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行走职场,磨“嘴”不误砍柴工——和领导说话克服不良的表达习惯
和领导说话,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
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如果能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会使事情更加顺利。同样的,下属在与领导沟通时,如果能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论是面对什么类型的领导,下属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这样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谈话效果,还能让领导更易于接受。职场竞争中,那些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会说话的下属往往更受领导的欢迎,他们的表达能力强,简洁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意思,从而能更高效地与领导沟通。
职场中,下属若想正确地向领导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克服自卑感
在领导面前,有的下属之所以会有语言表达障碍,就是源于自卑。其实下属根本没有必要自卑,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认可的地方。下属还应懂得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获得。
所以,下属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自卑,自卑只会让你更加不善于表达,只会让你和领导的关系变得更差。
2.多学习
学无止境,人需要不断学习。下属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如此,要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下属需要学习的对象,就是自己身边那些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比如说领导等,通过对他们的成功的学习,结合自己与领导之间的实际情况,就能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表达方式。
总之,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多实践
理论需要实践,而实践也是理论的一种检验,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方式。下属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要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在与领导沟通时注意加强锻炼,让自己的表达能力在不断的沟通中得以提升。
4.多参与
参与就是一种锻炼,这也是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下属在平时要注意多参与锻炼,让自己的表达能力得以提升。而锻炼的基本方式就是多与领导沟通,沟通多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说话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艺术,下属想要让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得到领导的欣赏与认同,就必须运用合适的、正确的说话方式。所谓合适的、正确的说话方式,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成事不说。对于已成定局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公司领导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也不要给予评价。即使你认为自己的意见将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影响与好处,都不要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领导就会觉得这是你对他的领导权威的一种挑战,对你的职场发展没有好处。
比如说:公司内部需要提拔一位员工作为部门经理,但是你对这位员工比较熟悉,认为他并不能胜任这一职务,但是上面已经决定好了。你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也不会使事情有所改变,甚至还会影响你的职场生涯。
领导作出的决定,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与道理,你所需要做的,不是否定领导的决定,而是在事情成定局后不要对决定轻易提出意见,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
其次,试探性地说话。很多时候,说话就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者是试探别人的态度,这样的说话技巧叫做“放话”。这是和领导打交道时很常见的一种说话方式。
试探性地说话能让你在与领导沟通时有所保留,而不至于在领导面前说出不适宜的话,引起领导的不满。
