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眼界大开,人外之人求伯君
IT江湖侠客行
1987年,在雷军参加高考的时候,选择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就是这一个选择,让他踏入了IT行业,同时也是这一选择在冥冥之中影响了他的一生。
当时的IT江湖正英雄辈出,一夜成名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雷军进入IT行业之后,很快就被这个他认为颇具浪漫色彩的江湖吸引住了。在雷军看来,IT行业就是一个自由的江湖,电脑带给他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个高手云集的江湖里,只要是有实力,谁都能够像一个武功盖世的剑客一样以键盘为佩剑,四处行侠仗义,来去如风。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比特都像是武功秘籍里的一招一式,令他可以凭借它们笑傲江湖。
接触到电脑之后,雷军就像是一个江湖里的武痴一样,对程序的热爱几乎到了痴狂的程度。在学校里,每天他都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为了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程序知识,他甚至还改掉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午睡习惯。
在学校里,雷军就是一个模范生,他学习刻苦,很快就修完了大学的课程。他在大一时编写的Pascal程序,在大二的时候就被学校编进了大一的教材中。
毕业之后的雷军选择去了北京,当时他被分派在北京近郊的一个研究所里工作。对于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雷军说:“大学毕业时,我上班的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不低。比起身为政府官员的父亲,钱要多出几倍,这在当时是我怎么都无法想象的事情。”虽然在研究所里的工资较高,但是对于雷军来说,他依然觉得研究所并不是自己期望中的“江湖”。他需要挑战,需要激情,于是,他开始利用下班时间与中关村的大佬们打交道,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自己真正想要的“江湖”。
后来,雷军在一个计算机展览馆认识了自己仰慕已久的求伯君,他说自己当时被震撼了。当时站在雷军面前的求伯君给雷军的感觉就是,他的身上透着一种成功者的气质,那种气质就像是只有武功盖世的剑客身上才有的杀气一样,那是一种王者的气场,雷军感觉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有了第一次见面时的震撼,当后来求伯君邀请雷军加盟金山的时候,他并没有思考多久就给了肯定的答复。于是,他开始了在真正意义上的江湖中的闯荡。
换了工作之后的他,编程不再是他的学业或是爱好,而是直接成为他生活的全部。编写程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在这一过程人的思想可以任意驰骋,可是十分消耗脑力与体力。这就像是一段枯燥的闭关修行,可是雷军就是喜欢上了这样简单而又复杂,乏味而又精彩的编程生活,并且乐此不疲。有时候他甚至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写下去,用自己的手指在电脑中修葺自己的王国,不为名利,不求“独霸江湖”,只是为了自己喜欢,自己挑战自己。
雷军曾经说过:“喜欢写程序,做程序员就是上天堂;不喜欢写程序,做程序员就是下地狱。”他说,“程序员需要整天趴在电脑前,经常没日没夜的,非常辛苦,而且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少写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行。喜欢的人,日子过得非常开心,每写一行代码,都会有新的成就,尤其当自己的作品被广泛应用的时候,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不喜欢的人,坐在电脑前极端无聊,被进度压得喘不过气来,天天为找bug(错误)、改bug而生气。”
雷军曾经这样评价一个他非常欣赏的程序员:“他写程序全是在上班时间,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从不加班,但上班时间他时间利用率很高,连水都不喝,女朋友的电话都是中午去接。像这样的人就是为写程序而生的,就像李昌镐是为下棋而生的一样。”而实际上,雷军又何尝不是一个为写程序而生的人呢?
