明是否还有当初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风发意气。或许他是这几年折腾得疲惫了,或许是为了抚慰王天叙的在天之灵,茫然过后,王阳明开始埋头读书,准备按照父亲的想法,去参加科举考试。

读书求功名,这是当时的主流。见王阳明能够回归主流,王华和诸多亲朋好友都很高兴。

21岁那年,王阳明参加当地乡试,并轻松获得举人身份。为了筹备会试,他依旧前往京城与王华同住。王阳明从小便有神童之称,即便是一心欲成圣贤的这几年,他的功课也并没有落下多少,如今稍一温习,成竹在胸。哪料第二年的春天,他却于会试中落第。

这对于一向自信的王阳明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才子大多自命不凡,突如其来的挫败让他有些惊讶。

以前的科举跟如今的高考没什么区别,落第的考生大多会号啕大哭、寻死觅活,一群人从发榜处哭丧般地走,从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再从那头走到桥头,最后从桥头坐上船头。这时候有的人一想不开就会决绝地跳入江河,让水没了自己的头。当然,大部分人还是会顺利乘舟回家,哭着扑上温暖的炕头。

话说这群失意的人走在街上,见同样落第的王阳明并没有任何悲恸之情,只是呆若木鸡地杵在一旁,便以为这位仁兄是伤心过度以至于傻了。他们忙把王阳明拉进队伍,安慰说:“大兄弟啊,想开点,像我们一样哭出来就好了嘛!”

王阳明点点头,又摇摇头,说:“唉,我的确有点难受,我没考中就不能为国家效力了,真是遗憾啊!”

这话说得大家一愣,这时候落榜书生们充分展现了读书人的机灵,都纷纷跟着说道:“是啊是啊,我们伤心的就是不能为国效力啊!”甚至还有人说:“祖国失去了我们这样的人才,她该有多悲哀啊。每每想到此,我就难过得无以复加啊!”

王华虽然也诧异王阳明的落第,但他更担心儿子因此而想不开以至于消沉下去。于是他忙找来一群朋友来安慰王阳明,其中就有大学士李东阳。

这李东阳从小也是神童,并且也喜欢研究理学,同时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跟王阳明很像,因此他也格外看好王阳明。他见这个落榜生不哭不闹只是不爱笑,便咧开嘴笑了笑,说:“年轻人不必灰心,复读几年,下次肯定高中。”众人闻言皆点头附和。李东阳见王阳明神色稍缓,一鼓作气道:“来来来,写一个《来科状元赋》。”

这本是玩笑话,状元赋哪有未中就写的道理。但王阳明本就年轻,胸无城府,而且心里也正憋屈,便不发一言提笔挥就状元赋。众人阅后大惊,表面皆赞叹,但不少心胸狭窄的人却觉得,这小子翅膀还没长硬,文风就如此霸道,做事也不讲分寸,他日要真让他高中,我们还有立足之地吗?

官场多小人,王阳明不知道这个道理,注定为此付出代价。三年后的会考,已经准备好拿状元的王阳明再次落榜。

就如同三年前那般,大榜一发,落第考生再一次沿街痛哭。而王阳明虽然依旧想不通,但也许是习惯了接踵的失败,感慨之余,他反而去安慰那些寻死觅活的哥们。他说:“大家都以考试不中为耻,但我却以考试不中就灰心丧气为耻。”

这群落第生有不少都是上一届的落榜生,一听到王阳明这话,再一回想,马上醒悟,原来这是个每次落榜都能找出冠冕堂皇理由的人。于是大家纷纷摇头,觉得落榜落到王阳明这个地步,也是一种境界。

求圣之路不通,科举之路亦不通,这时候的王阳明想必是十分沮丧且失落的,虽然骨子里的傲气使他不愿意表露自己的这种情绪,但他的实际行动却出卖了自己的内心。此后他没有回家关门继续寒窗苦读,而是回到浙江的老家,呼朋唤友,召集一群文艺青年组织了龙泉诗社。龙泉诗社社名源于正对姚江的龙泉寺,王阳明对此寺很是喜欢,有他留下的打油诗为证:

