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隆中十年养精蓄锐(5)
诸葛亮又接着道:“现在的曹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力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您不能光凭武力去和他角逐。而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又三代之久,江东地势险要,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那里百姓安居乐业,都归附于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您可以考虑和他联合,但千万不能打他的主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刘备点头称赞:“先生果然是神机妙算。”接着,诸葛亮分析了益州的形势,他说:“益州土地肥沃广阔,物产丰富,人口兴旺,被人称为‘天府之国’,但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骄奢淫逸、不懂节制,大家都对他不满意,那个地方迟早会被人吞并,将军如果想要平定天下,完全可以从那里下手。”“如果我攻占了荆州、益州,那里的百姓受战火荼毒,还会接受我吗?”刘备说出自己的担心之处,希望能从诸葛亮口中有所解答。诸葛亮片刻思索后,对刘备自信满满地说:“将军既是汉室皇室的后代,为人又是声望很高,天下闻名,这几年到处罗致英雄,思慕贤才,早已是众人心目中的英雄。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您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一齐进军,集中力量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您呢?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您真能做到这个地步的话,那么平定天下的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功,汉室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刘备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话,不禁打心里钦佩起眼前这个青年人,认为他是旷世奇才,便十分真挚地说:“先生的话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我一定照您的意见规划,现在就请您出山辅佐我吧,不要浪费您的才华。”诸葛亮当即摇摇头,婉拒道:“我志不在此,就请将军不要再为难我了。”见诸葛亮不肯出山,刘备又劝道:“我自知蹉跎半生,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因缘巧合之下,我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得识了您,您就是我心目中的良将,真心希望您不要再推脱了。”即便此时,诸葛亮还要再考验他一番,便故作冷漠高深之态,再三拒绝他的盛情邀请,摆出了一张柴米油盐不进的表情。没想到诸葛亮越拿架子,刘备就越是谦恭尊敬,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便又多次恳请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他收到麾下。最后,诸葛亮表现出还想推托的样子,但是刘备已经没有别的方法可用,只得使出最后一招,当着诸葛亮的面放声大哭,一边抹泪一边哽咽地说道:“如果先生您此时还不出山,那天下的百姓可怎么办啊?他们还在经受着巨大的苦难,现在甚至还没有安身之所啊!”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的热情诚恳,心中对他的知遇之恩充满了感激,也就逐渐松了口,答应了刘备的请求,并且立即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着弟弟和妻子,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以后,刘备就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对待,让他成为自己的军师,掌管军中要事,而诸葛亮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把刘备当作自己的主人,倾注全力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因此,两人也越来越亲密,关羽和张飞将这些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满意,认为诸葛亮年纪轻轻,没有经过大风大浪,就是个纸上谈兵的白面书生,心想他未必有多大能耐,经常责怪刘备把他看得太高了,放得太重。刘备听见他们的偏见,感到很不高兴,就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像鱼得到水一样,以后我可不许你们乱发议论,在背后对他指手画脚。”关羽、张飞听了刘备的话,觉得自己的确对诸葛亮有成见,自知有错,就不再说这事了。
这次谈话让诸葛亮从此踏入了滚滚的战争硝烟中,也正式走上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舞台,并在以后逐步踏上了遥不可及的神坛。而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草庐对》)成为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当诸葛出山成定局后,这一天,司马徽像是忽然预见到了什么似的,一个人站在家门口,远远望着那斗折蛇行的山路,司马徽曾经说过“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而这一次他又开口了,只不过这一次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这一年诸葛亮二十七岁。这一年是他人生的中点,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开始了他辅佐刘备成就大业的历程。
择主玄德
自各地豪杰同时起兵起以来,天下出尽英豪,而现在的曹操更是今非昔比,坐拥百万精兵雄师,再加上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一般人早已没有能力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有才能的人治理,实力也是上乘。除去这两个最有实力的,还有众多可供选择的军阀,只剩下刘备既没有自己的领地,又没有什么本领,只打着汉室的旗号,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呢?为什么不辅佐更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曹操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呢?诸葛亮为什么没有投靠近在咫尺的刘表?
