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最棒男孩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男子汉成长的第一站——良好的家庭环境

男孩的成功来自父母1%的改变

其他父母能做到,你们也能做到

随便找一个学校的校门口等着,一到上学、午饭、放学的三个时间点,一定会有很多家长聚集在学校门口等候小孩。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人,“战友”见面,围绕家庭的话题就此谈开。家长们纷纷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听话”“孩子们越来越不好教育了”“电视上的那些学习机,对我们家孩子不管用”……真的是孩子们越来越难教了,还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不妨先来看看童话大王安徒生的成长故事。

1805年,丹麦一个贫困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婴。他的爸爸是一个鞋匠,妈妈是一个洗衣女工,祖母年老无力,常常出门乞讨来补贴家用。正是在这样的家境下,小男孩日后成为世界的童话大王——安徒生。

安徒生的童年中没有什么同龄的朋友,常常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玩耍。看到安徒生形单影只,父亲打算给他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于是将堆放旧物的小偏房收拾了一通:他在墙上挂满各种有趣的图画,自己在门板上画了一幅风景图;他将所有的故事书和乐谱都摆放在木架子上,还在窗户上放了一些手工制作的小人儿。当然,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旧玩意儿,但就在这间屋子里,安徒生给每一件东西都编了一个身世奇特的小故事,加上父亲给他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他的童话才能开始渐渐积累起来。

安徒生的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事情几乎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教育”,他就是按照自己的能力给孩子安排了一间小屋,里面没有高档玩具,也没有百科全书。父亲将自己所能提供的所有东西都给了孩子,将自己听说的村野故事讲给孩子听,终于培养出了一个童话大王。

按照现代的教育观念,安徒生的父亲所做的应算当下最流行的“自由式教育”。父亲为孩子提供接触知识的条件,让孩子听凭自己的特长来发展。这种教育方式的最大益处在于,它保护了孩子的天性,也尊重了孩子自身的认知规律。相比较而言,现在家庭中的父母在孩子学习知识和养成习惯方面,则显得太过紧张了。

星星今年7岁了,刚开始读小学。一次,星星在姨妈家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毛毛,他比自己小半岁,但是已经学了三年钢琴了。毛毛在家长的鼓励下弹奏了一曲,这下刺激了星星妈妈的神经。“我们家星星也有音乐天赋的,不去学习太可惜了。”和爸爸商量之后,妈妈马上就给星星报了钢琴班。

但是天生好动的星星根本不听老师的指挥,不仅上课讲话,学习也不专心。不到两周,星星就说什么也不上钢琴班了,妈妈在家里急得直跺脚。

妈妈将星星送进特长班,本来是想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但孩子就这样被糊里糊涂送进了特长班,属于自己的课余生活突然被打乱了,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妈妈想要达到的效果也完全不能实现。星星现在正是好动的年龄,要让他安静下来,除非把他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寓学于乐。不考虑孩子的成长节奏,一味地按家长自己的意图将孩子送进各种特长班,并不能解决问题。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家长没有找到症结所在,送其去特长班,是最简单、最偷懒的做法。如果特长班可以将孩子的成长烦恼统统消除,那所有的孩子都不需要操心,只要多花一点钱就可以了,即使是位高权重、富甲一方的家庭,还是存在很多教育问题。

家长的简单处理方式,让各种特长班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而这种方式逐渐形成社会趋势,家长们的判断力也就越来越模糊了。但是特长班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终究还是灌输式、命令式的教育,它的效果也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学习,家长们不惜节衣缩食,尽一切努力来改善孩子的外在学习环境,那为什么不思考一下,既便宜又有效的内在影响呢?靠废品改装和旧房改造,就顺利地教育孩子的安徒生的爸爸不就是最好的榜样吗?

爸爸妈妈先爱上阅读与“写作”

“有思想的人总会孤独,幸好我们有书可读。”一本书可以点燃一个人的热情,在静谧之中体验悲喜聚散,书籍让人自由,就像博尔赫斯所说“敢问图书馆的诸君,年少时,谁不曾梦想浪迹天涯”。书籍对成年人有如此的魔力,对孩子具有魔法的则是童话,它会打开孩子的思维世界,让他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体验情感。

很多人说:“是的,我鼓励孩子看童话书,因此专门为他买了童话全集让他看。”大人都以为自己的责任是提供图书,童话是孩子们的玩意儿,父母是没有工夫去读的。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孩子。当自己成为父母,为找有效的教育方法而晕头转向的时候,何不走进孩子的世界,从阅读童话开始,唤醒自己内心的纯真,与孩子一起成长。

下班回家了,看见女儿乖乖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读刚给她买的童话大全,妈妈很高兴。“来,让我们一起读这个故事吧。”于是,妈妈坐在女儿身边,开始听女儿抑扬顿挫地朗读起《灰姑娘》的故事。

“时间就要到了,我必须回家!”女儿模仿着灰姑娘的口气急切地说,她那投入的神情非常可爱,妈妈都被她逗笑了。两人在一起度过了半个小时的阅读时光,妈妈在最后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你也要像灰姑娘一样勤劳,将来才能收获美好的人生,知道吗?”然后,母亲心满意足地离开了房间。

上面这位母亲的表现怎样?也许你会觉得还不错,陪孩子阅读,又给孩子讲道理,两全其美。但是教育专家的意见却是,这样的母亲只能拿到刚刚及格的分数。能够有意识地与孩子在一起读书是很好的,但拥有一份阅读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童话里常常充满了“胡言乱语”,这会让成人忍俊不禁,但这说明父母还没有进入阅读的状态,没有和孩子一起去体验那段感情,妈妈在危急的时候笑了,女儿这时却是真的感到十万火急的,这会让女儿感到妈妈没有和自己心领神会。

接受童话需要成人拿出孩子般的天真,童话就是一种文学形式,它和诗歌、散文一样值得认真地对待,如果父母总是置身事外,就很难体会到孩子经历的感情。

在故事的结尾,妈妈教育孩子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如何如何,这其实也是不必要的。故事就是故事,不用拿着社会的道德尺标去衡量里面的角色,然后要求孩子们也做到。孩子在故事中已经体验到了各种情感,他们也会在生活中模仿这样的情感,父母的指点没有多大的效果,反而会扫了孩子读故事的兴致。如果想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不如换成“灰姑娘以后会怎样呢”这样的提问,激发孩子去续写故事。

另外,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童话的时候,不妨从听众变为演说者,自己为孩子们读一些故事,同时可以找邻居“借”几个小听众,一方面给孩子创造一种故事会的感觉,另一方面也为孩子找到了交流的伙伴。父母读故事,会让孩子感受到温馨,也让自己更加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角色当中。

如果有时间,父母最好能和孩子们分配角色,脱稿饰演故事中的角色,能做到这一点是最好的,饰演角色不仅会挑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会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表演才华,因为剧情需要,孩子还可以为人物添加一些台词,这和诗人创作诗歌是同样性质的,家庭的氛围也将在这种戏剧的互动中变得更加亲切融洽。

和孩子一起感恩生活

感恩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是一种美德,“天地君亲师”曾是传统国人必须时刻谨记在心的感恩对象,一个成就再大的人,如果不懂感恩,人们会说他无情无义;相反,一个失足的浪子,如果还不忘亲友的恩情,人们仍然会对他有所怜悯。

养儿方知父母恩。等到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养育自己时的辛劳。这种体验,也算得上是孩子送给父母的礼物。很多人成为家长以后,才发现生活的沉重:恋爱中的花前月下是那样美好,但生活本身是实实在在的小日子。婚姻中难免有冲突,当女人变成母亲、男人变成父亲之后,他们开始成熟,懂得忍让和承受。孩子让家庭成为一个社会的小细胞,孩子让父母发现自己与社会紧紧相连,所有这些改变,也是父母成长中的必经阶段,就像孩子会换牙、长高一样。养育的经历,值得父母心怀感恩。

父母要感谢生活,也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知道感恩的人。对孩子恩情最大的就是亲人,我们要用“孝”来定义这种特殊的恩情互动。

