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隆中十年养精蓄锐(3)
诸葛亮从小就喜欢读书,现在几乎更是书不离手,在学问上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常常是白天来到田间耕种,晚上则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挑灯夜读,即使他有时下地干农活,也要找时间读几页,把书带在身上。但是与当时大多数人不一样,诸葛亮不喜欢拘泥于那些所谓的正经书,也不喜欢一字一句地琢磨,大都以理解为主,他还对天文地理的知识出奇的热爱,擅长学以致用,更在家中收集了大量兵书来潜心钻研。几年苦读下来,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在这期间,诸葛亮的阅读视野已超越了儒家经典的狭窄范围,广泛涉猎了很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书籍,并对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而辛劳的农作生活又让他对自然有了很深的认识,真正地了解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这时的诸葛亮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充分吸取了百家的优秀养分,他的才能也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显现了出来。
才女阿丑
诸葛亮成天潜心用功读书,几年来几乎不怎么出门,根本不懂什么花前月下的浪漫之事,眼看着马上就要二十五岁的人了,还没有找到一个合他心意的媳妇,当时像他这般年纪还未成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那时,诸葛亮与一个名士黄承彦交往甚密,二人彼此互相欣赏,在学问学识上很谈得来。黄承彦在当时很有名气,但是并不全因为他学问大而知名,也因为他有个独生女儿叫黄月英。黄月英长得丑,身体又壮硕,头发枯黄稀少,脸皮很黑,还有几颗大麻子,被十里八乡的人称为阿丑。黄承彦相中了诸葛亮的德行,认为诸葛亮志在邦国,淡泊寡欲,就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诸葛亮,便屡次热情地邀请他来家中与女儿见一面,但诸葛亮耳闻过黄家小姐的丑,心里不愿意又不好拒绝黄承彦,只能先支支吾吾地应了下来。诸葛亮推辞几次后,黄承彦便对他说,“你想要平定天下,就需要一位才德俱备的贤内助,而不是那些出身名门望族的美貌女子,我的女儿虽然相貌丑陋,但是才华横溢,和你正是非常般配。”这番话打动了诸葛亮,后来他与黄月英真的就结成夫妻。黄月英不以面貌为意,打破古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迷信思想,一生相夫教子,实为弘扬了中华妇女的坚韧及伟大精神,她是诸葛亮得以施展自己抱负的坚强后盾。
在隆中的这一段日子里,诸葛亮依旧靠种着几亩田过日子,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为妻后,小两口相亲相爱,非常幸福。黄月英不仅笔下滔滔,而且武艺超群,和诸葛亮切磋学问时,有时他竟然也要让她三分,两人的小日子过得倒也十分惬意。听说诸葛亮把黄承彦的女儿阿丑娶回了家门,不知道真实情况的村民议论纷纷,都觉得不可思议,背地里讥讽诸葛亮傻气,还顺嘴编了一句顺口溜,“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他们哪里知道诸葛亮正是得其所哉,庆幸自己娶到了一位贤德的媳妇呢。
隆中对策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轰轰烈烈地来,又轰轰烈烈地去,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动摇了本就是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由于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被迫奋起反抗,在南方和西北,甚至还出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联合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中央政府的统治面临崩溃,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纷纷依靠自身的武装力量占据地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整个社会都卷入了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残酷战争中,形成了群雄争霸的动荡局面。在连年的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人,出身于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因家世门第颇高,他为人比较骄横,自视清高,瞧不起一般人。袁绍虽然是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但模样生得英俊威武,非常得袁逢、袁隗喜爱。袁绍凭借高贵的出身,年少便入仕途,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
当董卓专权引起众怒,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讨伐董卓时,因为袁绍身上有着诛灭宦官之功,并且坚决不与董卓同流合污,被众人推选为这次讨伐战争的总将军,而董卓在得知袁绍在山东起兵之后,为了报复袁绍,就下令把袁绍的叔父袁隗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害了。袁绍没有时间悲伤,冷静地指派王匡杀掉了胡母班、王瓖、吴循等人,他的弟弟袁术也捕杀了阴循,这个时候有能力的人大多数都愿意归附于袁绍的旗下。因为同情他一家老小遭了董卓的毒手,人人唾弃董卓的心狠手辣,都想着要为他报仇雪恨,所以州郡里蜂拥而起的部队几乎都打着袁氏旗号,一时间袁旗飘飘。
待董卓西走长安后,袁绍的权力已经膨胀,他准备抛弃已经没有用处的汉献帝,自己另立新君,以便于他能更好地在幕后控制局面,而他选中的第一对象就是性格软弱无能的汉宗室、幽州牧刘虞。但是袁术一向看不起庶出的袁绍,在拥立戴幽州牧刘虞做皇帝的问题上,二人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于是二人新仇旧恨相继,索性反目成仇,袁绍把袁术看成敌人,私下勾结刘表,让刘表与袁术为难,袁术也把袁绍看成自己的敌人,在外勾结公孙瓒,叫公孙瓒与袁绍为难,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后来,在汉末群雄割据的战争中,袁绍先占据了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随后更是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手里的权力达到了人生中的最顶峰。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蛮,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的汉族人,其祖上是汉相曹参。二十岁时,他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官,作风强硬,不肯向权贵低头,大力整治不良风气;二十三岁时,因为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曹操到职后没有自怨自艾,大力整饬当地腐败现象,贪官污吏纷纷逃窜;等到朝廷再次提拔曹操为议郎时,曹操知道东汉王朝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就以身体抱恙为借口推辞了,回到乡中开始了暂时的隐居生活。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又因其门第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中平六年,董卓进军洛阳,废了在位的皇上,改立汉献帝刘协,后来又杀害太后及废帝,自称相国,开始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成为董卓的附庸,为了保全性命,遂改姓易名逃出了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关东州郡牧守起义讨伐董卓,推选袁绍为盟主,而曹操以行奋武将军的身份参加讨董军;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壮大,连破兖州郡县,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等遂迎曹操出任兖州牧,在这之后,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起义军,鲍信不幸战死,留下曹操孤军奋战,他“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连连胜利的黄巾军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