但是,IT行业毕竟还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场,当梦想遇到现实,任谁也会迷茫纠结。雷军也曾经迷茫过,在行业里,他要做的软件绝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决定,更多地,他还要写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业化软件,这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无疑就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因为,对于商业而言,没有市场的产品做得再完美也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也就意味着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这也就是一个程序员的失败。
市场需求对于雷军的要求就像是擂台规则对剑客的约束,面对这种现实,雷军最终选择从编程的小角色中走出来,他开始参与公司产品的设想与管理,以求能够成为排兵布阵的将领。
1992年,雷军出任北京金山开发部经理,就这样,他的管理生涯开始了。此后,雷军一直都没有离开过IT行业,尽管在此后的时间里他经历了不少跌宕起伏的事情,可是雷军始终都没有放下过自己的雄心。后来很多人问他,这么多年你为什么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向前冲的激情?雷军给出的回答是:“让经由我手开发的软件运行在每一台电脑上的想法是在大学时形成的。开始时只想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后来逐渐明确为理想。一个人能够消费的财富是有限的,唯有理想才是保持后劲和激情的动力。缺乏方向的生活会让人觉得很郁闷,而理想不但让人充实,也会使人在奋斗过程中不受欲望的干扰,在众多的诱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虽然雷军的回答有些“冠冕堂皇”的感觉,可是这的确就是多年来激励雷军一直走下去的潜在意识。
其实雷军本身就有着一种剑客的浪漫情怀,他的很多决定在别人看来都是任性自由的,而他就是喜欢做一些理想主义的事情,尽管有些决定并不是什么精明的商业决定,但总是能够让人感受到他对理想的激情。
雷军就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剑客,有梦想也有激情,在金山长达16年的风雨兼程中,雷军从一个徒有梦想的“小兵”最终成长为一个运筹帷幄的三军统帅。他是一个随性自由的剑客,也是一个所向披靡的剑客。
相识求伯君
雷军与求伯君的相识,让他走进了金山,这是雷军商海沉浮的真正开始。
在与求伯君真正相识之前,雷军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认识了求伯君。1990年初,还在读大学的雷军在朋友那里用了一个WPS汉卡,当时雷军就被这个汉卡震住了。他回忆时表示,那个汉卡不仅界面易用美观,而且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打印结果可以先模拟显示出来。这让雷军大吃一惊,一开始他还认为这一款作品一定是出自国外的某位大家之手,因为当时的雷军并不认为国内会有人能够编写出如此完美的程序。可是,当他从朋友那里得知WPS是比他大不了几岁的求伯君一个人的作品的时候,雷军不由得震惊了。
当时在大学里小有名气的雷军一直认为自己是顶尖的程序员,可是当他见识了求伯君的汉卡的时候,才终于明白什么叫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直以来他所编写的几款自认为良好的作品,在WPS面前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也是从那时起,雷军就对这个并不相识的程序员和WPS产生了一种无法抹去的情怀。
那时候电脑的存储和运算能力与现在相比还是严重不足,WPS软件必须要有一块汉卡支持,但是这种汉卡在当时可是价值不菲的。雷军很想买套来用用,可是一套的价格要高达2000多元,这对于还在读大学的雷军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虽然没有钱买,可是雷军还是对其充满了渴望,没有办法,最后他禁不住诱惑决定把WPS解密,然后再移植到普通电脑上直接使用。
要想把WPS解密是一件困难而又麻烦的事情,雷军为了这件事情忙得几乎两个星期都没怎么睡觉,最终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将其解密。后来,精益求精的雷军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汉卡做了一些增强和完善,改进之后很多朋友也都用过,都说确实是比原版的更上一层楼了。于是,被雷军解密之后的WPS版本逐渐变成了当时国内最流行的WPS版本。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当后来雷军见到求伯君本人的时候,不禁与他成了莫逆之交。