有一篇著名的小说,里面讲的是父亲带着儿子生活,后来娶了一个女人。女人非常不愿意和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于是父亲买了一床毛毯,准备将爷爷送进敬老院。

拿到毛毯的爷爷心理虽然非常难过,但嘴上还是说:“你真是个善良的人,这条毛毯真柔软,盖上它一定会很舒服的。”小男孩看在眼里,伤心极了。后来,小男孩说:“不如将这床毛毯剪成两半吧,等我长大以后,另一半就用得着了。”

孩子的话让在场的父亲感到震惊和心痛,他没有想到,自己在孩子面前将爷爷送进敬老院,孩子将来也会学着把自己送进敬老院。没有人照料的孤苦生活是谁都不愿意的,孩子的话让父亲警醒:不能够这样对待养育自己的父亲。

小说中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让孩子懂得孝顺父母,自己首先就应该孝顺老人。如果孩子从小就看到父母孝顺爷爷奶奶,他自己也会受此影响,学着为父母做一些事情;反之,孩子也会按照父母对待老人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冷漠、自私的父母很难教育出知恩图报的孩子。

感恩这样的品德教育,虽然在历史上一直被反复强调,但是近些年来,孩子们身上暴露出来的正是学识有余、品行不足的缺点。智商和情商没有同步发展,教育出来的孩子将会是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人。

感恩的教育要求父母一方面用行动去影响男孩,和男孩一起去感谢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同时也感谢男孩给你的生活带来的快乐。心怀这种感恩之心,男孩也会体会到感恩的幸福。

正确爱你的男孩

拿捏好表达爱的分寸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父母们往往拿捏不好爱的分寸,容易对孩子造成溺爱。溺爱的危害不言而喻。在探讨如何防止溺爱男孩之前,我们先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否是溺爱孩子的父母、这种溺爱到了何种程度。

题目:请根据孩子的真实状况选择偏高、一般、偏低三个选项。(注:该问卷针对6~12岁孩子的父母)

1.孩子会自己整理书包,准备上学用具。

2.受到挫折的时候,不会向父母发泄。

3.看到某些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不给买,孩子就会放弃。

4.孩子在找人借东西之前,都会向物主说一声。

5.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抱怨别人,并且希望下次做得更好。

6.会关心其他的家庭成员。

7.愿意与客人分享自己的食品和玩具。

8.无论是看电视的时间,还是上床睡觉的时间,都有规律可循。

9.需要做决定时,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不知所措。

10.做家务劳动的时候尽职尽责。

1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2.遇到问题首先想到自己解决,不会马上让父母协助。

13.见到别人会很自然地打招呼。

14.善于反省自己的问题。

15.不会乱发脾气,生气有原因。

16.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不是嫉妒。

17.对父母的付出懂得表达感谢。

18.家里家外一个样。

19.能适当支配自己的零用钱。

20.总是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很有信心。

21.容易亲近,善于与人合作。

22.喜欢动手帮忙做家事,不懒散。

23.在环境及外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依然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24.不会和人比较物质条件。

评分标准:

偏高得2分,一般得1分,偏低得0分。答完24题之后,累计总得分。

测试结果:

37分以上:你不是特别宠爱孩子,你的孩子已具备很好的社交能力,能应付这个繁杂的社会。

25~36分:你有一点宠爱孩子,现在你要帮助他建立他较欠缺的与人交往的能力。

12~24分:你很宠爱孩子,有时过度保护,有时又太放任,这样会阻碍他发展相关能力的意愿与标准。

11分以下:你已经过度宠爱孩子,阻碍他很多能力的建立,不可以再宠他了。

父母对孩子溺爱,受伤最大的是孩子。溺爱的危害首先在于这样的男孩比较缺乏同理心。因为男孩可能从来没有被父母呵斥过,也就无法准确体会别人的情绪和需要。被溺爱的男孩也容易没有自信,因为父母为他做好了一切,他还会做什么呢?被溺爱的男孩其表达能力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欠缺,因为在他表达出来之前,父母都已经为他做好了。

那么,父母应怎样正确地向孩子表达爱意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的哈利亚特博士认为:家长应该给自己准备一份自我检查表,经常对照检查,检查的内容有:

1.告诉孩子“我爱你”。

2.通过温和的触觉传达对孩子的爱意。

3.关心孩子的行踪。

4.让孩子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5.对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表示认可。

6.向孩子询问对父母是否有意见。

7.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

8.交给孩子一些工作,让他懂得承担责任。

9.让孩子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10.尊重孩子的个性。

哈利亚特博士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家长总结出向孩子表达爱的三条途径:

第一,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与男孩进行交流。可以是坐在地板上与男孩一起做游戏,可以是帮助男孩完成学习计划,可以是与男孩一起欣赏电影。

第二,用和蔼的语言让男孩感觉到被认同。当男孩向父母表达一种感受的时候,父母应该是以同样的心情回应他。

第三,帮助男孩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限制男孩的行为,但是要让男孩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交给他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并不是单纯靠哭闹就可以解决问题。

按照这三条建议做,相信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行为能得到较好的纠正。

我家的男孩爱啃手指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啃手指或咬指甲的孩子,这个看似平常的现象,却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学意义,孩子喜欢啃手指、咬指甲,可能是由于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引起的。

小勇的父母都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加班是经常的事儿,于是小勇独自在家也成了家常便饭。小勇已经6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人见人爱,但是令父母忧心的是,小勇至今仍保留着吸吮手指的习惯。

这天,小勇和父母一起去姥姥家。小勇很喜欢去姥姥家玩,因为那里有小表哥浩浩和小表弟涛涛陪他玩儿。三个小家伙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刚一见面,浩浩就特别热情,还叫小勇玩自己的玩具枪。看到浩浩的玩具枪,小勇爱不释手,玩起来就不想放下了。没多久,浩浩和涛涛也想玩了,就央求小勇把枪给他们玩一会儿。但是,小勇不舍得把枪让给他们玩。浩浩和涛涛见小勇半天都不把枪给自己玩儿,于是两个人一起把玩具枪从小勇手里抢了过来,还把小勇推倒了。

“哇——”小勇大哭起来,父母闻讯赶来,从浩浩的嘴里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爸爸批评了小勇。父母走后,浩浩和涛涛哥俩也不理小勇了,看着他们玩得起劲,小勇默默地一旁看着,下意识地把手指塞进嘴里吮了起来。

每每看到小勇咬手指,父母都会严加斥责,甚至打骂。然而,小勇至今仍难以改变这种习惯,往往不由自主地就将手指塞进了嘴里。如今,小勇的右手食指都已经有一些畸形了。

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像小勇那样啃手指或者咬指甲的儿童。有心理学家指出,吮手指和咬指甲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6~12岁的儿童中,有12%的儿童“经常”和“几乎整天”吮手指,而有44%的儿童经常咬指甲。

一般说来,大多数的婴儿都有吮手指的行为,特别是婴儿长牙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儿童吮手指或者咬指甲的现象会逐渐消失,但也有少数会持续到成年。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吮手指、咬指甲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不用母乳喂养或者突然断奶。由于母乳不足,或母亲工作需要,不能用母乳喂养或者突然断奶,使婴儿的吸吮要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可能转而开始“吃”自己的手指。

2.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要求过严,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抚和关注,特别是缺乏母爱。

3.适应困难。儿童适应新环境感到困难,或在心理不安、不满或紧张时,便常借吸吮手指、咬指甲等方式来平稳自己的情绪。

4.缺少同龄伙伴。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当孩子从学校、幼儿园回来后,常常是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玩玩具、看电视,当感到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去吮手指、咬指甲,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

5.模仿。有的儿童啃手指是在幼儿园、学校里从同伴那儿模仿而来的。

6.其他原因。如在饥饿、身体有疼痛或其他不舒服的表现时,吮手指、咬指甲可以转移分散儿童的注意力。若不良情境经常出现,则可能使这类动作形成习惯性动作。

吮手指、咬指甲,看似是两个很平常的现象,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和伤害却是深远的。因为,儿童从手指中吮到的远不止是病菌。

