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主要生活在今天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地,时间大概在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虽然罗马人和希腊人将其视为蛮族,但是日耳曼人同样具有自己的文化,并且对整个欧洲文化的贡献也非比寻常。更为重要的是,日耳曼人是直接导致罗马帝国灭亡的力量,只不过后来被强大的基督教文明所吞噬,最终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日耳曼人的历史进程
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日耳曼人的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从而进入罗马人的视野。史料记载大概到了公元前330年,古希腊旅行家匹泰阿斯发现了日德兰半岛上的日耳曼人,后经确认,这些人是日耳曼民族中的哥特人,这也成为日耳曼民族最早的文字记载。而在此之前,日耳曼人还被希腊人和罗马人统称为凯尔特人,各个时期的学者都没有提到过日耳曼的名字。
至于日耳曼人的起源,后世学者普遍认为与铁器时代同期,其生活地域主要包括今天的北欧平原、丹麦和瑞典南部等地区。在公元前500年左右,日耳曼人基本成为独立民族,并且开始接触到地中海文明圈。到了公元前2世纪末,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日耳曼人开始了大规模迁徙,并且在迁徙途中很快遇到陶里斯科人的抗击。陶里斯科人自知不是日耳曼人的对手,只是将希望寄托在背后的罗马帝国。可惜此时的罗马帝国已经是内外交困,因此他们的援军被日耳曼人一举击溃,日耳曼人从此开始了和罗马人的正式交锋。
在此之后,日耳曼人越战越勇,在转战过程中屡次击败罗马军队。然而,新生的日耳曼人毕竟羽翼不丰,此时仍不是罗马帝国的对手。到了公元前102年,日耳曼人果然经历了两次大败,随后便无奈结束了对罗马帝国的攻伐,转而退居高卢地区。由于此时的凯尔特人正陷于激烈的内战,日耳曼人坐收渔翁之利,最终取得了高卢地区的统治权。凯撒出任罗马帝国皇帝后,开始对高卢地区的日耳曼人进行征讨,但只是将其赶到了莱茵河右岸。后来的罗马皇帝继承凯撒遗志,对残余的日耳曼人持续进攻,使其处境越来越艰险。
不过,由于日耳曼人顽强抵抗,罗马帝国不得不最终放弃了对他们的剿灭,并且在公元1世纪末划出了一片土地给日耳曼人,日耳曼人从此有了充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此之后,罗马帝国对于日耳曼人开始采取守势,他们依山据险修建一些防御工事,其中最主要的是一条长达550公里的长城,史称“日耳曼长城”。然而到了罗马帝国末期,罗马人的防范意识开始薄弱,防范行动也开始力不从心。他们不仅允许大量日耳曼人迁入长城以内,还在边军中任用了大量日耳曼人,其中不少都在后来升任罗马军队要职。
在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罗马帝国逐渐式微,日耳曼人则日趋壮大。截至公元419年,日耳曼人的一个分支终于建立了他们的第一个王国,并且在建立之前攻破了罗马城,使得罗马帝国威严扫地。到了公元411年,日耳曼人的两个分支又在西班牙建立了汪达尔-阿兰王国和苏维汇王国,其中的汪达尔—阿兰王国也在后来攻破了罗马城,并且进行了严重的破坏。在此之后,日耳曼人还分别建立了勃艮第王国、东哥特王国和伦巴德王国等,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腐朽势力。
这样一来,日耳曼人历时两个世纪,前后分化出十几个政治集团,并且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王国。在与罗马帝国的激烈对抗中,虽然日耳曼人取得了最终胜利,但是他们的民族也因此变得支离破碎,总体来讲有三个主要分支,包括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和北日耳曼人。其中,西日耳曼人主要包括法兰克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等;东日耳曼人主要包括东哥特人、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等;北日耳曼人包括丹麦人、挪威人和瑞典人等。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之后,西日耳曼人和东日耳曼人逐渐融合,成为现在的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人民的先祖,丹麦、挪威和瑞典人现在也有相应的国家存在。
2.日耳曼人和基督教
由于历史的文明进程不可阻挡,日耳曼人虽然击败了罗马帝国,但是最终还是被融入了整个欧洲文化,或者说被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基督教文明所吞噬。当然,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基督教文化也受到了日耳曼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日耳曼人积极努力的结果。再加上他们也对基督教进行了大力推崇,此前多神教和基督教平分天下的欧洲社会局面终告结束,欧洲文化从此进入基督教时期。不过和凯尔特人一样,日耳曼人在起源之初同样信奉原始宗教,后几经改变才成功信奉基督教。