雷军说,“我永远记得这一天。”这一天是1991年11月4日。这一天,雷军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WPS创始人求伯君。“我看到的是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全身名牌。”雷军想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这样回忆道。
当天的求伯君穿了一件质地很好的黑色呢子大衣,这令雷军很震撼,他说:“我当时很震撼,觉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征。”与求伯君的成功气质不同的是,雷军当时拿出来的名片上就只印了自己的名字和寻呼机号码,而求伯君递过来的名片上印着的是“香港金山副总裁”的显赫名头。
第一次见面之后,很快,雷军就意外地受到了求伯君的邀请,当时求伯君请雷军在北大南门的一家饭店里吃了一顿烤鸭,当时求伯君就有意邀请雷军加盟金山,但是因为雷军在一家研究所工作,所以对于他的邀请并没有当面回应。求伯君见他有些迟疑,于是就让他回去好好想一想,如果决定了第二天中午就到燕山酒店来找他。
第二天中午雷军又去找了求伯君,这次见面之后求伯君就知道雷军还是有加入金山的意愿的,于是他坐下来给雷军阐述了自己对软件产业的理解。雷军听了他的一番讲述之后,被对方的想法打动了,于是,雷军最终决定进金山。
从二十几年前的相遇,随后共同在金山里奋斗,到今天的各自发展,雷军与求伯君之间可以说是“明争暗斗”的良友关系,对于求伯君这个朋友,雷军也是十分看重的。
求伯君其人
求伯君比雷军大5岁,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他的IT行业生涯源于1986年10月的一趟深圳之行。
当年轻的求伯君第一次踏入深圳这个城市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深圳街头的繁华景象震撼了。繁华的商业街,像竹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这些无一不触动了求伯君渴望一展抱负的雄心。他说:“我突然发现深圳的世界是真漂亮,什么都新鲜。在深圳,我第一次听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喜欢这种快节奏。”
当时的求伯君只有22岁,正值梦想燃烧的青春岁月,深圳之行让他看到了自己梦想的伊甸园。“我从深圳回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到要离开我们单位,首先是申请调动,其实调什么调,我都知道不可能的了,只不过是手续上的事。调动不行就辞职,我在辞职还没有批准时就走了,最后不干了,然后我们单位把我开除了。”当时北方的企业还没有流行员工辞职这样的说法,但是当时的求伯君就像着了魔一样,就是要离开去深圳种植自己的梦想。求伯君说,自己当时也是管不了这么多了,为了尽快离开,户口、档案也全都不管了。
他几乎是抛下了一切去了陌生的深圳,做好了一切重新开始的准备。在去深圳的途中,因为河北的一个朋友遇到了计算机打印的问题,他就在河北涿州市逗留了几日,当他将朋友的问题解决之后,他突然产生了一个要研发一种通用的、支持多种打印机的打印驱动软件的想法。求伯君像雷军一样,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技术控”,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花了9个晚上开发完成了它。
后来到北京辗转去深圳的时候,他将自己的那套软件展示给当时打印机市场的巨头四通公司,正好当时四通公司缺一套好用的打印驱动软件,于是就买下了求伯君的这套软件。也是因为这套软件,四通公司想着留下求伯君,可是当时求伯君一心想着要去深圳,所以一开始就拒绝了。而四通也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表示他可以先过来,一年后公司会在深圳成立分公司,到时候就可以将他调过去。于是,就这样,求伯君进入了四通公司。
后来由于做生意不是他的长处,他又去了香港金山公司,因为在金山他可以专心致志地开发软件。求伯君对开发软件也是十分痴迷的,当他想到要开发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时候,从1988年5月到次年9月,他一直都待在公司为他准备的房间里不分昼夜地编写软件。除了睡觉就是编程,饿了的时候也只是一碗方便面就解决了。
他说:“研发过程之中的艰苦对我来说也不算艰苦,因为我本身喜欢做这个事情,就是有点枯燥而已。”但是,夜以继日的编程终究还是熬坏了他的身体,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就因为肝炎一再复发先后住了三次医院。每次都是长达一两个月,即使是在医院里,求伯君还是闲不下来,在软件开发关键时刻,他索性直接把电脑搬到病房里接着写。
就这样,他终于完成了由十几万行代码写就的WPS。金山WPS一经上市就在市场上迅速取得了成功,很快就被业内所看好,而在这之后,就有了雷军解密WPS汉卡,并与求伯君结识的事。
北上首都,金山的第六个人
1991年,当同级的毕业生都选择去深圳、广东“淘金”的时候,雷军却选择在毕业后去北京闯荡。与去南方的无数淘金者不同的是,在雷军看来,年轻人不应该只追求金钱,而是更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北京与金灿灿的南方不同,北京有中关村,深圳没有;北京是一个会集着无数追梦的年轻人以及各行各业精英的地方,而深圳只是一个集聚财富的地方。所以,在梦想与金钱面前,雷军选择北上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在这一年,雷军结识了金山创始人求伯君,随后就进入了金山。回忆起20年前的事情的时候,雷军说道,自己进入金山的时候是22岁,那时候的金山就只有五个人,自己进入金山之后,就成了金山的第六个人。
