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如何听女孩才会说,怎样说女孩才会听
营造温暖的交流氛围
多听听女孩的想法
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不少女孩的成长却出现了“三大三小”现象,即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内在的动力越来越小。
这些奇怪的现象,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给女孩自由的成长空间,并不是一句空话!
随便找一个学校的校门口等着,一到上学、午饭、放学的3个时间点,一定会有很多家长聚集在学校门口等候自己的女孩。
家长们纷纷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听话,补习班昨天又没上”“孩子们越来越不好教育了”“电视上的那些学习机,对我们家孩子不管用”……
是孩子们越来越难教了,还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程君今年7岁了,刚开始读小学。
一次,程君在姨妈家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玲玲,她比自己小半岁,但是已经学习舞蹈3年了。玲玲在家长的鼓励下表演了一段拉丁舞,这下刺激了程君妈妈的神经。
“我们的女儿成天像个男孩子,和小区的孩子们打打杀杀,不成样子。我看见老马家的女儿去学舞蹈了,跳得很有气质,不然我们也送女儿去学习?”
和爸爸商量之后,妈妈马上就给程君报了舞蹈课。
但是天生好动的程君根本不听老师的指挥,不仅上课讲话,学习也不专心。不到两周,程君就说什么也不上辅导班了,妈妈在家里急得直跺脚,但眼前的“假小子”一点改观都没有。
妈妈将程君送进学校,本来是想早点培养女儿的气质,但孩子就这样被糊里糊涂送进了培训班,属于自己的课余生活突然被打乱了,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妈妈想要达到的效果也完全不能达到。
程君现在正是好动的年纪,要让她安静下来,除非把她的注意力集中,寓学于乐。如果不考虑女孩现阶段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盲目地将女孩送进培训班,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送女孩上培训班是如今的家长为女孩安排课余生活的首选。的确,很多女孩从班上学到了知识,但是女孩的心灵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成熟丰盈,到头来心灵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
许多家长将培养女孩的重点放在增长知识上,为了让女孩学习,家长们不惜节衣缩食,尽一切力量来改善女孩的学习环境。
父母纯粹的爱是什么?其实非常简单,如果真的想要女孩成长和学习,就给她空间,让她朝着健康、能干和情绪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才是爱的真正意味。
但是父母现在的情况是,以管教和约束为方式来养育女孩,这与爱的本意背道而驰。
薇薇今年高考,成绩还不错,可以挑一所重点大学。
这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她整个暑假都过得不开心。原来,一家人在填报专业上发生了很大的分歧:薇薇想学自己感兴趣的教育学,但是父母总觉得新闻专业更适合女儿,他们希望她成为一名记者,于是坚决主张薇薇报新闻专业。
“这是你的人生大事,爸爸妈妈有经验,你就听我们的,我们绝对不会害你。”妈妈开导薇薇。
“正是因为这是我的人生大事,我才一定要坚持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你们总是说我没有经验,但是你们给我锻炼的机会了吗?从小到大,哪一次不是你们决定的,这一次我绝对不让步!”
最终,薇薇还是没能拗过家长,双方各做让步之后,薇薇报了一所离家最远的大学的新闻专业。
薇薇的反问值得家长深思。很多时候,家长都是因为“为了孩子好”这个想法,剥夺了孩子成长应有的空间,让孩子在父母设计的世界里成长。
给女孩一个成长的自由空间,是现代教育家们共同呼吁的一项理念,其中就有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将“自由教育”列入自己的基本理念,称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法”。
正如蒙台梭利所主张的,让孩子拥有自由,首先是让他们领悟到纪律和秩序的重要性。怎样让孩子区别好坏,唯有说教显然是达不到目的的。
对女孩管教过严,就像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女孩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女孩健康强壮地成长,一定要给女孩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她拘泥于父母提供的一个小小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女孩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女孩健康顺利地成长。
帮助女孩养成凡事自己决定的习惯
在一些小事情上就让她自己去做决定,并让她承担因为自己的决定而带来的各种结果,久而久之,即使女孩在面对选择大学专业这样的问题时,家长也可以放心地说:“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决定就好了。”
家长要尊重女孩的想法
女孩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家长我们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经常泼她的冷水。家长真诚的鼓励会让女孩更加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建立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也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要相信我们未必比我们的女儿更出色,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
不要太介意孩子的“顶嘴”
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女孩,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会表现得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父母千万不要介意女孩“顶嘴”,而应审时度势,并加以耐心引导,使争辩变得更加有意义。
有一位妈妈抱怨说:“最近我女儿特别爱顶嘴。比如,在从学校回家的路上,我们到一个公园去玩了一会儿。当我说:‘咱们回家吧’,她不干,还会反问我:‘为什么我非要听你的,而你就不能听我的?’女儿特别喜欢小动物,总想养一只小狗,我不让,说小狗身上有细菌。但是她却说:‘你说得不对!电视里说过,小朋友和小动物多接触可以提高抵抗力。’每当这时候我都会很着急,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孩子。”
争辩能够帮助女孩变得更自信和自立。在争辩的过程中,女孩会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力。那么,当你的孩子“顶嘴”时,你是不是会做出如下的反应呢?
