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性格拉动健康的纤绳
完美的健康,应该是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健康,因此,健康与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情绪的时涨时落,原本是正常现象,愉快、喜悦给人以正面的刺激,有益于健康;而苦恼消极会给人以负面影响,诱发各种疾病,使原有的病情加重。如何调控好喜怒哀乐,让内在力量“性格”有利于我们的健康,便成了值得深究和学习的课题。
性格与健康密切相关
研究资料表明,各种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往往都有相应的特殊性格特征为其发病基础。例如强迫性神经症,其相应的特殊性格特征称为强迫性性格,其具体表现是谨小慎微、求全完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后易后悔、责任心过重和苛求自己等。又如,与癔病相联系的特殊性格特征是富于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耽于幻想、以自我为中心和爱自我表现等。有人以癔病为例,对精神刺激因素和特殊性格特征这两种因素在造成心理障碍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相互关系,用一个长方形来表示。长方形中的一条对角线将其分为两个三角形,上方的三角形表示精神刺激因素,下方的三角形表示特殊人格特征。如果与癔病相联系的性格特征越明显,则只要有较轻微的精神刺激因素即可致病;相反,与癔病相联系的特殊性格特征越不明显,则需要有较强烈的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才能致病。此外,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与孤僻离群、多疑敏感、情感内向、胆小怯懦、较爱幻想等特殊性格特征密切相关。
有些人平时特别容易激动,生活中一遇到困难或稍有不如意的事情,就整天焦虑、紧张,还有恐惧感,这种性格的人很容易得高血压疾病。
有的人生来乐观,而有的人却容易悲观失望,抑郁性格的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容易情绪消沉,对工作、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忧心忡忡,有时还有自杀念头,很容易得抑郁症。
性格与健康之间应该是互动的关系,我们常说的身心平衡,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心情好了健康状况就会好,人的身体健康了心情也就自然会舒畅。
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而免疫力又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支配。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大脑)和周围神经组成。由这两个系统通过神经纤维与激素来调节和支配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同样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调节作用,相互调控使机体与外界保持动态平衡、维护身体健康。一旦某个环节发生故障,自身调节障碍,都可能对其他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而致病。
比如,妇女因精神情绪紊乱、生活不规律可导致月经失调,在哺乳期可导致泌乳停止。美国抗癌协会曾有统计资料说明,约有10%的癌症病人可以自愈,这说明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激发体内产生“脑啡呔”样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在体内产生了很强的抗癌力甚至自愈力。
乐观、知足、友善的个性和恬淡、平和的心态,能刺激人体释放大量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大脑可以合成50余种有益物质,指令自身免疫功能,其功能状况往往决定人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力。乐观、知足、友善的个性和恬淡、平和的心态能刺激机体释放大量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促进新陈代谢。
恐慌、自我封闭、敏感多疑、多愁善感,或过于争强好胜,或过分追求完美,都容易造成内心冲突激烈、人际关系紧张,这种状况会抑制和打击免疫监视功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要面对许多人和事的变化,都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和影响。针对某一事物,不同的性格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不仅要通过心理状态而且要通过生理状态的广泛波动实现。祖国医学把人的情绪归纳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当这些精神刺激因素超过人的承受限度,或长期反复刺激,便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失控,内脏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甚至会使脏器发生器质性病变。
人的心态,尤其是情感和情绪是生命的指挥仪和导向仪。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颓丧、患病和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情绪和恶劣心境。相反,心理平衡、笑对人生,特别有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有人说:“自信而愉快是大半个生命;自卑和烦恼是大半个死亡。”愉快的情感会使健康人不容易患病,而使患病者乃至危重病人也能得以康复,创造奇迹。
因此,我们说性格是生命的指挥仪和导向仪。保持良好的性格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保证健康的重要秘诀。
心理影响生理
所谓“健康”是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方面的,而这两方面又是相互影响的,身体会影响到心理,而心理也会影响到身体。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不仅我们的心理上不允许我们流露出脆弱来,我们的身体也不允许。如果你放任自己的不良情绪,身体就会乱了套。这是身体因你不够坚强而在“惩罚”你。
有这样的个案:考试即将来临,紧张繁重的学业压得小王喘不过气。这些天,她常莫名其妙地烦躁和焦虑,到了晚上,终于可以一个人静下来时,她却失眠了。
专家给小王安排了一个特殊的游戏课程。一种类似于耳机的微电极戴在小王的头部,耳机另一头用连线接在电脑上。启动程序,电脑屏幕上出现了游戏界面,随着轻松的音乐,小王逐渐放松,并进入游戏中,面对屏幕上滑稽可爱的动画,还有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小王的脑电波信号传输到电脑设备上,用自己头脑中传出来的电波操纵着游戏进程,一路过关。
游戏结束后,紧张烦躁的症状没了,整个人也彻底放松了一次。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游戏课程,小王笑着说:“这几天睡得可真香!”
