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礼”走遍天下
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古老的习俗,礼物交换随着历史的进程与社会文化的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几乎渗透在我们生活中待人处世的每一个细节,涵盖了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完全不参与礼物的社交活动,那么他的生活可能无法正常进行,他的社会交往活动将很难展开。
人们为什么要送礼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仁、义、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比较经典、比较辉煌的一页。送礼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为什么要送礼呢?换个问法,送礼这一行为的文化基础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礼物,以及它的由来和演变过程。
“礼物”一词由“礼”和“物”两个字组成。在我国的汉字中,“礼”的本意原是“敬神”,到后来才演变成人们的一种行为规范。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在祭祀中,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牛、羊等牺牲)奉献于神灵。也许从那时起,礼的含义中就开始有物质的成分,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即礼物。
“物”的意思是物质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从词源上讲,这个汉语词暗示了礼物(gift)不只是物质的礼品(present),它承载着文化的规则(礼节)并牵涉仪式。所以,无礼之物就只是物品而不是礼物。在古代,礼物可以是金银,《春秋》、《史记》等史书和古籍中,常有天子赐予诸侯或功臣以“千金”、“万金”之记载;也可以是工具、武器等,“宝剑赠英雄”更是我国的千古佳话;还可以是马等特殊作用或特殊意义的动物,《三国演义》中关羽座下的“赤兔马”、刘备骑乘的“的卢”,就分别承蒙曹操、刘表所赠。衣物、珠宝、食物及田宅等更是平凡的礼物;在古代,人也被作为一种特殊的礼物。古代美女西施被范蠡当做礼物献与吴王夫差,王允在施用连环计时,将貂禅当做礼物送给董卓。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奴隶主之间互赠奴隶更是极其平常的事。
关于礼物的起源,有人说它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征服者服从和乞求庇护。还有人认为,最初的礼就是一种商业性质的有来有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品的赠送与酬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万年前就开始了农业生产。到了六七千年前,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农业生产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稳定的生活。由于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使得我们的祖先按血缘关系,以一个或数个家族定居在一起,共同开发某一片土地。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可能不产生矛盾。于是,大约从三四千年前的商周开始,我们的祖先开始制定了一系列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到了西周时期又演变成了社会共同遵守的“礼”。到了孔子时代,在“仁、义、礼、智、信”中,“礼”在儒家思想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再往后,礼的“仪式”意义又逐渐演变成了礼的“实质”意义。于是,在一些大的庆典活动中,如婚丧嫁娶、生子满月、乔迁升官,等等,送礼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其次,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具有人情的特点。于是,一种以人情为基础的灵活的处世哲学和处世方式便顺应了这种人际关系的特点。而送礼则成了实现这一目的重要方式。可见,礼物交换是早期人类社会即已存在并延续至今的一种社会行为。从人类对神灵的顶礼膜拜、祭祀礼仪,到部落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存,乃至世俗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正常维系以及男女之间代表特殊含义的情意传递,礼物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传递出各种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再者,中国文化的精神之一便是“和”,即“贵和尚中”,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统一关系,以及崇尚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中庸式的处世方式,而送礼则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它能纠正人们的过激行为,也能软化人们的对立情绪,不失为实现传统理想价值的极好的方法。
