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彩图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礼记——定亲疏,别同异,明是非

作者介绍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编定该书的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经典概述

《礼记》成书于汉宣帝时期。汉宣帝长期在民间生活,深知民间疾苦,他在位时期,勤俭治国,整肃吏治,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为了巩固统治,宣帝进一步确定儒家地位,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并组织学者进一步整理研究儒家著述。继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在宣地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扬。

▲ 《礼记》书影

《大学》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政治哲学典籍,出自《礼记》,所阐释的内容是一种修己治人之道。

《礼记》49篇,共约90000字。内容主要是记述先秦的礼仪制度,阐释《仪礼》,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言论等。

《礼记》流传到现在的有38篇《大戴记》和49篇《小戴记》,我们现在说的《礼记》就是《小戴记》。

《礼记》中的《礼运》篇讲述了大同社会的政治原理,康有为著的《大同书》其理论渊源就在这里。孙中山先生曾亲笔书写《礼运》篇,三民主义也从《礼记》中吸取了合理成分。我们现在讲的“小康社会”,其概念也源于此。

《礼记》中的《学记》讲的是教育原理。《礼记》中的《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套完整的社会政治原理。《礼记》中的《中庸》讲的是宇宙观和人生哲学。《大学》《中庸》两篇被宋代的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

精华内容

【原文】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译文】

礼是用来区分人与人关系上的亲疏,判断事情之嫌疑,分辨物类的同异,分明道理之是非的。依礼而说:不可以随便讨人喜欢,不可说些做不到的话。依礼则行为不越轨,不侵犯侮慢别人,也不随便与人称兄道弟装作亲热。自己时常警惕振作,实践自己说过的话,这可称为完美的品行。品行修整而言行一致,这就是礼的实质。依礼而言,听说它是被人取法的,没听说它主动去向人取法什么。所以礼只听说愿学者来学,没听说知礼的人去别人那里传授。

【原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 臣子拜见皇帝图

图中皇帝高坐于堂上,左右有太监、仕女侍候,堂下一臣子匍匐在地上毕恭毕敬地叩头,似乎在等待皇帝的吩咐。这幅图表现了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的绝对服从。

【译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完成;教育训导,端正风俗,没有礼就不能完备;争辩事理,没有礼就无法决定是非曲直;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关系,没有礼就不能确定;为做官学习而侍奉师长,没有礼就不能亲密;朝廷的职位品级,部队的组织管理,到职任事,执行法令,没有礼,将失去威严;无论是特殊的祭祀或例行的祭拜,供养鬼神,没有礼就会失去诚意和严肃的精神。所以,有德有位的君子一定要以恭敬谦抑退让的精神来彰明礼教。鹦鹉虽能说话,也不过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不过是走兽。现在人如果不讲礼义,虽然能够说话,不也是禽兽之心吗?唯有禽兽没有礼,所以父子共一头牝兽。古代圣人,为着这个缘故,特依道德仁义而制订了一套标准的行为,使得人人的行为有了准则,而知道自己不是禽兽。

【原文】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译文】

人从出生至十岁,可称为“幼”,开始外出就学。到二十岁,学识经验虽还不够,但体力已近于成人,故可行加冠之礼,从此把他当作成人看待。三十岁,体力已壮,可以结婚成家室。到了四十岁,才称得上是强,可以入仕,服务于社会。五十岁,才能已够老练,可以治理大众的事。六十岁,体力开始衰弱,不宜从事体力劳动,但能凭经验指导别人。七十岁已到告老的年龄,应将工作责任交付后人。到了八十岁、九十岁,视力听力心力皆衰耗,可称为“耄”;七岁时天真可爱,可称为“悼”。到了耄年的人和七岁天真可爱的儿童一样,即使犯了什么过错,都是可以原谅的,不施以刑罚。若到了百岁,那是人生之极,只待人供养了。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

古代的教育,家里有私塾,党中有学校,遂中和国都有学校。学子们每年入学一次,隔年考试一次。学习一年过后,要考察学子们读经断句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志趣;学习三年过后,要考察学子们是否专心致力于学业以及是否与同学们和乐相处;学习五年过后,要考察学子们是否能够广博地学习并亲敬师长;学习七年过后,要考察学子们谈论学问的深浅以及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至此,学子们的学习便可以称之为学业小成。学习九年过后,学子们要能够触类旁通,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违反师道,这就可以称之为学业大成。这之后,就可以教化人民,移风易俗,使自己身边的人心悦诚服,使远方的人也都慕名归附,这便是大学教育的宗旨。《记》中说:“蚂蚁随时都在衔泥,(久而久之)也就积成土堆。”大概说的就是这层意思吧?

▲ 孔子讲学图 清

此图表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杏坛讲学的情景。图中孔子端坐讲授,弟子们在周围恭敬地聆听。作品因是宫廷绘画,所以特别讲求用色和整体结构。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译文】

学生容易犯四种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有的失于贪多,有的失于求少,有的失于求易,有的失于半途而废。以上四者,心理变化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特点。只有了解学生们的各种心理,才能纠正他们容易犯的各种错误。教育目的的根本,就在于使人的长处得到发扬、使他们的错误得到纠正。

善于唱歌的人,能够吸引别人跟着自己一块儿唱;善于教学的人,能够影响别人继承自己的治学志向。老师的语言应该言简意赅,含蓄精妙,比喻要少用且明白易懂,(能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称得上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了。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译文】

大凡在求学的过程中,学生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只有老师受到了尊敬,他所教授的道理才能受到尊重。道理被人尊重了,人们才会懂得崇尚学习,养成学习之风。因此,只有两种情况国君才可不以对待臣子的礼仪对待臣下:一是当臣子充当尸的时候,国君不把他当成臣子;再就是当臣子担任自己的老师时,也不把他当臣子看待。根据大学的礼仪,老师即使被召到国君那儿去讲学,也不面朝北坐在臣子的位置上,这都是为了表现对老师的尊敬。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无须费多少力气力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将功劳归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也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还会怨恨老师。善于提问题的人,如同砍削坚硬的木头,先从比较容易砍削的部位入手,然后再是较难的结节处,砍到一定程度后,木头自然就会分解。不善于提问题的人,就刚好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像撞钟一样,轻轻地撞击会发出轻微的声音,重重地撞击就会发出震耳的轰鸣,等到钟声渐渐消失,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刚好与此相反。所有这些,都是促进学业进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