当时刘表的实力不逊于曹操孙权,但是诸葛亮用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出了刘表并不适合依附,这也是促使他当初决定隐居南阳的原因之一,否则念及叔父与他的情义,诸葛亮的最优选择也应该辅佐刘表。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口号有政治优势,曹操和孙权有经世之才、军事优势,而安居一隅的刘表与之相比,统一天下的概率太小了,这与诸葛亮的最终理想相差太远。所以,诸葛亮不会浪费自己的才能在这样一个扶不上墙的刘表身上。
曹操相比与其他急于求成的军阀要高明许多了,知人善用,有勇有谋,为了使自己名正言顺地掌握国家大权,他不仅没有换掉这个皇帝,而且还把皇帝客客气气地供奉起来,利用这个现成的傀儡来号令天下、号召诸侯,这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政治本领对本集团实行强人政治,对自己的产业,曹操主张必须只有自己才能说了算,有着相当独立的决定权,可以说是近乎独断专权,身前和身后的一切事情,他事必躬亲,只信任自己一个人的决断,是一个相当多疑的当权者。
曹操才略过人、风头正劲,而诸葛亮却没有足够的资本与之抗衡,如果这时的诸葛亮选择了跟随正处大势的曹操,那么很可能形成一山二虎的形势,而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顾虑是非常正确的,未来杨修的命运就是最好的证明。南阳隐居的阶段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十年磨一剑,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其中一定存在客观原因,但是也并非完全出于偶然。诸葛亮志向是建立一个非士族法治国家,他是没落士族的典型代表,这种身份在当时看中门第的社会想要成就事业是相当艰难的。因为各方军阀混战,世家豪强与军阀的合作纽带越来越稳固,并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地域特征,如袁绍与河北豪族(逢纪、田丰、沮授)、刘表与荆州豪族(蔡瑁、张允)、孙氏与淮泗、江左豪族等。与之相呼应的就是荀彧、孔融这样的名士投靠一方诸侯时,从不是形单影只,而是携家带口,与宗族、部曲相伴而行,像李典、许褚投奔曹操时,部曲皆有几千人。曹操的崛起因素中,与荀彧为代表的颍川郡望合流是至为关键的一步,荀彧先后又为曹操举荐了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袭、戏志才等颍川名士,后始称雄一方。诸葛亮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可能弥补其身后不可忽视的宗族背景,若要有更加广阔的政治舞台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仕于刘备这样的新兴军阀才是他更好的选择。
诸葛亮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人,诸葛亮本是徐州琅琊人,曹操放任青州军在徐州屠城,迫使他举家迁到荆州,并间接导致了他与哥哥诸葛瑾、继母顾氏的失散,算来曹操和诸葛亮是有仇恨的。再加上曹操手下人才众多,星光闪耀,想要博得曹操的赏识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曹操起兵,同族的曹仁、夏侯惇等人相随,纠集沛国谯县乡里少年几千人。初时无多少地盘势力,靠镇压黑山起义军,封东郡,以东郡程昱、陈宫为幕僚,后荀彧转投曹操。曹操又靠镇压青州黄巾,升为兖州牧,掌控黄巾三十万众。此为后来曹统一北方的奠定基石。曹操选才方面虽“不拘一格”,但仍然需要依赖与世家大族的合作,人杰如郭嘉者,也难以企望得到荀彧、司马懿那般政治地位,况且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在他的阵营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可以说是几无多少没落士族的政治上升空间。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袁子》中叙述,在曹操败走赤壁前,诸葛亮考虑过是否要派人出使东吴,去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孙权身边的谋士张昭看出诸葛亮是非同寻常的人,极力向孙权推荐诸葛亮,而孙权也动心了,想要留住他,但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袁子曰:“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有人问诸葛亮原因,诸葛亮答道:“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意思就是:“孙权将军可以说是人主,但通过观察,他能认可人的才能,但不会让我尽展所学,所以我不会留下!”诸葛亮清楚地知道,江东,是一个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苦心经营发展起来的一个利益集团,经过时间的沉淀,孙权那边人才已经积累太多,供大于求,而且各方势力关系相当密切,已经形成了固定、稳定的关系网,这与曹操的阵营情况差不多,而诸葛亮的愿望不仅仅是一个谋士的位置,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开国元勋,成就一个国家,在东吴的各方势力的打压下,他是不可能有机会上位的。
刘备只是一普通不过的织席农民,唯一可以称得上是优势,就是沾了祖上中山靖王刘胜的光,算起来,也只是名声比曹操、孙权能稍好一点,除去这块汉室金字招牌,其他无所凭借,但是后来刘备照样得天下三分,不得不说其中有诸葛亮很大的功劳。刘备一世枭雄,早期各处辗转流离,虽称汉室宗亲,有帝王之分,但几无世家大族青睐,追随者如关羽、张飞、糜竺、孙乾等人,都没有显赫背景,再加上刘备不似曹操那样强势,使诸葛亮能最大限度地地掌握权力,施展自己的抱负。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和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这使得两人情同手足,同生死共命运,遂开蜀国之天下。后来在刘备临终时,他托孤诸葛亮于白帝城,将蜀国全部事情委托给诸葛亮,这也证明了诸葛亮的眼光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