我们知道,人的手是接触外界最多的一部分,特别是孩子,出于好奇,总喜欢这儿摸摸,那儿抓抓,甚至会在地上爬。因此,孩子的指甲缝中和指尖上会沾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等。此外,一些儿童玩具、食品包装和学习用品等带颜色的塑料产品中含有大量的铅,孩子在吮手指、咬指甲时,无疑会把大量病菌和铅等有害物质带入口腔和体内,导致口腔、牙齿感染,儿童体内铅含量过高等。

另外,经常吮手指、咬指甲还会对儿童的牙齿造成伤害,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如牙齿外暴,门牙缺角,影响孩子的容貌。咬指甲还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坏甲床,引发出血或感染,造成感染化脓等,给孩子带来痛苦。

此外,孩子吮吸手指常会遭到小朋友的耻笑,引发他的害羞、焦虑等情绪;再者,经常吮吸手指,总是把手放在口中,会影响孩子手指肌肉发育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从而对以后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男孩有吮手指的习惯,应该注意帮助其进行矫治。具体有以下矫正方法:

1.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部分孩子之所以会吮手指或咬指甲,是因为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或对孩子要求太严,经常打骂孩子。因此,只有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才能使孩子情绪稳定,使他改掉吮手指和咬指甲的毛病。

2.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应当从百忙的工作、家务中抽出时间,多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感情,并多进行肌肤间的接触,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睡觉,在睡觉前给孩子以抚摸等温情,使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和满意感。

3.鼓励孩子多与同伴玩耍。给孩子安排一些合适的手工活动,尽量使他们不闲待着。如让孩子玩积木、玩沙子、画画、做游戏等,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快乐、活泼的活动中,让孩子忘记这种不良行为。

4.对孩子要宽容。在矫正孩子吮手指、咬指甲的行为时,父母的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动作要轻柔,千万不要大声呵斥、恐吓、打骂,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因为这样只会强化这种行为,使孩子感到更紧张,甚至产生自卑感、孤独感等不健康心理。

5.运用“厌恶疗法”。在不得已时,可在孩子的手指上抹点胡椒粉,使他吮吸时产生一种厌恶感,可减少或逐渐消除这种不良行为习惯。

让男孩感受到自己“得宠”

一个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周围人的关注越多,在各方面就会表现得越好。当他感到自己“得宠”时,就有动力追求完美和优异。当一个孩子明显地感受到被关注,就越是希望表现自己,所有的才能都会被调动起来。

《鬼妈妈》是一部以美国畅销小说为题材改编的动画片。卡罗琳是一个只有十几岁大的小女孩,对身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但是由于爸爸妈妈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处理很多关于工作的事情因而无暇照顾她,闲得发狂的卡罗琳只好在家里到处转来转去,并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她通过一扇奇怪的门走入了另一个“家”,那里有和现实生活中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待人周到的“妈妈”——只不过那个妈妈的眼睛被纽扣缝上了。正是由于那个“妈妈”熟谙儿童的心理,热情地陪伴她玩耍,卡罗琳觉得自己找到了真正想要的快乐。只是,后来她发现那个“妈妈”是个女巫并进行了一场斗争……

从这部影片中,父母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道理: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确实希望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爱和关注。当孩子发现父母好像并没有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时,其心里的黯然失落是非常正常的。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内心中最需要的是一种爱的感觉,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感受到更多的来自父母的关注和爱护,这种良好的感觉,是孩子在日后乐观、积极、自信的主要动力源。

或许,父母只是每天简单地问一句“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却传达出了对孩子的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父母很在乎他在学校里的表现。有些家庭和家长可以从各方面关注子女的教育,而另一些只有时间去关注子女一两个方面的问题。但不论何种层次的介入,相信都会对子女的一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每天,我们可以在家中听孩子讲述他在学校中看到的有趣故事,和小孩子一起聊聊天,并不是什么难做到的事情,所能起到的作用却是最大的。

曾经有一位教育研究者给家长提出一道多项选择题:以下4个选择你认为哪项最能够帮助小孩在学校里提高学习成绩?

A.为学校做义工

B.监督小孩功课

C.与小孩讨论学校所发生的事

D.与小孩的老师保持联系

当然,以上的任何一项都对小孩的学习进步很有帮助,但是研究人员的统计结果表明:回答C的家长,他们的小孩在学校中的成绩是最好的。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选择不重要,而是更加深刻地说明了父母和子女共同参加一项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弗兰克是家里的一名小主人,不但参与家庭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比如爸爸妈妈要购买什么样的汽车或者是家电,要怎样把房间布置一下,都要征求一下弗兰克是否有更好的点子。

父母对男孩如果不进行沟通引导,其结果常常会适得其反。美国有一个七岁小男孩在作文课上写给家长的信中写道:“当你用权力来阻止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时,我想说的是,我恨你!”家长要培养一个好孩子,应该与他们尽可能多地交流,交流得很好会促进你与孩子之间的融洽关系,也方便我们开诚布公地教导他们。

引导男孩“正向心理循环”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正向心理循环”,当孩子被灌输了成功的意念之后就可以制造出成功的事实,而成功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了孩子成功的信念。这样的心理状态循环下去,就不用担心这个孩子不优秀了。

一位老师在美国某大学教书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个学生在课上的表现相当地突出,而且有许多课程的成绩都是A,并且在学校中是个活跃分子,同时参与很多职位的竞选,还准备以后自己竞选公职。但他的数学得到的成绩是C,就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不是学数学的料。”“你怎么知道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呢?”老师问他道。

“因为从小我的数学成绩就不好,也实在是没有兴趣。”这个孩子很认真地说道。

“你怎么可以根据目前的现状,就认定将来也会学不好吗?”这位老师对学生展开了心理辅导,“如果你很轻易地就形成了对自己的负面看法,你认定自己绝对不是学习数学的料,那么你就会不自觉地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言论了。长此下去,在你的心目中会形成一个负向的心理循环,最后就真的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

那个孩子听从了老师的建议,以后试着暗示自己可以学好数学,结果成绩一点点有了起色。

在课堂上,美国老师用得最多的词汇就是“very good”“good job”“wonderful”“excellent”(都是“好”“很好”“不错”等夸奖之辞)等等。老师经常在每个细节和环节上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卑对一个人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个人如果陷入了负面的心理,他能找到一万个理由说自己如何如何不如别人,比如:我个矮、我长得黑、我眼睛小、我不苗条、我嘴大、我有口音、我汗毛太多、我父母没地位、我学历太低、我职务不高、我受过处分等等。由于自卑而焦虑,于是注意力分散了,从而破坏了自己的成功,导致失败,即失败—自卑—焦虑—分散注意力—失败,这就是自卑者制造的恶性循环。一个人如果陷入了自卑,在人际交往中除了封闭自己以外,就有可能会奴颜婢膝,低三下四。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形成了对自己的某种负面观念,那将对其非常的不利,因为失败的信念会制造出失败的事实,而失败的事实又进一步强化失败的信念。而对自己的这种负面观念形成的越早、越深刻就越是难以自拔。

与此相反的就是形成“正向的心理循环”,成功的信念总会驱使人做出成功的事实,而成功的事实又使人更加认定成功的信念。如此循环下去,就不怕这个人不优秀了。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男孩在某些方面出现消极情绪的时候,及时帮助男孩建立“正向心理循环”才是最终的解决问题之道。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心理循环,都像是一个大轮子,家长则起到了关键的“第一推动”作用。为孩子建立一个好的“心理循环”,也算是家长为孩子作出的一大贡献。

