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成功的秘诀就是忘掉自己的利益,全心全意帮助伙伴成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准备问题:我们是否已为建立人际关系做好准备?(2)

当女孩转身要回家时,这位著名的大法官说:“如果你妈妈问你去哪儿了,就告诉她和霍姆斯散步去了。”

“好啊!”女孩自信地说,“如果你的家人问你干什么去了,就告诉他们刚和玛丽·苏珊娜·布朗散步去了。”看,这就是积极的自我形象。

3.生活经验

从前,村民们告诉年少的羊倌:“如果看到狼,就大喊‘狼’,我们就会带着枪和猎叉赶过来。”

第二天,小羊倌正在放羊,看到远处有只狮子,他喊道:“狮子!狮子!”但没有一个人来。狮子吃掉了好几只羊,小羊倌气得发疯。

“我喊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来?”他问村民们。

“我们这个地方没有狮子,”村民回答,“你留心狼就行了。”

小羊倌学到了宝贵的一课:人们只会对其愿意相信的东西做出反应。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经验。

你是否也是如此呢?回忆一下童年的经历,如果你在运动方面很拔尖,它将有可能成为你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如果你善于交朋友,你很可能愿意和人扎堆儿;如果你曾被忽视,或遭虐待,它将带给你另一种影响。你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塑造了今天的你。

我们无法选择所有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孩提时代的。但我们可以对现在的生活作出选择。我们可以选择配偶,选择职业,选择去何处度假,选择是否锻炼身体,选择学习什么。那些有着艰辛过去的人,可以选择是否追求积极正面的经验,以改善生活和思考方式。我们无法抹去过去的经历,但可以重整旗鼓,塑造全新的自我。

4.心态和选择

对过去经验保有的心态,比选择何种经历更重要。正如前面提到的,对于所经历过的事,我们的掌控有限;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掌控心态。无论前景光明还是暗淡,如愿还是失望,开放还是封闭,完全在于我们的选择。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眼界。

———————————

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世界,但可以改变眼界。

———————————

我相信心态是第二位的决定因素(信念是第一位的)。你的心态将会造就或摧毁你。

成败的要素,并非出身、境遇或者银行存款,而是心态。

5.朋友

在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Schulz)的《史努比》(Peanuts)漫画系列中,查理·布朗斜靠着墙,双手抱着头,痛苦不堪。他的朋友露西紧挨着她。

“又不高兴了啊,查理·布朗?”

查理·布朗一言不发。

“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吗?”露西问。还没等查理回答,露西就宣称:“全部的问题就在于‘你是就只有一个人’!”

查理·布朗说:“那,我究竟该怎么办?”

“我不能装模作样地给你什么建议,”露西答道,“我只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如果查理·布朗想摆脱困境,结交个新朋友或许是个好办法。

选择朋友是你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作为父母,我和玛格丽特总是很仔细地观察我们的孩子交往的朋友。我们知道,拥有良好品质和积极心态的人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具有不良品质和消极心态的人则会使孩子堕落沉沦。我们总是把家布置成孩子和他们的朋友喜欢待的地方,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影响他们的是哪些人。

你最亲近的人——特别是你的配偶会塑造你的人格。你是否曾经看到,本来天性纯良的孩子与惹是生非的朋友在一起,不久就开始有问题?或者你是否看到过,同事或朋友花时间和能够拓展其心智、激励他成长的人在一起相处,他很快在事业上起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家和演说家“奇妙的”查理·琼斯(Charlie“Tremendous”Jones)的话一针见血:“今天的你和5年以后的你,差别在于你和谁在一起、读什么书。”

———————————

今天的你和5年以后的你,差别在于你和谁在一起、读什么书。

——查理·琼斯

———————————

你是怎样的人决定了你如何看待他人。你不可能逃避这个事实。如果你不喜欢他人,正说明了你是怎样的人以及你看待别人的眼光。问题出在你的观点上。如果有这种情况存在,不要试图改变他人;不要总盯着别人的不足,你才是问题的所在。如果你能改变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成为的人,你会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他人。如此一来,你的社交也会焕然一新。

—讨论问题—

1.请你对人及其本性做个概括,你将如何作答?现在就花点时间做这项工作!你的人生观是乐观、怀疑、喜欢尝试、超然物外,还是其他?他人对你的评价,你如何看待?

