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时把自己当30岁,30岁时把自己当20岁
“20岁时把自己当30岁,30岁时把自己当20岁”,这是一种与时间作战的智慧。20岁往往缺乏30岁人的冷静与沉稳,也不像30岁人那样充满忧患意识,因此在20岁时把自己当30岁,会让年轻人具有危机意识与稳重的架势。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对于忧患也是如此,生活中总是有很多突如其来的事,例如工作的变更和职位的不稳定。对于这些,年轻人需要有一颗感知忧患的心。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石油危机,由此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日本的日立公司身陷其中。公司首次出现了严重亏损,困难重重。为了扭转这种颓势,日本日立公司作出了一项惊人的人事管理决策。
1974年下半年,全公司所属工厂2/3的员工共67.5万人暂时离厂回家待命,公司发给每个员工原工资的97%~98%作为生活费。
这项决策对日本日立公司来说,是一项人事管理的权宜之计,它虽然节省不了什么经费开支,但它可以使员工产生一种危机感,产生一种忧患意识。
1975年1月,日本日立公司又将这项决策实施到4000多名管理干部头上,对他们实行了幅度更大的削减工资措施,从而使他们也产生了忧患意识。同年4月,日立公司又将所录用的工人上班时间推迟了20天,促使新员工一进入公司便产生了忧患意识,产生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这样做同时也让其他老员工加深了忧患意识。
日立公司采取了上述一系列管理措施之后,全公司包括新老员工都开始更加奋发地努力工作,都绞尽脑汁为公司的振兴出谋划策。就这样,在忧患意识的诱发下,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公司取得了十分令人满意的业绩。1975年3月,日立公司的结算利润只有187亿日元,比1974年同期减少了1/3。而实施忧患意识管理之后,仅仅过了半年,它的结算利润便翻了一番,达到了300多亿日元。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意识可以拯救一家企业,同样也可以改变本来通向绝路命运的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想独步社会,利用危机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的意识不可没有。
危机是个人成长的信号。如果安于现状,看不到自己所面临的竞争和危机,那么你必定会被未来社会所淘汰。一个人应当让自己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学会和自己比赛,每天都要淘汰掉那个已经落后的自己。如果你不主动去淘汰自己、超越自己,那么你必将被别人超越和淘汰。
陈先生3年前在某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网络通讯设备销售经理。3年来一直忙于日常事务,在一片“干杯”声中度过了3年,除了酒量以外,其他才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增长。可是就在这3年中,他的下属跟随他鞍前马后慢慢地积累了一些经验,羽翼也渐渐地丰满了,而且销售业绩惊人,连续在公司的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在“业绩才是硬道理”的今天,迅速地淘汰掉了他这位上司。
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不是自己淘汰自己,就是被别人淘汰。一个主动超越自我、淘汰自我的人一般是一个充满危机感的人,正是这种危机感成为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相反,一个骄傲自满的人大都是很少有危机感的人,这样的人只会故步自封,一生也很难有很大的作为。
除了具有危机感,20多岁的人还应该学会30多岁人的沉稳持重。古语说:“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可见,急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因此,与其让急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心情浮躁就像水温不够,水温够了茶香自会飘散而出。人只有沉稳下来,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有忧患意识,沉稳持重是30多岁的人经过岁月磨炼之后的价值与人生质地,除了这些岁月也给30多岁的人一些包袱:陈旧的经验和自满的心态。这些都是阻碍30多岁人继续向前的阻碍,因此,30岁时把自己当成20岁,把自己当成各个领域的新人,谦虚谨慎对待每一个,抛开过往的包袱,不断更新自己,来一次换血,保持最新的爆发力。
孔子说:“聪明有智慧的,就以愚拙的样子来保持;功盖天下的,就用谦让的态度来保持;勇力盖世的,就用怯懦的样子来保持;天下最富有的,就用谦逊的态度来保持,这就谦让再谦让的办法。”可以说,谦逊是社会中的金科玉律。谦逊的人从不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以为是。
生活中,很多人很想不断充实自己,但由于没有保持好的心态,最终一事无成。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30多岁的人应该让自己具备一种空杯的心态。不管自己的才能,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有多高多好,都要把自己的心态放空,让自己回归到零,如此才能保持适度的职业恐惧感,才能使自己随时处于一种学习的状态,将每一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次新的体验,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如此才能实现自我更新。
自我更新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说是为了适应某种环境,改善自己的一种方式。或者是在自己的长处上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进化。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经验,同时又会从别人那里看到很多经验。对于经验,要辩证地看待,灵活地运用。因为经验是一个既有用又无用、既有利又有害的东西,经验是我们处理日常问题的好帮手,但如果过分依赖经验,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使大脑失去想象力和判断力,从而很难达到自己的目标。经验用得好可以使人继续成功,用得不好则会让人一败涂地。所以,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必过于迷信经验,不可让经验成为我们思考的障碍物和绊脚石。
20岁时把自己当30岁,30岁时把自己当20岁,做生活中最有智慧的人与时间作战,超越年龄的界限,永远以最新鲜的姿态跑在世界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