孩子的恐惧心理源自不自信

现在的许多男孩,由于父母的溺爱,过着太过精细的生活。狭隘、软弱、琐碎、目光短浅、缺乏激情等缺憾在许多男孩身上存在着。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男孩限制过多,这也不准,那也危险,为男孩提供过分保护。如到公园玩耍时,不让男孩去爬山恐怕摔下来,不让男孩去湖边玩怕掉下去,等等。这些都会造成男孩胆小恐惧,遇到事情还没尝试就已经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过分保护男孩会打击男孩的自信心,只有让男孩对自己充满信心,他才能勇敢地面对未来人生的一切挑战,才会创造美满幸福的生活。那么怎样才能让男孩充满自信心呢?最重要的就是让他拥有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勇气。男孩因为害怕失败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得那些本来很容易就能完成的事情变得很困难。所以,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不能过分保护男孩。

爸爸在院子里安放了一个秋千,可秋千安放好之后他发现小瑞丰很害怕荡秋千。

当爸爸第一次将他抱上秋千的踏板上时,小瑞丰吓得哭了起来。

“不,不。”小瑞丰站在踏板上紧紧地抓住绳子,他的动作狼狈极了,不停地哀求爸爸把他放下来。

“这没有什么,很多孩子都会玩,你不用害怕。”爸爸一边说一边将他稳稳地扶住。

“爸爸,我不想玩这个,我会摔下去的。”小瑞丰哭着说道。

“你不会摔下来的。只要抓住绳子,这是很安全的。”

“不,我害怕。”儿子仍然坚持。

为了消除他的恐惧,爸爸把他抱了下来。说:

“这样吧,爸爸先给你作个示范。等你见到爸爸玩得很高兴的时候,你一定会改变主意。”说完,爸爸就上了秋千开始摇荡起来。

“爸爸,你真行!”见爸爸在秋千上荡得很高很高,小瑞丰高声欢呼起来。

“那么,你也来试试好吗?”他问儿子。

“好吧,可是我不要荡得那么高。”儿子终于同意试一下。

可当爷爷走过来见到小瑞丰荡秋千难看的模样时大笑起来:“瑞丰,你是在荡秋千吗?怎么一点也不像呀。”

听见爷爷那样说,爸爸担心会由此而打击小瑞丰的自信心,连忙出声制止了他。“不,你应该说他做得非常棒。”

爷爷立刻明白了爸爸的意思,连忙说道:“哦,我忘了,在我第一次荡秋千时还不如瑞丰呢。”

“是吗?”儿子听见爷爷这样说,便立刻来了精神,用力在秋千上摇荡了几下。

“是这样的。据我所知,每个人第一次荡秋千时都害怕得要命,爸爸也是这样的。”爸爸趁机鼓励小瑞丰,“我第一次上千秋的踏板上时比你还要害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根本不敢晃动。你比我好多了,我相信用不了几天你就会荡得很高很高。”

“真的?”小瑞丰听见爸爸和爷爷都这样说,恐惧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爸爸下班后回家,还没有走近住处便听到了院子中传来的欢笑声。小瑞丰和爷爷正在高兴地荡着秋千。

可见,孩子的恐惧心理源于他的不自信,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总是用赞美的语言帮助他树立起自己坚定的信心去解决困难,排除心里的烦恼。“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好”应该是父母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即使孩子做得很差,你也不应该失望,要善于对他进行夸奖,以免孩子感到悲观失望。

如果说得不到鼓励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么那些不但得不到鼓励反而时常受到打击的孩子只会变成渴死的枯草。哈佛心理学教授波利斯·塞德兹这样说:“打击只能使孩子变成一个懦夫,变成一个无能的人。当然,放纵孩子也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但起码能让孩子自由自在。打击却不一样,它能毁掉孩子。”

教孩子主动关心家里人

在一个家庭中,往往孩子的一切占满父母的心,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但是,我们是否曾经想过,我们用爱心培育出来的孩子是否也懂得爱他人呢?或者说,他们能不能做到爱自己的父母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会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如果,我们作为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爱心的重要性,只是从单方面和孩子进行交流,只是一味地给予,那么孩子也就会对爱的理解有所缺失。而没有爱心、不懂得爱他人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状况更多的是自私狭隘。所以,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是极为重要的。

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从哪方面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第一,让孩子懂得爱身边的人。

孩子小的时候,所接触的人很少,无非就是自己的父母家人,这个时候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懂得爱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还小的话,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双方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互相体谅、互相爱护,这样孩子幼小的心中会在无形中懂得爱是一件很美好、很幸福的事情。如果孩子稍稍长大了,那么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孩子明白父母每天都在忙些什么,体会大人的不容易。

第二,让孩子懂得尊敬老师,与自己的同伴保持友爱。

当孩子稍稍长大之后,会接触到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生活。这个时候,家长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孩子在和其他人的相处中有没有表现出很自私、很霸道之类的不良倾向,也可以多向老师询问孩子的状况,防微杜渐。

第三,让孩子懂得爱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体。

无论是生物还是植物,世间万物总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应该将这个道理给孩子讲清楚,让他明白爱护自然的道理。当孩子树立了这样的正确观念,那么他很自然地就会懂得爱护路边的小树,爱护公园里的小花小草,爱护家里的小猫小狗。慢慢的,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培养出对于这些小生命的感情。

家长还可以想出其他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树立爱心,有爱心的男孩不仅会给他人带来快乐,也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快乐。

别给男孩太多没有原则的妥协

十月怀胎的辛苦和分娩的“切肤之痛”让妈妈们最能体会骨肉亲情,日常起居上的悉心照料更加深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母亲对子女的爱,已经不是慈母手中线缝出的衣裳能够代替的。也正因为如此,母亲更容易溺爱子女,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尤其如此。

明明的妈妈是一个全职太太,体会到丈夫在外面工作的不易,她也要求自己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事事顺心。在对明明的教育上,妈妈积极地给孩子报辅导班,按时接送孩子,一日三餐都按照营养书上推荐的搭配,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平时孩子的任何事情,收拾书包、放水洗澡这些都由妈妈一手操办,在家庭内务上,妈妈尽心尽力,毫无怨言。

而明明却没有感觉到妈妈的辛苦,在他看来,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哪一次他发现妈妈没有帮他把书包收好,或是给他做的饭菜他不爱吃,或是没有及时叫醒他去上学,他都会大哭大闹。爸爸长期不在家,妈妈就成了明明最亲密的伙伴,但凡遇到困难,妈妈总是第一时间帮他解决,但是明明还是常常和妈妈怄气。

不论是出于补偿心理,还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明明的妈妈都绝对到了溺爱的地步。这样的妈妈可以理解,但是很遗憾是不明智的。

妈妈们溺爱孩子,都是为了让他生活得幸福,但是孩子能在父母的照顾下成长多久呢,总有一天他需要与别人一起应聘、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到那时他的困难谁来解决?有的人正是知道自己不能保护孩子一生,越发有求必应百般顺从了。这样的母亲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她没有为孩子的将来做任何打算,并且让孩子错失了很多学习成长的机会,她将一个低能儿抛给了社会,这样的行为不可饶恕!

孩子是需要挫折才能健康成长的,这一点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论述。溺爱则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

被溺爱的孩子很难遵守规矩,也不懂得自我约束,在他们看来,规矩就是为别人准备的。由于凡事都有家长包办,孩子往往有太多优越感,做事情眼高手低,也不善于与人相处。当别人帮助了自己的时候,在溺爱中长大的“小皇帝”们也不懂得感恩,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当他们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时候,不仅不会向别人学习、替别人高兴,还会产生沮丧、嫉妒的消极情绪。

在一家家庭咨询处的会客厅里,一位母亲面对专家显得忧心忡忡。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1个小时,你嫌他笨手笨脚,对吗?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

所有这些答案都是“是的”,这位母亲惊愕了,从椅上站起来,凑近专家说:“你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这位母亲问,“以后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这则故事中的母亲,就是用自己的爱,为孩子埋下了一个温柔的陷阱,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孩子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利。当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除了向妈妈求救,就只能“独自垂泪到天明”了。

所有母亲不妨仔细体会美国女小说家菲席尔·D·C的话:“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宠爱男孩≠放纵男孩

天下父母莫不宠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宠过了头,那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所谓宠,应该是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情需求,这样宠出来的孩子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更加自信,但是在宠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因为溺爱而放任孩子。溺爱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助长孩子的任性和娇气;弱化孩子与外界交流的能力;埋没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潜能。