再次,遂事不谏。也就是说在面对正在执行的事情,不要发表自己的见解。下属看出了领导的错误,需要做的不是如何去阻止他,而是看着领导继续做下去,等他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再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又不至于引起领导的反感。
总而言之,与领导沟通时,下属运用正确的说话方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帮助你顺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领导从你的话语中加深对你的了解,从而有利于你的职场生涯的发展。
主动与领导沟通的5个原则
在人才辈出的现代企业中,信守“沉默是金”者,无异于慢性自杀。而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充其量也只能让你维持现状,要想有所提高,必须主动与领导沟通。
阿尔伯特是美国金融界的知名人士。初入金融界时,他的一些同学已在金融界内担任高职,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为老板的心腹。他们教给阿尔伯特的一个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千万要肯跟老板讲话”。
之所以如此说,就在于许多下属对领导有生疏及恐惧感。他们见了领导就噤若寒蝉,一举一动都不自然起来。即使是职责上的述职,也可免则免,或拜托同事代为转述,或用书面报告,以免受领导当面责难的难堪。长此以往,下属与领导的隔膜肯定会愈来愈深。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要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下属,只有主动跟领导作面对面的接触,让自己真实地展现在领导面前,才能令领导直觉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才能,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
在许多公司,特别是在一些刚刚走上正轨或者有很多分支机构的公司里,领导必定要物色一些管理人员前去工作。此时,他选择的肯定是那些有潜在能力且懂得主动与自己沟通的人,而绝不是那种只知一味勤奋却怕事不主动的下属。
因为两者比较之下,肯主动与领导沟通的下属,总能借沟通渠道,更快更好地领会领导的意图,把工作做得近乎完美。
想主动与领导沟通的人,应懂得主动争取每一个沟通机会。事实证明,很多与领导匆匆一遇的场合,可能决定着你的未来。
比如,电梯间、走廊上、吃工作餐时,遇见你的领导,走过去向他问声好,或者和他谈几句工作上的事。千万不要像其他同事那样,极力避免让领导看见,仅仅与领导擦肩而过。能不失时机地表明你与领导兴趣相投,是再好不过了。领导怎会不欣赏那些与他兴趣相投的人呢?也许你大方、自信的形象,会在领导心中停留较长的一段时间。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你主动与领导沟通,就能得到领导的垂青。不同领导喜欢用不同方式去管理。主动与领导沟通时,须懂得自己的领导有哪些特别的沟通倾向,这对下属的沟通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主动与领导沟通的下属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可能适应领导的语言习惯
你要了解领导的性格。他尽管是领导,可他首先是一个人,有他的性格、爱好、语言习惯。只有了解了领导的语言习惯,才能有利于你更好地与其沟通。
2.适当调整自己的沟通风格
在了解领导的沟通倾向后,下属需要调整自己的风格,使自己的沟通风格与领导的沟通倾向尽可能地吻合。有时候,这种调整是与下属本人的天性相悖的。但是下属如果能通过自我调整,主动有效地与领导沟通,创造和领导之间默契和谐的工作关系,无疑能使你最大限度地获得领导的认可。
3.与领导沟通越简洁越好
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事多人忙,加上讲求效率,故而最不耐烦长篇大论、言不及义。
因此,你要引起领导注意并很好地与领导进行沟通,应该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简洁。简洁最能表现你的才能。莎士比亚把简洁称之为“智慧的灵魂”。用简洁的语言、简洁的行为来与领导形成某种形式的短暂交流,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4.沟通时领导和下属是对等的
在主动交流中,不争上风,事事替别人着想,能从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兼顾双方的利益。特别是在谈话时,不以针锋相对的形式令领导难堪,而能够充分理解对方。那么,你的沟通结果常会是皆大欢喜。
5.贬低别人不能抬高自己
在主动与领导沟通时,千万不要为标榜自己刻意贬低别人。这种褒己贬人的做法,最为领导所不屑。与人沟通,就是把自己先放在一边,突出领导的地位,然后再取得对方的尊重。当你表达不满时,要记着一条原则,那就是所说的话对“事”不对“人”。不要只是指责对方做得如何不好,而要分析不足,这样沟通过后,领导才会对你投以赏识的目光。
克服胆怯,勇敢与领导对话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私下里见解独到,做事、思维能力都远强于他人,可在领导面前,本来是大好的表现机会,却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而尽管他能力出众,却多年“坚守”同一个岗位,没有晋升,默默无闻。相反,那些能力、思维都不如他的,却敢于直抒己见、不畏领导权威,这些人的能力或许并不出众,有时提出的建议、想法甚至并不出彩,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引起领导的关注,获得更大发展。