女孩的突然“顶嘴”,让你在感到气愤的同时是否反省过自己对于女孩的态度应该改变一下?
在与女孩发生争辩时,你是否注意控制自己的语气与耐心,给女孩以空间让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之后再加以合理引导?
随着女孩一天天的长大,有的家长渐渐觉得女孩不如以前听话了,变得难管了。无论大事小事,动不动就与家长顶嘴,家长说东,她偏说西。这令家长感到十分的为难和恼火。女孩顶嘴该怎么区别对待呢?
实际上,女孩的顶嘴是有其原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女孩进入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从这时起,她们不再愿意别人把自己当做小孩子来看待,不愿意处于被照顾的从属地位。这时,如果对女孩有过多地干涉,就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与成人对立,干脆一切都不听你的;或者是影响独立性的发展,养成依赖性,形成依赖的不良习惯。
中国的父母由于受千百年传统观念的影响,总觉得小孩子见识少、阅历浅、不成熟,形成了“父母说话小孩子听”的定论,不少父母要自己的女孩必须“言听计从”,否则就认为有失父母威信和尊严。
德国汉堡心理学家安得利卡·法斯博士通过多年的实验观察后证实:隔代人之间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女孩,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也会更加合群。
女孩在与父母争辩的时候,往往是她们最为得意的时候。这样做对于她们来说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当女孩最来劲、最高兴、最认真时,对她们的大脑发育是有好处的;二是这样可以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增加女孩各方面的能力。这样的女孩会具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对将来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如果一个女孩从不与人争辩,总是与世无争的样子,那么,她的勇气、智商、口才、进取心、自信心等就值得怀疑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争辩是女孩的一门必修课,而这门课最好在家里进行。在争辩的过程中,父母要有热心和耐心,让女孩在争辩中不断成长。
不要把和女孩争辩当成丢面子的事
有的父母之所以受不了女孩和自己争辩,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这样是对自己一家之长的权威的挑衅。父母们应该树立一种观念,要允许女孩和自己争辩,因为这并不是什么丢面子的事情。父母如果担心女孩争辩的话,她会不听话,不尊重父母的选择等等,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多虑的。
家长要为女孩的“顶嘴”而感到高兴
家长大可不必为女孩顶嘴而生气恼火,倒不妨为此而感到高兴。因为女孩开始顶嘴就意味着她已经长大了,并且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正是家长所期盼的吗?有的父母不能接受女孩顶嘴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权威受损。父母不要总按原来女孩三四岁时的标准来要求已经长大的女孩,应该认识到:屈从的时代已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说服的时代。
为自己的错误向女孩道歉
父母如果做错了事,从不向女孩承认自己的缺点、过失,女孩就会产生“父母说的永远正确,但实际上老是出错”的观念,久而久之,对父母正确的教诲也会置之脑后。
父母如果在做错事后总能郑重地向女孩认错、道歉,女孩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就会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尝到原谅别人的甜味。
“花花,我和你讲了许多次要守时守约,否则会浪费别人的时间,也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你不这样认为吗?”
“的确不好,不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母亲有些生气了:“怎么能说没什么了不起呢?你养成这样的毛病,长大会怎么样呢?还有谁会信任你呢?”
看见母亲生气,花花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你是大人了,不是也过得很不错吗?没见你有什么麻烦呀?”
“你是什么意思?”母亲没想到话题会转到了自己身上。
“你大概忘记了,好几次你答应来参加我们学校的活动,我都告诉老师你会来,你却到活动结束了都不见人影。”
“那是因为我临时工作上有事情,而且那些活动也不是非参加不可……”母亲注意到女儿不屑的、甚至有些讥讽的表情,尴尬地停住了。
接着她说:“花花,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我当时的确有急事不能来,但我应当事先或事后向你解释一下,或者去向你的老师解释,我真的很抱歉,你能原谅我吗?”