在美国,无论家长是高官还是富豪,从来都不给子女零花钱。而子女的零花钱大多是通过课余或假期的打工中“按劳取酬”获得的。不仅如此,当子女成长到了18岁的时候,他们就再也不会在经济方面依赖自己的父母,而是必须要自食其力。而这些美国孩子也把长大了还向父母伸手要钱视为一种耻辱,他们会自觉地凭劳动和智慧来挣钱料理自己的生活。

反观中国的一些家长,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做任何的家务,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当孩子遇到各种困难自己都先迎难而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父母在极力创造一个让孩子感觉到没有任何委屈的环境。这样做的后果,孩子无疑是得到了安逸,万事不求人,但是这样做的同时,也把孩子应该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免疫力舒舒服服地破坏掉了。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小的时候自己受苦太多,曾经感受到过贫苦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折磨,现在自己事业有成了,总觉得不能让孩子再像自己从前那样受苦,所以千方百计给孩子最大的满足。

2.有的家长自己本身从小生活在富裕的生活环境里,并且现在的条件要比过去好很多,所以就觉得孩子一定要过得比自己舒服才算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才算是不委屈孩子。

3.有的家长由于不经常在家,长期在外拼搏,无暇照顾孩子平时的生活,总觉得自己对孩子有亏欠,所以就容易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甚至容忍孩子挥霍金钱。

任何东西如果给的太多了,人的感觉就会钝化,爱也是如此。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溺爱心理的产生,最终都会导致孩子心理发展的障碍:

1.被过度宠爱的孩子容易变得无情,只喜欢一味地索取,不懂得付出。

2.被过度宠爱的孩子容易变得无能。如果父母帮助他做了很多本该属于他做的事情,过度的照顾会让孩子的品德、智力甚至是身体发育停滞不前。家长可以给予孩子生命,但却无法担负孩子的一生,孩子迟早要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事情。

3.被过度宠爱的孩子基本上缺乏自强的精神,缺乏自立的能力,承受不了任何风风雨雨,心理的抗挫能力极差。有些孩子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一些具体表现,比如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行为怪异;不能控制饮食;在活动中不守秩序,如果别人不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做就会大吵大闹;很少为别人考虑;不能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4.被过度宠爱的孩子会表现得很难适应社会,因为过分娇宠的孩子容易形成自私、任性、放肆、骄傲、易发脾气、不遵守规则、没有公德等状况。这样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注定会失败。

父母爱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千万不要过度。爱孩子不能只用感情,爱孩子需要用智慧,教育孩子时坚持原则才是最好的方法。

家庭潜藏的教育危机

“红白脸”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担任的角色是不同的,应该负责的任务也是迥异的。一般来说,母亲是榜样,父亲是权威。

母亲对于一个男孩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因为母亲对男孩的影响从准备怀孕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母亲的观念和信任对男孩人格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的引导作用。母亲是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她的情绪、态度、处世方式、审美情趣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自己的男孩。母亲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高,男孩就更易养成乐观、开朗的个性,并与母亲更亲近;母亲勇敢、坚强,男孩也会成为一个积极进取、不惧苦难的人;母亲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细微的表情,往往会在长大成人的男孩身上重现。

而对男孩来说,父亲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往往把父亲看做是将来发展自己男性特征最现实的“楷模”。父亲是一种权威的象征。父亲对男孩是否积极评价,决定他是自信还是自卑;父亲的鼓励对男孩的激励作用,不亚于母亲的鼓励。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母亲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时刻做男孩最好的榜样,给予男孩正面、积极的引导;父亲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给予男孩更多积极的评价和肯定,以及更多的关爱。

尽管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父母分工不同,但要切记一点:在教育子女的时候父母态度一定要达成默契,要自始至终保持一致。

由于父母各自生活经历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自幼得到的家庭教育的不同,所以形成对男孩在教育要求、态度、方法上的不一致,这是正常的。但教育子女是个严肃的问题,双方应坦诚交换意见,服从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方法。即使父母意见上有分歧,也不能在男孩面前公开化,而是要避开男孩进行讨论,双方都要自觉维护对方在男孩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

如果在家教中采用“红白脸”的教育方式,父管母护,父严母慈,或父从母命,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男孩往往觉得家里只有一个人说了算。只怕一个人,只听一个人的话。“红脸”在家时,他会安分守己,乖巧得很;而一旦只有“白脸”在家,他则会顽皮,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甚至无法无天。对外界刺激麻木、冷漠,无动于衷,成为难以管教的男孩。

例如,当爸爸不允许男孩边看电视边吃饭时,妈妈就应与爸爸站在同一阵线,并告诉男孩:“要听爸爸的话,吃饭时不可以看电视。”然后,等男孩上床入睡了,父母双方再心平气和的讨论、沟通:“你那样管教男孩不妥当,我认为应该……”不要让男孩有机会拿妈妈的话当挡箭牌,去拒绝接受爸爸的要求。

教育男孩的态度保持一致,不仅仅限于父母,还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有些家庭里,男孩做错了事,父亲要处罚男孩,而爷爷或者奶奶则要庇护男孩,有的甚至当着男孩的面责备父亲,哄男孩说:“都是你爸爸不好,把宝宝给弄哭了。不哭了,奶奶替你打爸爸。”说着还假装打几下爸爸。

这种结果不但造成了爸爸的管教毫无效果,而且损害了爸爸在男孩心目中的威信。

家庭成员对男孩的态度不一致,还会造成男孩无法辨别是非,无所适从。男孩年龄小,分辨不清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需要加以帮助才能逐渐辨明是非,如果父母的意见不一致,男孩到底该听从谁呢?

这样教育的后果可能就会造成他谁的也不听,或在谁面前听谁的,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过早学会两种面孔对人、看人行事等不良行为。总之,父母应对男孩的成长营造一个合作、统一的空间,对男孩的教育态度要恪守一致,保证在男孩面前观念一致,意见相符。

“隔代亲”教育隐患多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忙碌的爸爸妈妈纷纷走出家庭外出工作,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正是因为如此,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的父母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头上。

这种现象的普遍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如果在放学的时候你在学校门口观望一下即可得知:接送小朋友的大多都是他们的爷爷奶奶,而不是爸爸妈妈。这些老人慈祥地搀扶着孩子,或者是抱着孩子,或背着孩子,任由这些孩子在他们面前撒娇撒泼。而老人们的脸上一般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孙辈们的疼爱溢于言表,一切尽在不言中。能够和孙辈每天共享天伦之乐,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在这种美满生活的表面之下,掩藏着深重的教育危机,又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呢?

我国自古就有“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强调的就是,爸爸妈妈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负责人,他们是孩子的主要监护人。现在的家庭已经越来越重视科学教养的作用了,对于养育孩子而言,无论是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还是知识掌握等各个方面来讲,父母无疑是教育下一代的最佳人选。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却非常令人担忧:幼儿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角色错位问题,也就是说,原本应该由父母担当的家庭教育已经完全由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来担任了,隔代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形式下一个躲不开的话题。

除去父母的工作压力大之外,祖辈们主动地大包大揽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些新“上任”的爷爷奶奶中,很多也不过只有五六十岁,他们也正处在精力旺盛、经验丰富的大好时候,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同时,生活的历练也使他们看不惯这些爸爸妈妈带孩子时笨手笨脚的样子。他们不忍心、也不放心自己的子女来带孩子,干脆亲自出马,对孩子的照料实行“一条龙式服务”,绝对服务到家。相反,如果年轻的父母不希望他们带孩子,他们还会感到失落呢。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但是这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弊端。比如说“隔代疼”会使老人们出现放纵、溺爱孩子的现象,缺乏科学育儿的观念、态度和系统知识,由老人们带大的孩子会在身体、心理及人格方面存在诸多的缺陷,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分地疼爱容易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平时男孩在家里,爷爷奶奶都哄惯了,凡事都是呼风唤雨,他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2.被娇惯长大的孩子不能吃苦。

