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通过以高水平男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为例,分析与讨论训练-比赛周期的训练负荷控制问题,一是力争为建构竞走竞技运动专项理论提供现实依据;二是力争为我国备战竞走大赛提供理论支持与现实参考。
竞走属长距离体能类项群,严格的技术规定性决定竞走不同于长距离跑、游泳、滑雪、划船划艇等运动,虽然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距离来判断成绩,表现为“竞速”。但竞走还表现为“竞技”,训练规律必然有别于它们,需要在训练与比赛实践中不断探索。本研究将从竞走训练负荷控制角度探究,力争满足这种不断探索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王魁教练总结了“低强度大运动量”“小步幅快步频”等一系列训练理念[8]。在这一系列训练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运动员徐永久在1983年获得过世界杯女子10000米竞走冠军,并创造了世界纪录,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世界三大赛事获得冠军的田径选手。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王丽萍获得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我国在世界三大竞走赛事中获得15块奖牌,跻身世界竞走强国。可是,21世纪伊始,我国竞走运动员新老交替不佳,造成断层,竞技水平大幅度下降。到北京奥运会,我国在两届奥运周期的世界三大竞走赛事上未获得1块金牌,仅获3块世界杯奖牌。究其原因,可能与1997年国际田联对竞走技术定义修改有关,对中国“小步幅快步频”竞走技术风格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多次世界竞走大赛上因技术不过硬,屡屡受罚,运动成绩一度下滑。葛长钰(1998)研究认为,直腿大步走技术不适合中国运动员普遍身材特点;对于现已发展起来的竞走技术绝不能摒弃不用,而应深刻地领会新定义的内涵,寻求适应大步、高速走技术的训练方法与手段[9]。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做出重振昔日辉煌的举措,确立“走出去,请进来”的战备决策,聘请达米拉诺(意大利)等教练来华任教,引进与学习国外训练理念,突破2008年奥运周期的“高强度”训练理念,重新认识竞走项目的本质,转变训练观念。在备战伦敦奥运会周期,收获了奥运会男子20公里金牌、铜牌与第四名,女子20公里铜牌与第四名、男子50公里铜牌;世锦赛与世界杯获得1枚金牌4枚奖牌,2个第四名,重新跻身世界竞走强国行列。由此可见,我国竞走已具备了与世界一流国家抗衡的实力,但相比之下专项训练理论还十分薄弱,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未建全,需要不断补充与完善。本研究将顺应竞走技术的发展,探讨竞走训练负荷控制的一般理论,将为推动竞走专项训练理论建构和充实我国备战竞走大赛的理论需求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