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顾客消费心理的方法
为什么我花了半天的时间跟顾客沟通,却换来一句“我不需要”,或者“我再考虑一下”?为什么顾客总是那么飘忽不定?为什么顾客买别人的东西而不买我的?答案是:你没有精准地读懂顾客的消费心理。
每个顾客都渴望被读懂
没有弄明白顾客的真实需求,乱说一通,其实是典型的盲目推销,成交的概率是很小的。营销,是营销人员与顾客之间心与心的互动。营销是一场心理博弈战,谁能够掌控顾客的内心,激活顾客的内心,谁就能成为营销的王者!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有两位帅哥大学生,李华与王冰,同时喜欢上了一个漂亮的女大学生——陈蓉。为此,两人约定一起追这个女孩子,看谁先追上。
李华开始了猛烈的爱情攻势,他天天在陈蓉楼下等她,买玫瑰花送她,陪她上自习,一起学习讨论问题;同时他也打扮得很得体,举止优雅,学习上进,表现得很完美。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陈蓉总是若即若离,他为之苦恼。
王冰则优哉游哉,不急不乱。除了偶尔说点笑话逗逗陈蓉,其他的都没有做。有一天,李华看到陈蓉依偎在王冰的怀里撒娇,他意识到自己失败了。于是,他很失落地请教王冰,到底自己在哪里败给了他?
王冰意味深长地说:你哪里都比我好,可我比你更懂得她内心需要什么。李华又问:那你对她做了什么呢?王冰则回答说:我什么都没做,我只多办了一张电话卡,然后告诉她,这个电话永不占线,也不停机,是只属于她的专线,让她下雨天忘带雨伞或天黑了一个人回家时,记得给我打电话。
也许你的产品或服务都比我的好,但我更懂得顾客的内心需求。读懂顾客的内心,将会让顾客怀着感激的心向你购买东西。这个世界,有很多人渴望被读懂。
为什么你总是被顾客拒绝
当你决定要开始对消费者进行说服的时候,你应该做的是百分之百地了解你要对谁说话,他的生活状况怎样,有什么样的习惯等。使用他们的语言与他们沟通,才能挖掘出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
某公司的业务员小王因为业绩上不去,很是着急,于是他决定拜访几家顾客。他来到了一家烟酒店,希望能拜访一下这家店的老板。由于第一次相见,小王很不熟悉店老板。进店之后,小王与老板寒暄了几句,说明了来意后,赶紧接着说:“老板,我这次来拜访您,主要是向您推荐一下我公司的最新产品,一瓶价位88元,零售可以卖到98~108元,而且公司还有促销,力度很大,一箱赠送价值50元的可乐。您看,要不来一箱,试试看?”老板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哎呀,现在业务员比顾客还要多呀,温度比酒精度还要高啊!你看,我这哪有地方摆放啊?等有地方再说吧!”说完,指指堆满白酒的货架,示意小王自己去看。小王看了一眼,的确是这样,到处都是酒啊!无奈之下,小王向老板告辞,走出了这家烟酒店……
很明显,这是一个不成功的拜访案例。如果是你,会怎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呢?小王的介绍比较简短,言简意赅,没有问题!公司的产品有没有问题?产品是公司刚刚上市的新品,利润很大,也没有问题!促销有没有问题?也没有!因为相对于这个价位的竞品,50%的促销力度已经非常大了!但是,为什么小王仍然没有说服顾客呢?
店老板拒绝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店内货架真的挤不下了吗?为什么别的竞品可以大摇大摆地放在店里呢?如果运用思辨的精神去想一下老板刚才的话,答案就可以瞬间找到。
小王的介绍,其实并没有切入老板所在乎的关键点。为什么老板要说业务员比顾客还要多?为什么老板要说温度比酒精度还要高?原因就在于现在正处于白酒销售淡季,天气炎热,白酒动销比较慢,占用资金比较多。一瓶88元,一箱就是528元,谁愿意占用这笔钱呢?