3.隔代教养长大的男孩容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是和老人们在一起的,所以接触的小朋友少,在个性上就会有点孤独,会显得比较难相处。

4.家庭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影响男孩的身心健康。有时候,我们的父母在教育观念上与我们有所不同,这使得在教育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分歧,无法形成“统一战线”,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不好的。

生活中,做父母的最好不要双方一同外出,而是至少要留一个人在家中工作,做好养育男孩的工作。即便是双方都要外出工作,也要经常回家同男孩进行各方面的交流,给予男孩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以弥补老人教育上的不足。

建议老年人多看看教育方面的书籍,改变自己的观念,为了培养下一代,想方设法填平与男孩的“代沟”,多和男孩进行感情交流,用言行来引导男孩,加强对男孩的思想品德教育。

让孩子看到父母吵架怎么办

夫妻之间很少有不吵架的,无论是大的原则问题,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总免不了有些摩擦。夫妻吵架总是床头分、床尾和,反而更能增加感情,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当夫妻成为父母之后,吵架这件事就值得重视了,因为身边多了一个“第三者”——孩子。

一对小夫妻吵架了,声音都不大,但是家里的气氛很不好。这时,他们三岁半的小儿子慢慢地走了过来,抱抱爸爸的腿,又抱抱妈妈的腿,眼里含着眼泪,脸上全是恐惧的表情。这个时候夫妻二人意识到原来吵架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父母的心情和表情足以让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感到不安和恐惧。

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曾对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做了“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家”的调查。结果发现,孩子们对父母和家庭的要求放在首位的并非是经济、物质条件,他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东西似乎都不大在意,相反,却很关注自己家庭的精神生活。孩子们最喜欢的家有五种,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和睦、团结、友爱的家。孩子们最喜欢爸爸妈妈和和气气,不吵架、不斗嘴,全家老小和睦相处,让家里始终充满爱。

还有一位英国学者曾经走访了20多个国家,对1万多名肤色不同、家庭经济条件各异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孩子们对家庭的精神生活及家庭气氛十分重视。这位学者总结出各国儿童对父母和家庭最重要的10条要求,而“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高居榜首。

根据调查显示,有85%的宝宝最怕的就是父母吵架。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在充满冲突的家庭中生活,容易变得退缩、自卑,与人交往时往往显得不自信、不主动,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容易陷入人际交往的障碍。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相亲相爱,希望自己的家和睦、友爱、温暖。而许多父母却时常忽略孩子的这点心理与要求。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与伴侣意见分歧时,也总是毫无顾忌地大吵大闹?是否情绪激动时,在孩子面前也忘记了父母的榜样作用,说脏话,不顾及家长的形象?

良好的家庭气氛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如果父母真的在孩子的面前吵起来了,应该做以下几种补救行为:

第一,首先要安抚受惊的孩子。

鼓励孩子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弄清楚孩子害怕的是什么,是父母吵架时的腔调和表情,还是怕父母分开之后不要自己了。作为家长可以适时使用肢体语言,比如拥抱或者亲吻来传达对孩子的关爱,同时向他保证父母不会不要他,让孩子安心。

第二,父母双方最好再当着孩子的面来和好。

可以向孩子说明,吵架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爸爸妈妈以后不再吵了。然后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你们当时是因为一时冲动,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吵架的。尽管孩子对这些解释并不完全懂,但是当他看到爸爸妈妈在一起和往常一样心平气和地讲话,自然就会平静很多。时间久了,只要父母不再吵架,孩子就会渐渐淡忘掉。

第三,让孩子了解父母吵架和他无关。

父母在吵架之后应该告诉孩子,大人吵架的事情和他无关,不要让孩子认为是自己不好才让父母吵架的,避免孩子产生自责心理。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不论父母之间是否在争吵,都是非常爱他的。

夫妻之间恩爱、和睦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孩子的身心成长注入生机与活力,增加孩子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如果男孩在一个紧张压抑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会逐渐变得忧心忡忡、缺乏热情、性格内向,严重的还会形成心理障碍。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的影响下,你的男孩一定可以健康、茁壮地成长。

拒绝“家暴”,别让孩子成为失败婚姻的牺牲品

我听说,通常在战争后就会换来和平,为什么看到我的爸爸一直打我妈妈。就因为喝醉酒他就能拿我妈出气,我真的看不下去,以为我是懦夫。从小到大,只有妈妈的温暖,为什么我爸爸那么凶。如果真的,我有一双翅膀、二双翅膀,随时出发、偷偷出发,我一定带我妈走。

从前的教育,别人的家庭,别人的爸爸,种种的暴力因素,一定都会有原因。但是呢,妈跟我都没有错,亏我叫你一声爸:“爸,我回来了”。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我说的话你怎么不听?不要再这样打我妈妈,难道你手不会痛吗?

这是周杰伦的一首歌《爸我回来了》的歌词,一个年少的孩子对暴力父亲的反抗跃然眼前。这首歌引起了很多青年人的共鸣,孩子们的传唱和留言已经证明,家庭暴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家庭暴力中最容易受伤的,也许不是成年人,而是目睹这一切的孩子。当一个孩子看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拳脚相向的时候,他该去怨恨谁心疼谁?当他的同学们都在讲述自己家庭中温馨有趣的故事时,他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酸痛和委屈?但是,今天在很多家庭中正上演着家庭暴力的悲剧,城市化、打工浪潮和网络交友等正在考验着每一个家庭,暴力也不仅是拳脚,更可能是精神上的折磨,幸福似乎已成为这个时代很奢侈的一个词语。

有个中年人进城做生意发了财,就在城里买了店面,很少回家。他的妻子在家带着两个儿子种地,他只能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家看看。

随着生意越做越好,他把大儿子也接到城里来读书,小儿子依然在家里跟着妈妈。渐渐的,他与妻子的感情疏远了,他在城里也有了一个“事实上”的家庭。后来他回家协议离婚,妻子不同意。“你让我痛苦,我也不让你好过。”双方都抱着这样的想法生活,一拖就是十年。这期间大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小儿子渐渐长大要读书,而他拒绝付学费,“你不是我的孩子。”他这句话不仅让家里的妻子怒火中烧,也让小儿子对他恨之入骨。

面对丈夫的冷暴力,妻子只能天天对着小儿子数落爸爸的各种不是,就这样,小儿子立下了将来要为妈妈报仇的志向。他勤奋读书,考上了最好的高中,学费都是亲戚凑的,他的爸爸完全不想认他了。复仇的火焰在小儿子的心中燃烧,“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把欠我的全部还给我。”

如果说失败的婚姻是成年人半辈子的痛苦,那么在失败的婚姻中成长的孩子则可能是一辈子的不幸福。世上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本应该爱你的亲人却伤害你,而孩子这无辜的生命在家庭暴力中却要承受太多。

当然,婚姻破裂是夫妻关系的极端状态,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爸爸表现出的对妈妈的不尊重。

比如喝完酒胡言乱语,发泄心中的牢骚时,对妻子谩骂、诋毁,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对妻子恶言恶语,比如平时有意无意地嘲讽妻子的话,嘲笑妻子的娘家人,诸如此类,都能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对妈妈的不尊重,谁能忍受自己最爱的人被别人欺负,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亲?