2.总体上说,你的心态积极还是消极呢?(不要以现实主义者自居逃避问题,你更倾向于哪种心态?)你认为自己的心态是“资产”还是“负债”?如何提升自己的心态?

3.回忆童年,什么样的特殊经历塑造了你的人格特质?它激发了你对人们的信任还是怀疑?它使你成年以后对人际关系的看法蒙上了何种色彩?如果它的影响是负面的,你能开始追求一种积极的经历,开启全新的、积极的人生吗?

4.你是否同意“今天的你和5年以后的你,差别在于你和谁在一起、读什么书”?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也同样或更重要?

5.思考你希望培养的个人品质。把它们列下来。现在就订一个提升计划。首先,花时间与那些拥有你所渴望的品质的人待在一起;其次,选择每月要阅读的书籍来帮助你成长。

‖镜子法则‖

正人先正己

对付难缠的人常常令人懊恼,尤其那个人恰恰就是你。

扪心自问:是否已经检省自我,并对自己负起责任?

名字有什么关系?

你是否认识这样的人,他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面对成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对工作总是拿不起放不下。这些人空有潜力却难以成事。当然这些人中也不是没有成功的。这类人通过不断磨炼、逐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也能够成就大事。我相信彼得·罗斯(Pete Rose)就是这种人。

提起棒球,很少有人能望罗斯项背。以下只是罗斯的部分主要战绩:

·职业生涯中击出安打数量最多(4256次)

·出赛场数最多(3562场)

·击球数最多(14053次)

·能以左右手击打者,击球数最多(5752次)

·每赛季安打数200次以上(10季)

·每赛季击球600次以上(17季)

·国家联盟职业生涯中累计得分记录最高者(2615)

·国家联盟中出赛年限最长(24年)

罗斯这位曾两度荣膺“金手套奖”的外场手,所获嘉奖无数,包括:国家联盟年度新人奖(1963年);国家联盟最有价值球员(1973年);世界职业棒球大赛最有价值球员(1975年)。

正当罗斯在棒球界日渐辉煌时,生活方面却身陷泥淖,尤其是沉迷赌博搅得其生活一团糟,并最终有可能结束其棒球生涯。

早在1900年,世界职业棒球大赛发生赌博丑闻以来,大联盟就一直禁止涉赌球队参与比赛。美国每一个联盟球队的俱乐部会所中都张贴着相关说明,在每个球员和教练耳目所及之处,其中第21条(d)款为禁赌规定,该条规定为:

任何球员、裁判,球队或联盟官员、员工,在任何比赛中,凡是未参赛或未当值者涉及任何数目的赌博,将被宣布停赛或停职一年。

任何球员、裁判,球队或联盟官员、员工,在任何比赛中,凡是参赛或当值者涉及任何数目的赌博,将被宣布终身禁赛或终身停职。

作为球员,彼得·罗斯肯定经过那张布告超过3562次,因为他参加了这么多次的比赛。当了球队经理以后,他至少还应该看过554次,但他仍旧参与了赌球。2004年1月,否认参赌14年后,罗斯终于承认了其参与赌球,包括下注他自己的球队——辛辛那提红人队。

盲点

彼得·罗斯1987年开始参与棒球赌博,他说他“居然没考虑过后果”。或许,这理所当然地使其堕落成“赌博强迫症”——虽然罗斯强烈地反对这一称谓。但是,一个整年醉心于各类体育赛事赌博的人,尽管赌博很可能摧毁他的职业生涯,但就是难以停手,其所掷下的赌资数额也令人咋舌。对于这种人,还有什么更恰如其分的称谓吗?赌注登记经纪人朗·彼得斯证明,仅一个棒球赛季,他就从罗斯那里拿到了100万美金的赌金。

