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两汉
与挚峻①书
(西汉)司马迁
【题解】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挚峻是司马迁的朋友,品德高尚、才华横溢,但他终生隐居,不愿出仕。当时司马迁刚任太史令,壮志满怀,于是写信劝挚峻出仕。文中“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这三个人生准则,成为后来文人普遍追求的人生境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建功立业,著书立说,勇攀道德的最高峰。
【原文】
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②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③。
伏惟④伯陵:材德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⑤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已贵矣。然未尽太上之所繇⑥也,愿先生少致意⑦焉!
【注释】
①挚峻:字伯陵,长安人,隐居在岍山。
②君子所贵乎道者:德行高尚、有修养的人所看重的人生准则。
③此三句:“太上”即最上,最上等的是树立崇高的道德风范,其次是著书立说,确立自己的一家之言,再次是建立功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④伏惟:敬辞。
⑤厥:其。
⑥繇(yóu):通“由”。
⑦少致意:稍微把心思放在这里。传世励志经典
戒子歆①书
(西汉)刘 向
【题解】
刘向(约前77~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江苏徐州)人,汉朝著名政治家、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所著《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代表作有《列女传》《新序》等。
这封家书是刘向在儿子初登仕途、出任黄门侍郎职位时写的,旨在提醒儿子福祸相依的道理,作者还列举了春秋时期齐顷公的典故,告诫他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低调自守,做好本职工作,以免遭受祸端。
【原文】
告歆无忽②: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董生③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④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跂蹇之容,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所谓“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也⑤。兵败师破,人皆吊之,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所谓“吊者在门,贺者在闾”也⑥。今若⑦年少,得黄门侍郎⑧,要显处也。新拜皆谢,贵人叩头⑨,谨战战栗栗,乃可必免。
【注释】
①歆:即刘歆(约前50~23年),刘向之子,字子骏,经学家、数学家,最初充任黄门侍郎,后来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地方太守,王莽时期为国师,后来因为谋诛王莽事发而自杀。
②无忽:不可疏忽大意。
③董生:即董仲舒(前179~前104年),西汉著名思想家、儒学家。武帝时倡“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开封建社会儒学正统之先河。
④“贺者”句:意即贺喜的人登临家门之时,吊哀的人也已经到巷口了。吊:慰问。闾:里巷。
⑤“齐顷公”数句:春秋时期,齐国太夫人曾讥笑晋国使者却克跛足,后却克率晋军攻齐,战于鞍地,齐军大败,齐顷公只好易服下车而逃。跂蹇:足跛,瘸腿。
⑥“兵败”句:齐顷公遭受失败,人们感到悲伤,他恐惧之后改过自新,从而受到百姓拥戴,诸侯们也都把掠夺来的齐国城镇归还给了他。
⑦若:你。
⑧黄门侍郎:官名,又称黄门郎,始于秦代,东汉时成为专职,是皇帝的近侍之臣,负责传达诏命。
⑨“新拜”句:那些刚刚就职的官员都要向你道贺,地位高贵的人也向你叩头礼拜。
遗公孙弘书
(西汉)邹长倩
【题解】
公孙弘(前200~前121年),西汉菑川(今山东寿光)人,字季,晚年时做过汉武帝的丞相,为官清廉,史有佳誉,受封平津侯。邹长倩,约公元前140年前后在世,是公孙弘故人。元光五年(前130)公孙弘再次被举为贤良,但家境贫寒,邹长倩曾在物质上给予他大力扶持。
这封信的原标题为“遗公孙贤良书”,主要写作者赠生刍一束,相许人格;次赠素丝一襚,勉励他从小处着手,建立功勋;三赠扑满一枚,诫其聚而不散以致败。以喻理于所赠之物,文笔精致,寓意深刻,耐人品味。
【原文】
夫人无幽显,道在则尊。虽生刍①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刍一束,《诗》所谓:“生刍一束,其人如玉②。”五丝为(纟聶),倍(纟聶)为升,倍升为緎,倍緎为纪,倍纪为緵,倍緵为襚③。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士之立功勋,效名节,亦复如之。勿以小善不足修而不为也。故赠君素丝一襚。扑满④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土,粗物也;钱,重货也。入而不出,积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⑤,可不诫欤?故赠君扑满一枚。猗嗟!盛欤!山川阻修,加以风露,次卿足下,勉作功名。窃在下风,以俟⑥嘉誉。