小说家乔治·桑曾写过一段话:“她想,和一个对妻子不尊重、不信任的男人过日子,这无异于希望让一个死人复生。”和不尊重自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没有快乐的,如果妻子表示了对丈夫的不屑,很多人可能都会受不了;同样,丈夫不尊重妻子,妻子的心中又怎能好受,又怎能尊重自己的婚姻呢?如果父母双方互不尊重,对孩子来说无异于是精神上的折磨。就像周杰伦的歌词中呼喊的那样:“如果真的,我有一双翅膀、二双翅膀,随时出发、偷偷出发,我一定带我妈走。”

著名的翻译家傅雷曾经对儿子傅聪很凶,以至于让妻子饱受心灵的煎熬。后来傅雷给儿子写信的时候,一直无法原谅自己曾经的暴躁: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做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噩梦一般。可怜过了45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懂得了尊重和感恩;在恨的环境中成长,孩子记住了伤痛和仇恨。就算是以爱孩子的名义,爸爸也需要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不然的话,很多父亲到了中年和晚年,也难以面对对家人的内疚。

父母很少与孩子沟通

和孩子的交流沟通绝对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它关系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关系到对孩子求知欲的培养以及对其人格的尊重。但是遗憾的是:现代家庭教育中,与孩子有效沟通总是被忽视。

教育专家多湖辉在实践教育中多次强调,父母应该重视与孩子的沟通,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在做什么,想什么,才能更切合实际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孩子沟通就应该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孩子的提问。

有一次,多湖辉在美国街头看见一个约四五岁的男孩子,抓住一位留着乱蓬蓬胡须的嬉皮士问:“对不起,你为什么赤着脚走路呢?脚不痛吗?”那位男子注视着孩子的脸,像对大人一样地说:“这是我的哲学,不想隔着鞋,想直接与地球接触。”这个孩子像是终于理解了,于是小声地说:“好,是哲学。”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必定是切身理解了“哲学”这句话。所以,这位男子像对待普通大人一样认真地回答问题,使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提问得到了回答的价值。相反,如果大人采取不认真的态度,孩子的问题最终也得不到回答,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缩手缩脚。

很多家长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孩子到了3岁,每天都会提出“为什么”“怎么办”等一连串的问题,说明孩子开始萌发了求知欲,这个时候,父母首先应意识到不能马马虎虎回答孩子提的问题,而要尽量拿出合乎道理的解答方法。大人采用有逻辑性的、科学的回答方式,是想让孩子能正确认识问题。但是在孩子看来,无论对其做什么样的回答,都不能全部消除其疑问,因此,大人就没有必要一定坚持完全正确性。

相反,大人可以反过来对孩子的提问进行“如果”的反问。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对提问的解答,必然会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这种办法并不是对孩子随意的提问马上直接回答,而是让孩子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所提问题的本身,并且启发他自己找出答案。比如,对于孩子“为什么夜里必须睡觉”的问题,就可以反过来问:“那么,你认为不睡觉会怎么样呢?”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自己思考“如果不睡觉会怎么样”的问题。因此就促使孩子从各个方面探讨所产生的可能性,于是,孩子就想出了“不睡觉就发困”“不睡觉就会疲乏”“不睡觉早晨就起不来”等答案。

父母很少在家陪孩子玩

阅读的最好效果就是饰演里面的角色,让孩子扮演国王或是魔法师,这其实就发展成为一种游戏了。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游戏是孩子的工作”,既然玩游戏是孩子的天职,身为父母,也就有必要加入到孩子的工作中去。

在陪孩子做游戏方面,东方家长远远赶不上西方家长,家庭游戏是西方家庭里面的传统节目,但是在我们眼中,孩子从小如果玩游戏,就是在不务正业,要加以制止。

其实,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积极引导孩子,并和孩子一起玩,通过反复练习来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而不能认为游戏仅仅是游戏,这样只会让孩子各种宝贵的素质在时光中消磨。教育孩子时,培养和训练跟灌输和说教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进步、提高,后者却像“行政命令”一样僵化,不会被孩子发自内心地接受。让孩子参与简单有趣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能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品格。如果从婴儿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就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更聪明、更机灵,反应更快,各方面的能力也更强。

烁烁的爸爸用积木搭了14层高的“摩天楼”,烁烁也想尝试。可是第一次他只搭到6层就倒了,第二次也只是到8层。第二天,他已能搭起10层。第五天他搭到了13层,可接下来的日子就停滞不前了。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推倒重来,超过爸爸的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地努力。有一天,爸爸问他:“超过我没有?”他歪着头惋惜地说:“没有,可是我都努力了呀!”爸爸赶紧趁热打铁:“你说得对,做得也对,虽然暂时还没有成功,可是你努力去做了,终有一天会成功的。做别的事也是这样,包括你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毅力培养,烁烁逐渐养成了做任何事都坚持不懈的好习惯,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唤起孩子兴趣的最好办法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

在和孩子游戏的过程中,父母会发现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并不仅仅是一种喜好,更重要的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之中能够逐步开发孩子的智力。

父母可以把知识转换到孩子的游戏当中去对他进行教育,并将重点放到认识事物和学习、巩固知识上。然后经常问孩子一些“什么动物爱吃什么食物”“哪里不正确”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孩子通过智力游戏就会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并且会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更好。

在游戏当中,父母应当综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征来有效地选择设计游戏。智力游戏的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过于容易,不然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但也不能过于求急。孩子三四岁时,可主要用形象、实物和动作互相联系的方法来对他进行教育。等孩子稍微长大一些的时候,也就是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可将游戏的内容加深一些,难度增大一点。不过这种游戏的程度都应是孩子能够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不要用怪异的问题去刁难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最佳的教导方式莫过于做游戏。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发挥出各种能力。而且在游戏中,有助于孩子的各种潜藏的能力被一一激发出来。

游戏的效果发挥得怎样,因人而异,但是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知识,这比给孩子买任何玩具都有意义。因此,再忙的父母也请拿出时间来,陪孩子做做游戏。

鼓励男孩玩耍,杜绝呆板

男孩不会玩也是一种“病”

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孩子比起过去的小孩,缺少的不是物质,而是童年的快乐。跳皮筋、打沙包、扇纸牌、弹玻璃球……这些游戏曾给我们很多人的童年带来快乐。而现在,电脑、网络已经取代了父母童年的游戏。并不是他们不喜欢沙包、皮筋,而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没有时间玩,更重要的是没有一起玩的同伴。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说: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着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让孩子高兴就是养育孩子的原则。梅森指出,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还可以更进一步、更有效地运用起来。因此,一个好的父母应该教孩子怎么玩,并且尽可能地陪着孩子一起玩,这样他们才能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

童年是人生最快乐、最美好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最脆弱、最天真的时期。我们要小心地呵护儿童的生活感受,按照他们的接受能力让他们适当地接触生活。

“贪玩”是男孩的天性,玩可以启发男孩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而父母还可以借此了解男孩的想法、和其他幼童的互动模式是否正确、游戏的安全等。“我家男孩太爱玩了!真头痛!”如果因为男孩与生俱来的“本事”而大伤脑筋或感到麻烦,甚至担忧他因此耽误学习,其实,你就极有可能大错特错了。

看看那些生来有缺陷的特殊儿童,如自闭儿、智障儿及患有其他疾病的儿童等,即使老天剥夺了他们部分能力,但仍然仁慈、智慧地保留了他们玩耍的权利。玩耍是每个男孩的天赋特权,我们不仅不应该抱怨或剥夺,还要学会感恩而且善加利用。

陪孩子玩耍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功课。大人陪孩子一起玩耍的基本守则,应该建立在与儿童“对等平视关系”上,而并非传统的上对下。孩子才是游戏互动关系中的主角。

当然,户外活动对孩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家人之外,多让孩子和其他儿童及大人接触互动,等于创造了更多玩耍、学习的机会与空间。

现代社会由于繁忙以及双薪家庭居多,虽然并非每位父母都能熟稔于和孩子的互动对答技巧和游戏方式,但是其实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都隐藏有一颗童心,只是你我常常忘了启动那颗童心的“魔法咒语”罢了。

每位父母要趁孩子的童年时光,尤其是学龄前的“黄金时光”,多陪陪孩子,多陪他听音乐、学说话、学沟通,而且要学原生母语。当我们找到开启童心的魔法钥匙后,每个大人都可以再变回孩子,重新陪你的孩子再享受一次美好幸福的童年。

在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

当男孩小的时候,他们最喜爱的事就是能够自由自在地玩耍。有时他很向往一个地方,但还缺乏自己单独出去的能力,做家长的也经常不放心让他单独去。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你经常抽时间带你的男孩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也许一些家长会用这样那样的理由为自己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找借口,比如说:“我太忙了,确实抽不出时间。”或是:“我那天不知道因为什么忘了这件事,下次我一定带他去。”无论哪一种借口都是不能成为理由的。有什么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这东西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

美国教育家波利斯·塞德兹教授的儿子小塞德兹从小的学习都是自愿的,如果他不想学,塞德兹不会强行要求他学。况且,每学一样知识,小塞德兹总会觉得快乐,并主动要求学更多的知识。

在一次旅行中,小塞德兹曾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一个物理学原理。

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小塞德兹指着窗外说道:“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爸爸。”

“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塞德兹笑着对儿子说。

“不,我认为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木。”儿子天真地说,“因为我在这儿坐了很久了,但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说明什么?”