最根本的一点是,人类生来具有“给予”精神,这是由其本性决定的。科学研究证实,当一个人捐钱给陌生人或者做善事时,其脑内“奖励区域”就会活跃起来。而当一个人品尝甜点,在商场找到停车位或者偶获意外之财时,大脑的这个区域也会有所反应。不仅如此,研究同时还发现,同那些对各种节日嗤之以鼻的人相比,乐善好施之人要更为健康和长寿一些。对于新年购物满怀憧憬的人,在节日期间也比较不容易生病。
而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11月号所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之所以表现出慷慨大方是受“脑垂体后叶激素”(催产素)的影响。假如给一个人注射此类激素,他就会表现得比平时更为慷慨。
在该项研项究当中,68名男性受试者被任意凑成对。研究人员向其中一个人派发10美元并要求他分一些给另一个人。假如另一个人接受了对方给予的钱财,表示双方都愿意分享这10元钱。但是如果另一个人拒绝了对方的给予,则证明双方都是小气鬼。
显然,给予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给出了他认为对方所能接受的底线。然而,那些接受脑垂体后叶激素注射的受试者最终所给出的钱财,要比没有接受注射的人多21%。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脑垂体后叶激素是一种神经传递素,当一个人受到触动或者获得他人信任时,就会分泌这种激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动就是靠这种激素推动的,它就像是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并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则发现,脑垂体后叶激素可能还和人类的乐善好施行为有关。研究人员在对慈善人士进行研究后发现,乐于给予确实好过接受施舍。乐于给予的人,其脑部的“膝下皮层”即脑垂体后叶激素受体区域的活动也会大量增加,由此证实捐赠的确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行为。而选择拿钱的人,其“膝下皮层”却不会有反应。该研究连同前面提到的脑垂体后叶激素研究证明,慷慨的人虽然付出代价——他们剩下的钱势必要少于那些捐得少的人,但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得到的回馈远胜过所付出的金钱代价。总而言之,赠送礼物能让人健康长寿,因为这有助于人们振奋精神,提高自信。最重要的是,能让人们对于他人的恩惠心存感激,危难之时,便会挺身而出。
礼尚往来的奥妙玄机
礼物交换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仪式,人们通过参与礼物的交换来学习、实践这些规则和道德原则,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进程。
礼物在发展演变中始终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好心会有好报或者一份好礼总会换来另一份更好的礼物。这就是所谓的“互惠利他主义”,也是人们互赠礼物的深层动力。菲兰说:“这有助于帮助人们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何时需要帮助。身边有朋友,情况将会好很多。”在最近的几项研究中他发现,互惠利他主义有助于人类生存,从而演化出人们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并为此感觉良好的本能倾向。
毛利人的礼物交换是普遍存在的,是非契约的、自愿的、表达性的行为。同时,毛利人认为礼物有灵魂,礼物具有一种精神——豪。“豪”是一种存在于某个人送给另一个人的贵重物品中的神秘力量。“豪”总是希望返回它的原地,是“豪”迫使受礼者作出回报。一个人送出的礼物实际上是这个人精神、灵魂的一部分,接受某人的礼物也就是接受送礼者的一部分精神实质。接受他人的礼物而不作出回报,也就等于保留他人的“豪”,这样做不仅有悖道德、规则,而且是很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因为礼物中的“豪”会控制你。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莫斯认为,正是礼物中的“豪”迫使受礼者要作出回报,他把这称为“礼物之灵”,认为人们是迫于“礼物之灵”的压力,而进行回礼的。礼物中“豪”的存在和保留“豪”的危险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压力使得回礼成为一种义务。赠与——接受——回礼作为礼物交换的三个环节,也都成为一种义务。
莫斯在指出是“礼物之灵”迫使人们作出回报后,他还专门分析了安德曼群岛、美拉尼西亚社会、苏格兰、美洲印第安人,古罗马、印度、中国等社会的礼物馈赠文化。尽管这些社会都有其特有的贵重物品,社会的礼物馈赠文化的规则也各不相同,但莫斯通过不同社会礼物交换文化的分析反映了共同主题,发现处在不同文化下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礼物中包含一种神秘力量,是礼物中的神秘力量迫使受礼者作出回报。