【注释】
①生刍:新割的嫩草。
②“生刍”句:见《诗·小雅·白驹》。意为无论外表高贵还是贫贱,内在的品质才最重要。
③“五丝”句:丝、(纟聶)(niè)、升、緎(yù)、纪、緵(zōng)、禭(suì),皆丝之度量单位。倍,一倍。
④扑满:储蓄钱币的瓦器。
⑤败:失败,指因聚敛钱财而招致的败落。
⑥俟:等候。
上武帝书
(西汉)东方朔
【题解】
东方朔(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人,西汉文学家,以幽默风趣且才华横溢称雄。
这是一封自荐信。东方朔精通兵法,才华横溢,充满智慧,但由于为人过于自负,一直得不到重用。这封上书汉武帝的信中,翔实陈述了自己的身世以及学识程度,不卑不亢,毫无谄媚之相。
【原文】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①,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②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③,齿若编贝④,勇若孟贲⑤,捷若庆忌⑥,廉若鲍叔⑦,信若尾生⑧,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注释】
①“战阵”二句: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这里是指兵器和指挥方法。
②子路:孔子的大弟子,以勇武忠心著称。
③悬珠:指珍珠,这里极言眼睛明亮。
④编贝:是排列整体的贝壳,这里极言牙齿的整齐洁白。
⑤孟贲:相传为战国时勇士,力大无穷,能生拔牛角。
⑥庆忌:吴王僚的儿子,战国时代的勇士。
⑦鲍叔:指鲍叔牙,春秋时代齐襄公大夫,善举贤任能。
⑧尾生:相传为春秋时鲁国人,十分讲信用。
辞郡辟让申屠蟠书
(东汉)蔡 邕
【题解】
蔡邕(yōng)(133~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开封)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蔡文姬之父。董卓专权时,曾被迫出任侍御史,官至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董卓死,邕闻讯叹息,被以“怀卓”罪下狱死。当时蔡邕被州郡举荐为孝廉,但蔡邕认为自己不如申屠蟠,于是他极力推荐申屠蟠。这封信从若干方面对申屠蟠加以赞誉,而蔡邕的让贤之举则体现了他情操之高洁。
【原文】
申屠蟠禀气①玄妙,心敏性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②。至行美谊③,人所鲜能。安贫乐潜④,味道守真⑤。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饰⑥。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⑦。
【注释】
①禀气:禀赋和气质。
②毁灭:形容非常哀伤,面容都变了样。
③至行美谊:品行高尚,情谊美好。
④乐潜:乐于潜沉,甘居下位。
⑤味道守真:体察道理,保持自然本性。
⑥“不为”二句:意即不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身。
⑦“以齿”二句:若论年龄,则他居长;若论德行,则他比我优秀。
与子陵书
(东汉)刘 秀
【题解】
刘秀(前6~57年),汉光武帝。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这是汉光武帝刘秀做了皇帝后写给故交严子陵的信,也是一位帝王写给一位隐士的信,内容措辞婉转谦卑,看似客气,实则透露了帝王的不满之处,但又不失帝王身份,耐人寻味。王符曾在《古文小品咀华》称赞道:“字字精悍,奇哉!曰‘何敢’,恭敬得妙。曰‘奈何’,埋怨得妙。曰‘非所敢’,决绝得妙。搬运虚字,出神入化,不可思议。”
【原文】
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①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譬之疮痏,须杖而行②。若绮里不少高皇③,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④之风,非朕之所敢望。
【注释】
①子陵:严光,字子陵。原姓庄,为避汉明帝刘庄之讳而改姓严。会稽余姚人。与刘秀为故交,刘秀即位后,他更名隐居。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谏议大夫,他不肯受,归隐于浙江杭州桐庐富春山。
②“惟此”句:惟:考虑到。鸿业:大业。春冰:薄冰。痏(wěi):疮伤,瘢痕。杖而行:杖之而行。这里是指天下刚定,百废待兴,大业需要扶助。
③绮里:“绮里”是复姓,此指绮里季。汉初刘邦听说绮里季是位隐士,招纳他时,他没接受。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④箕山颍水:相传唐尧治理天下的时候,隐士许由躲到箕山隐居、巢父在颍水边弃名洗耳。后以“箕山颍水”代指隐居。
手诏东平王①归国
(东汉)刘 庄
【题解】
刘庄(28~75年),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东汉显宗孝明皇帝。在位期间,广招名儒,执经问难,建立学校,培养人才。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间出现的繁荣局面,史称“明章之治”。
这是一则皇帝的手诏,是送别之后所写的抒怀短文。作者信笔写来,不拘泥于文辞篇章,但真情却跃然纸上。文章的前半部分以“辞别不乐”为统领,书写自己内心的感受,使“伏轼而吟,瞻望永怀”等四句笼罩在一种感伤之中。行文在此一转,写及自己与东平王的对话。兄弟间只言片语都让他回味无穷,可见其思念之深。刘庄贵为皇帝,对其弟深爱不减,在帝王中极其难得。文章完全采取白描手法,毫无矫饰,凝练紧凑,流畅自然。