虽然你可能替前者不平,但细想之下,在公司这个平台上有太多人想争取自己加薪、升职、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赢得领导的关注,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如果不抓紧每一个机会展示自己,就只能埋没于人群之中。所以,当你有好想法时不妨勇敢地表达出来,很可能你就因此让领导开始关注你,更在解决了工作难题的同时展现了自己的才智。或许你会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职员,怎么能有胆量向领导提议呢?而李开复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李开复被公认为是现今的青年创业导师。但他刚加入微软时,在开会时从不轻易开口说话,担心说错话,因为在座的都是如比尔·盖茨这样的大人物。
有一次,李开复参加了一个10多人的小型会议。比尔·盖茨召集大家共同探讨微软的改组问题,并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言。
轮到自己发言时,李开复想:事到如今,与其畏畏缩缩不敢说话,不如直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他说道:“微软是世界IT(信息技术)行业的领军巨头,我们拥有智商最高的员工,效率却比任何公司都要低下。不断企图改组公司是问题的根本原因,公司领导每天想的是内部斗争,却从没有考虑过员工的感受。在这样随时可能动荡的环境下,员工根本没有心思安心工作。因而,其他公司员工的智商叠加,产出高效,而我们员工的智商在不断消减……”
他话音落后,全场鸦雀无声。之后,李开复收到很多同事的电子邮件,称赞他的胆量,说他说出了他们敢想不敢说的事实。
结果,比尔·盖茨不但没有责怪李开复,反而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仅搁置了公司的改组方案,还在与公司其他领导层开会时引用了李开复的话,让大家把思维从怎样改组公司放到建设公司文化上来,让员工充分发挥才智,积极工作。
自那以后,李开复得到了比尔·盖茨更多的重视和了解,他在微软的事业轨迹也有了巨大的转变。
如李开复那样对领导勇敢直言的下属其实并不多见。“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如是说。既然职场就是表现自己的舞台,你是否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能否得到领导的欣赏与重用,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足够勇敢。
下属想要培养自己的勇气,勇敢地向领导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不要害怕说实话会得罪领导。只要是从公司的角度出发,真心为公司的利益着想,领导都能够理解你的意图。由于担心冲撞领导而轻易放弃自己很有价值的见解、随波逐流的下属,是很难得到领导的欣赏的。当然,如果当时自己的想法没有获得领导认同,但如果你坚信自己的见解是正确的、有价值的,那就再找合适的机会与领导进行沟通,表示希望他能给你的想法提出意见。
第二,在表达想法之前,必须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清楚地分析整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人云亦云、毫无新意的发言只会让领导看轻。不管你的想法是否合理,只要能突破常规又言之有理,都可以直言不讳,想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就留给领导去判断。或许你的剑走偏锋,就是一个大家不曾想到的、开创性的思路。
第三,掌握说话的技巧,避免与领导进行正面冲撞,在表达自己意见和想法的时候,就事论事,不要贬低、中伤他人,或进行人身攻击,否则往往让别人对你留下恶劣的印象。
掌握以上三个要点,可以为你在领导面前大胆说话提供借鉴与参考。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见解,既能展现自己、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为将来职业的发展埋下转折的伏笔。一切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勇气。
控制情绪,从容淡定地说话
从容淡定,就是镇定不慌张,舒缓不急迫,悠闲自若,不慌不忙。从容淡定不仅是一种做事方法,更是一种说话间的态度。只有态度淡然的人,才能做到面对突发情况时,还能从容淡定地应对和说话。
其实在职场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将领导比做对手是有些不敬之意,但有些时候面对突发的事态和紧张的情况,领导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头号对手。能否在话语间赢得胜利,就看哪一方更加从容淡定了。
张丽大学毕业半年了,在公司一直是做各项任务的具体执行工作,从来没有机会参与任何哪怕一个小问题的决策,说白了就是办公室打杂的角色。她知道最近部门正在做一个很重要的活动策划案,去校园推广公司的新产品,公司今年的销售额能否完成,成败就在此一举了。虽然张丽很想参与这个项目,无奈老员工就是不让她插手。但张丽是个有心的女孩,在平时的同事聊天和帮忙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张丽还是逐渐了解了项目的具体情况,并形成了一定的自己的想法。
忽然有一天,销售经理怒气冲冲地闯进企划部办公室,劈头就问:“这次这个校园推广的企划案是谁做的,具体活动细节如此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让我们销售部如何能卖出产品,扩大知名度?”