俗话说“来而无往非礼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也是如此。你欠了别人的情,总是要找机会想法回报,而别人欠了你的情时,内心深处也有同样的想法和愿望。对方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你给他送的礼物,绝对不会像打出去的子弹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的方式来回报你。三国时期“关云长释曹操”就是典型的还礼的故事。
关羽被俘之后,曹操因为爱惜人才,不但没有杀他,而且还听从了谋士的话,将从吕布处缴获的赤兔宝马送给了关羽,并且赐予了关羽爵位。这些礼物尽管在当时没有留住关羽,然而在曹操危难的时候,他在华容道还是饶了他一条命。赤壁之战时,曹操兵败,落荒而逃,在华容道遇到了把守的关羽。此时曹操身边仅剩几员大将和几个随从,早已是人困马乏,只要关羽一声令下,立刻会束手就擒。结果关羽念着昔日曹操对他的赐予之恩,把他放跑了。
社会学家认为礼物交换之所以能够持续,是因为送礼总会产生回礼,回礼又是新一轮送礼的开始,这样不断反复循环,将人们纳入礼物交换之中。也就是说礼物通常不是白送的,它总是能做好铺垫,即礼物暗示了一套权利与义务的体系,收到礼物的一方不用送礼者说出来就心知肚明自己应当在将来的某些时候作出回报。如果一个人只收取礼物,却没有相应的回赠或者回报,就会遭到别人的批评和疏远。
很多时候,求人办事都会让人很为难,不是张不开口,就是怕被对方拒绝。你不妨利用人们无功不受禄的心理,先不着痕迹地给对方送一份礼,等着对方回礼。有时候因为你“不经意”的一件礼物打动了别人,也许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大礼。
然而,礼物交换的目的并不是工具性,而是情感性。礼物的实际价值不是最重要的,它的价值在于礼物及礼物交换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在于它所象征的权力、声望和荣誉。所以,当我们给对方送礼物的时候,对方更为看重的是礼物的象征意义,而不是礼物的实际价值,而对方的回礼也必须着眼于象征意义,而不一定是等价交换的物品。
礼物让社交更顺畅
人们往往在社交过程中很重视礼仪而忽视了礼物的意义,这就好比你画了一幅体态优雅的仕女图,远远看着秀色可餐,可是近观的时候却发现忘了画眼睛。缺了点睛之笔的画永远不会成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
礼物往往是礼仪的点睛之笔,在社交礼物上多下点工夫,会让社交活动更加顺利。《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以告虔也。”在周朝时,外出访友邦客必须带着礼物,当时也称为“贽”。在对外交往中,出于对他国的尊重和友好以及对其领导人的敬仰,往往会赠送贵重的礼物,这些礼物能够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蒂特马斯说:“在一些社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礼物馈赠都旨在换取和平,表达情感,联合群体,联系情感,实现契约上的义务和权利,表达忏悔、羞愧,丢脸以及象征人类的其他感情。”我们往往用礼物来表明自己的真诚,表明对友谊的重视程度。过去,每当周边国家遣使前来进贡,皇帝总要给他们送礼,以显示中华帝国地大物博,皇恩浩荡。明朝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处曾到达非洲东岸。每次出海,船队总要带上无数工艺品,走一路送一路,不仅昭示中华帝国的富庶,也体现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愿望。
史书中曾有因礼品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固然伐楚的战争不仅仅是因为这一车茅草,但这却是一个导火索。因为没有按时,周天子觉得楚国违约,甚至是对周国的大不敬,当然也可能拿这份迟到的“礼物”做借口而伐楚。由此来说,礼物似乎决定着是战还是和,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古代都崇尚和亲政策了。打仗、停战的条件可能就是因为“礼”。有弱小的一国每年都送给强大的国家许多“礼物”,强大的一国便会遵守几年内绝对不会侵犯的约定。这就是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用“礼品”换取和平。新中国建立后的外交政策都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的,国与国相互间的赠礼是为了建立一种“伙伴关系”。
谈到个人的社交活动,礼物就更帮得上忙了。古往今来,初次见面的客人来访,阔别多年的旧友重逢,总得象征性地送点“礼物”:几斤水果、一两包糖、一盒点心,乃至少到一束鲜花、一根羽毛。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给亲友捎“手信”——并非按计划买来的大件或贵重商品,而是信手捎来,故称“手信”。因为礼物总是能够代表一种诚意,不管是首次拜访还是后来登门,带上一份礼物,说明你对待对方的态度是积极的、是比较重视的,这样从开始就能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为下一步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另外,带着礼物上门还能够化解见面时的尴尬气氛,哪怕对方原本没有打算接待你,也很难在你的热情之中冷面打发你。