我们完全可以找到顾客拒绝背后的真正原因:老板担心资金占压!如果卖不掉,风险很大。很简单,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小王完全可以说:“老板,我们的酒虽然占压您一定的资金,但是您放心,只要您现金进货,我们可以保证,如果您一个月不动销,公司可以无风险退换,这下您可放心了吧!而且,我们与竞品相比,还有50%的促销力度呢!这都可以变成您的利润呀!”
不能洞察顾客心理,销售能力就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卓越的营销人员,都是善于洞察别人内心的高手。发自内心的真诚,大脑的思考和斟酌,妙语连珠的语言形式,都是必要的。找到顾客的真实需求,解决他们的购买障碍,才能最终实现交易。
如何读懂顾客的消费心理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走进人的心理世界,看看人的消费心理。人的购买欲望,来自一系列良好精神状态中的一种或几种,如满足、愉快、兴奋、自信、安全、希望或力量感等。
人们购买东西,一定出于自己内心的消费主张,而不是因为你的产品有多么好,人们非买不可。那么,如何深入地了解并洞悉目标顾客的消费主张呢?如图1-13所示。
(1)分析顾客消费的基本动机。顾客消费的基本动机都是满足自我,他们购买你的产品的最初与最终目的都是让自己过得更好、更舒适。想要洞悉顾客的购买动机,只需要问以下几个问题:
图1-13 如何洞悉顾客的消费主张
①顾客要做什么事情,或者具体需要一个什么产品?(结果)
②顾客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或者购买这个产品是为了什么?(目标)
③顾客此时最急迫要解决的困难是什么?(障碍)
④顾客对什么样的服务与产品感到满足?这种满足包含哪些方面?(标准)
写下答案;你会惊奇地发现,顾客最本质的消费动机就是:找一个人帮我把事情做好,找一种产品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以装修为例,顾客的基本消费动机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顾客想要装修他的房子。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顾客想要让房子适合居住(实用性目标),有风格(虚荣性目标),价格实惠(性价比目标)。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是:顾客想找一个有设计能力、有风格、价格实惠的公司。
第四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好看、实用;省钱;方便;舒适、合乎心意。
(2)倾听并锁定顾客消费的情感焦点。如何知道顾客心里的情感诉求呢?
①注意倾听顾客的消费主张。每个顾客都喜欢抱怨与担忧,而且他会第一时间把这些担忧传递给营销人员。接着上面的装修的案例来做说明。假如你的顾客要装修房子,此时你打出一个广告:“花10万元钱,装修出20万元的品位。”这个广告很好地表达了顾客的两个目标:性价比高,有品位。
②给顾客一个抱怨的开场白。比如,你对顾客说:“装修是一件多么累人的事情啊!”此时顾客会接腔说:“是啊,我一直为之发愁,担心水电,担心家居。”顾客发言后,你会很清晰地知道顾客心里担心什么,把这些担心记下来,再简单发问:“你担心水电什么呢?”再把细节记下来,在装修设计的过程中,着重突出这些细节。
③用故事引发顾客表达的心愿。你可以在你的宣传单上写下某个顾客装修累死累活的全过程,并留下问题:“装修,到底图什么?”顾客看完这个案例,请他发表观点,记下他的观点(营销人员一定要给顾客发表观点的机会),再适时地针对细节发问。
④用案例引发顾客的点评与讨论。你可以提供一些案例给他们看,最好附上顾客的感谢信。顾客会开始批评或讨论你的成功案例。不要在乎他们的批评,静静地倾听他们的批评,并记录下来。然后说一句:先生/女士,你真的太有水准了,我刚刚仔细记录了你对装修的一些高见,以及你的需求,你过目一下。
记住这个过程的步骤:倾听、分析并锁定,你就能明白顾客究竟想要什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消费者最喜欢营销人员知冷暖,而不是一上来就只关心他们的钱袋子,恨不得马上把钱掏出来。作为一个超级营销人员,卖出产品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让顾客主动找上门来才更有本事。
营销人员与消费者沟通的11个方法
1.询问法
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大多会左顾右盼,这时营销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上前进行介绍。我们需要判断消费者是第一次购买,还是某个品牌的忠实顾客。可以先询问:“你好!你是来买××的吗?”她肯定会说“我是来买××的”,或者说“我来看看某一品牌的产品”。只要了解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就可以对症下药!