为什么罗斯看不到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为什么他不能远离棒球赌博?为什么他能对十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持续说谎?为什么他说自己真正的问题是择友失误?他怎么一再地说自己没有问题?我认为答案就是他太醉心于棒球,而从来没有照照镜子,检省一下自己。

好好注视一下自己

罗斯认识到自己和其他球员不同,但很少停下来反省一下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他说:“乔·摩根(Joe Morgan,罗斯的前队友,现在已进入‘美国棒球名人堂’)常常为我感到遗憾,因为当棒球生涯结束后,我除了苦度余生外一无所有。我从来不理解乔的思考方式。我总是认为他不像我那样全力投入,不像我那样热爱棒球比赛。哪个头脑清醒的人会把其他事情看得比棒球更重要呢?”

罗斯打球的时候,拒绝自我反省并没有对其职业生涯带来多少损害,尽管这破坏了他的私人关系。但一旦离开球场,问题就开始了。罗斯承认:

事后看来,我应该花点时间反省一下自己的人生,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以及将向何方。如果读书,应该读一读其他名人是如何安排退休以后的生活的……我应该打电话给狄克·巴特库斯(Dick Butkus),请教他作为成就辉煌的球王,从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退休后感想如何;也应该打电话给特里·巴莱德肖(Terry Bradshaw)……可我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是如何对待退休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和他们聊过这些事,没跟任何人聊过。这不是我的风格。

在一次难得的反省和真诚的自我评估中,罗斯总结出他面对自我的方式:“在棒球史上,我知道自己的纪录和地位,但我从来都不清楚它的界限,也从来无法掌控这部分生活。承认自己失控,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我只意识到我享有的特权,却没意识到所负的责任。”在我看来,他仍旧在苦苦挣扎,难明他的责任到底是什么。不喜欢照照镜子看看自己你就很难做成事。

镜子测试

意识不到自己是怎样的人,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的人,常常会破坏和他人的关系。改变的方法就是拿出镜子照照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这就是我所说的“镜子测试”。请考虑这些事实,它们都是了解自我所必须做的:

必须了解的第一个人是自己——自我认知。

我们本性上总喜欢评论别人却不自知。彼得·罗斯的问题在于没有清晰的自我形象。他倾向于以受害者自居。罗斯把自己描述成出生于贫民窟的孩子,只有普通运动员的天分。他认为他所受的处罚(逐出棒球界)与他的过错相比过重。

———————————

我们本性上总喜欢评论别人却不自知。

———————————

一些人天生就有自我认知的品质。《成功人生的7种智慧》(7 Kinds of Smart)的作者托马斯·阿姆斯特朗(Thomas Armstrong)指出,这类人拥有内在的智慧。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自我认知并不容易。这是一个过程——有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还需要刻意培养。

必须和睦相处的第一个人是自己——自我形象。

作家悉尼·J.哈里斯(Sydney J.Harris)说:“如果你总和自己过不去,你也很难与他人相处。”我要更进一步说,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就会破坏你的人际关系。

多年来,我一直在传授一个理论,称之为“盖子法则”(Law of the Lid),在《领导力21法则》一书中有详尽解释。盖子法则意即:“领导力决定一个人的成效水平。”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个糟糕的领导人,无论工作多努力,你的专业都无法提升多少。”一家公司、一个部门、一支团队常常会因能力低下的领导人受挫。

在人际关系方面,自我形象也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它如同“人际关系的盖子”。你对自身形象的设计决定了你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能力。负面的自我形象会阻碍一个人的成功。对感觉有负面的自我形象的人而言,即使有所成就,也不能持久,因为他最终会把自己拉回到其认定的低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得·罗斯的自信弥补了他在自我意识方面的欠缺,使其这方面的缺陷影响减缓。

———————————

我常常强调,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和你自己的关系,首先要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菲尔·麦格劳

———————————

心理学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菲尔·麦格劳说:“我常常强调,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和你自己的关系,首先要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如果不了解或者不喜欢某人,能和他成为“最好的朋友”吗?不能!这就是为什么发现自己是怎样的人,努力成为自己欣赏和尊崇的那种人非常重要。

造成我的问题的第一个人是自己——自我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