相信,每家办理红白事的时候,都会收到一些相应的礼金和礼物,而这些就是人与人结交往来的凭证,它能够形成一个纽带,连接着有关系的人。人们还可以通过这个纽带和许多没有关系的人搭上关系,多次往来自然就关系密切了。朋友的新店开张,你完全可以送一些祝贺开张大吉的礼物以表心意,比如花篮、貔貅、大鹏展翅等一些预示着发财迹象的礼品。相信朋友见到你的礼物,一定会对你有更好的看法和态度的,也许日后的生意来往中还会对你有所回报。
目前,送礼作为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庆典送礼,办事送礼,过节送礼,见面送礼,开会送礼,促销送礼,喜事送礼,丧事也送礼。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通过这一方式把你所需表达的感情送到对方的心坎里,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达到增进友谊,互相关怀,生活愉快,事业顺利的目的。
礼品是人品的延续
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而礼品所代表的又是一种关系信号,它既宣告了你与受礼者的关系,即亲密的朋友、融洽的邻居、关系密切的亲戚,又反映了你希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赢得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更深层的意义——人品。
礼品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够折射出送礼人与受礼者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一个人人品的外在表现。许多人认为,送礼是一种负担,之所以要办成这件事,为的是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这种人总是事到临头才急匆匆地跑到商店,随便买上一件礼物,往受贺者的手里一塞,说上几句祝贺的话,就算万事大吉而交差了事,至于受礼者后来把这件令人兴味索然的礼物塞到哪里,他们是毫不在意的。因为他们把送礼当成了自己不得不尽的义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都知道送礼要送一些人们所喜好的东西,而这些喜好正好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这其中包括受礼者的内心想法和送礼人的内心想法。俗话说:“境由心生。”受礼者需要什么样的礼品,只要是会送礼的人一般都能看出来,这些礼品恰恰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的人品,因为一个人内心的欲望是无法掩盖的,就好比一个人的人品最终会暴露在大家面前一样。
有些人送礼非常失水准:不是送些山寨货,就是过时物品,再不就是一些濒临过期的补品,真是让受礼人哭笑不得。当然,这种人这样做的出发点有两个,一个就是认为这些礼物与你的身份相当。这种出发点完全是一种轻蔑与小视,这就是对受礼者的一种不尊重。另外一种出发点就是他根本不在乎自身形象,认为送礼只是一种形式,随便花点钱应付了事。而这种出发点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嘲笑,是对自身形象的一种玷污,这样做不仅没有正面意义还会落得个负面影响。
不管是出于这两种目的中的任何一种目的,都是对自身形象的破坏。那么,同样是一次送礼行为,同样参与了送礼的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好的效果产生呢?主要还是送礼人对送礼的认识不够造成的。
首先,在这些人的主观意识上就没有把这个送礼过程看得很重要,认为他现在所要打交道的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故而在意识上就放松了,所以在挑选礼物的过程中就很草率,根本没有注意礼品的价值。其实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或许你所要接触的这个人无法带给你什么经济上或物质上的帮助,然而他同样能够对你作出自己的判断,结果送礼人的形象不但破坏了,而且还留人话柄。
其次,就是对于送礼一窍不通者。当然也有人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打开别人的心扉,认为送礼就像串门一样,只要拿些东西意思一下就可以了,这些人可能只是因为小气,并没有别的人品问题。
无论我们是哪一类送礼人,我们都应该要清楚了解送礼最基本的常识,掌握送礼技巧,这会让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不管送礼是否自愿,每件礼品都须经挑选后方能呈送出去。因礼品是你人品的延伸,对方从中能衡量出你的兴趣,甚至包括你的智慧和才干。送什么,如何送都会给人留下重要的、持久的印象。对方如何接受也同样如此。
不管你送礼的目的是什么,总是要送一些对方喜欢的东西,但在送礼的过程中要注重表达礼轻情重的中心思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送礼不仅仅是提升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而且我们还要让这个礼物不白送,充分地表达出我们的心意,增强彼此间的好感,才是一个聪明人明智的做法!
