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会计信息是一种定量化的信息,在纷繁复杂的经济业务发生后,涉及的所有经济事项都要经过计量后才能在会计系统中得到反映。因此,对会计计量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与阐述,是当代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在通货膨胀不严重的一般情况下,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主要问题不是计量单位的选择,而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在会计计量理论的系统研究中,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是一个最基本、最迫切需要进行清楚界定的问题。
从会计的产生发展历史来看,会计的每一次发展都与会计环境息息相关,是会计环境变化的结果。因此,结合会计环境对会计计量的影响,进行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研究,才能真正做到对这一问题的系统研究。
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研究,从国外来看,其成就主要表现在:①有学者从受托责任出发,演绎出一整套支持历史成本的会计计量理论;②一些权威组织和学者提出不同计量属性的概念,对初始确认时的计量属性选择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③对各种会计计量属性运用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一定的结论。从国内来看,近几年来,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着重于对热门的公允价值进行介绍、分析及应用的探讨。这些研究的不足主要是:第一,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缺乏全面认识;第二,实证研究结果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尚无定论,仍然存在着争议;第三,忽略会计环境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影响,没有结合会计环境进行系统性的阐述。另外,多种计量属性共存的现状以及各种计量属性含义混淆的状况迫切需要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全面审视,近些年来会计环境的迅猛变化也使得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全面审视成为必要。
将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作为本书的研究课题,主要目的是期望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系统地梳理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会计环境,对不同会计计量属性进行全面审视,弥补上述不足。同时希望有助于会计规范制定机构进行规范的制定,以及有助于基于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研究进行财务报表的完善。
全文除“导论”外,共有5章。第一章“会计计量与会计环境”,主要对会计计量与会计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将会计环境中的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与会计计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二章“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理论基础研究”,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阐述。从计量理论基础、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会计学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第三章“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分析”,对六种主要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直接标准,重新界定了各种计量属性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常见的六种计量属性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国内外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主要考察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C/IASB)、美国和我国对会计计量属性的社会选择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并且对国外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评析。第五章“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影响及应用”,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影响及应用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会计确认、记录、报告的影响,以及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经济后果结合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与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相关的财务会计规范制定建议,提出完善财务报表的建议。
由于仅仅用实证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提供关于计量属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切实证据,而且已经有许多国外学者以国外发达资本市场中的数据做过很多实证研究,得到了不相一致的结果。因此,笔者对本问题的研究是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结合一定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会计计量与会计环境之间的逻辑联系;系统性地研究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理论基础;深入剖析各种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归纳国内外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环境特征及内在规律;分析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与会计确认、记录、报告的联系;分析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经济后果及对会计信息失真防范的作用。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之应用——财务会计规范制定的相关问题以及财务报表的完善。
本书是以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原稿,进一步结合了近两年来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对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影响等方面整理而出。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罗飞教授,他的悉心指导是本书得以顺利问世的关键。我还要特别感谢廖洪教授、郭道扬教授、张龙平教授、夏成才教授、许家林教授、唐国平教授、王永海教授、汤湘希教授、焦跃华教授、张志宏教授、袁天荣教授、张敦力教授,他们对本书的肯定使我更有信心去进行本问题的深入研究。
陈辉
2009年6月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