花花有些感动:“没关系,我知道你很忙。下次打声招呼就可以了。”
“你们下一次家长座谈是什么时间?我一定把工作安排开。当然如有意外我会和你联系,好吗?”
“好的,谢谢!”
父母就是女孩行为的榜样,当然父母也不一定是完美无缺的,也会犯错。当父母犯错被女孩指出时,及时真诚地道歉是至关重要的。
不少父母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与“威信”,因此不愿意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在女孩面前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比如说有些父母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冤枉了女孩,或者说误导了女孩,还总是想着给自己护短,不当回事儿。这就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家庭教育之大忌,次数多了,父母就会在女孩的心目中失去威信,更不用说让她听从你的教导了。
比如当女孩“闯祸”后,一些父母由于一时冲动,往往会对女孩进行不恰当的、过重的批评或惩罚,事后又往往会后悔。这时,倘若父母能真诚地向女孩道歉,补救自己的“过失”,不仅能够使女孩心悦诚服,而且还会更加乐于接受父母的批评,引导她更好地发展。
有一位母亲回忆说:
自己的女儿今年12岁,暑假才读完小学。虽然我很疼爱她,但在她12年的学习、生活里,我还是因为她的一些过错打过她几次。每次挨打,都是她表示“痛改前非”之后我才罢休,从来也没有为此自责过,还常常为自己“教女有方”而沾沾自喜。近日,因为一件小事我一时性起又打了她。但这次女儿却没有逆来顺受,而是出人意料地一边哭,一边跟我讲理,直到我感到理屈向女儿道歉后,这场“风波”才宣告结束。
有一次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女儿突然喊我,说有几道填古诗题答不上来,要我帮她解答。我便过去坐在她的写字台前看了看题,顺手拿起了她的自动铅笔往上面填写答案。但我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自动铅笔上,这种铅笔外表看似一种一次性的自来水笔,在笔的顶端可以安装与之配套的“铅”,省去了传统铅笔削笔的劳作,可能是这种原因,现在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使用这种铅笔。但这种铅笔的铅杆很细,稍一用力就会折断,孩子很难练好字。
因为我的这种想法,我曾多次要求女儿不要再使用这种铅笔,但女儿一直坚持使用。由于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我也是说说算了。谁知当我拿起笔去填写答案时,铅笔“嘭”的一声断了,随着铅笔的折断,我的火“腾”地冒了上来,几乎是同时,“啪”的一声我把铅笔摔在了写字台上,并大声呵斥正高高兴兴地在地板上自己下围棋的女儿:“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让你用这种笔,你还是用!”
受到惊吓的女儿看到我把她的笔摔了,还大声训斥她,突然一边哭,一边跟我讲理:“你摔我的笔干啥?你为啥摔我的笔,这是我花14块钱买的……”
尽管女儿的哭声和表情充满了对铅笔的疼爱和其命运的担心,但看到女儿不服管教,我还是火冒三丈,一步跨到女儿跟前,在她屁股上打了两巴掌。
看着女儿哭得更凶了。这时我想起第二天上午女儿要参加初中升学考试,心里想:今天打她合适吗?要影响她明天的考试怎么办?但做母亲的面子又放不下来,就气冲冲地告诉女儿:“笔摔坏了明天我给你买!”