情意是礼物的核心
人情是中国人社会交往体系中的又一核心概念。正是人情情结将礼物馈赠的双方联系在一起。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特有的心意,或酬谢、或祝贺、或孝敬、或怜爱、或爱情,等等。
由于礼物中渗透了情感性与道德性,“总有一些关于礼物的东西不能从经济理性的角度给予解释”。所以有时候礼物的价值和金钱毫不相干,关键在于你是抱着什么样的情感送礼物的。
唐朝有个封疆大臣,为向皇帝纳贡表忠,派遣一个叫缅伯高的人去给皇帝送礼,礼物是一只天鹅。
缅伯高途经洛阳河,看到天鹅身上脏兮兮的,决定给它洗个澡。然而,他刚把天鹅放到洛阳河中,一时不慎竟让天鹅飞了。
送给天子的贡品弄丢了,岂免得了杀头之罪?缅伯高拿着天鹅飞走时掉下的几根羽毛,吓得号啕大哭。
他越哭越伤心,悲痛欲绝中竟诌出一首打油诗:“将要贡唐朝,山高路又远。洛河失天鹅,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个故事或许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早出处了,至于后来苏轼在诗中写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鏖鹿”的名句,应是借用那个典故向秦观表喻礼物虽轻,但情谊深厚的挚友之心。
名贵的天鹅固然可以作为大臣向皇帝表白心迹的贡品,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一根鹅毛却更显送礼者的一片苦心。
缅伯高是一个很有生存智慧的人,与其说他献上鹅毛是出于对皇上的一片真情,更不如说他是巧妙地借用了礼品特殊的载意功能,为自己寻求到一条生存之路。最终,一根对皇帝毫无实用价值的鹅毛,竟成了情意的最佳依托物,感动了皇帝,也使他免了一条死罪。
你选择礼物的时候必须和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备感珍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正是强调了礼品的情意性,淡化了礼品的功利性。
许多礼品其实都是寻常之物:一片枫叶,能表达出你对恋人真挚的感情;一粒红豆,能准确地表达出你对情人的相思之意;一块石头,恰是地质队员送给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一颗弹壳,也许是戍守边防的军人馈赠给别人的最高级礼品。正是这些寻常之物,寄托着恋人、朋友、亲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总之,馈赠礼品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礼品能否表达馈赠者的真情实感,绝不能把礼品庸俗化,当做交易的筹码。《中国青年报》曾经刊发一则《“送礼中国”越红火,理性社会越遥远》的评论。文章认为,一是送礼的码子越来越大。年节之礼,正在从一种必要的人情调节剂变成沉重的人情债务,正在成为中国公民的一大负担。二是送礼的动机则越来越可疑。如今送礼的大多并非发自内心,更多的是有所求而送,有所利而礼,其间的情状真是说不尽的钻营之术、谀媚之态。纯洁人际关系的芳馨,已被以“礼”取人的恶臭所污染。三是送礼越来越成为腐败的代名词。如今,很多人似乎已经忘了“礼轻情意重”的传统教诲。
有人认为,送礼太小气会被人看不起,要送,就得送货真价实的大礼。要送水果就称它十斤,要送香烟就得送进口的,钱虽然不少,但是效果未必好。特别是初次见面,你提了那么多的礼物,人家还以为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谁还敢收?如果主人不肯收,你的处境就很尴尬了,提走不是,不提也不是,弄得最后双方下不了台。看来“以经济价值”的标准来衡量礼品的轻重这种送礼观念也应来点变革才行,应当破除面子问题。
据AC尼尔森公司通过对1000多名香港市民进行调查发现,其中七成市民表示平均每个红包封20港元,只有7%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每个红包里封50港元或更多。据悉,打算派送20港元红包的多为较高收入人士及年轻无子女夫妇。在韩国,人际交往也摒弃了功利化崇拜,庸俗化的人情礼很少,“选择最能表达自己对对方关爱之情的东西作为礼品,哪怕只是一坛子自己亲手腌制的泡菜”,这是最好的。
礼品的价值不能以其价格来衡量,关键看为礼品赋予的意义。来自真心的礼品才是最好的礼品,“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正是我国古代人们对礼品最精确的理解。杨白劳给喜儿的红头绳,价格虽不值一提,但它蕴涵的父女情却感人泪下,价值非凡。钻石固然华贵,红头绳未必逊色。因此,好的礼品不在于本身的豪华和昂贵,关键是它包含了赠送者的深情,最能打动对方的心灵。
前几年,一些农村的朋友,到城里串门总是带些自己产的蔬菜、小米、黄豆、花生等,因为城里人缺,或者说不如家乡的地道,因此主人总是很高兴地收下这些礼物。
礼物不过是种载体,它承载着情意。情意重,就是礼重。载体重,反而是对情意的亵渎。只要你胸中有一股浩然正气、朴素情怀,就应该坚守这一份信仰,而不要轻易被外界污染,不要用厚此薄彼的物欲去称量礼的轻重,比如对于好朋友,不妨送上真挚的节日问候。一个电话,一则短信,只要是原汁原味的真情美意,对方就能感受到这种真挚,深受感动。这些,就是最好的礼物、最有价值的礼物。
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过多注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该将其视为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