这是生物反馈治疗。目前这种治疗已经在国内试用,通过这种类似控制大脑思想的治疗,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调整控制身体功能。
其实,早在20世纪就有学者对情绪波动对人体脑运动的影响做过研究。研究显示,当患者情绪忧郁、恐惧或易怒时,可显著影响脑的正常功能,脑活动也明显受到抑制。据统计,功能性的脑功能障碍患者中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占30%以上,脑功能紊乱患者中50%以上伴有抑郁。
由于人们对心理、精神障碍可以引起诸多的躯体症状认识不足,所以,很难想到这些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会是由心理、精神障碍引起的,其实如果能及时到医院就诊,经医生鉴别,如果消化道症状是由于抑郁引起的而非躯体器质性疾病所致,这些症状的消除就需要抗抑郁的治疗。抗抑郁治疗一般常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患者可以从医生那里得到真诚的解释、劝告、建议和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当心理治疗效果不理想时,经医生诊断后可遵医嘱服用抗抑郁药物,一般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随着情感障碍的纠正,因它引起的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也会随之好转。
目前,医学上关于人的性格对一些心理疾病有很大的影响是十分肯定的。而且,现在较公认的有以下四种性格与身体疾病关系密切:
1.急躁好胜型
快节奏、竞争性强、易激怒、敌意、反应敏捷。这类性格的人容易得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甲亢。
2.知足常乐型
节奏慢、安静、顺从、知足、缺少抱负、不喜竞争、中庸、缺乏主见、多疑。这类性格的人容易得失眠、抑郁、疑病、强迫症。
3.忍气吞声型
过度克制压抑情绪、生闷气、有泪往肚里流。这类性格的人容易得肿瘤、促进肿瘤转移、内分泌紊乱。
4.孤僻型
冷漠、消极、悲观、独处、没有安全感。这类性格的人容易得心脏病、肿瘤、精神疾病。
因此无论健康或患病,都要学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和沉重的负担中放松自己,在恶劣的精神刺激下解脱自己。
沮丧会影响你的心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遭受到坏情绪侵袭:忧郁、焦虑、恐慌、空虚、烦躁等。由于这些情绪时常存在,我们也习惯了,并不会对此加以重视。
但你有没有想过坏情绪可以损害你的心脏——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无论男人或女人,心情沮丧与心脏病皆有关系,但男人因心脏病死亡的几率较高。
这项报告的作者说,他们发现,沮丧的妇女较不沮丧的妇女罹患心脏病与其他心脏疾病的机会多73%,但因心脏病死亡的机会并未增加。沮丧的男子较不沮丧的男子罹患心脏病的机会多71%,因心脏病死亡的机会多2.34倍。
研究说明:“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女性沮丧与冠状动脉心脏病有关,但却不一定会死亡。”
那为什么男人比女人会更容易死于心脏病呢?这与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异有着巨大的关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对男人的要求很高。其压力也很大,而自古就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思想束缚着男人的情绪和压力的发泄,他们总是把压力和沮丧一直封闭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女人则不同,女人较男人更加感性,她们在面对压力或沮丧时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哭,而哭又正是一个人情绪和压力发泄的最好途径,也正因为如此,她们的心理往往比男人更健康。
沮丧与心脏病间显然有许多关联因素,包括沮丧的人更可能会有高血压的危险,也可能有更多心悸的问题等。
因此,一旦你沮丧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早日从这种坏情绪中走出来。下面几种方法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1.自我设问法
通过自己设问自己回答,寻找产生沮丧的原因。
2.元气恢复疗法
在心情特别沉闷时,为了驱散它,就要爽朗行事,行动要有自信,不要愁眉不展,而要挺胸、扬眉、谈笑风生、考虑振奋人心的事,提起精神,驱散心头沉闷,直到真正恢复元气。
3.自我调整法
人们常因思考方法不对,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及生活方式不良而屡遭挫折,感到沮丧。对自己的思考、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适当调整,以使自己适应变化的环境,也能有效地治愈沮丧症。
4.色彩疗法
当一个人感到沮丧时,他会觉得眼前一片灰暗。一个沮丧的人如若老是待在屋里,更会产生被禁锢的感觉。色彩疗法对沮丧症患者能起到心理松弛的作用。有利于控制沮丧情绪,因此,应该在感到沮丧时多出来走走,在大自然中感受艳丽的颜色,从而驱赶沮丧的情绪。
失眠的困扰
据卫生部1999年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披露,我国失眠症患病人数已达120万~140万。在我国城市居民中,失眠症的发病率已高达10%~20%。估计有睡眠障碍的人数还要在这之上。
人更多的是由于情绪紧张不安、心情抑郁,过于兴奋、生气愤怒等引起失眠。有学者研究发现,在300例失眠患者中,85%的人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忧郁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大多失眠。心理因素对失眠有着重要的影响,反过来失眠又影响到人的心理。失眠使人精力不足、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沉,使人急躁、紧张、易发脾气,降低人的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长期失眠有可能使人的感受能力降低,记忆力减退,思维的灵活性减低,计算能力下降,还会使人的情绪状态发生一些改变。失眠对人的心理影响程度不仅取决于失眠的长短和严重的程度,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失眠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失眠的认识态度。
