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黑海——大背景下的克里米亚战争
凭借畅通无阻的海上运输线和英、法强大船舶工业生产的蒸汽战舰,6万名联军很快便在土耳其集结完毕。尽管普鲁士和奥地利均无心支持尼古拉一世挑起欧洲大战,但英国政府还是谨慎地将战争目标定为,于六星期内拿下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波托尔军港,消灭俄国黑海舰队。一向色厉内荏的拿破仑三世则毫无战争规划,在他眼中,挑起战争便是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大革命以来由个人能力和野心造就的新一代法国军人凭借拿破仑开创的协同战术和精良武器夺取荣誉。
在英、法联军盘桓于伊斯坦布尔附近,享用价格低廉的醇酒、美人,军医忙着医治梅毒时,沙俄军队与奥斯曼军在多瑙河激战连场。不过,兵力雄厚的俄军受制于恶劣的后勤和拙劣的指挥,很难重现昔日摧枯拉朽般的胜利。普鲁士和奥地利宣布中立,更令尼古拉一世深感沮丧。奥地利在匈牙利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边境陈兵8万,并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从两公国撤军的举动,令尼古拉一世对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恨得咬牙切齿。
◎抵达伊斯坦布尔的英法军官及土耳其士兵
◎迫于对手技术优势龟缩港内的沙俄舰队
7月28日,沙俄陆军被迫撤回国境线内。奥地利随即在维也纳充当起了欧洲“和事佬”。不过,尼古拉一世认定奥地利提出的条件等同于要沙俄投降,英、法两国也坚持要痛打落水狗,于是移师多瑙河畔瓦纳的联军开始向克里米亚半岛前进。在此之前,英法国舰队就已进入黑海,频繁炮击和骚扰俄国港口。沙俄黑海舰队起初雄心勃勃,准备凭借主场优势在海上与敌争锋。但两场前哨战彻底浇灭了其士气。早些时候的4月10日,英国战舰“塔伊夫”号炮击了俄国黑海城市敖德萨,并且幽灵般地出现在克里米亚半岛外海,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进行侦察。黑海舰队精锐尽出,但却追赶不上。黑海舰队将领门契科夫得到这个情况后感叹:“我们无法阻止他们。”
5月11日,英国海军“虎”号军舰在黑海港城敖德萨外搁浅。这是一艘1849年由英国查塔姆海军船厂建造的1200吨级巡航舰,安装有16门火炮。在那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中,该舰算不上什么主力。此前4月22日,英国海军派“虎”号与另外7艘巡航舰轰击俄国港口设施。成功袭扰对手后,“虎”号由于迷雾,与编队失去联系,最终在敖德萨西南约5英里处搁浅。俄国陆军闻风赶来,将其俘获。俄国海军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并解剖该船后愕然发现,俄国在蒸汽机动力和钢铁船壳技术方面比西方几乎落后一个时代。
当时,沙俄黑海舰队只有“弗拉基米尔”号等少数蒸汽舰,而且使用明轮。英法黑海舰队共有18艘蒸汽机巡洋舰,大部分还是航速很快的铁壳螺旋桨推进船,由这些战船组成的舰队,沙俄海军显然无法战胜。
显然,深居内陆的俄罗斯未能及时跟上拿破仑战争后的新一轮海军革命。蒸汽机动力、螺旋桨推进、装甲防护的铁质船壳,使得新型战舰在机动性、航速、火力、防护上均有脱胎换骨般的提升。俄国和西方地理上的空间距离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军事技术上的差距,这种差距在战争中往往是致命的。英法舰队对沙俄舰队的优势,正如俄舰队对土耳其一样,从技术角度决定了战争胜负。黑海舰队司令纳西莫夫此时才如梦初醒,如果继续秉承决战海上的理念,那么等待黑海舰队的将是被屠杀殆尽。现实令人痛苦,但必须面对。俄国海军被迫自沉战船堵塞住航道,把舰炮搬上要塞准备死战。
英、法联军和土耳其人在瓦纳相处得很融洽,但是健康问题却越来越让人担心。潮湿和血吸虫侵袭着军营。另外,当时英军的军事训练被荒废,大多军官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哪怕是低强度的殖民地冲突。因此,整个营地显得格外混乱,没人知道邮局在哪里,野战医院在哪里,他们的将军在哪里。7月19日,法国军营爆发霍乱。22日,霍乱蔓延到英国军营。尽管销毁了所有帐篷,瘟疫也没有被控制住。8月10日,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军需品,包括16000双靴子和150吨其他物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为英法联军打头阵的土耳其军队
