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图馆:资治通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秦纪

李园乱楚

【导语】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春申君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李园,竟能将他置于死地。当朱英向他提出警告的时候,他还一笑置之,最后不但相位不保,连身家性命也没有了。

春申君是楚国贵族,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曾以辩才出使秦国,并上书秦王说秦楚应友好相处。当时楚太子完到秦国当人质并被扣留,春申君以命相保,设计将太子送回,随后他也回到楚国,被任为楚相。春申君曾率兵救赵,又曾率六国诸侯军攻秦。后因贪图富贵中李园圈套而被杀。

对于春申君其人,司马迁作了大体公允的评价:“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春申君以身殉君是对暴秦恃强凌弱行为的一种抗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楚国的利益,是值得称道的明智之举。但他“招致宾客,以相倾夺”,无非是把宾客当作显示富贵的摆设,他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贤才。即使有朱英那样的人,最终也只能恐祸及身而远去。

朱英探知到李园豢养刺客的情况,预见李园在楚考烈王死后,必定会因为与春申君争权而抢先下手谋害他。朱英将自己的预见告知了春申君,提醒他对李园进行必要的防范,并建议抢先下手除掉李园。可惜,春申君对李园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李园准备谋害自己的行为也没有丝毫察觉,因此,他拒不采纳朱英的意见。

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说的就是春申君失去了杀李园的机会吧?

【原文】

昭襄王九年(癸亥,公元前238年)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甚众[1],进之,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妹欲进诸楚王[2],闻其不宜子,恐久无宠,乃求为春申君舍人[3]。已而谒归[4],故失期而还[5]。春申君问之,李园曰:“齐王使人求臣之妹[6],与其使者饮,故失期[7]。”春申君曰:“娉入乎?[8]”曰:“未也。”春申君遂纳之。既而有娠,李园使其妹说春申君曰:“楚王贵幸君[9],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10],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常保此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之兄弟,兄弟立,祸且及身矣[11]。今妾有娠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王,王必幸之。妾赖天而有子男[12],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13]!”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妹,谨舍而言诸楚王[14]。王召入,幸之,遂生男,立为太子。

春申君遍寻能生育的妇女进献给楚王。

【注释】

[1]宜子:宜于生子。[2]持:带着。[3]舍人: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亲近左右。[4]谒:请求。[5]故:故意。[6]使:派遣。[7]故:所以。[8]娉:通“聘”。以礼物订婚。[9]幸:宠幸。[10]即:如果。[11]且:将要。[12]子男:儿子。[13]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这一句的意思说“这与身遭意外的祸患相比,哪样好?”[14]谨舍:严密地安排住所。

【译文】

昭襄王九年(癸亥,公元前238年)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此十分忧虑,他遍寻很多能生育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但是她们最终还是没能为楚王生下儿子。有个叫李园的赵国人,带着他的妹妹来,想进献给楚王,可听说楚王不能生儿子,便担心时间一长,自己的妹妹会失去楚王的宠幸。于是他请求服侍春申君,做春申君的舍人。没过多久,李园告假回赵国探亲,故意超过了请假的期限才返回来。春申君询问他晚回来的原因,李园说:“齐国国君派使者来求娶我的妹妹,我陪使者饮酒,所以延误了归期。”春申君说:“已经下过聘礼订婚了吗?”李园回答道:“还没有。”于是春申君便纳李园的妹妹为妾。没过多久,李园的妹妹怀了身孕,李园便让她去劝说春申君道:“楚王非常宠信您,即使是他的亲兄弟也比不上。如今您担任楚国的相国已经二十多年了,而楚王依旧还没有儿子。照此情景下去,他去世以后必将立他的兄弟为国君,而新国君也必定要使他的旧亲信分别得到显贵,这样的话,您又如何能永久地保持住您的荣宠地位呀!不仅如此,由于您受到楚王的宠幸,长期执掌国事,肯定对楚王的兄弟有过许多失礼的地方,一旦他们登上王位,您就要大祸临头了。现在我怀有身孕的事还没有人知道,况且我受您宠爱的时间还不长,倘若以您的尊贵身份,将我进献给楚王,一定会得到他的恩宠。如果我靠着上天的恩赐生下一个男孩,那么将来继位为王的就是您的儿子了。这样一来,楚国便全是您的了,这与在新君主统治下身临难以预料的灾祸相比,哪一个结果更好呢?”于是春申君就同意了,将李园的妹妹送出府,安置在一个馆舍中住下,然后向楚王推荐她。楚王很快就召李园的妹妹入宫,并且很宠爱她。没过多久,李园的妹妹果然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