销售经理是公司盈利的顶梁柱,自然是谁也不敢得罪,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一个声音:“这个企划案一直是张丽负责的,问她好了。”
张丽一时间头脑发懵,心想我何时可以“负责”什么项目了,明摆着推卸责任。张丽刚想大声否认又忍住了,何必在销售经理面前丢企划部的脸。
她站起来镇定地对销售经理说:“对不起,确实是我在负责这个项目,前期工作没有做好是我的失职。但是我刚刚得到确切的消息,学院路8大院校近期要举行联合辩论赛,我认为可以趁这个机会争取比赛冠名权,并且将我们的产品作为比赛奖品,让广大学生做我们最好的宣传员。”
听完张丽的话,同事们早就目瞪口呆,销售经理的脸色却逐渐缓和下来:“时间这么紧张,就先按你的计划做吧,马上做一份详细的企划书送到我办公室来。”
同事们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都对张丽投去复杂的眼光,有的是担心,有的是等着看好戏。
张丽凭借对学院路高校的了解以及上学时做学生干部积累的人脉关系,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销售企划任务,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销售利润。不仅如此,她还一跃升为项目小组长,顺利地迈开了职场成长之路的第一步。
工作中在领导面前遇到突发状况是在所难免的,聪明的下属不会选择逃避、推诿,而是会首先保持淡定,从容自信地去面对领导的责问。
其实,我们如果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一下,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领导会喜欢善于控制自己情绪、能够运用从容而淡定的方式说出自己想法与观点的下属;而对于那些不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员工,即使他们说出来的话本质上与前者意思相同,也会招致领导的反感,甚至不愿意把他们的话听完。
由此可见,在与领导说话的过程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处变不惊、说话从容淡定的下属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相反,遇事慌张、自乱阵脚的下属自动切断了自己职场前进的道路。
下属要想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情绪,从容淡定地和领导说话,需要进行一定的修炼。
下属要明白一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急智”并不真的是急出来的,而是厚积薄发,是工作能力长久积累的突然显现。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培养自己居安思危的理念,不但在工作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要能够预见到工作中面对领导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提前想好对策,到时候才能临阵不慌、从容面对。
当然,总有一些状况是我们所无法预料的,当它出现在领导面前的时候,与其慌慌张张地或敷衍、或解释,不如从容淡定地去承担,哪怕解释的是同样的内容,领导也更容易听得进去,从而缓解紧张的局面。
由此可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运用从容淡定的说话方式去面对领导,才算真正做好了赢得领导信任与赏识的准备。
与领导说话,该干脆时不啰嗦
说话啰嗦的下属会让领导伤透脑筋。他们大大咧咧、漫不经心,讲起话来啰嗦一大堆,听不出他们所说的话中间有什么逻辑联系。这样的下属在说话时,他们既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没有明确主题),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些(没有明确目的),更不知道自己遇到与人谈话的场合应该怎么办(不了解谈话的基本规则)。这样的人往往心地善良,不含恶意,但就是让人觉得受不了。
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林之洋、唐敖、多九公三人到了白民国,在一家酒店吃饭,酒保把醋错当成酒给他们送来了。林之洋素日以酒为命,举起杯来,一饮而尽。那酒方才下咽,不觉紧皱双眉,口水直流,捧着下巴喊道:“酒保,错了!把醋拿来了!”这时旁边一个驼背的老儒赶忙劝他道:
“先生听者:今以酒醋论之,酒价贱之,醋价贵之。因何贱之?为甚贵之?真所分之,在其味之。酒味淡之,故而贱之;醋味厚之,所以贵之。人皆买之,谁不知之。他今错之,必无心之。先生得之,乐何如之!第既饮之,不该言之……”
唐敖、多九公二人听了,只有发笑。林之洋道:“你这几十个‘之’字,尽是一派酸文,句句犯俺名字,把俺名字也弄酸了。随你讲去,俺也不懂。”
其实老儒无非是要告诉林之洋,醋的价格比酒要贵,酒保既然把醋给你,不要做声就是了,省得他跟你多要钱。用了几十个“之”字啰嗦地叙述这么简单的意思,也难怪三个人又好气又好笑呢。
由此可见,在和领导说话时,我们如果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够在领导身上起作用,就不能采取简单的重复,而是能换个角度、换种说法,将领导的厌烦心理、逆反心理减到最低,到那时,你也许能真正体验到“一语千金”的威力。
以下是几个具体步骤,能提醒你在和领导交谈时要注意的技巧,在不该啰嗦的时候干脆地表达。
(1)既然是交谈,就要先听清楚领导在说什么,还得用心记住,免得三分钟后又重新发问,或自己说的和领导说的对不上号。聆听有时比说话更重要。心不在焉、漏听字句和记性不佳,都会使谈话变得冗长、拖沓、无聊。试想,如果在说话时,有人时时提问:“你刚才在说什么?”那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
(2)注意观察领导的反应,包括领导的语调是否热情,是否对说的话感兴趣。谈话就像司机驾车过十字路口一样,要时时注意红绿灯。领导表情冷淡、哈欠连连,你仍然滔滔不绝往下说,无异于违反了交通规则,如果领导对话题感兴趣,就会做出积极鼓励的反应,邀请说下去;否则就是遇“红灯”,要赶紧刹车,适可而止。
(3)如果要开口说话,就要把话说得有条理。最令人困扰的就是缺乏有组织的谈话习惯,它会轻而易举地将人引到信口开河、离题万里的泥潭里去。说话无组织、无逻辑是思维混乱的表现,没有领导会愿意和这样的下属打交道。
(4)和领导说话时,不要把“我”当成谈话中最大的字,要引导领导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即使你要说很多话,也不会让领导觉得太冗长。在与领导交谈时摆正“我”的位置,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
说话表意明确,避免引发歧义
在和领导说话时,下属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让领导听懂自己,理解自己。
如果说的话领导听不懂、语言不准确或者意思表达不清楚,就不能反映出自己的现实面貌和思想实际,领导也就不能理解和接受,结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甚至还会引起无法挽回的误会。
因此,和领导说话时要语言准确,避免因意思表达不清楚而引起歧义。
二战期间,由于德军经常空袭伦敦,所以英国空军总是保持高度警惕。在一个浓雾漫天的日子,伦敦上空突然出现了一架来历不明的飞机,英国战斗机立即升空迎击,到飞临对方时才发现这是一架中立国的民航机。
英国战斗机向地面指挥部报告了这一情况,请求指示。地面指挥部回答:“别管它。”于是,英国战斗机发出一串火炮,把这架民航机打落了。后来,英国为此支付了一笔巨额赔偿才了事。
在这一事件中,英国地面指挥人员和战斗机驾驶员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是地面指挥部,不该用“别管它”这样语义不明的言辞来回答。这既可以理解为“别干涉它,任它飞行”,也可以理解为“甭管它是什么飞机,打下来再说”。其次是战斗机驾驶员的责任,在听到这种可作完全相反理解的命令后,他应该再次请示,然后再采取行动,这样就不致铸成大错了。
在和领导说话时,遇到这种存在歧义的言辞时一定要慎重处理,切勿模糊不清,否则它会成为你与领导沟通的障碍,甚至会得罪领导。
在日常交谈的话语中,有不少词语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有的甚至完全相反,这就是“同语异义”的现象。它会给你带来不少麻烦,也会带来许多便利。巧说“同语异义”比直言更能对听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但如果运用不好则会带来很多麻烦。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就很有借鉴意义。曹操刺杀董卓未成,便与陈宫一道投奔曹父的义兄吕伯奢家求宿。吕伯奢热情接待,上村西沽酒去了。
曹操坐了一阵,忽然听到后院有磨刀的声音,于是,与陈宫蹑手蹑脚进了后院,只听得有人说:“捆绑起来再杀!”
曹操对陈宫说:“不先下手,咱们就要死了!”