大概在公元4世纪开始,东日耳曼人率先接触基督文化,这是文明对野蛮的同化,因而是自然而然的。但是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东日耳曼人的统治者开始感到威胁,并且最终对基督教展开打击。不过,基督教在东日耳曼人心中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这使得东日耳曼人中的基督教势力很快推翻了原来的统治者,东日耳曼人的基督教化也随之大幅推进。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东日耳曼人信奉的是阿利乌派基督教,这被正统的罗马教廷视为异端,所以东日耳曼人信奉的也并非正统基督教。
后来随着东日耳曼人大举迁入罗马帝国,很快与当地信奉正统基督教的罗马人发生冲突,最终以东日耳曼人改信正宗的基督教结束。当然,在此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前文提到的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和伦巴德王国,就曾坚决信奉阿利乌派基督教,后来这三个国家被罗马帝国和正统基督教势力联合绞杀,残余势力被迫改变宗教信仰,这才使得东日耳曼人全部信奉了正统的基督教义。
西日耳曼人的正统基督教化也不顺利,即使连最早完成改变的法兰克王国也同样如此。克洛维是带领法兰克王国走向基督化的统治者,但他最早信奉的却是多神教,并且其家人有信奉正统基督教的,也有信奉阿利乌派基督教的。庆幸克洛维及时顺应了历史潮流,最终改信基督教,从而引领整个法兰克王国走向正统基督教化。接下来的历代法兰克国王采取武力和传教同时进行的方式,大肆扩张本国领土,最终成就了一个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其余如爱尔兰王国,也通过传教士和罗马教廷的不断努力,最终完成了正统基督教化。
北日耳曼人主要生活在北欧,他们是最后加入基督教世界的一支,同时也是最排斥基督教的一支。早在中世纪时期,北日耳曼人开始逐步侵入西欧,并且将基督教徒视为自己的首选劫掠目标。但是随着他们和当地居民的融合,基督教也开始对其产生影响,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日耳曼人愿意加入基督教。可惜他们的信仰并不坚定,尤其是在他们回到北欧之后,很快就改回信奉多神教。
到公元826年,传教士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成功促成丹麦王信奉基督教。但是传教士还没来得及进行下一步举动,哈拉尔德就被赶下了王位,新国王仍然信奉多神教。这样直到整整1个世纪之后,传教士才成功促成另一位丹麦国王信奉基督教,从而打开了基督教在北欧传播的突破口。截止到公元12世纪,通过传教士的不断努力,北日耳曼人基本完成了基督教化。
综合来说,日耳曼人的基督教化有三个特点:第一,传教士都是先从统治集团打开突破口,然后依托他们对普通民众进行宗教传播;第二,日耳曼人在基督教化的同时,基督教也在日耳曼化,只不过前者比后者更加明显而已;第三,日耳曼人采取武力和传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宗教信仰转变,是极为科学和实用的。如此一来,日耳曼人不仅加快了自身的文明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整个欧洲社会的文化建设,并且成功继承了基督教的文明成果。
3.日耳曼人的文化遗产
日耳曼人的社会文明进程虽慢,但他们在长期斗争生活中所总结出来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斯塔夫里阿诺斯据此认为,日耳曼人虽然毁灭了古典文明,但是也为新文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如此才让欧洲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强大动力,并且最终能够向全球进行势力扩张。所谓“独特的就是文化的”,日耳曼人留下了如此独特的思想精神,也就注定为欧洲社会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综合来讲,日耳曼人的文化遗产共有四个方面,具体内容分别为:
(1)社会制度方面。日耳曼人留下来的社会制度主要有两个,一是亲兵制,二是马尔克制。其中,亲兵制是指国王将国家土地(也可以称为国王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以此作为对他们的封赏,或者是给他们的劳动报酬。众所周知,土地是古代人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源,日耳曼人也不例外,所以土地是包括国王在内的每个人的梦想。当然,土地对于被封赏者而言,还存在着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荣誉。如果一个人有封地,那么他一定为国家或国王作出过重大贡献,而且他们的封地是世袭的,这也就奠定了受封者及其子嗣的贵族地位。
接下来是马尔克制,这其实就是一种基层农民的管理制度,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土地价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公社制度,俗称“吃大锅饭”。这一制度最早由法兰克人创建,具体来讲,就是国家把土地定义为公共财产,然后由集体共同付出劳动并统一收取回报,土地权力主要集中在公社。后来经过发展,土地的种植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农民对土地具有使用权,按照规定年限进行土地的统筹和分配,但是劳动工具和非劳动产出资源则归公社所有,如矿产。
(2)法律制度方面。日耳曼人在法律制度方面的遗产为《日耳曼法》,这是日耳曼人在侵入罗马帝国势力范围后,结合罗马人和基督教文化,最终创立出来的法律规定。由于日耳曼人后来分成了若干分支,所以整部《日耳曼法》也就包括若干分支法典,包括西哥特人的《尤里克法典》、勃艮第人的《贡多巴德法典》和裘特人的《埃塞伯特法典》等。后来,《日耳曼法》成为西欧封建社会建设的法律基础,几乎每一部出台的法典都可以看到《日耳曼法》的影子,如《德国民法典》。