【原文】

李园妹为王后,李园亦贵用事,而恐春申君泄其语,阴养死士[1],欲杀春申君以灭口;国人颇有知之者[2]。楚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无望之福[3],亦有无望之祸。今君处无望之世[4],事无望之主[5],安可以无无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无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馀年矣,虽名相国,其实王也。王今病,旦暮薨,薨而君相幼主,因而当国[6],王长而反政[7],不即遂南面称孤,此所谓无望之福也。”“何谓无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王薨,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无望之祸也。”“何谓无望之人?”曰:“君置臣郎中,王薨,李园先入,臣为君杀之,此所谓无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8]。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9]。且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惧而亡去。后十七日,楚王薨,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10]。春申君入,死士侠刺之[11],投其首于棘门之外;于是使吏尽捕诛春申君之家。太子立,是为幽王。

朱英劝说春申君杀死李园。

【注释】

[1]阴:暗中。死士:冒死的刺客。[2]国人:住在国都的人。[3]无望:不期而至,非常。[4]无望之世:指生死无常的世间。[5]无望之主:喜怒无常的君主。[6]因而当国:代少主掌握国政。[7]反:同“返”。归还。[8]置:放弃。[9]仆:对自己的谦称。[10]棘门:寿州的城门。[11]侠:通“夹”。从两侧夹住。

春申君一进宫,立即遭到武士的两面夹击。

【译文】

李园的妹妹成为王后以后,李园的地位也随着显赫起来,在朝廷当权主事。但是他又深怕春申君将他曾指使妹妹说过的那些话泄露出去,便暗中收养武士,想让他们杀春申君灭口;楚国人中有不少知道这件事情的。没过多久,楚王卧病不起。朱英便对春申君说:“世上有未预料到而来的福气,也有不期而至的祸患。如今您处在生死变化不定的乱世之中,为喜怒无常的君王卖命,身边怎么能没有不期而至的人呢?”春申君问道:“什么叫‘未预料到而来的福气’呢?”朱英答道:“您担任楚国的相国二十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相国,可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国君了。现在楚王病危,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一旦楚君病故,您就可以辅佐幼主,从而执掌国家大权,等到幼主成年后再还政给他,或者干脆就南面而坐,自称为王。这就是所谓的‘未预料到而来的福气’了。”春申君又问:“那什么是‘不期而至的祸患’呢?”朱英说:“李园虽然不治理国事,但他却是您的仇敌,他不管理军务统领军队,却长期以来豢养一些勇士。这样一来,一旦楚王去世,李园必定会抢先进入宫廷篡权,并且杀您灭口。这即是所谓的‘未预料到而来的灾祸’。”春申君又问道:“这样说来,‘不期而至的人’又是怎么回事呢?”朱英回答说:“您将我安置在郎中的职位上,一旦楚王去世,李园抢先入宫时,我就替您先杀了他,以此除掉后患。这就是所谓的‘不期而至的人’。”春申君说:“您要放弃这种打算。李园是个软弱的人,况且我对他又很好,哪至于发展到如此地步呀!”朱英知道自己的建议不会被春申君采纳,他担心发生变故累及自己,便先逃亡了。十七天后,楚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进宫,将他豢养的勇士埋伏在宫门里面。等到春申君一进来,勇士们立即上前两面夹击,将他刺杀,并割下他的头颅扔到宫门外面。接着,李园又派出官吏把春申君的家人全部捕杀。随后,太子芈悍继位,是为幽王。

王翦伐楚

【导语】

“王翦益兵定楚地”是秦灭掉韩、魏、赵、燕等国之后,最后统一中国的决定性战役。秦王最初任用缺乏经验的年轻将领李信为帅,李信轻敌冒进,被楚军打得大败。王翦在秦始皇处于战败的紧急关头,亲自率领60万秦军,抗衡楚军的凌厉攻势。他命秦军坚壁不战,养精蓄锐,周密准备,等待战机。终于,秦军抓住楚军东撤的时机,一鼓作气,大败楚军。不久,秦国就灭掉了强大的楚国。