曹操将其中的青壮年编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名为“青州兵”,在征讨徐州期间,曹操为了报父亲惨死的仇恨而放纵青州军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他的名声也被这场战役弄臭,一时间千夫所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曹操虽几度起起落落,最终也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势力集团,盘踞在南方地区。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县,取得了在政治上的优势,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的策略,曹氏的威势在日愈剧增。
建安二年春,袁术脱离袁绍势力,不顾自己实力不济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曹操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领军征讨袁术并将这股势力消灭,接着又击败了吕布,利用张扬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了在黄河下游地区南北对峙的局面。
建安三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势力进一步扩大。
建安四年,幽州、冀州、青州、并州显然已经满足不了袁绍的胃口,看到脚下的大好河山,他决定南下伐魏以争天下。这样一来,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必然要面对面,决战之势在所难免,但是实力方面显然是袁强曹弱,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袁绍的胜利即将来临。当时,袁绍所占地盘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而曹操的士兵数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企图南下攻打许都,被历史所记载的官渡之战由此拉开了它的序幕。
建安四年的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与袁绍的战役时,刘备联合袁绍起兵反曹,迅速占领了下邳,并占据了沛县(今江苏沛县)为本营。没有几日,刘备的军队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的军队形成了联盟,打算合力攻曹。当曹、刘双方陷入了胶着的战争时,曹操为了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形势,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在这个时候,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因为担心刘备势力会借此膨胀,袁绍以幼子有病为借口拒绝了他的建议,但是田丰依旧在极力进谏,善嫉善妒的袁绍心中充满了对他的猜忌,随后就以他败坏军心为罪名将他关了起来,这就间接致使关羽被降,刘备全军溃败,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等到了大雪纷飞的正月,袁绍派手下陈琳书写檄文并昭告天下,文中指控曹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挠折栋梁,孤弱汉室,除忠害良,专为枭雄”,字字句句都在恨骂曹操。
建安五年(200年)的二月,袁绍依仗自己人多势众,派颜良包围白马进军黎阳,而自己则率领主力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在袁绍的想法里,他认为自己兵多粮足,实力远远超出了曹操,在这一战里他图谋一举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军。同年十月,袁绍又派人运送大批粮草,并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囤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的故市(今河南延津县内)、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二地。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击斩袁将颜良,大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恰在这关键的时候,袁绍的谋士许攸出了问题,他的家族中有人犯法,被留守的审配抓进了监狱,许攸向袁绍求情遭拒,面子上很是挂不住,心里充满了怨言,因此就生了二心,于是索性就投奔了曹操。许攸非常了解袁绍的战略,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毁袁军物资,曹操听从其建议并立即付诸实行,这一仗把袁军打得措手不及。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事先留下曹洪、荀攸守营垒,而亲自率领步骑五千人,冒用袁军旗号,衔枚缚马口,每人带一束柴草,利用黑天的掩护抄小路偷袭了乌巢,他一到达就立即围攻放火,火势借着大风汹汹而来,袁军不能控制。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巢,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只派了一部分兵力去救援乌巢,而用主力部队集中猛攻位于官渡的曹军营垒,谁又知道曹营坚固,如何都攻打不下。当曹军突袭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不愿放弃,身先士卒鼓励士兵决一死战,曹军大破袁军,杀死淳于琼,并烧毁了囤积在乌巢的全部粮草。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很快传到袁军前线,袁军军心动摇,激发了内部的矛盾。袁军大将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心中知道袁绍此役必败,于是就投降了曹操,这导致了袁军上下人心动摇,产生了巨大的分裂,大军开始陷入全面崩溃,士兵纷纷溃散投降。曹军乘势出击,袁军几乎全军覆没,危难间袁绍仓皇带八百骑退回了河北,而得胜的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官渡之战就这样以曹胜袁败而迎来了结束。
官渡之战是以多胜少的经典战役,这一场闻名天下的战争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也打响了曹军的名号。在曹操击溃袁绍后,北方就无人再能与曹操抗衡,这一役迈出了曹操统一北方的第一步。官渡之战转变了天下的局势,也扭转了诸葛亮的命运,他注定要遇上这一生最强劲的对手——曹操。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自己也没有想到在隆中这一住就是漫长的十年,而外面的天下早已变了样子。
经过十多年的火拼厮杀、群雄割据,眼下,刘表占据了荆州,但他胸无大志;公孙瓒占据了幽州;袁绍占据了冀州、青州、并州三地;袁术占据了扬州;而曹操占据了兖、豫二州,军队人强马壮,实力不可小觑;孙策、孙权两兄弟占据了江东一带,已有数十年之久;公孙度攻据了辽东;韩遂、马腾占据了凉州;刘焉、刘璋这一对父子则占据了富饶的益州;唯独只有刘备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虽然小有名声,但是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固定的地盘,只能率领部队辗转四方,踏遍了大半个江山。这时,诸葛亮人生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刘备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