在诸多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心理、精神因素,它约占慢性失眠患者的半数。短时间失眠,常是因环境应激事件引发,而一旦这种应激逐渐消退,就可恢复正常睡眠;而长期失眠者,忧虑是失眠的最常见的病因。恐惧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与失眠的关系都很密切。
因此,我们如果要保持健康的睡眠,除了要有合适的环境外,我们的个人心态很重要。环境通常很难改变,而心态却可以做一定的调节,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休息。
睡眠最主要的还是一个质量问题。每天能够很好地睡上三四个小时要比脑子里乱七八糟地睡上10小时都好。不管你再怎么倒霉,遇到再烦恼的事,也应该睡个好觉,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以下几种是有利于正常睡眠的合适心态和方法:
①拥有平静的心态、放松的心境、稳定的情绪。
②出自关心个人健康,愿意有规律地生活,遵守按时睡眠习惯。
③意识到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已结束,有休息的愿望,不把烦恼问题带到床上。
④临睡前喝一杯浓牛奶,牛奶有催眠的作用。
⑤放一些熏衣草香味的饰物在床头,熏衣草的香味可使人放松。
⑥可以在睡眠中进行数数一直到不知不觉地睡着。
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8小时为宜。
紧张性头痛
国外专家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在一个讲究高效率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实际上不仅要在工作中承受这种高效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还要承受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在压力日益增大的环境中,许多人已不知不觉地成了工作和生活的奴隶,而且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身体也开始不断发出不和谐的抱怨。最近发表的一项科学研究报告表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
一项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当一个人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所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其体内有一种叫做IL-6的免疫蛋白的浓度会超过正常值。存在于血液中的IL-6免疫蛋白是一种能够引发炎症的物质。研究证明,这种免疫蛋白与一些中年人易患的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虚弱和某些癌症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紧张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与人的年龄增长成正比,岁数越大的人,紧张状态对其健康所产生的损害也就越大。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工作或生活在紧张环境中的人容易做出一些会使IL-6浓度升高的事情,例如抽烟或猛吃猛喝,而吸烟和发胖都会使IL-6浓度上升。同时,研究人员告诫说,那些身处紧张环境中但尚未出现严重疾病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抗压能力”很好,因为紧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个累积的过程。
而紧张对身体所造成的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不良影响则是紧张性头痛,而且,几乎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过头痛体验。据统计,40岁以前经历过严重头痛的人为40%。而在医院的神经科门诊,因被头痛折磨得束手无策而不得不来就诊的人数,占了全部就诊人数的40%。
这是现代都市人较易染上的一种时髦病,头痛频率没有规律,受人的性格、年龄和教育程度等影响,性格比较封闭内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30余岁的年轻人最易发生,且往往形成惯性,每遇压力即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头痛。
紧张性头痛好发于“白领”阶层中的年轻职员,尤其是青壮年女性多见。而且去医院就诊的头痛病人中,绝大多数都是紧张性头痛,其中75%的头痛者为女性。另外,由于工作压力太大了,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工作时的坐姿不当,睡觉时的枕头高度不合适,造成了颈部肌肉紧张;过度疲劳,睡眠欠佳。
因此,适当地学会“诉苦”,减轻心中的郁闷。人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压力是各种各样的。减轻这些压力有一个通用配方,这就是“诉苦”。每当自己感到有压力时,不妨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一下。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朋友听自己倾诉,自己对自己倾诉对减轻所遇到的压力也是有帮助的。有不少人认为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处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实际上,倾诉内心的郁闷是一种科学的心理排遣方式,与勇敢与否没有任何联系。