说着,便与陈宫拔剑冲了过去,见一人便杀一人。他们搜寻厨房,这才看见那里有一只捆绑起来等待宰杀的猪。
这个故事虽反映曹操疑心过重,但“捆绑起来再杀”这句不明确的言辞,对促成曹操杀人也起了很大作用。这说明“同语异义”的言辞一定要谨慎使用。在和领导说话的时候,我们要吸取吕伯奢的教训,避免因言辞不当、表意不清而遭受误解。
一个说话准确的下属,总可以准确、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能够把道理说得很清楚、动听,使领导很乐意接受。当然,说话能够做到雅俗共赏是最理想的,那将使你更受欢迎。但无论如何,为了准确传达你的信息,应尽量避免说那些会使人误会的言辞。
在和领导说话时,要想做到表意明确必须做到:
(1)从语言上来讲,说话要通俗易懂。例如涉及某些专业问题时,如果领导不是专家学者,应改用浅显、平易、朴实的语言,少用专业术语,更不可咬文嚼字,故作高深。如果领导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语言可以稍微文雅些,让自己的谈吐适应他们的水平。
(2)少说套话,最好直入主题,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不要为了省话而只说简短的语言,以免让领导产生误会。
(3)经常朗读优秀的文章,练习写作,以修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说话前深呼吸,仔细思考所说之言的顺序,避免发言时逻辑思维混乱。
下属说话表意明确,避免引发歧义,才能顺利地向领导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要想达到这一目标,不妨好好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加强自己的说话能力,从而达到成功和领导沟通的效果。
领导面前,说话精练准确
下属与领导的每一次谈话,无论怎样琐碎,总要保持中心点,这也是所谓谈话目的。你必须使领导觉察你是一个有理智、有观点的人,绝非是个糊涂虫。单单无聊地空谈,是绝不能使领导对你有良好印象的。
下属说话如果不说到要害就无法拨动领导内心深处最关心、最敏感的那根心弦,就无法使其动心、动容,改变主意,欣然接受你的要求。
下属在领导面前,要保持言语简洁,不妨学学推销员的做法。所有的商场竞争,无非都是围绕一个“利”字。只要推销员在推销时,恰到好处地在这个“利”字上把握分寸,重点突出,相信话不需多,也会卓有成效。
“张厂长,如果你们厂的每条生产线都安装上我公司的高精密度自动控制系统,那你厂产品的一等品率将由现在的85%上升到98%以上,每天可增加经济效益13万元,所以你晚一天购买,就意味着你每天都要白白地扔掉13万元钱。张厂长,早买早受益呀!”
如此以“利”动人,自然是无往而不利。可见,春色不需多,但见一杏出墙,便知天下皆春了。话语虽短,但一个“利”字,便是了得。
下属与领导沟通时,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少说次要话和废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蛇不要添足。
话要说得适可而止,进退有度。千万不要长篇宏论,越描越黑,那就达不到和领导沟通的目的了。古语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与领导交流的过程中,话不在多,点到就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没有人会有闲心去听你的滔滔宏论。这就要求你随时提醒自己,随时做到——和领导说话,要把话说到点子上,有道理,有情味,有逻辑性,这样才算掌握了说话的分寸。
常言所说的“唇枪舌剑”、“天花乱坠”,前者指谈话非常精彩,后者是指讲话虽然动听但不切实际的意思。其实,和领导谈话并不完全在于多么精彩,也不在于口若悬河,专门讲些俏皮话和空洞的笑话。相反,尽管在和领导谈话的时候直截了当地对答,朴实地理解,也仍旧可以得到圆满的谈话结果。反之,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必然误人时光。语言还要力求通俗、易懂,如果还要领导费时费力地理解你文绉绉、艰涩难懂的语言,往往既不亲切,又使对方难以接受,结果事与愿违。
有的下属为人腼腆,总怕和领导会面时无言相对,实际上这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在社交场合,大多数影响谈话气氛的不是出于那些讲话太少的人,而是出于那些讲话太多的人。即使自己不能谈笑风生,只要做到对领导有问必答,回答问题合情合理就可以了。
当然,与领导交谈中注重语言的精练准确,并不是说总是拼命想自己下一句要说什么,过多地咬文嚼字,不但不能听清对方在说么,也会失去自己控制谈话的能力,显得紧张和语塞,出现相反谈话效果。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下属在与领导讲话时要精练,字字珠玑、简洁有力,使人不减兴味。冗词赘语、唠叨啰嗦、不得要领,必令领导生厌,这样一来,你和领导的沟通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和领导说话注意轻重感
事情有缓急,说话有轻重。有些下属在与领导打交道时,对问题缺乏理智,不考虑后果,说话没轻没重,以致说了一些既伤害领导也不利自己的话。