【原文】

二十一年(乙亥,公元前226年)

冬,十月,王翦拔蓟,燕王及太子率其精兵东保辽东,李信急追之。代王嘉遗燕王书,令杀太子丹以献。丹匿衍水中,燕王使使斩丹,欲以献王,王复进兵攻之。

王贲伐楚,取十馀城。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1],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使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2]

二十二年(丙子,公元前225年)

王贲伐魏,引河沟以灌大梁。三月,城坏。魏王假降,杀之,遂灭魏。

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幸。虽然,臣受地于魏之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王义而许之。

李信攻平舆[3],蒙恬攻寝[4],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5]。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秦将李信领兵急追燕军。

【注释】

[1]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2]谢病:托病辞官。[3]平舆:楚邑名。[4]寝:楚邑名。[5]城父:楚邑名。[6]顿舍:停驻,休息。

【译文】

二十一年(乙亥,公元前226年)

冬季,十月,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城,燕国国君和太子丹率精兵向东退却图保辽东,秦将李信领兵急追。代王赵嘉送信给燕王,要他杀太子丹献给秦王。太子丹这时躲藏在衍水一带,燕王即派使节往衍水杀了太子丹,准备把他的头颅献给秦王,但秦王再次发兵攻燕。

秦将王贲进攻楚国,攻陷十多座城。秦王向将军李信询问说:“我准备占领楚国,根据你的推测,要用多少兵力才够?”李信回答说:“不超过二十万。”秦王又询问王翦,王翦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了,怎么如此胆怯啊!”于是派李信、蒙恬率领二十万人进攻楚国;王翦以有病为由辞职,返回家乡频阳。

二十二年(丙子,公元前225年)

秦将王贲率军征伐魏国,引汴河的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三月,大梁城垣塌毁,魏王魏假投降,为秦军杀死。魏国灭亡。

秦王嬴政遣人通知安陵君说:“我想要用五百里的土地换你的安陵国。”安陵君说:“大王您施加恩惠给我,用大换小,真是太幸运了。但虽然如此,我这小国的土地是受封于魏国前代国君的,我愿意终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赞许他奉守道义,便应允了他的请求。

李信攻打平舆,蒙恬进攻寝城,大败楚军。李信又进攻鄢郢,攻克了该城。于是带领军队向西推进,同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便紧紧跟在秦军的后边,三天三夜不停留,李信的军队被拖得疲惫不堪,遭到惨败,秦军的两座军营被攻下,七名都尉被杀死;李信逃回秦国。

【原文】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1],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2],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3]。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而不信人[4],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5],顾令王坐而疑我矣[6]。”

【注释】

[1]已矣:本是停止的意思。这里相当于“好了” “罢了”。[2]向:接近,亲近。[3]善田:良田。[4]怚中:粗心。[5]自坚:指自己主动表示为秦王效命的心意十分坚定。[6]顾:却。令:使。坐:无缘无故,自然而然。矣: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秦王亲自到频阳向王翦道歉。

【译文】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怒,亲自去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我没有采用将军的计谋,使得李信玷辱了秦军的声威。将军虽然有病,但难道忍心丢下寡人不管吗!”王翦推托说:“我有病,不能带兵。”秦王说:“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不要再说了!”王翦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我,非得六十万的军队不行!”秦王说:“但凭将军安排吧。”于是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国。秦王亲自将王翦送到霸上,王翦要求秦王赏赐给他很多良田大宅。秦王说:“将军出发了,为什么担心日后贫穷呀!”王翦说:“担任大王的将领,即使立了功,终究也不会得到封侯之赏,所以趁着大王看重我的时候,只好讨些田宅来作为留给子孙的产业。”秦王大笑。王翦出发后,到了武关,先后派五批使者回去向秦王请求赏赐良田。有人说:“将军讨封赏也太过分了!”王翦说:“不是这样。大王心性粗暴多猜忌,现在倾尽国内兵力委托我独自指挥,我如果不多讨封良田大宅为子孙谋立产业,来表示自己坚决为大王效力,大王反而会无缘无故地猜疑我了。”

【原文】

二十三年(丁丑,公元前224年)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1],乃悉国中兵以御之[2];五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3],而善饮食,抚循之[4];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5]。”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