学会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随着社会不断变革,人们的情感、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际关系在发生变化,诱发心理问题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据专家介绍,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行为增多,加之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失败的几率较高,造成内心失去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显得更为重要。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虽然我们找心理医生看病还不能像看感冒发热那样方便,但只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第一,要加强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命总是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这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事实上,那些拥有宽广胸怀、遇事想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扰的。
第二,要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常会胡思乱想,所以要合理地安排工作与生活。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上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改善人的抑郁心理。同时,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
第三,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一是多想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做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再者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同事同甘共苦,无论悲欢离合,都是对心理的撼动,它会使人头脑清醒、心胸开阔;三是多参加公益活动,乐善好施,为子孙造福。最好是学会一门艺术,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你的爱好之中寻找乐趣。
第四,保持心理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不要紧张不安、焦急烦躁、手足无措,要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应变能力。还要尽量多的设想出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行动,从而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五,适当变换环境。一个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容易滋生惰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于安逸的环境反而更易引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变换环境进而变换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
第六,正确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功与失败。这样,就可以避免心理失衡。
走出心理牢笼
就人本身的生物属性而看,人整个身心在不停运转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而是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种周期性情绪起伏现象,在某些时候心理状态趋于异常。
为什么正常的人也会间歇性地发生心理异常现象呢?其“病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本身固有的“情绪积累”(兴奋或压抑)达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出现身心失衡,这时就需要通过某种适当的方式来发泄。
其二,工作和生活压力所迫,超过了身心所能承受的负荷,激起了情绪的“抗议”。
其三,天象的影响,如风雨雷电阴晴雨雪等,而比较明显的则是“月亮·潮汐”。一般而言,月亮的盈亏不仅会让海洋出现“潮汐”,也会使人的情绪之海出现“起伏”。
间歇性轻度情绪失控、轻度心理异常虽然不属于“疾病”之列,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因此,我们同样要引起重视并对其进行积极的缓解和引导,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其家人、朋友,一旦遭遇上这种“莫名其妙”的轻度心理异常现象,都应该首先正视它,然后再“对症下药”,尽快让其走出心理误区。
著名心理健康专家乔治·斯蒂芬森博士总结出11条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可供参考:
①当苦恼时,找你所信任的、谈得来、同时头脑也较冷静的知心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忧闷及时发泄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②遇到较大的刺激,或遭到挫折、失败而陷入自我烦闷状态时,最好暂时离开你所面临的环境,转移一下注意力,暂时回避以便恢复心理上的平静,将心灵上的创伤填平。
③当情感遭到激烈震荡时,宜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忘我地去干一件你喜欢干的事,如写字、打球等,从而将你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替换掉。