其实,把话说得有轻有重,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将心比心,把自己对别人说的话放在对自己说的位置上想一想,就知道你所说的话有多少分量。
说话轻重,通常出现在规劝或提醒对方的情况中,所以掌握好轻重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当下属发现领导行为有所缺失时,不必说得太露骨,稍微暗示一下领导,或者旁敲侧击地提醒,领导通常能够明白你的意思,还会对你的善意规劝表示好感。
那些熟谙暗示手段提醒别人的下属,通常能将自己善意的评价和论断很好地传达给领导,其结果通常使自己和领导获得双赢。虽然人人皆知直言不讳是耿直的表现,但是物极必反,有时候态度越是强硬,越是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最为高明的手段是根本不提“批评”二字,而是逐渐“敲醒”听者,启发领导从你的话语中反思自己的失误。
奉劝领导的话并不是随口说出来的,下属必须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把它说出来而不会让对方难堪。对于那些极其注重尊严和面子的领导,最好采用暗示的方式,因为这样做就可以达到劝说的目的了,无须再把话挑明。以下4点也需要格外注意:
第一,以给领导留面子为前提,侧面提醒,点到即止。
第二,一旦与领导争论发生冲突时,一定不要把话说绝,否则只会毁了自己的前程。在一些公共场合与领导争论,会引起领导的暴躁心理,一旦对方对你产生严重不满,对自己将非常不利。
第三,对任何事情进行判断时,都要多听、多看、多思考,切忌武断作出肯定或否定,然后随意地附和某一方。要对你所听、所见、所感进行综合衡量,这样你说出的话才有分量。
第四,不要不负责任地肯定或否定领导的做法。
下属与领导的沟通是一门十分有讲究的学问,在说话时下属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轻重感,把握好与领导说话的分寸,从而与领导进行顺畅而有效的沟通。
和领导明确谈话的目的
与人的沟通交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的性,围绕谈话的目的深入交谈。尤其是在工作中,无目的性的交谈只会让领导反感,认为你在不务正业。
职场上,下属与领导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说话,但是说话也应该掌握一定的分寸,话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说话太多的下属,只会被领导认为是叽叽喳喳的乌鸦,领导会因此对你产生不满;而话太少的下属,则会被领导认为是不合群、太孤僻,这两者都不能更好地与领导相处。因此,下属在与领导沟通时,一定要明确说话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你与领导的关系,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赏识。
很多下属在和领导说话的时候目的性不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下属会因为说话缺乏目的性而被领导视为能力低下,结果不言而喻。可见,下属与领导明确谈话的目的非常重要。
下属明确了与领导之间的说话目的,能帮助自己更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说话目的,进而让自己得到更多的进步与更顺利的发展。
在与领导说话时,掌握了说话目的,能给下属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下属与领导之间的交流都需要明确双方的目的。
范丽凭借自己在学校优良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聘到了一家大型公司做办公室主任。到任的第一天,老板找她单独谈话,着重提到了在平日的工作中,由于自己交际繁忙,忽略了与员工的交流沟通,范丽作为办公室主任要在这方面多做有益补充,除了督导员工平日的工作,还要多注意和员工进行感情交流,并授权范丽可以不用经过自己签字便可直接从财务支出办公管理费用。
受到老板如此的信任与厚爱,范丽觉得自己应该把管理工作做到实处,新官上任三把火,范丽立刻制定了一些奖励制度,并宣布以后每个员工的生日都由公司出面庆祝,每个节日都由公司安排庆典活动。
范丽果然不食言,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举行了大小庆祝会无数,实施了许多有益于员工的奖励政策,由此范丽在员工中的威信大增,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但是就在这时,财务部门亮起了红灯,看到严重超支的财务报表,老板非常生气,责问范丽在实行制度前为何不及时向自己汇报,为此范丽被公司解雇。
范丽会被解雇,其原因就是她没有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在上司与自己交谈之后,也没有明白上司的目的。范丽这样的处事方式只能让上司对她失望,最终被老板开除。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在与领导交谈时,仔细分析他话里的意思,明确谈话的目的。
