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能叙述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常见病因。
2.能结合病例资料写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并制定护理措施。
3.示范呼吸功能锻炼方法,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且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因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死率较高。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肺气肿等疾病密切相关。
项目一 慢性支气管炎
引例:
病人,男,60岁。咳嗽、咳痰10余年,每年秋冬季节明显,且持续3~4个月。近1周咳嗽、咳痰加重。查体:T38℃, P116次/min, R32次/min, Bp130/75mmHg,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其余尚好。
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问题:如何对该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支气管炎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晚期易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慢性支气管炎由多种不良外因与内因长期相互作用引起。
1.外因
(1)吸烟 是导致慢支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吸烟开始的年龄越早、时间越长、量越多,患病率越高。
(2)感染因素 是引起慢支反复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于病毒和细菌感染。
(3)理化因素 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等。
(4)气候因素 寒冷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5)过敏因素 与喘息型慢支关系尤为密切。有过敏史者,接触抗原物质如花粉可引起发病。
2.内因
(1)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减弱时,呼吸道净化作用、吞噬功能、咳嗽反射等功能下降,以及呼吸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减少,均为慢支发病提供内在条件。
(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呼吸道的副交感神经反应性增高时,微弱的刺激即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分泌物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继发感染等。
慢支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部分病人可有喘息。一般晨起、睡前咳嗽、咳痰较重,白天较轻。痰为黏液或泡沫状痰。伴感染时可咳脓痰。
2.体征 慢支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伴感染时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喘息型慢支病人可闻及哮鸣音和呼气延长,且不易完全消失。
3.分型、分期
三、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喘息型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痰液检查 痰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3.X线胸片检查 早期多无异常,病程长者两肺纹理粗乱。
4.呼吸功能检查 早期多无异常。
四、治疗要点
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慢支病人治疗应以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祛痰、镇咳、平喘)为主,临床缓解期宜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控制感染 一般根据临床经验用药,同时积极进行痰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轻者口服抗生素,较重者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抗生素。
2.止咳、祛痰 常用溴己新、氯化铵合剂、喷托维林等。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强镇咳剂,如可卡因等,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3.解痉、平喘 对于喘息型慢支,常选用解痉平喘药。常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
4.雾化治疗 可选用抗生素、祛痰药、解痉平喘药等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加强局部消炎、扩张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
五、护理
(一)护理评估
1.了解病史 了解病人是否曾患过百日咳、麻疹肺炎等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史;了解病人是否抽烟,每天抽烟的量,抽烟有多少年;家中或工作环境中有何种刺激性烟雾或气体。有无明显诱因如过度劳累、受凉等。
2.身体评估 了解慢性咳嗽、咳痰特点,有无喘息;有无畏寒发热。有无干湿性啰音,呼吸音是否改变。胸部体检是否有哮鸣音和呼气音延长。
3.心理评估 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每况愈下,病人易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病人对治疗和康复有无信心,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如何。
4.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痰培养、X线胸片和呼吸功能检查结果如何。
(二)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慢支感染、黏液分泌过多、咳嗽无力、痰液黏稠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3.焦虑 与病程长、反复发作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治疗和保健方面的知识
(三)护理目标
1.病人的痰液变稀,容易咳出。
2.体温恢复正常。
3.焦虑减轻,情绪稳定。
4.病人了解慢支有关预防、保健的知识及抽烟对身体的危害。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 急性发作期有发热、喘息时应卧床休息,慢性迁延期适当休息,临床缓解期要劳逸结合。