来自伦敦和巴黎的命令催促联军行动,但英法军队却对克里米亚的俄军兵力充满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认定正面的对手有45000—140000人,但实际上俄军只有36000人。8月24日,联军开始登船,计划于9月2日完成全部登船任务,联军有27000名英军、30000名法军和7000名土耳其人。但由于法军错误判断俄军会入侵多布卢加,因此有3个法军师向多布卢加方向推进,结果只发现少数巡逻的哥萨克骑兵。法军又折回瓦纳,在路上又有大量法军士兵因霍乱死亡。法军来回行军导致登船计划被延迟,直到9月5日部队才完成登船。雪上加霜的是,伦敦《泰晤士报》提前报道联军的目标是塞瓦斯波托尔,让俄罗斯人有了准备。
9月7日,联军海军司令英国海军上将邓达斯下令起航,并选择塞瓦斯波托尔以北35英里卡拉米塔湾的耶夫帕托里亚作为登陆地点。
14日黎明,联军开始登陆,由于英国海军布设的夜用浮标发生偏移,英军登陆后发现他们和法军中间隔了一个断崖,加上每个联军士兵都负荷行动,登陆行动一直延续了5天之久。如果不是沙俄军队兵力薄弱,这场登陆战完全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面对登陆的英法联军,俄国人将获胜的希望寄托于塞瓦斯波托尔以北的要冲奥马。为了给对手致命一击,俄军统帅曼希科夫亲王集中了7个团的兵力作为预备队,指望利用由多面堡组成的防线重创对手后,再以一场淋漓尽致的反击将英法联军赶下海。
21日早晨,英法联军各部队按计划进入出发位置。正午时分,借助舰队炮火的支援,英军先头部队以散兵线展开正面进攻,法国陆军则在土耳其营的引导下迂回包抄俄军侧翼。但英军的正面进攻受阻,法军的迂回很快也因缺乏炮火支援陷入停顿。面对僵持局面,英军统帅拉格伦男爵带领少数随从穿过英军和法军的间隙深入敌后。在一座可以俯瞰整个战场的小山上,拉格伦不仅看到了潜伏着的俄军预备队,对手炮兵阵地和前沿工事也尽收眼底。凭借统帅的侦察结果,英国陆军迅速在俄军侧翼构筑了一个由2门9磅野战炮组成的侧射火力点。在英军炮兵精准的射击下,战局开始有利于联军。
最后,尽管俄军凭借强大的预备队全身而退,但英法联军在奥马的胜利打开了通向塞瓦斯波托尔的道路。拉格伦男爵的工兵指挥官博格涅爵士建议,联军应修筑工事防御来自北方俄军增援部队的进攻。爵士表示,尽管在敌国领土修筑工事非常困难,但工事建成后将成为俄军增援的障碍,联军也可以依托工事从塞瓦斯波托尔的南部发起攻城战。于是,建议被采纳。
9月23日,风和日丽,英军向南进发,部队被允许沿路抢劫,因此士气高昂。
当联军从侧翼行军绕过塞瓦斯波托尔的时候,俄军也在做守城准备。俄军军舰的舰炮先后被搬至陆地,海军官兵也上岸充实守城部队。9月25日晚上,英军在波贝克河与彻那亚河之间的宽大正面上展开并休整,法军则前往巴拉克拉瓦西面的卡米什和卡扎克海湾扎营。法军的营地背靠大海,方便接受来自海上的补给。英军补给困难,且还要面对俄国援军。联军从三面包围了塞瓦斯波托尔,法军在西南方,英军在东南方和东方,联军舰队在海上游弋。
英军主帅拉格伦男爵曾跟随威灵顿公爵在西班牙对抗过拿破仑麾下的诸多名将,可谓战功赫赫。但他已年迈,还因早年的沙场经历对法国盟友颇有成见。主持攻坚事宜的英军工兵指挥官博格涅爵士坚持以土木作业和炮兵逐步攻坚。英法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行动迟缓,俄军却在一天天加强塞瓦斯波托尔的工事,从敖德萨和其他地方出发的俄国援军也赶来了。
◎炮击要塞的英法舰队
10月9日,28000名俄军援兵进入塞瓦斯波托尔,守城部队达到38000人。顺利夺取要塞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联军只好寄希望于炮击能彻底摧毁俄军工事。但当时塞瓦斯波托尔的俄军火炮已从172门增加到341门,其中部分是从军舰上拆下来的海军炮。联军中的法军只有53门炮,英军稍好一点,也只有73门,唯一可以指望的是海军舰炮也参与行动。