作为下属,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公司就是一个家庭,而领导就是一家之主。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除了协调好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帮助领导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以此增强自己在下属心里的威信。而老板之所以与范丽谈话,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范丽帮助自己协调好与下层员工之间的关系。显然,范丽没有明白老板找自己谈话的目的,所以她在工作中并没有将这件事处理好。
下属与领导之间的交流,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将自己的目的以对方能听清楚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这样不仅能帮助自己清楚地表达观点,也能帮助自己得到领导的帮助,进而实现自己的目的,使自己的职场发展更加顺利。
与领导对话,几种话不能说出口
文有文法,说有“说风”。说风是一个人的立场、观点、作风、内涵等在言谈中的综合体现。说风无论好坏,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或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是为适应某种需要产生的;当然,也因人异。
诚信、正直的人,都能自觉地说真话、说实话;可有一些人却常说假话、蠢话、大话、空话,这在和领导说话时是大忌讳,对此,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1.不说假话
说真话是中华民族历来赞颂的美德。
《韩非子·外诸说左上》中曾子教子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曾子为了让孩子学会遵守诺言,把妻子开玩笑说的话付诸实施,将猪杀了,维护了妻子在孩子眼中诚实的形象。曾子的妻子是有意骗孩子吗?恐怕未必。但至少可以说,她没有意识到这种骗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多深的危害性。一次谎话就可能使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气。曾子的行动坚持了最可贵的精神——不说假话。
2.不说“蠢话”
在和领导说话时,不要说“蠢话”,得体的语言就像一部车子的润滑剂,使交际活动较少摩擦地向纵深发展。相比之下,下面故事中的刘云显得有些“愚蠢”。
刘云正在和经理沟通项目的实施方案问题,经理针对方案的实施时间,提出要在半个月内完成,刘云一听就急了,脱口而出:“经理,你考虑得太不周全了,这个项目至少要一个月才能完成……”
刘云话音未落,经理就拉下脸来对他说:“半个月内完成不了,你干脆就辞职吧。”
刘云这才知道,自己跟经理说了“蠢话”,居然直接指出领导考虑不周全,这无疑是在挑战领导的权威,难怪经理会对他发火。
下属在与领导说话时,要注意吸取刘云的教训,千万不能让自己的“蠢话”说出口。
3.不说大话
职场中很多尴尬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其中有一些就是因为在领导面前说了大话,把话说得太绝对。
某公司最近有一个项目需要赶工,经理将此事交给了下属小李,问他:“有没有问题?”
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只要3天就能做完。”
过了3天,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说大话的性格已经开始反感。
自以为是的人容易把话说满。总觉得自己的见解没有错,根本不容分辩,于是马上盖棺定论,不留余地。在和领导说话时,凡事要多些考虑,留有余地,以便一旦有变故,可以有回旋余地。不说大话绝对是一个职场人士老练成熟的标准。
4.不说空话
事物发展有其自然规律,人情世事也有其存在的情理。在和领导说话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违背了常情常理,只说空话,就会给领导留下把柄。
爱说空话的人说话很少有个准数,要么与事实本身不符;要么泛泛而谈。长此以往,极易失去领导的信任。
拼搏在职场,也许你是那个总能够非常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的下属,你总是满怀欣喜地盼望着评优、加薪、升职,可是这些好事却总是离你很遥远。
这时候,你是不是该回头好好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么和领导说话的?是不是经常口无遮拦,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其实,这些不该说的话都逃不过领导的耳朵,就算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已开始为你打分了。
行走职场,欲谋好前程,先练好口才。所以,为了美好前途,一定要努力改变不良的说话习惯,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