王翦、蒙武虏楚王负刍,以其地置楚郡。

王翦率兵大败楚军。

【注释】

[1]益军:增兵。[2]悉:竭尽。[3]休士洗沐:让士兵休整洗浴。洗,指洗脚。沐,指洗头。[4]抚循:安抚,安顿抚慰。[5]投石、超距:指军事游戏。超距,跳远。

【译文】

二十三年(丁丑,公元前224年)

王翦占领了陈以南直到平舆一带。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打过来,于是调动了全国兵力来抵抗;王翦坚守营垒不与楚人交战。楚人多次挑战,王翦始终不肯出兵。王翦每天只让士卒休息洗浴,吃好喝好,安抚他们;并同士卒一起用饭。过了很长一段日子,王翦派人打听:“军中在玩什么?”回答说:“正在玩投石、跳远的游戏。”王翦说:“可以出兵了!”这时楚军见找不到战机,便向东转移。王翦趁机出兵追赶,命令壮士攻击,将楚军打得大败,一直追到蕲南地区,杀死了楚国将军项燕,楚军于是全线溃败。王翦便乘胜占领并平定了楚国的一些城邑。

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

秦将王翦、蒙武俘获了楚国国君芈负刍,在楚地设置楚郡。

荆轲刺秦

【导语】

公元前228年,秦攻灭赵国。此后,秦国兵临易水,威胁燕国。当时燕国由燕王喜之子太子丹主持朝政。

太子丹决定派刺客去胁迫秦王嬴政。经田光引见,太子丹结识了著名的侠士荆轲。荆轲开始婉拒太子丹命他刺杀秦王的要求,但太子丹将他尊为上卿,并给予他极为优厚的礼遇,因此荆轲答应了他的请求。

公元前227年,荆轲携带着燕国督亢的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太子丹到易水边为他送行,荆轲临别而歌,歌声慷慨悲凉,然后与秦舞阳乘车前往秦国都城咸阳。

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地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国督亢地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秦舞阳也被侍从的武士砍杀于朝堂台阶之下。

秦王大怒,命大将王翦攻打燕国。公元前222年,秦军攻打辽东,俘获燕王喜,燕国灭亡。

【原文】

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1],卑辞厚礼而请见之。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何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2]。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3],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许之。于是舍荆卿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4],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及王翦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荆轲曰:“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5],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6],臣乃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也!”荆轲乃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7],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於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8]。太子闻之,奔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以函盛其首[9]。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焠之[10],以试人,血濡缕[11],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荆轲私下里会见樊於期。

【注释】

[1]荆轲:战国末期卫人,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为“庆卿”,后到燕国,被当地人称为荆卿。由燕国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进献。秦王大喜,在咸阳宫隆重召见。献图时,图穷匕首现,刺秦王不中,被杀。[2]合从:即“合纵”,泛指联合。[3]曹沫之与齐桓公:曹沫,鲁国人。齐桓公和鲁会盟,曹沫劫持齐桓公,逼迫他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4]造:到。[5]督亢:今河北涿州东南有督亢陂,其附近定兴、新城、固安诸县一带即战国燕督亢,是燕国的膏腴之地。[6]说:同“悦”。[7]揕:刺。[8]自刎:割颈自杀。[9]函:匣子。这里作动词用,指用盒子装上。[10]焠:浸染。[11]濡缕:沾湿一缕。形容沾湿范围极小,引申指力量微弱。