我爱龙泉寺,

山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

有时卧松下。

就跟如今遍地都是文学社一样,明朝遍地都是诗社。有的诗社很厉害,专门骂朝廷,骂到朝廷百官心惊胆战。但龙泉诗社的社员们显然没有那股激情,也没那个心情。不如意的文人回老家结的社,多为消磨时光,驱赶心中闷气。当时的社员大多都是半瓶醋诗人,大家每天凑在一起,无非游山观景,吟诗作对,喝茶下棋。王阳明这次在老家待了两年,这段时期他写了不少诗,其中的确有很多佳句:

三月开花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不可否认的是,在那段日子里,王阳明也有过归隐山林的想法,但这一想法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后来写给陈宗鲁的诗里,他又积极地表达了自己欲成圣贤成就美好人生的愿望:

学诗须学古,脱俗去陈言。

譬若千丈木,勿为藤蔓缠。

又如昆仑派,一泄成大川。

人言古今异,此语皆虚传。

吾苟得其意,今古何异焉?

子才良可进,望汝成圣贤。

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

龙泉诗社时期是王阳明的疗养时期。在为期两年的休养生活中,他的思想一变再变,但他最终还是于26岁那年回到北京,准备第三次会考。

纸上谈兵

王阳明回到北京后,发现京城风声不对,已经太平了好几年的大明朝居然又传来了战报,说是蒙古人又在边疆闹事了;蒙古人杀入大同城了;谁家的粮食被蒙古人背走了;谁家的老婆也被蒙古人背走了;我大明朝也反击了,打得蒙古人屁滚尿流,足足杀了——三个蒙古兵。

当时朝廷的情况非常糟糕,文臣不懂用兵打仗,而武臣大多都没打过仗,或者很久之前打过仗,可如今过惯了安逸日子,一听要打仗脚都站不稳了。皇帝很生气,马上动员各大官员开会,并在会议上明确指出,大明朝需要一位文韬武略、骁勇善战的将军来充当民族英雄。但在场官员要么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要么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没有一点英雄相。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良久,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整个大明朝都找不出一个英雄。

危难当头,凸显出了书生的百无一用。王阳明也在哀叹,文臣平时扯淡吹牛挺厉害,真有事了压根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武将除了打猎厉害一点,就只会秀肌肉做健美操了。

哀国家之不幸,怒百官之无用,王阳明也因此有过弃文从武的想法。一直以来,王阳明对军事都很感兴趣。我们应该都记得,他十几岁的时候便出过居庸关,吓退了两名异族人,并且一直怀有带兵出征为国平乱的伟大抱负。后来,他在家乡余姚拜善于骑射的许璋为师。这许璋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他教了王阳明很多本领,又给他灌输了很多军事理念。

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身为一个文人却自信能从武的关键原因。不止如此,王阳明深知军事博大精深,自己学会的只是些皮毛而已,于是他阅读了很多兵法书籍,如《司马法》《孙子》《六韬》《尉缭子》《三略》《吴子》等。

兵法让王阳明如痴如醉,发展到后来,他居然有了一种爱好,即去参加宴会时,他会用水果核在桌子上排兵布阵,跟几个好友像下棋一般博弈。如此几回,终于有人忍不住了,便问王阳明对于战国时期的赵括怎么看。王阳明说:“那家伙因为纸上谈兵把自己的国家推向了灭亡,但是你们放心,我不会是赵括。”这人立即笑道:“是啊,你当然不是赵括,因为你连赵括都不如。纸上谈兵的赵括好歹还有一个可供自己施展愚蠢的舞台,但是你连个舞台都没有!”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阳明愣住了。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自己还不算巧妇。

相比之前的科举落第,这次打击给王阳明造成的心灵震撼要大很多。从最开始的理学,直至道家,再到兵家,王阳明辗转之后,依旧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为此,他怅然若失了很多天,直到无意间看到朱熹给宋光宗的上书里面的一句话:“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王阳明终于明白了自己受困的根源——虽然样样都通,但样样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研究,所以才找不到自己的道和理。鉴于此,他决定再绕回当时的主流——理学,并深入研究。

但绕回理学之后,他又遇到了当初的问题——朱熹虽然给他指明了道路,即格物致知,但他却格不出名堂,当年还差点死在格竹之上。是自己格物的方式错了,还是——朱熹说错了?

朱熹说万事万物都有“理”,只要用心去格,就能体悟。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感觉不到?朱熹也不是神,说错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吧?“理”这个东西或许根本就不在万事万物之中,而是在……

而是在哪儿呢?当然,无论“理”在哪儿,当下他还有一件要紧的大事要去面对,即准备参加第三次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