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要素分工视角下的全球经济失衡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节对要素分工这一概念进行梳理,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要素分工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要素分工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国际分工领域新变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要素分工提出的背景

1.现实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贸易、投资、金融全球化的同时,世界各国之间的科技、资本、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经济合作,更加表现为生产要素的合作。国际分工也从传统的以产品为界限的产业间分工,演化成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分工。当前国际分工呈现出多维度的特点,无论是在横向上还是纵向上分离出许多工种和层次,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在技术属性上从生产链中独立出来,各种形式的外包纷纷涌现,分工更加细化,中间产品更多地表现出要素特征。

不仅仅是国际分工愈来愈显现出要素特征,世界经济也呈现出生产要素全球化的趋势。随着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市场规模增大和交易成本降低,由投资政策自由化所引致的要素流动壁垒降低,通过FDI、技术服务、劳务输出、服务贸易等多种形式,全球生产要素呈现出流动、集聚、重组与融合的特征,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2.理论背景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论是古典范畴的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很难对当前国际分工的新形态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进行解释。传统古典范畴的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都是最终产品,无法对国际分工中大量涌现的中间产品贸易现象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即使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贸易理论和以异质型企业为研究对象的新新贸易理论,对当前国际分工领域细化趋势的解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当两国间经济发展阶段差异越小,收入水平相似、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时,产业内贸易倾向越明显。当前国际分工呈现出如下两种新趋势和新变化:一是中间产品贸易比重大大增加;二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重逐步增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不断缩小。国际分工格局的这一新变化显然对坚持认为中间产品贸易属于产业内贸易的新贸易理论构成巨大挑战。在国际贸易发展迫切需要新的概念和范畴的条件下,要素分工的概念逐渐产生,并在新新贸易理论将分析变量细化到企业层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分析变量细化到要素这个微观领域,从而拓展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

二、要素分工界定的探讨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素分工概念,但都包含有要素分工的思想。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各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包涵要素分工思想。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则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认为比较优势的来源即是生产要素的差异,国际分工的实质是通过商品的流动、分工与交换,间接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分工与交换。

Vanek(1968)最早提出贸易品中的要素含量(factor content of trade)的概念,认为产品交换的实质是其产品中所包含的生产要素的交换,将人们对国际分工的概念从产品层面拓展到要素层面。Kar—yiu Wong(1995)进一步指出要素分工与合作的两种不同形式,认为产品贸易可以被看成是生产要素的间接流动(indirect mobility),而生产要素的直接流动(direct mobility)则表现为国际直接投资和移民等。Davis, Weinstein(1998)则直接提出“要素贸易”(factor trade)的概念,对国际分工日益表现为要素的分工与合作这一现象进行概括。

贸易的基础是分工,贸易问题必须深入到国际分工层面。卢锋(2004)以产品内分工的概念对当代国际分工愈加细化深入到工序的特点进行阐述,以强调分工对贸易的基础性作用。其核心内涵是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呈空间分散化展开并形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价值链区段生产的方式参与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环节。张二震(2005)将这种同一产品内不同工序的分工现象归纳为“要素分工”,即国际分工越来越表现为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的多个层次的分工,以比较成本和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国际产品间分工让位于基于要素可流动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分工的边界是生产要素。对上述两种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产品内分工是对当前国际分工形态现象的一种描述,而要素分工的概念则偏重于对其本质原因的归纳,不仅仅强调国际分工的细分层次,更强调要素资源配置在国际分工中的基础性作用,抓住国际分工新形态的本质特征。

张幼文(2005)不仅拓展了传统要素资源禀赋理论中的生产要素概念,还对“要素分工”的概念进行了深化,认为应以广义的“经济要素”代替“生产要素”,从知识经济的角度看,要素不仅仅是指劳动力、土地、资源,更应包括科技人才、专利技术、基础设施、品牌、标准等等。贸易结构不再是衡量国际分工的标准,要素的国际差异才是分工的基础与核心,在这个意义上,各国以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生产要素参与全球化下的国际生产,是要素供给的国家专业化,亦可称为“要素合作”型的国际分工。

刘林青,谭力文(2006)进一步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从具有较强国家地理意义的“资源禀赋”差异,向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微观经济基础——要素竞争力转变,这正是国际分工已经从按产品分工转变为按要素分工的客观反映。

三、要素分工的内涵界定

本书认为要素分工这一概念强调了国际分工的基础性作用,既体现了与传统贸易理论的传承关系,又反映了国际分工领域的客观变化:第一,国际分工愈加细化,中间产品分工与交换具有要素密集度特征;第二,贸易与投资相互融合,要素呈现直接流动与间接流动的共生发展的趋势;第三,国家之间不再是资源禀赋的竞争,而是培育优质要素的竞争。

1.要素的内涵界定

本书对要素的界定如下:要素是保证经济运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创造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和手段。传统的要素资源禀赋理论认为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自然资源等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形投入是生产要素的基本内容。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要素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在形态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更多无形的要素也进入了流通领域和经济活动过程中。要素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得到了拓展,所有决定和影响经济过程并创造经济贡献的有形和无形要素均可看成为要素禀赋,如技术、知识、市场制度、标准、信息、营销网络等等。

要素按其可替代性、稀缺性以及对经济贡献的大小可分为低质要素和高质要素。低质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人口等,大多为一国先天所拥有并不需要太大的代价即可获得。低质要素由于可替代性大,稀缺度较低,在经济活动中所获报酬不高,收益较小。优质要素则包括人力资本、专利技术、品牌、标准、信息、基础设施、跨国经营网络、市场制度等等,这些要素必须经过长期培育才能创造出来,其可替代性较小,稀缺度较高,对经济发展贡献较大,已经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2.要素分工的内涵界定

本书对要素分工的界定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以某一种或几种优势要素,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通过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参与实体经济或虚拟经济活动,创造经济价值实现经济利益,并按要素的所有权获得开放收益的状态和过程。要素分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素的直接分工,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实现不同国家的要素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具体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国际知识和技术的流动,劳动力流动,矿产资源的流动等等。二是要素的间接分工,它是建立在生产工序环节的要素含量基础之上的,借助中间产品的投入要素的专业化实现的,表现为具有较强要素密集特征的不同增值环节,不同工序的多层次、多网络体系下的分工。

要素的流动性差异使得要素分工呈现如下特征:流动性强的要素向流动性弱的要素流动并靠拢,实现要素的重组、融合与合作。与资本、技术这类具有高度流动性的要素相比,劳动力、法律制度、基础设施等要素则保持着较弱的流动性和较大的国际差异。要素分工表现为资本、技术等流动性强的要素追逐劳动力、基础设施、法律制度、产权体制等差异要素,实现要素的重组与合作并共同创造出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