(3)艺术方面。主要包括文学和音乐,其中,文学主要继承自日耳曼人的神话传说,比较集中的地区在北欧,其神话描述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比起其他民族的神话要略晚。不过到了公元7世纪以后,基督教文明传播到北欧,日耳曼人的神话传说统统被视为异端,因而大部分遭到焚毁。残存的作品被后世学者整理成《埃达》一书传世,对后世的德国和英国文学有深远影响,比如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在开头描写了三个女巫,就是直接取材于北欧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另外的音乐同样如此,如瓦格纳的《神界的黄昏》,几乎是北欧神话的歌剧翻版。
(4)社会文化方面。如时间、节日和地名等。首先说时间,西方社会的很多时间都是用日耳曼神灵来命名的,比如星期二,就是以他们的战神提尔(Tyr)来命名的;其次是节日,以基督教的复活节为例,就是以日耳曼人的春之女神(即艾欧斯特)来命名的;最后是地点,由于日耳曼人最早信奉的是多神教,因而用于欧洲社会的地名就更加不胜枚举了,比如英国的旺斯代克、丹麦的欧登塞和瑞典的欧登斯堡等。
4.日耳曼人的社会建设
日耳曼人最先和罗马人接触的是苏维汇一支,当时的日耳曼人还处在氏族社会时期,基本上以畜牧和打猎为生,伴有少量的农业种植,生产力非常落后。农业方面,日耳曼人仍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即使是一块比较肥沃的土地,耕种几次之后也不得不废弃,然后再去开垦新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日耳曼人长期过着病饿交加的日子,几乎在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大批日耳曼人死于伤病,平均年龄也只有35岁。
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和拓展生存空间,日耳曼人形成了初期的军事民主制度,社会组织也开始走向公社化,这就是上文中已经提到的“马尔克制”。在这种制度下,每一户日耳曼人从公社领取土地进行耕种,劳动产品为个人所得,同时他们也继续从事畜牧业,并且有所发展。到了公元1世纪左右,日耳曼人开始和罗马人进行贸易往来,双方各取所需,维系了一段为期不短的和平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好转,日耳曼人的数量开始激增,但土地利用率却未能随之提高,因而他们长期陷于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中。
铁器文明传入,对于日耳曼人的影响颇为深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的犁头,这让日耳曼人的劳动效率得以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贸易往来也在逐步加深,大迁徙开始之后,日耳曼人在其他民族那里得到了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极大地增加了他们与罗马人的交换资本,最终得到了罗马帝国的武器供应。再加上大迁徙过程中日耳曼人接触到了很多民族的先进技术,自然也全都学归己用。所以,日耳曼人在这一时期的农牧业、加工业、纺织业,甚至造船业,都有明显进步。
不过对日耳曼社会推动最大的,还是商业文明的传入。最早的时候,日耳曼人之间也有贸易往来,但是他们并不使用货币,而是直接进行货物交换。尤其是在长期的定居生活中,基本形成了实物交换的统一标准,社会各个行业几乎都参与到了这一活动中。在当时,日耳曼人最重要的商品是牲畜,因为牲畜不仅是商品,本身还是很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因此,牲畜在后来几乎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充当着货币所担负的功能。值得欣喜的是,日耳曼人在与罗马人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不仅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建立在畜牧业之上的加工业也有所发展,比如养蜂和织布等。
农业生产方面,由于日耳曼人生活的区域地质恶劣,光热不足,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因而他们虽然付出了比罗马人更多的劳动,得到的回报却远不及罗马人。后来,日耳曼人学会利用休耕和施肥来提高土地生产率,曾一度满足自己的社会需求。但是这种需求的满足,再一次带来日耳曼人口数量的激增,土地承载能力的一再崩溃,终于促使他们向罗马人竖起了战刀。此外,日耳曼人的主要粮食作物一直是大麦,初期只是简单地熬成粥食用,后来发展到磨成面粉食用,并且一直发展到可以烘焙成面包。
总体来讲,日耳曼人的历史是贫穷和困苦的,他们最早生存的地方自然条件十分匮乏,后来因为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开始四处迁徙。史料记载,日耳曼人的迁徙是从点到面的,也就是说,某个日耳曼人由于种种原因从原部落中脱离出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定居,然后原部落或其他部落也会有人因各种原因分离出来,这些人就会依附第一个定居的日耳曼人。这种社会最底层的迁徙,也成了整个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缩影,他们正是利用这样的方法,才最终完成了对罗马帝国的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