【原文】
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②归,伏轼③而吟,瞻望永怀④,实劳⑤吾心,诵及采菽⑥,以增叹息。日者⑦,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副是要腹⑧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已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
【注释】
①东平王:即东平宪王刘苍,光武帝和阴丽华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明帝同母弟。建武十五年(39)封东平公,十七年(41)晋爵为王。刘苍少年时喜读经书,雅有智思,为人美须髯,腰带八围,明帝非常喜爱,又很器重,拜为骠骑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明帝还经常让刘苍在朝辅政。刘苍勤于王室事务,而且十分严谨,不越礼数。因以至亲辅政,声望日高,所以,内心常常感到不安,请求回归蕃国,到皇太后驾崩,明帝才允许回蕃国。永平十一年,刘苍与诸王上京师朝见,一个多月后返回,回到宫里,凄然怀思,写了这篇短文。
②就车:乘车。
③轼: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④永怀:吟咏胸怀,抒发情感。
⑤劳:忧愁。
⑥采菽:出自《诗经·小雅·采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与之?”本为赞美诸侯来朝以讽刺周幽王无礼无信于诸侯。明帝不忍与弟分别,故吟诵之。
⑦日者:白天。
⑧副是要腹:刚好达到王的腰和腹。副,符合,达到。要,同腰。东平王品德高尚,善举很多,深受明帝爱重,东平王状貌伟岸,所以有这样的戏言。
报秦嘉书
(东汉)徐 淑
【题解】
徐淑(约147年前后在世),东汉女诗人,陇西(今甘肃东南)人,有诗集传世。秦嘉为其丈夫,夫妇都好诗文,秦嘉生病死后,徐淑的哥哥逼迫其改嫁,徐氏便自毁面貌以表决心,守寡而终。这篇美文是徐淑收到丈夫秦嘉的诗(《留郡赠妇诗》)、书(《重报妻书》)及镜、钗、香、鞋、琴等珍贵赠物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这封信。先说蒙此厚赠,喜出望外,深知丈夫情深义重,而睹物思人,更加怀念。后面说丈夫真不懂妻子的心:你远出在外,我哪有心情装饰打扮自己呢?所以你要我每日“芳香馥身”、“明镜鉴形”是没真正理解我。接着表示只有等你回来,我才有好心情用这些珍物梳妆打扮,弹琴歌唱,来陪伴自己的情郎。这篇尺牍引经据典,语言优美动人,读来让人颇为享受。
【原文】
既惠令音①,兼赐诸物,厚顾殷勤,出于非望②!镜有文彩之丽,钗有殊异之观,芳香既珍,素琴益好!惠异物于鄙陋③,割所珍以相赐,非丰厚之恩,孰肯若斯④?
览镜执钗,情想仿佛;操琴咏诗,思心成结。敕⑤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鉴形,此言过矣⑥,未获我心也!昔诗人有“飞蓬”之感⑦,班婕妤有“谁荣”之叹⑧。
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设也⑨;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⑩。
【注释】
①既惠令音:惠,惠赐。令音,美好的言语。
②非望:犹言未曾期望。
③鄙陋:自谦之词。
④孰肯若斯:谁肯这样呢?
⑤敕:上命下之辞,犹言“命令”。
⑥过矣:错了。
⑦昔诗人有“飞蓬”之感:《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意谓丈夫远出,就懒得梳妆以致头发如蓬草。
⑧班婕妤有“谁荣”之叹:婕妤为汉时后妃名号。班婕妤(前48~2年)为班固的祖姑姑,西汉成帝初即位时入宫立为婕妤,后来赵飞燕姐妹得宠,她害怕时间长了会有危险,就请求亲自供养皇太后。曾作《自悼赋》,有“君不御兮谁为荣”之叹。
⑨“未奉光仪”句:光仪:对人的仪表的敬称。这里说如果不是丈夫你站在面前,那么宝钗绝不戴在头上。
⑩“未侍帷帐”句:如果不是侍奉你于床榻之上,那么好香绝不使用。
与辜端①书
(东汉)孔 融
【题解】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鲁县(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这封信是孔融写给友人辜端的,信的前部分列举并肯定了友人两个儿子的才德,下文又用“抑其父而扬其子”的方法,对他们尽力赞美。对友称赞其子,如果太正经就显得有些奉承阿谀,“不意双珠,近出老蚌”,在调侃中蕴含羡慕,使这种夸赞亲切、随便而又诚恳,语言优雅诙谐。
【原文】
前日元将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②。昨日仲将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③,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④,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注释】
①辜端:东汉末年名士。信中的“元将”、“仲将”均为辜端之子名。
②渊才亮茂:指学识渊博,德才兼备。雅度:度量宽宏。伟世之器:世上杰出的人才。
③懿性贞实:天性美好而坚贞。文敏笃诚:文思敏捷,为人笃实诚恳。
④双珠:两颗珍珠。因珍珠是蚌壳内分泌物的结晶,这里比喻儿子的出色是父母辛苦培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