太子丹听说樊於期自杀,急奔而来,伏尸痛哭。

太子丹在易水为荆轲送行。

【译文】

太子丹听说卫国人荆轲贤能,便携带厚礼,以谦卑的言词请求见他。太子丹对荆轲说:“现在秦国已经俘虏了韩王,又乘势举兵向南进攻楚国,向北逼近赵国;赵国无力对付秦国,那么灾难就要降临到燕国头上了。燕国又小又弱,多次被战争拖累,哪里还能抵挡得住秦国啊!各诸侯国都屈服秦国,没有哪个国家再敢合纵抗秦了。我个人的计策很愚鲁,认为如果能获得一位天下勇猛的勇士,让他前往秦国,劫持秦王,迫使秦王将兼并来的土地还给各国,就像曹沫当年逼迫齐桓公归还鲁国丧失的领土一样,如此当然是最好的了;假如不行的话,便乘机杀了秦王。到那时,秦国的大将拥兵在外,而国内发生动乱,那么君臣之间一定会相互猜疑,趁此时机,各国如果能够合纵抗秦,就一定可以打败秦国。希望你留心这件事情啊!”荆轲答应了太子丹。于是,太子丹安排荆轲住进上等客舍,他天天亲往舍中探望,凡是能够供给荆轲的东西,没有不送到的。等到秦将王翦灭了赵国,太子丹听说后非常害怕,便想送荆轲出行。荆轲说:“我现在前往秦国,但是没有令秦人信任我的理由,不一定能接近秦王。倘若能得到樊将军的头颅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把它们献给秦王,秦王必定很高兴召见我,那时我才能刺杀他来回报您。”太子丹说:“樊将军在穷途末路时投奔我,我不忍心杀他啊!”于是,荆轲私下里去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你,可以说是残酷至极了,你的父母、宗族都被诛杀或没收为官奴!现在听说秦国悬赏黄金千斤、万户封地来买你的头颅,你打算怎么办呢?”於期流泪叹息道:“能想出什么办法呢?”荆轲说:“希望能得到你的头颅献给秦王,秦王见此一定高兴而召见我,那时我左手拉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刺他的胸膛,那么你的大仇就可以得报,而且燕国遭受的耻辱也可以消除了!”樊於期说:“这正是我日夜渴望实现的事情!”于是,樊於期拔剑自刎。太子丹听说后,急奔而来,伏在尸体上痛哭,但已经无可奈何了,于是就用匣子装起樊於期的头颅。太子丹已预先找到了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命令工匠把匕首烧红浸入毒药中,又用这染毒的匕首试刺人,只渗出一丝血,没有不立即死去的。于是准备行装送荆轲出发,又派燕国的勇士秦舞阳做他的助手,让二人作为使者前往秦国。

【原文】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荆轲至咸阳[1],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2]。荆轲奉图以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3],因把王袖而揕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4],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之兵[5],左右以手共搏之,且曰:“王负剑[6]!”负剑,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7]。荆轲废,乃引匕首擿王[8],中铜柱。自知事不就,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遂体解荆轲以徇[9]。王于是大怒,益发兵诣赵,就王翦以伐燕[10],与燕师、代师战于易水之西,大破之。

【注释】

[1]咸阳:秦国都城,今陕西咸阳。[2]九宾:为古代宾礼中最隆重的礼仪,主要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迎上殿。[3]图穷而匕首见:地图打开到最后,里面藏着的匕首露了出来。图,地图。穷,尽。见,同“现”。[4]卒:同“猝”。[5]兵:武器。[6]负:背。[7]股:腿。[8]擿:投掷。[9]徇:示众。[10]王翦:秦著名将领,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荆轲事件之后,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国,在易水西击破燕军主力,逼迫燕王逃到辽东,平定了燕蓟。

【译文】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公元前227年)

荆轲到达秦国都城咸阳,通过秦王的宠臣蒙嘉,用谦卑的言词求见秦王;秦王非常高兴,穿上朝会时穿的礼服,安排朝会大典接见荆轲。荆轲捧着地图进献给秦王,图卷全部展开后,匕首现了出来,荆轲乘机抓住秦王的袍袖,举起匕首刺向秦王;没等荆轲近身,秦王已惊恐地跃起,挣断袍袖。荆柯随即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奔跑。这时,殿上的群臣都大吃一惊,事发突然,群臣全都失去了常态。秦国法律规定,在殿上侍从的群臣不得携带任何武器,众人只好徒手上前搏击荆轲,并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上去!”于是秦王将剑推到背上,随即拔出剑来回击荆轲,砍断了他的左大腿。荆轲肢体受伤,就把匕首向秦王投了过去,却击中了铜柱。荆轲知道行刺之事已经无法完成,就大骂道:“此事所以不能成功,只是想活捉你,迫使你订立契约,归还所兼并的土地,以此来报答燕太子!”于是,荆轲被分尸示众。秦王为此勃然大怒,增派军队到赵国,同王翦的大军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以西与燕军和代王的军队会战,大败燕、代军。

荆轲追逐刺杀秦王,秦王绕着柱子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