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分钟,读懂心理学(全新插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养成快乐的习惯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有一句名言:“让人苦恼的并不是发生的事本身,而是他们对所发生的事的主观看法。”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当快乐时,我们的思维便会更加活跃,表现也更加出色,身体也更健康。身心医学已经证明,快乐的情绪使我们的胃、肝、心以及所有内脏的功能都更加趋于良好。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精神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人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享受着愉悦。快乐是无私的,当感到“别人需要我”时,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因为这说明我们对他人重要,你很能干,可以帮助别人得到快乐,而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就收获了快乐。然而,如果你认为快乐是可以挣得的某种东西,或是将快乐看成因为付出而应该得到的奖赏的话,你就很可能会因为希望得到快乐而变得不快乐。例如,你在公交上给别人让了座,但是对方并没有对你的行为表示感谢,如果你这样做是为了得到对方肯定的话,你便会感到不快乐。要知道,快乐源于无私,而非某种“回报”或是奖励。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我们永远都是希望活着,而非活着;总是希望快乐,但是如果我们只想着未来,那不快乐就是必然的。”要知道,希望总是针对未来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活在当下,没有享受眼前的生活,而是坐等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话,我们就永远无法获得快乐。如果我们只想着找到一份好工作、将购房贷款还清、熬到孩子大学毕业、将某项工作完成或是取得某个胜利的话,我们就会一直处于失望的状态,因为我们只有在达成上面的目标时才会快乐。如果不能“现在”就学会快乐的话,我们将永远都无法获得快乐的经历。

要知道,快乐不是建立在某个外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的,因为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便会出现。而我们的人生旅途就是由一连串的问题组成的,因此,如果想永远快乐,那现在就必须快乐,而不是“因为什么”而快乐。所以,当我们身陷悲惨处境时,只要我们不抱着消极的看法,就算不能完全变得快乐,我们也能让自己更快乐些,而只有积极的心态才能让我们走出困境,走出人生的低谷。

人具有追求目标的能力,当人们在面对某个积极的目标并且为之奋斗时,人便是快乐的。爱迪生的实验室曾经被一把火烧得精光,有人问他:“你还有什么可以做?你的一切都毁了。”爱迪生回答道:“明天一早我们就开始重建实验室!”爱迪生始终都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他可能因为实验室的损失而感到沮丧,但绝不会因为“现在”的沮丧而放弃永远的开心。

参加过电视台现场录像的朋友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主持人发出“请鼓掌”的信号时,每位观众都会开始鼓掌。当他又发出一个“请笑笑”的信号时,每位观众又都会配合地笑起来。在场的每位观众就像温顺的绵羊一样,主持人要他干什么,他便会温顺地做出相应的反应。不快乐的人也一样,当环境向你发出“快生气”或是“快变得不安”的信号时,不快乐的人便做出相应的反应。

因此,只有让快乐成为习惯,你才会变成主宰者而非环境的奴隶,正如罗伯特·路易斯所说的那样,“快乐的习惯可以使一个人摆脱或是基本摆脱外界环境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