(2)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环境 注意指导病人保持环境空气清新、温暖、湿润,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如吸烟、寒冷刺激等。
2.症状护理 主要为咳嗽、咳痰的护理,高热的护理(同前)。
3.用药护理 抗生素一般不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抗生素一般不用高渗溶液配制。含有抗生素的溶液不宜加温使用。
(1)应用青霉素类药物 用药前必须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慎用。初次用药或用药过程中更换批号或停药2d以上再次使用,应作皮试。青霉素水溶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青霉素半衰期为0.5~1h,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4~6h,故要按时用药,不可将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青霉素药物集中使用。
(2)头孢菌素类 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有部分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类过敏者慎用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可抑制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要饮酒及含酒精的饮料,以免引起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大环内酯类 口服可以引起胃肠道反应,宜餐后服用。因食物影响其吸收,一般在餐后3~4h服用。不能与酸性药同服。用药期间要多饮水。对静脉刺激性强,应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4)氨基糖苷类 注意观察有无眩晕、耳鸣等耳毒性症状,有无肾功能改变等肾毒性症状。氨基糖苷类刺激性较强,应深部肌内注射,并注意更换注射部位,或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5)氟喹诺酮类 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类人工合成抗生素。空腹服药,服后多饮水,避免与抗酸剂同服,以免降低本类药的生物利用度。用药期间,应避免阳光或人造紫外线的直接或间接照射,以免发生光毒性反应或光变态反应。注意未满18周岁者不宜使用,以免发生异常病变。
4.心理护理 急性发作期,应关心体贴病人,了解情绪变化的原因,给予耐心疏导,讲解有关防治疾病知识,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临床缓解期应避免家属过度保护病人,鼓励病人自我照顾及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
5.健康指导
(1)宣传 向病人及家属宣传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劝导戒烟与制订戒烟方案。说明慢支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有信心配合坚持治疗。
(2)适当休息和饮食 避免劳累,注意营养摄入。
(3)增强体质 鼓励病人坚持锻炼,加强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
(4)避免诱因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做好个人劳动保护,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
(五)护理评价
1.病人能否进行有效咳嗽、咳痰,痰量减少甚至消失?
2.病人体温是否恢复正常?
3.病人是否焦虑减轻,情绪稳定?
4.病人是否戒烟,并懂得预防慢支发作的各项自我保健措施?
项目二 阻塞性肺气肿
引例:
病人,男,63岁。吸烟30余年,反复咳嗽、咳痰20年,每年发作持续超过3个月。近5年开始出现呼吸困难。2d前开始发热,咳黄色黏痰,痰不易咳出,喘息加重。查体:T 38.9℃, P102次/min, R26次/min, Bp130/70mmHg。病人神志清楚,消瘦,口唇发绀,胸廓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低,叩诊过清音,呼吸音粗,双肺满布哮鸣音,肺底散在湿啰音。血常规:WBC12.2×109/L。X线胸片:两肺透亮度增加。
初步诊断:慢支并发肺气肿(急性加重期)。
问题:写出该病人的护理诊断并制定护理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刺激,引起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肺容量增大(图1-3-1),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多为慢支的并发症,晚期可发展为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图1-3-1 肺气肿肺泡与正常肺泡对比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气肿的病因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所致,引起慢支的各种因素均可参与肺气肿的发病,其中吸烟是最重要的因素。
肺气肿发病机制可能为:
正常人体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平衡,是保护肺组织结构免受破坏的重要环节。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肺气肿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典型症状是劳力性气促,在原有咳、痰、喘等慢支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是肺气肿最重要的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此时病人多已发生COPD。
2.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视诊可见胸廓前后径增大(桶状胸,图1-3-2),呼吸运动减弱,部分病人呼吸变浅,频率增快等;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肺下界活动度减小;听诊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出现上述典型体征者一般已经发展至COPD。
图1-3-2 正常胸廓与桶状胸对比
3.分期COPD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前者指在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脓痰量增多,可伴发热等症状;稳定期指咳嗽、咳痰、气短症状稳定或轻微。
4.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自发性气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部急性感染等。
三、辅助检查