10月17日,英法联合舰队下锚排成一线展开近距离炮击,但收效甚微,相反,俄军的炮火却重创了联军海军。英国海军损失了300人,7艘战舰严重损伤,法国舰队也损失不轻。尽管英军炮击将俄国人的诸多堡垒打成废墟,但当夜俄军又修复了损坏的工事。这种情况持续了7天,俄军虽然守住了阵地却损失惨重,2000人在炮击中丧生。到了24日,战场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曼希科夫率领俄军援军出现在联军的东北方,他的意图自然是从外线入手以解军港之围。
◎固守防线的英国陆军93步兵团
25日,外线俄军集中25000名步兵,34个中队骑兵和78门火炮,攻击包围圈外围的土耳其军队阵地。土耳其军队一触即溃,俄军涌向英军驻防的巴拉克拉瓦谷地。俄军冲下高地进入谷地时发现,他们面对的是英军93步兵团和拉坎指挥的英军重骑兵。93团位于一座小山丘上,面对着3000多名俄军骑兵。旅指挥官科林坎贝尔给他们下的命令是:“牢记不许后退,你们必须死在自己的岗位上。”
俄军骑兵很快就发起冲击,93团没有时间调整成适合对抗骑兵的方阵队形,只能以单薄的一字线抵抗俄军骑兵的冲击。
就在93团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英军重骑兵出现在了战场上。尽管骑兵师指挥官拉坎一再命令重骑兵加速冲锋,但重骑兵却排成整齐的仪仗队形前进。俄军骑兵看到这个景象十分困惑,不知英军的意图。英军重骑兵旅指挥官斯卡莱特爵士十分满意自己部队队形整齐,当双方距离非常接近时他才下令冲锋。双方骑兵如飓风一样搅在一起,使用马刀相互砍杀。英军2个骑兵中队冲进俄军中心。5分钟后,俄军开始混乱。英军炮兵的炮弹落在俄军骑兵的后部,侧面山丘上93高地团的密集子弹也让俄军难受。又过了8分钟,俄军骑兵掉头撤退,翻过堤道高地消失了。轻骑旅指挥官卡迪甘爵士在500码外的地方目睹了全过程,他评论道:“这些该死的重骑兵今天要笑死我们(轻骑兵)了。”不过很快,拉格伦男爵发现被击溃的俄军虽然暂时退却,却席卷了巴拉克拉瓦谷地旁高地的土军阵地,并力图拖走败退土军丢下的大炮。于是,他认为,卡迪甘的轻骑兵应该作为生力军投入战场。
拉格伦男爵的这一计划最终酿成了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最为悲壮的一幕。英军轻骑兵在没有步兵和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强行冲击俄军据守的阵地。联军从各个方向看到了那可怕的场景:俄军的火炮和步枪从谷地的三面向轻骑兵射击。卡迪甘命令部下继续接近,伤亡惨重的轻骑兵冲上高地,他们大肆砍杀看见的每个敌人。俄军骑兵赶来回击,卡迪甘只得下令撤退。幸存的轻骑兵不得不又一次穿过弹雨撤退。673人参加了这次冲锋,113人阵亡、134人负伤,近500匹战马被杀。随同英军进攻的法国骑兵也战死10人、伤28人。值得庆幸的是,俄军虽然在人数占有优势,但没有发动反击扩大战果。总之,巴拉克拉瓦之战规模不大,因轻骑兵的自杀冲锋才为世人瞩目。
◎广为流传的轻骑兵突击
俄军本可以借巴拉克拉瓦之战扭转战局,但俄国统帅部制定了一个“打垮英军、牵制法军”错误且复杂的战略。结果,在克里米亚半岛特有的浓雾中,参战的40000多名俄军伤亡10729名,其中包括6名将军和256名军官。而英军仅阵亡597人、负伤1860人。随着冬天逐渐逼近,交战双方都渴望拖垮对手。1855年1月英法联军修筑了一条7英里长的铁路后,大批补给物资特别是药品源源不断被送到了前线,劳师远征的英军在后勤方面反而占了优势。来自伦敦的南丁格尔及其民间医疗队的抵达更令英军士气大振。出生于意大利、被认为近代护士鼻祖的英国女孩南丁格尔,对英军野战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保证病房干净、床单清洁、帐篷干燥,给伤病员提供有营养的饮食等。
值得一提的是,南丁格尔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护士,还是一个拥有极大勇气和道德的人。她起初认为伤员死亡率高是一线急救不力,后来被人误导以为是补给不力。等到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她才发现是卫生条件问题。伤员死亡率从她11月开始护理的8%,到次年2月达到42%,上升了5倍多,改进排水设施后骤降到了2%。于是,南丁格尔不惜赌上自己的名誉与英国政府抗争,最终让真相得以公布。
