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经典译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译序(1)

钱鸿嘉

《十日谈》是意大利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艺术的样板,是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十日谈》的一百篇故事,有的虽取材于古罗马及东方的一些传说,但相当大的一部分都以佛罗伦萨为背景,栩栩如生地反映了14世纪佛罗伦萨丰富多彩的社会动态,不愧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和一部百科全书。《十日谈》的故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令人有百读不厌之感。作者刻画了千姿百态的人物,有美丽多情的淑女,有淫荡泼辣的寡妇,有风流倜傥的骑士,有贪婪好色的神父,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与荒诞不经的轶事传奇穿插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不论就文体还是内容来说,《十日谈》与中世纪的传统文学作品迥然不同,因而它于1471年问世后,在意大利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可以说,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十日谈》在15世纪印行达十版以上,16世纪又印了七十七版,同时相继被译成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字,对16、17世纪西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英国大作家乔叟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有不少地方受到《十日谈》的启发;他的三个故事,即管家的故事、学者的故事和商人的故事,均取材于《十日谈》。16世纪法国作家那伐尔的《七日谈》,在格局上仿效《十日谈》的痕迹更其明显。17世纪,意大利作家贾姆巴蒂斯塔·巴西莱写了一部故事集,原名《供小人们消遣的故事集》,后俗称《五日谈》,其模式和框形结构也完全模仿《十日谈》,后来成为传世之作。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的两部喜剧即《辛白林》和《善始善终》,法国莫里哀的喜剧《受气丈夫》,德国大作家莱辛的著名诗剧《智者纳旦》,其题材亦莫不以《十日谈》的故事为依据。此外,西班牙的杰出作家维加所写的喜剧,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故事诗》,以及英国诗人德莱顿、济慈和丁尼生等人,均从《十日谈》中汲取了创作的源泉。

根据研究《十日谈》的某些专家和评论家的意见,此书十天故事中每一天各有一个主旨,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写作动机。第一天,作者以讽喻的手法透视了人类的罪愆,特别是上流社会人们的罪愆。第二天,作者显示了命运驾驭男人女人的力量,认为人们无不受到命运的主宰与摆布。第三天,作者认为人类的意志和努力可以战胜命运,而爱情和智慧在其间起了不小作用。第四天和第五天,作者着重揭示了爱情的悲欢,先是痛苦,后是欢乐。第六天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认为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和聪明的言词往往能使人在尴尬的局面下应付裕如、渡过难关。第七天和第八天,则着重叙述了女人如何巧言令色地捉弄丈夫,以及男人如何捉弄女人和男人们相互之间捉弄戏谑的情况。第九天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思想。第十天则宣扬了人类应有的德性,即宽容与忍耐等等。

本书作者乔万尼·薄迦丘(Giovanni Boccaccio)生于1313年。关于他生于何地,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他生于佛罗伦萨,有的认为他生于巴黎,有的则认为他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契塔尔多村,而以后面一种说法占上风。他是一个私生子,父亲是佛罗伦萨银行界的一名富商,母亲是法国人,姓名已无从查考。1327年,父亲携他去当时商业十分繁荣的那不勒斯居住,在父亲的公司里学习经商之道。但他自幼酷爱诗文,对商业工作不感兴趣,一空下来就埋头研究古书及拉丁文、法文等语言。薄迦丘18至23岁时,父亲曾叫他改学法律,但他志不在此,仍孜孜不倦地潜心钻研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并对意大利俗语的写作甚感兴趣。正如他在用拉丁文写成的自传中说:“我快要成年,有独立的能力,不需他人推我走路;父亲执拗地反对我钻研罗马古典文学作品,可我不同意他的看法,独自贪婪地研究懂得不多的赋诗法,尽力领悟诗歌的内在含义。”

薄迦丘在那不勒斯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直到1340年。1333年4月3日,他在圣洛伦佐教堂遇上了那不勒斯国王罗伯特的私生女玛丽亚,深深地爱上了她,女方对他也颇有好感。为了取悦于她,他开始写散文体长篇小说《菲洛可洛》,后来又为她写了长诗《菲拉斯特拉托》,而中篇小说《菲亚美达》也是为这位贵族小姐而创作的,借以倾诉自己对她的恋情。此书一名《菲亚美达小姐的悲歌》,写于1343至1344年,是欧洲第一部内心独白式的心理小说。他笔下的菲亚美达形象鲜明,是薄迦丘理想情人的化身,相当于但丁笔下的贝亚特丽齐和彼特拉克《歌集》中的劳拉。应当说,她也是意大利文学中不朽的女性形象之一。1340年,他的父亲突然破产,因而不得不放弃昔日豪华的生活,经济十分拮据。父亲病故后,他回到佛罗伦萨,不久创作了叙事诗《苔塞伊达》(1340—1341),这是意大利出现的第一部叙事诗。随后又以散文和韵文交替的形式写成了《仙女的喜剧》(1341—1342),竭力宣扬爱情的神圣。1344至1346年,他又写成了《费埃索莱的仙女》,这是一部以八行诗格写成的长诗,文笔优美,富有田园风味。在居住佛罗伦萨期间,他积极参与这一城邦的政治生活,竭力拥护共和政体,反对腐朽的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分子。同时,他潜心研究人文主义思想和古代神学,写了不少拉丁文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名人的命运》(1355—1374)、《著名的女人们》(1361—1375)和《关于山峦、森林、泉水与湖泊之类》(1355—1374)等。此外,他又用意大利俗语写了一些抒情诗,意境高雅,风格清新。1350年,薄迦丘在佛罗伦萨与大诗人彼特拉克相识,两人情趣相投,从此结成了亲密的友谊,至死不渝,在文坛上传为佳话。对于但丁,薄迦丘曾孜孜不倦地加以研究,几乎花了毕生的精力,写了《赞美但丁》等书,并于1373年接受敦聘,在圣斯德望隐修院内向公众讲解和评述但丁的《神曲》。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小说《大鸦》,写于1366年,作者在书中用嘲弄的文笔,对女人进行了挖苦和讽刺。

1350年后,薄迦丘在教会里获得了一个微小的职位,此后就一直病魔缠身,痛苦不堪。尽管如此,他在1340至1371年间,仍奔走各地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他曾受佛罗伦萨当局委托,多次负责重要外交使命,并与政府和教会的首脑人物保持接触。1374年,他回契塔尔多居住,翌年12月21日溘然长逝。在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墓碑上,刻着四行拉丁文铭文,许多研究薄迦丘的学者认为这是他本人生前所写,铭文如下:

在这块石碑下躺着乔万尼的骸骨,

他的灵魂在天主面前,点缀他一生

劳苦的业绩。故乡契塔尔多,乃是

薄迦丘之父,它为灵魂提供养分。

在薄迦丘为数众多的作品中,最优秀的当然要推小说《十日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