2.建议法
得知消费者的需求后,可以做下一步的工作。如果她一直使用某个品牌,那可以说:“哦,那个品牌也不错,不过,我们的产品在它的基础上又多出了一些新的功能、优势等,而且我们今天刚好有活动,所以我建议你,买我们这个品牌会更划算一些!”
3.换位思考法
一定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我们产品的优势,不能一味站在想卖产品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在沟通中,可以帮助她解决在使用惯用产品时存在的问题。以奶粉为例:消费者说小孩子喝奶粉时出现腹泻等,就可以帮她分析原因,查出根源,这样消费者有种被关心的感觉。
4.解决问题法
很多时候,消费者对产品知之甚少,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应该先了解产品及侧面了解消费者家庭状况,推荐适合消费者的品牌,帮助她解决问题。一定要切中要害。
5.利益分析法
消费者总想多要一些促销品。在消费者扰像不决时,可以和她说:“这样吧,我看你也比较想买,现在买的话,我可以再多送你什么礼品。”这样,消费者感觉自己又多得了些利益。或者消费者感觉某一品牌更便宜时,可以说:“很多消费者都反映那种品牌存在一些问题,一分钱一分货,我们的产品虽然稍贵了一点,但很多消费者都觉得这个品牌很值得信赖。”
6.举例渲染法
在经过营销人员分析后,如果消费者还是对产品半信半疑,这时可以对她说:“刚才那位大姐都买了三五件;你看,这是我记下的顾客报表,今天已经有五位顾客购买了,你可以打电话问一下,看我们产品是不是更好点。”从消费者的心理来说,在她没主见的时候,可以拿出实际的例子让她看,以消除她心里的顾虑!
7.帮助选择法
当消费者在购买与不购买这两种选择中扰豫时,营销人员一定要立即帮她做出决定,但是一定不要问她“请问你要还是不要”,一定要这样问:“你是要三件还是要五件?”然后接着说:“其实要五件最好,因为我们今天有活动,要五件的话,我可以再多送你一些赠品。”消费者很少会说不要。其实,她已经决定购买了,只不过还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她自己。
8.假装吃亏法
有时候,消费者只是想多要一点东西。为了促使他们购买,营销人员可以这样说:“你说的这个价真不行,昨天我按这个价卖了一件,结果回去公司一算赔钱了,把我骂了一顿。你要是真想要,我只能多送你一点礼品,就这样还只能偷偷送你。”消费者听到这样的话,一是感觉已经在心理上占到了便宜,二是感觉营销人员确实不容易。
9.时间限制法
一些消费者有爱往后施的习惯,可能会问:“你们明天还搞活动吗?”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她今天带的钱可能不太多,二是她认为明天如果搞活动的话,明天再买。营销人员应该说:“明天不搞了,活动就一天。”或者说:“这个说不准,根据公司的安排,我们搞活动大都是一天的时间,所以你还是今天买比较划算,万一明天没有了,你就错过这个机会了。”
10.婉转回答法
有些消费者在第一次购买某商品的时候,会观察一会儿再做决定,他可能会说:“我在这儿看了半天,你们的产品也没卖多少,卖得不好。”营销人员一定要警惕他的用意,他的意思是想让你肯定地说卖得很好。当消费者这样说时,要婉转地回答:“其实在这里除了某个品牌,我们是卖得最好的。”或者说:“卖得不能说最好,但一个月也卖了几万元,并不算少。”或者说:“昨天一天就卖了一万多元。”你想说卖多少就说卖多少,这仅仅是一种渲染。
11.假设成交法
有些消费者,心里很想买,但总怕买得比别人贵。为了安抚她,可以对消费者说:“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价了,不信你看我们的报表,全是统一价。你真想要吗?”如果消费者说想要,只是价格高了一点,这时营销人员可以接着说:“你要是真心要买的话,那这样吧,我再问问我们的领导,看行不行,如果他说就这个价,那我也没办法帮你了。”最后再和消费者说:“领导说了,这个价格已经是最低价了,如果更低的话,少的钱我得出。”最后催她购买:“你就赶紧买吧,都是一样的价,不可能骗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