历代皇帝的送礼之道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的一段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在古代,很多臣子追随皇帝打天下,目的就是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获得功名利禄。而“利”和“礼”向来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如果皇帝不懂得“送礼”之道,便不会得到臣子的拥护。大臣们为皇帝出谋划策,争夺天下才有了皇帝坐拥天下的机会。如果皇帝没有使大臣们得到好处,那么谁还会愿意为皇帝卖命呢?所以说在古代,皇帝是九五之尊,即便如此,皇帝也要送礼,目的是为了拉拢人心,为了巩固朝政。
皇帝送礼给臣子,一般都有特殊的用意。哪个大臣立了功,皇帝便会赏赐一些东西,或升职或赐给土地金银甚至美女。其实这都可以说是皇帝所送出的“礼”,也就是说在古代地位高的人都借“赐”来代“送”。皇帝送礼自然没有人能够拒绝,只要皇帝高兴,愿意慷慨解囊,不管送什么,做臣子的都得高高兴兴地接下这份大礼。
能坐上皇帝宝座的,无不精通送礼之道。他们知道送礼一事,既要送出去,还要找准时机,又要有名目,让受礼的人面子上好看。
宋太祖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主要的兵权还掌握在将领们手中,他很担心将领们某天不听指挥发动军事政变,把自己给推翻了。于是,太祖就想出了一个剥夺将领兵权的主意。
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话,软中带硬,使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锅,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姻亲,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在解除石守信等诸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赵匡胤不愧是送礼的高手,他的送礼手段师出有名,看起来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句句话都切中了手下武将的心,所以石守信等人才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交出手中的兵权。
皇帝的礼物有时候确实厚重得让臣子笑逐颜开,而有时也是一颗名副其实的炸弹。如果皇帝对谁不满,却念其德高或者是功大,怕引起满朝文武怨言,便会赐予“礼物”暗示。也许这份礼物受了便是死路一条,但是却不可不受。皇帝送礼你敢拒绝,那便是抗旨不尊,更是死罪。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曹操称帝,谋臣荀彧公开表示反对,遭到了曹操的嫉恨。但是荀彧跟着曹操屡建奇功,功劳很大,曹操怕公开杀他会遭到天下人的责骂,便派人送给他一盒果品,荀彧打开盒子却发现里面是空的,于是不得已便自杀了。曹操的这份礼无疑送得十分巧妙,既达到了目的,也让众人认为他依然是那个爱惜人才的曹孟德。
皇帝送礼有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通过礼物这个试金石检验自己的团队的忠诚度,了解团队中每个人的品格和性情。
乾隆在位时提倡节俭。一天上朝,他对文武百官说:“众位爱卿,朕今天要送你们一份礼物。”接着让侍卫拿来很多便器。这时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何用意。此时乾隆说:“这可是朕亲自让人用铜打造的,你们以后每天都要用它方便。”
虽然百官都不知皇帝有何用意,但是他们还是用了。几个月后的一天,大臣们几乎都忘了这件事,乾隆却突然提起,并让文武百官明天上朝时把便器都带过来。第二天殿前放了很多便器,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却被腐蚀得不成样子了。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此时,乾隆皇帝说:“谁是真正节俭,谁是装的,一看就明了了呀!”原来皇帝用铜打造便器,是因为铜容易被酸性腐蚀,如果人们每天大鱼大肉地吃,那么排出的便呈酸性,便会把便器腐蚀掉;相反如果每天是粗茶淡饭,那么便器就不会被腐蚀。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皇帝送礼必有其原因,其暗藏的心思更是让人琢磨不透。皇帝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完全掌握臣子的命运,他对臣子慷慨解囊,只是为了让臣子更加忠心地为国效力,而并不会刻意去揣摩臣子的内心。
礼物赠送的十戒律
经过前面的讲述,相信大家对礼物的重要性又有了更高层次的了解,但送礼并非是想送什么就送什么,因此很多人总在送礼这个问题上犯难。其实,从送什么样的礼物到怎样送出去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专业人士精心的总结,大致有十个方面的问题在赠送礼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一、注重情意。真诚的情感是送礼的关键,即使是平常之物也如雪中送炭,礼轻情意重。赠送的礼品是情意的载体而不仅是商品,商品的价值可以反映在价格上,而情意却是无价。所以,要选择你自己也希望接受的礼物。如果你送的礼物连自己都不喜欢,人家怎么会喜欢呢?