当雷军决定进入金山之后,他就坐上了赶赴珠海的汽车,当关上车门的那一刻,曾经带给他无限梦想憧憬的北京被他关在了门外。只是,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很快,他就重新回到这个曾经被他关在车门外的地方。
进入金山之后,雷军就从一个程序员开始做起,他将自己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去,那时候的他心中只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愿望,那就是一定要做出一款伟大的产品来。
来到珠海之后不久,他就在这里遇到了当时来珠海出差的王全国。两人见面后,坐下来聊了很多,雷军还执意邀请王全国同他一样加盟金山。当时雷军说道:“首先,金山有让程序员成功的传统,我们未来可以在金山成功;其次,金山有钱,可以支持我们干想干的项目;第三,金山有很好知名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就是雷军给予王全国一定要加盟金山的理由,同时也是他当初决定要加盟金山的原因。
王国军接受了雷军的邀请,他也像雷军一样对金山充满了希望,他不仅自己去了金山,同时还给金山带来了一批水平很高的程序员。
对于自己当初对金山的看法,后来,雷军还在另外的场合说到了与之类似的话,他说:“求伯君因为写程序,在金山成功了,而且是打工成功的。金山如果能够造就一个求伯君,就会造就出第二个、第三个。”
很显然,求伯君在金山的成功让他看到了自己在金山的希望,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金山长期待下去,并为之付出了自己几乎所有的青春岁月。
只是,与当初离开北京时所想象不同的是,对于珠海这个地方,他似乎有些水土不服。在珠海的那段日子,雷军感到万般的不适应,当时珠海的街面上没有他在中关村常见到的行色匆匆的面孔,没有疾驰而过的自行车,眼前的景象安静而缓慢。在平常人眼里的安逸景象,到了雷军这里却成了没有压力的消沉。他说:“珠海的节奏突然一放慢,我就感到找不着北了。在北京,我可以把别人的成功、各种消息变成自己的动力,如果完全没有压力的话,我便什么活也干不出来。”
在珠海待了一段时间之后,雷军就想着要回北京去,即使那里拥挤不堪,即使那里危机四伏,但是那里终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珠海的安逸正在一点点地消磨他当初从北京带来的斗志。在珠海一天天地待下去,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株被移栽在盐碱地里的植物,长此以往,他一定会枯萎死去。雷军越来越渴望回到北京去迎接那里随时都会出现的挑战,即使失败,他也愿意在拼搏中感受生命的激情。
1992年8月15日,在求伯君的授权与支持下,雷军回到北京,牵头在北京成立了金山开发部,由他出任经理。北京金山的任务主要是负责WPS汉卡的技术支持,同时规划未来三到五年里金山的产品。
回到了北京,雷军就像是鱼归大海一样,做起事情来如鱼得水。他立刻开始着手打造属于自己的明星团队,利用自己之前在中关村积累起来的人脉,很快就收到了不少同行的合作意愿,就这样,他在很短的时间就打造出了一支聚拢了20多名顶级程序高手的明星级团队。
对于这个团队,后来他曾自豪地表示,自己生平最成功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初创建起这个团队,在自己的带领下,那些各怀身手的程序高手在三年的时间没有一个人离开,这是令他感到无比骄傲的事情。他说:“在金山这个环境里,组织一支队伍,患难与共工作三年,虽然后来很多人都离开了,但他们有的人在提到金山或金山产品的时候,还在使用‘我们’。多年以后,还有这么强的归属感,把我激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此时的雷军已经不再是当初刚入金山时的一个小小程序员了,他已经从金山第六人成长为一个有所建树的领导者,在此之后,本就吃苦肯干的雷军又被两位老板升职做了常务副总裁。而这,还仅仅是雷军在金山不懈奋斗的冰山一角。
从当初的六个人,到后来金山的飞速发展,今天的雷军再次回忆起来的时候感叹说:“以前在金山工作时,我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十几个小时,每周七天从不停歇,可以说,我把年轻时候的全部心血和热情都倾注在了这家公司里。想起那时候金山的一句广告语‘我的青春,我的金山’,时至今日自己还是像当初的很多人一样感慨万千,因为那时候的我们是真正把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全部放在了金山。”
2011年,雷军在金山战略发布会上说:“说得夸张点,我愿意为金山赴汤蹈火,我一度把金山看作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经历过十几年的惊喜与辛酸,如今,即便雷军离开了金山,可是他将金山永远地装进了自己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