“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这个嘛……”小塞德兹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会向后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

“你能够跑那么快吗?”

“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有些奇怪了。”小塞德兹充满疑问地说。

“虽然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贺。”

“什么?祝贺我什么?”

“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祝贺你啦。”

“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

“你刚才发现的,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于是,塞德兹耐心给他讲解,“你之所以说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是向后移动了。反过来,如果把树木当成参照物,火车就是向前跑了。”

“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会认为火车没有动呢!这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参照物。火车带着我向前行驶,我们一起在运动,当然就不会感到它也在动!”小塞德兹说道。

“那么,把你放在窗外会有什么效果呢?”塞德兹问道。

“嗯,假如我站在窗外的地面上并以我自己作为参照物的话,火车就是运动的了。”小塞德兹回答道,“假如仍然以火车作为参照物的话,我就是和树木一样在向后飞跑了。”

“那么,你能跑那么快吗?”塞德兹又一次问道。

“当然能,因为这是相对的,火车能跑多快我就会跑多快。”

事实上,这样类似的讨论在父子之间发生过许多次。也正是这种看似闲谈般的讨论使小塞德兹在轻松和有趣之中学到了那些在书本上显得极为晦涩的知识。

家长有时间应该多带孩子出去玩,但目的性不能太强,因为有益的影响一般都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强制灌输得来的。如果将孩子的玩和游戏也套上学习的枷锁,那么也就失去了玩的意义,上面塞德兹的做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别让父母的虚荣心束缚了男孩

在早期教育领域,有一个人是不能不谈到的,他就是“教育奇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作者卡尔·威特。这位德国乡村牧师的教子经验,被中国图书界以各种版本推荐给家长,故事也编写得越来越富有传奇色彩。卡尔·威特的教子经验之所以能够得到大众的热捧,这其中必然有大家感同身受的道理,而“非功利教育”理念就是其中的亮点。

卡尔·威特在他的书中非常强调自己的教育理想,就是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在他看来,那些接受了片面教育的偏才和高分低能的儿童都是“俗物”,一个真正的天才应该是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人,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家长首先就必须抛弃功利性的教育思维,杜绝将孩子培养成“供人观赏的玩物”。他在书中记叙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十多年前,报纸上报导了一个“神童”的事迹。据说一名叫里斯米尔的小男孩在绘画方面有超人的天赋,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特意去访问了这个孩子。

在他的父亲的引见下,我看到了里斯米尔所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但是在我走进房间之后,里斯米尔始终坐在墙角一动不动,似乎没有注意到我,两眼无神而茫然地盯着前面的石膏像。

里斯米尔的父亲赶忙解释道,小里斯米尔正在思考他的作品。“卡尔博士,我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一直对他要求很严。你也看见了,他无时不在考虑绘画的事。可以这样说,他的那些成绩完全来自于努力和勤奋。”

这件事对卡尔·威特的触动很大,在他看来,这个孩子在父亲长期的“强行教育”下,已经变成了只会画画的机器。威特一直相信,孩子需要全面的发展,当他看到那位神情痴呆的“绘画天才”的时候,他断定这个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不健全的,将来未必能有所成就。

“我暂且不说要将孩子培养成完美的人,仅就艺术来说,在那种方式下里斯米尔根本就不可能学到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都是些博学、有丰富知识的人。他们不仅多才多艺,而且充满智慧;他们有思想也有生活的乐趣,那些创作手法只是他们表现自己的一种手段罢了。然而,里斯米尔所受到的教育完全是舍本求末。我能判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据说后来的事实也应了威特的结论证明,几年后里斯米尔的“天才”便不复存在了,人们也没有见到他们所期望的这位“天才”有任何的成就,在平庸的生活中,里斯米尔成了实实在在的平庸者。

就因为父亲对绘画天才的向往,一个孩子从健康活泼的儿童变成了对生活毫无感知的木偶,这样的故事听起来让人感到沉重。但是这样的悲剧,也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着,父母为了将孩子推上各种荣誉和头衔的位置,不惜大刀阔斧地改造孩子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向着自己满意的方向生长,结果养出一盆盆“病梅”,满足了观众的眼睛,却捆绑了孩子的天性。

正如威特所说,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应该着力于对孩子本身的培养,抛弃种种功利性,以合理的方式开发出他们潜在的能力。如果仅仅是为了实现父母的愿望,教育将变成可怕的改造人的手段,孩子的一生都将生活在痛苦当中。

多给男孩一些自由的空间

世界充满了机会,儿童充满了好奇。家长要重视保护孩子的冒险精神,鼓励孩子做探路者,而不是模仿者和追随者。想想你在平时是不是有过类似情形:限定孩子出去玩耍的时间,并告诫孩子不能够乱跑乱碰等;孩子对自然界陌生的事物感到好奇时,会情不自禁地去尝试,这时你会顾虑产生危险而禁止孩子去冒险探索未知的事物。

不让孩子冒险,就不能使其度过人生的大危险。来自现实教育的报告指出,小孩子使用工具的能力很差,不能用刀削铅笔,上版画课时,让孩子带雕刻刀,马上就把手划破了。

但是,如果人一次也不体验危险,也就不会产生回避这种危险的智慧。这或许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反复与这种危险进行斗争的历史。

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几乎没有得到尝试这种错误的机会了,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父母过于保护的结果。

当然没有必要让孩子平白无故地去冒险,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培养孩子克服一定程度危险的机会,有时让孩子成为掉落谷底的狮子也是很必要的。孩子未必一辈子都能在安然的环境中生活,应当尽量让他们去体验,让他们增强适应能力,这也是父母所应尽的责任。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冒险,都需要面临失败。其中,也许有些孩子失败的次数比较多,家长也会由此变得不安,他们担心孩子的前程,于是处处防患于未然,不让孩子失败。

要锻炼孩子的勇气,常常对父母自身的勇气是一个考验,他们往往对孩子的安全过于忧虑,为防止万一发生危险,而宁愿牺牲孩子锻炼的机会。然而,这样做事实上是很自私的。父母更多地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万一可能发生的危险的伤害,害怕自己不能承受由此而来的打击,所以为求保险而加倍保护,造成孩子缺乏勇气的弱点。我们需要克服这种自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大胆鼓励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为培养孩子的勇气,以及给予他们更多自由的玩耍空间,父母就应当多鼓励孩子,少打击孩子。比如孩子的脚还蹬不到自行车蹬子就想骑车,从未离开过父母就想和同学一起去郊游时,不要轻率地否认孩子想要试一试自己能力的努力,不要说“不行,太危险了”之类的话。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而这些都离不开冒险探索的精神。”“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本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积极探索的精神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西方幼儿教育很注意让孩子们在各种冒险活动中去体验成功的滋味,锻炼勇气和信心。比如在看马戏时,让一头身挂很多玩具的牛在舞台上来回走动。主持人宣布,愿意上台摘玩具的孩子,只要把玩具拿到手便归自己,另外再发奖品。孩子们都踊跃上台,而在座的家长却没有人会加以阻止。如果孩子在拿取牛身上的玩具时表现得很勇敢很机灵,便会博得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在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了勇气和信心。这种积极进取、不畏艰险的精神,是由既放心又放手的勇敢的家长培养出来的。

因为害怕危险而不敢让孩子去冒险,无异于因噎废食。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成为探路者而不是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