二、要了解对方的喜好。一个真正懂礼节的人应该明白,交往应该以对方为中心,在交往时换位思考,赠送对方的礼品应该是对方所需要的、喜欢的,而不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否则,你送给人礼物,别人未必喜欢。所以,要根据受赠者的实际需求选择礼品,要了解对方的兴趣和爱好。比如人家烟酒不沾,送烟酒就不合适。例如,对方是杂工,若送一大套现代文具用品给他,他就有可能产生被讽刺的感觉;送大减价的东西给讲究品位的人,无疑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一般说来,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对富裕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三、记得把礼物上的价格标签拿掉。标签在许多场合都会给送礼者带来不好的情感和利益效应。礼物就变成只能传递两个讯息,一个是“我们的情谊值多少钱”,“看着吧!下次得回同样价格的礼物给我”。这个讯息可以把所有送礼的情份都打得稀里哗啦!另一个是当你的礼品价格高于其他送礼人的价格时,也许主人会高兴,但其他送礼人则会反感。当你满心欢喜地把一个价值不菲的礼品送给主人时,发现其他的人礼品价格远远高于你时,你会觉得寒酸和尴尬。去掉标签,就可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失礼的现象和场面。
四、选择礼品时,重点要放在:受礼人是否方便?如果受礼人的家很拥挤,你却送了一大幅山水挂画,就会增加他的困扰;如果不在受礼人的家赠礼(如在外聚餐时)他也没有交通工具运送,你所送的礼物,反而变成他的一大困扰了。
五、送礼时语言要得体。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送礼时自己谦和而得体的语言会营造一种祥和的气氛,无形中增加相互间的友谊。但过分的谦虚最好避免,如“薄礼!薄礼”“一点小意思”或“很对不起……”等,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轻视。如果在赠送时以一种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是很贵重的东西”也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的是自己对受赠一方怀有的好感与情意,而不是强调礼品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而轻意的地步,甚至会使对方有一种接受贿赂的感觉。
六、不要惦记别人是否回礼。送出去的是一种感情,而不是带着功利的心思。满怀给予的快乐去赠送礼物,对方一定可以感受到你的情意,这已经是很好的回赠了。如果同时再收到对方的还礼,那种喜悦会成倍增长。反之,如果送出礼物后,始终想着回报,十分在意结果,就失去了送礼的初衷。
七、别出心裁,避开送礼的高峰。比如说快过中秋节了,到处在送月饼,那你也跟着送一大堆的月饼,对方很难高兴起来,他这时候可能正对着一屋子的月饼发愁呢!在赠送礼品时最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别出心裁地选择些独特的礼品,这样才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自己打造良好的社交形象。八、送出去之前一定要检查一下,确保物品完好无损,否则别人打开包装后发现礼物缺胳膊少腿,会哭笑不得的,你也会很尴尬。如果是食品的话,最好仔细检查一下保质期限,把变质的东西送给对方,不是给对方送心意,是给对方送垃圾。
九、不要忘记给礼物穿件精美的外衣。礼品不同于自用,好的内容重要,好的形式更添彩。送礼原则是尽可能地选漂亮包装。一般来说,散装礼品或用报纸等简装的礼品是不能送人的。礼品包装的原则是越精美越好。包装礼品的好处是很多的,漂亮的包装不但能够表达出你的精心与诚意,还可以使礼品显得更美观,更具有艺术性,另外还能避免俗气。
十、在赠送礼品时还需要注意不要犯了对方的禁忌。各国、各民族、各宗教,甚至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信仰和禁忌,大家只有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才能让受礼人高兴。例如,给人送寿礼不要送“钟”,给新婚夫妇不能送梨,给普通的异性朋友送礼不能送内衣内裤、文胸腰带、戒指项链等物品;证券市场从业人员的礼物不能是“熊”,因为证券市场最忌讳“熊”;在涉外公关活动中,送礼尤其要考虑对方国家、地区、民族的禁忌,拿国际交往中最常见的礼物鲜花来说,各地的禁忌也是不同的。在巴西,绛紫色的花在葬礼上不能送;在法国和一些拉美国家,菊花被认为是死亡之花;在德国,不能给女主人送红玫瑰;在日本不能给人送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