1.影像检查 胸部X线检查为两肺野透亮度增加,胸腔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膈降低,膈面变平。胸部CT检查能更准确地判断有无肺气肿,并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2.肺功能检查 是判断气流受阻的主要客观指标,对阻塞性肺气肿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
RV/TLC——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大于40%时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是特征性改变。
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活量的百分比,是评价气流受阻的敏感指标。气流受阻时常小于60%。
3.动脉血气分析早期可无变化。随着病情发展至COPD后,可见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并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四、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在于延缓肺气肿病变的发展,控制各种并发症,发挥机体代偿作用,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病人工作、生活能力。
治疗原则是:①解除气道阻塞,保持气道畅通。②纠正低氧血症。③控制咳嗽和痰液的生成。④控制感染,避免病情加重。⑤防治并发症。具体措施如下。
1.消除诱因 停止吸烟,避免粉尘及有害气体吸入,消除加重本病的各种因素。
2.氧疗 给予低流量持续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状况。
3.控制感染 有脓痰是应用抗生素的指征。选用有效抗生素,开始时根据病人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类型经验性地选择抗生素,若疗效不佳,再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调整药物。
4.康复治疗 可以使因进行性气流受限、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病人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呼吸操、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教育等多方面措施。
五、护理
(一)护理评估
1.了解病史 了解病人有无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史;仔细询问病人起病的时间、主要症状及特点,病前有无明显的诱因,病情变化,以及有无伴随症状。询问病人是否有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了解病人是否抽烟,每天抽烟的量,抽烟有多少年;家中或工作环境中有无刺激性烟雾或气体;有无过敏史;有否家族遗传史;了解病人饮食及睡眠情况。
2.身体评估 了解慢性咳嗽、咳痰特点,有无喘息;有无畏寒发热;呼吸困难在何种情况下发生,是仅在登高、劳动时出现,还是轻度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明显呼吸困难。
(1)生命体征的监测 注意呼吸时是否费力,有无两肩高耸、动用辅助呼吸肌呼吸,体温有无升高,热型及其程度;血压变化情况。
(2)精神意识状况 有无疲乏无力、嗜睡、精神恍惚等异常改变。
(3)营养状况 有无肥胖、体重减轻,是否消瘦及其程度。
(4)皮肤和黏膜 有无发绀,皮肤弹性及干燥程度等。
(5)胸部检查 是否桶状胸,有无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有无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听诊有无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是否闻及肺部啰音。
3.心理评估 了解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了解疾病对病人的影响,如情绪、性格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退或丧失,社会活动受到限制,人际交往减少。病人感到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降低,因而失去自信,常有焦虑和抑郁。
4.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有否异常;呼吸功能检查结果如何;血气分析结果是否出现低氧血症、CO2潴留、呼吸性酸中毒。
(二)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阻塞、肺组织弹性降低、残气量增加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炎症、阻塞、痰液过多、痰液黏稠、无力咳嗽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 与咳嗽、呼吸困难、焦虑有关。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呼吸困难、疲乏等引起食欲下降、摄入不足、消耗量增加有关。
5.知识缺乏 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与康复知识的了解。
(三)护理目标
1.病人能有效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呼吸功能改善。
2.病人能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呼吸道通畅。
3.病人睡眠充足。
4.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5.病人了解肺气肿有关预防、保健的知识,坚持呼吸功能锻炼。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环境舒适 保持环境空气清新、温暖、湿润,避免各种环境致病因素,如吸烟、寒冷、粉尘或刺激性气体等。注意空气清新,预防感冒,避免呼吸道感染。
(2)体位 呼吸困难程度越重,所需卧位角度越大。半卧位或端坐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少,肺活量增加;肺气肿晚期病人还可以采取上身前倾位(图1-3-3),使双肩上抬,胸廓扩张,增加胸腔容量。
图1-3-3 肺气肿病人上身前倾位
(3)生活护理 协助病人翻身、洗漱、进食、排便等,尤其注意让病人在带氧状态下排便,以免用力加重缺氧。
(4)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积极改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对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肯定的重要价值。但对二氧化碳潴留者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以免产生过多二氧化碳,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2.心理护理 因长期患病,社会活动较少等原因,肺气肿病人容易产生失望、孤独心理,护理人员要多关心、体贴病人,经常与病人交谈,倾听病人主诉,了解病人的需要和消极情绪的原因,向病人讲解疾病的防治知识,鼓励和支持病人进行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和正常交往,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延缓病情进展,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取得家属的最大支持和帮助。