1855年年初,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尽,英、法看到了和平解决克里米亚战争的曙光。尼古拉一世死得颇为神秘,有人说是对战争的前景感到绝望,但这显然无法解释他在哥哥亚历山大一世于1812年丢失莫斯科后的表现。如果他是对战争结果感到绝望,那么早在1854年奥地利迫使俄国退出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时就会退出战争。其实俄国宫廷一向阴谋重重,沙皇虽然人神合一,有其他君主羡慕的无上权力,但也时时处于危险中。阴谋家和野心家环绕在沙皇周围,他们鼓励沙皇冒险,这样他们就可获得荣誉、土地和财富。一旦冒险失败,他们又毫不留情把罪过归到沙皇身上,甚至用阴谋废除沙皇。
尼古拉一世死后,其长子亚历山大二世宣布登基。他召回曼希科夫亲王,以米哈依尔·哥尔查科夫亲王代之,并积极参加外交活动。他授权在维也纳的俄国大使亚历山大·哥尔查科夫亲王考虑和平的可能性。3月15日,谈判在维也纳正式展开。但此时的英法联军已经获得了土耳其劳工、西班牙骡子的支援。最终,联军在围攻11个月后夺取了已成为废墟的塞瓦斯波托尔。
除了克里米亚战场外,战火还席卷了从黑海到波斯边境的高加索地区。在俄国和土耳其150英里的边境线上,两国也展开了血腥的拉锯战。在波罗的海方向,英军为阻击俄国海军进入北海,封锁和炮击了芬兰湾。在北太平洋,英法舰队也参加了战争。联军舰队攻击了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登陆的陆战队和海员遭受重大伤亡。1855年,英国3个海军编队加入北太平洋战区。不过由于该地俄军的防御力强大,且远离主战场,对战争的影响小,因此,英国舰队没有采取大行动。
1856年1月16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受了奥地利提出的和谈建议。2月25日,巴黎和会召开,英国、法国、土耳其、撒丁国和俄国参加。沙皇希望普鲁士出席,以得到它的支持,但英国反对,理由是普鲁士没有参战。3月16日,讨论黑海问题时,普鲁士才以1841年《海峡公约》签字国的身份参加。和会上,俄国获得了拿破仑三世的支持。拿破仑三世不希望俄国遭到过分削弱,英国在近东独大。他的另一个用心是让俄国记恨奥地利,将来亲近法国。奥地利企图霸占已经占领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但遭到法俄的强烈反对。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3月30日,签订了《巴黎和约》。
和约中,列强共同保证土耳其的“独立与完整”;土耳其保证不分种族与信仰改善境内人民的状况;俄国收复克里米亚半岛被占领土,割让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给摩尔达维亚,归还土耳其高加索的卡尔斯,放弃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的保护权;列强共同保证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仍归土耳其;黑海中立,禁止各国军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多瑙河航行自由。和会对国际法的一大贡献是通过了《巴黎和约》附的《海上国际法原则宣言》,这个宣言直到今天依然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后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看来,《巴黎和约》消除了战争的直接根源,但没有彻底解决东方问题。俄国放弃了扼守多瑙河入海口的比萨拉比亚南部地区,也没有提出保护土耳其境内基督教徒的要求。达达尼尔海峡又像战前那样,在和平时期禁止外国军舰通行。土耳其的独立得到各国承认,她因此许诺要进行改革,不过这改革只是一纸空文。俄国同意黑海非军事化,暂时不扩张,但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欧洲各国无暇东顾,俄国就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塞瓦斯波托尔要塞陷落
总之,丘吉尔认为,只要土耳其处于虚弱的地位,沙皇俄国就不会放弃吞并它的野心,西欧就会有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