女儿胆怯地望着我,但明显地不服气,继续哭着说:“买到又怎样,我到初中就不再使用这种铅笔了。你知道吗,这是我小学时期使用的最后一支铅笔,我还要用来作纪念的。你再买还是这一支吗……”
听到女儿这样说,倒使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隐隐感到自己摔坏的不仅仅是女儿的一支普通的铅笔,而摔碎的是女儿对小学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梦想。
我终于对自己的“情不自禁”开始后悔了。
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并且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取得进步的,所以,作为父母不妨坦陈自己的缺点或错误。
有一位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女孩时,曾经多次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告诉女孩,并详细地分析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分析自己的一些缺点在产生这种错误中所起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让女孩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和她一样,以类似的个人“缺点”犯同样的“错误”。
每位家长身上都蕴含着改变女孩命运的神奇力量。当你自己从内疚、自责和愤怒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也解救了你的女孩;当你终止了旧的家庭模式给你的束缚时,你就等于给自己、也给了女孩一份厚礼。她会记住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勇敢地对待自身的缺点,这种勇气与坦率会鼓励女孩做终生的探索与自我培养,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家长可通过道歉帮助女孩树立信心
父母应该意识到:当自己向女孩道歉时,就等于在教女孩相信她自己的洞察力。如果父母不停地批评她、辱骂她,女孩就会形成一种对生活本质甚至是对世界的负面看法。作为父母应该让女孩懂得,任何人都会犯错误,即便是父母也一样,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通过道歉,家长塑造了自己关爱他人的行为模式。
主动地向女孩道歉
比如,当家长犯了错误,即便是不太严重的错误,事后也一定要向女孩道歉。答应了女孩的事情如果做不到,则马上向女孩说明原因,以得到女孩的谅解。在道歉的时候,态度应当郑重和真诚。
记住你被女孩赞扬的时刻
很多家教书中都鼓励父母要多多赞扬女孩:“你的问题提得很有思想。”“你做得太棒了!”不管女孩的表现怎样,乐观的父母们总要把目光朝向好的一面,给女孩一些鼓励和信心。但是很少有书籍提到家长被女孩赞扬,有的家长似乎是永远的强者,可以为女孩遮风挡雨,把最美的一面留给女孩,因而忽略了女孩的赞扬;有的则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忍不住将怒气也撒向女孩,根本得不到女孩的赞扬。
其实,任何人的努力都会被其他人觉察到,父母的努力女孩也一定会有所感知。只要再尝试将女孩引向更好的教育,只要再努力改善家庭的关系,家长一定能够发现女孩会时常赞扬父母,女孩对父母的赞扬是完全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当父母们得到女孩赞扬的时候,请记住她的话,这可以成为父母们继续坚持的动力。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做饭给女儿了。看着爸爸穿上围裙,女儿咯咯地笑了:“原来爸爸也能做饭啊!”
看到桌上摆着各种汤菜,女儿兴奋地拍手:“好棒哦,今天我要吃一碗饭!”要知道,女儿平时怎么也不肯吃完一碗,每次都会剩下许多。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爸爸也觉得很有成就感,想到自己平时没有时间分担家务,爸爸暗暗决定,周末一定多在家给孩子和妻子做饭。
很多家长在初为人父母的时候或许受到过这样的告诫:不要轻易地赞扬你的女孩,但是当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有的父母出于对女孩的爱,常常随口就会说出赞扬的话,这样反而失去了赞扬的魅力。而女孩赞扬父母,不会有太多考虑,觉得很满意很惊喜,就会实实在在地把感受说出来。正是因为童言无忌,孩子的赞美才更加值得父母相信和斟酌。
首先,女孩学会赞美父母,这是一种感情上的互动,在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女孩也会去赞美他人。懂得赞美的人是知道感恩和报答的人,往往能赢得别人的喜爱,也能结交很好的朋友。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赞美别人,只会让周围的人感到没有动力、难以应付。
另外,女孩赞美父母的时候,多是父母的做法超出了孩子的预计,让孩子感到很惊讶。爸爸能做饭本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在女儿看来却很了不起,爸爸有此反思,感到自己平时对家庭太缺少照料,正是女儿的赞美让爸爸回到了家庭生活当中。如果一个小小的礼物就能赢得孩子的赞美,父母也应该反思自己平时对孩子的关注是否不够。赞美的后面有很多潜台词,如果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就要学会聆听孩子的话语。
当然,孩子的赞美最终的作用在于温暖父母的心灵。发自内心的赞美都是令人欣慰的,尤其当心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时,父母的心中也会觉得没有白疼他。
但是,孩子的赞美有时候不一定是直接的陈述,它可能变个模样出现。孩子很喜欢一件衣服,其实也是在赞美妈妈挑选得很合心意;孩子享受吃饭,也是在赞美妈妈的手艺;孩子把不会的题目拿给爸爸,是在赞美爸爸的知识丰富……孩子身上的良好习惯、得体的言语都可以理解为一种赞美,是在用行动赞美父母的教育。
经常给女孩一些出其不意的惊喜
女孩在赞美家长的时候,十有八九是因为父母做了一些她以前没有想到或者是预料到的事情。所以,父母可以试着多为女孩创造一些惊喜,多让女孩发现自己的另一面,她会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仅很亲切,而且感觉丰富有趣。
当被女孩赞扬的时候也说一些赞扬女孩的话
如果有一天,女孩说:“妈妈你真好。”这个时候家长最好能够给予一个感情上的反馈,则能更好地完成互动,比如可以对女孩说:“是呀,我家妞妞这样听话,听话的孩子当然要得到夸奖啦。”这样的话印在女孩的心中,她不仅很开心,而且会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好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