3.氧疗护理
(1)避免吸氧浓度过高COPD病人因长期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已不敏感,主要通过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可削弱缺氧刺激,使通气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停止。
(2)持续低流量吸氧 可通过鼻导管持续(或吸氧时间每天15h以上)低流量吸氧,一般吸氧流量为1~2L/min、浓度为25%~29%。
(3)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若吸氧后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表示氧疗有效;若意识障碍加深,可能为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或浓度,达到既保持氧疗效果,又可防止氧中毒和二氧化碳麻醉的目标。
(4)不可擅自变动氧流量 告诉病人及家属擅自加大氧流量的危害,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4.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 禁止随意乱用止咳药、安眠药、镇静药、止痛药、麻醉药,以免抑制呼吸、抑制咳嗽反射。
(2)应用抗生素护理 同慢支护理。
(3)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尤其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呼吸困难程度。
(2)观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
(3)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包括痰液的颜色、量、性状,以及咳痰是否通畅。
(4)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
6.呼吸功能锻炼(呼吸生理治疗)
(1)腹式呼吸 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往往依赖于胸式呼吸增加呼吸频率代偿呼吸困难。但这种代偿较腹式呼吸的有效性低,病人容易疲劳。加强稳定期病人膈肌、腹肌运动训练,有利于腹式呼吸,减少病人能量消耗,提高呼吸效率,改善呼吸功能。
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做缓慢而深的呼吸,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最好能持续3~5s以上,至无法再吸气后再缓缓地呼气,呼气时收腹,尽量将气呼出。每分钟7~8次,每次10~20min,每日锻炼2次。
(2)缩唇呼吸 其目的是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小气道塌陷。教病人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分钟7~8次。呼气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有条件也可以做吹水训练,以吸管对着水杯内的水(约1/3杯)吹气,每次3min。
(3)缩唇腹式呼吸 缩唇腹式呼吸是将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结合进行,是肺气肿稳定期改善肺功能的最佳方法。其具体操作:病人取站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用鼻缓慢深吸气,膈肌最大限度下降,腹部凸出。呼气时用缩唇呼吸方式,同时腹肌收缩,膈肌上抬,胸腔压力增加,便于气体呼出(图1-3-4)。习惯于缩唇腹式呼吸方式后,不论走、坐、卧均可随时采用。
图1-3-4 缩唇腹式呼吸
(4)呼吸操 双手上举,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限度下降,腹部凸出。弯腰,双手下垂并与上身垂直,同时缩唇呼气,腹肌收缩(图1-3-5)。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
图1-3-5 呼吸操
(5)全身运动(肌肉训练)能有效的挖掘呼吸功能潜力,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尤其配合使用缩唇腹式呼吸后,更能提高呼吸效率。常采用平地行走、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家务劳动等形式。运动时间、程度根据病人自觉症状及呼吸、心率情况而定。一般每天锻炼3~4次。
7.健康指导
(1)避免诱因 吸烟是最主要的诱因,戒烟越早越好。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有害粉尘、气体等环境,预防呼吸道感染,提高耐寒能力,积极治疗原发病。
(2)合理休息与活动 急性加重期卧床休息,稳定期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鼓励病人生活自理。
(3)加强营养 但二氧化碳潴留病人要少食糖类。
(4)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坚持呼吸功能锻炼。
(5)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 及时识别急性加重期,及时就诊处理。
(五)护理评价
1.病人的呼吸困难是否得到改善?病人是否掌握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法?
2.病人能否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呼吸道是否通畅?
3.病人是否得到充足的睡眠?
4.病人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5.病人是否了解肺气肿有关预防、保健的知识?是否坚持呼吸功能锻炼?
小结
慢支是支气管非特异性炎症。吸烟、寒冷、呼吸道感染是重要病因。主要症状为咳、痰、喘。实验室检查常无异常。治疗护理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发作期抗感染。肺气肿是由于过度充气,肺容量增大所致。典型症状是咳、痰、喘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发展到COPD时,有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呼吸音减弱。X线示两肺透亮度增加。RV/TLC增大,FEV1/FVC减少。吸烟、寒冷、呼吸道感染是本病加重的主要诱因。治疗护理重点是持续低流量吸氧及稳定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万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