④对人谦让,自我表现要适度,有时要学会当配角和后台工作人员。
⑤多替别人着想,多做好事,可使你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⑥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很多难题时,宜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个解决,以便信心十足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⑦性格急躁的人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并避免超乎常态的行为,以免紧张、焦躁,心理压力过大。
⑧对别人要宽宏大量,不强求别人一定都按你的想法去办事,能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以改过的机会。
⑨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⑩自己多动手,破除依赖心理,不要老是停留在观望阶段。
⑪制定一份既能使你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休养身心的计划,给自己以盼头。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智商,还要有良好的情商。在出现心理问题时,人们开始重视并寻求咨询和医疗,这是社会文明进步和人们文化素质提高的一种表现。据专家介绍,生活条件越好,文化层次越高,人们对心理卫生的需求也就越迫切。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卫生服务的完善,解决“心病”会有更多更好的渠道和办法。
身心健康的“营养素”
现代人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会产生一些异常心理,虽说这些异常心理人人都有,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必须在其尚未完全异常前加以调适。现代人的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设法摆脱心理失衡使思维正常运作,走出心灵的误区。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直是互相影响的。有个故事说,有两个人同去医院检查身体,一个查出患胃癌,一个查出患胃溃疡。被查出患胃癌者觉得死期将至,因此心如死灰,病情迅速加重,很快一命呜呼;而被查出患胃溃疡者因为觉得身体无大碍,心情顿觉轻松,病情也得到了缓解。一次他去复查,医生惊呼他创造了“癌症治疗的医学奇迹”,他这才知道自己原来得的也是胃癌,上次医生将他的检查结果弄错了。惊愕之后他恍然大悟,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积极治疗和生活,继续创造新的“医学奇迹”。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总觉得身体到处都是病痛,做了无数次检查却查不出问题,最后转到精神科,诊断为“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通俗地讲,就是心理毛病转化为躯体不适。高血压、冠心病、牛皮癣等许多躯体疾病,其起因和发展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医学上称为“心身疾病”,即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一般人都知道,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事实上,心理“营养”也非常重要,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心理健康。那么,人重要的心理健康“营养素”有哪些呢?
1.最为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爱
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期主要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少年时期增加了伙伴和师长之爱,青年时期情侣和夫妻之爱尤为重要。中年人社会责任重大,同事、亲朋和子女之爱十分重要,它们会使中年人在事业、家庭上倍添信心和动力,让生活充满欢乐和温暖。至于老年人,晚年幸福是关键。
2.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宣泄和疏导
无论是转移回避还是设法自慰,都只能暂时缓解心理矛盾,而适度的宣泄具有治本的作用,当然这种宣泄应当是良性的,以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为原则,否则会恶性循环,带来更多的不快。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成为心理障碍。
3.善意和讲究策略的批评,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
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批评,势必会滋长骄傲自满、固执、傲慢等毛病,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发展的表现。过于苛刻的批评和伤害自尊的指责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遇到这种“心理病毒”时,就应提高警惕,增强心理免疫能力。
4.坚强的信念与理想也是重要的精神“营养素”
信念与理想对于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信念和理想犹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渡过坎坷与挫折,防止偏离人生轨道,进入心理暗区。
5.宽容也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人生百态,万事万物不可能都顺心如意,无名之火与萎靡颓废常相伴而生,宽容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