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亲历“第一”——献给建台二十周年
我所钟爱的电视台就要走过二十个年头了。岁月的飞逝、青春的消去,丝毫没有淡薄那些亲历的“第一”,因为这些个“第一”不光因你见证,更要紧的是你用心。
1985年6月,我完成了两年省委党校学习生活,由大同人民广播电台调往刚组建的大同电视台,不久任总编室(包括办公室)主任。
当时电视台在红旗广场后院。一排平房,一个不足30平米的地下录制室,一间楼顶播出机房,就是电视台采录制播的全部场所。十多个人,三四条“枪”,简陋加简单,热忱加真诚,创造着电视台的每一天。
1986年春节就要到来,吃什么饭就想着做些什么事的我,突然想到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火爆神州,大同电视台为什么不也搞一台?向台长刘万鹏和局长王其庠、副局长鲁振加做了汇报,得到大力支持。于是10天时间,800元经费,就成了大同电视台第一台春节文艺晚会的来历。
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道道。我连夜拿出策划方案和串场词本,以主持人演播室通串,加剪辑优秀节目再加猜谜为骨架,突出大同人过年气氛,吸引观众参与。腊月二十五,我前去云冈艺术磁厂,说明要办大同首届春节电视文艺猜谜晚会,需要购买些奖品。当时负责人之一张贵民与我要好,出于公与私的关系,厂家将2元一只的瓷泥娃娃按5角钱一只批付。一共花了430余元,拉回800余个瓷娃娃。奖品安顿住了,选择节目,插画面等拍摄工作也由当时的文艺部负责人李国瑞和彭喜平等加紧组织。背景由当时的美工杜保春设计制作。直到腊月二十八晚上进入串场摄制阶段,大家花了70余元买了些方便面,边吃边干。当时的副台长刘尚先和骨干王光明、何忠、刘文忠、张骁勇亲自操刀,完成摄录制。主持人由张俊英、张晋鸣担任。整整一夜,白开水泡方便面,加地上大通铺,算完成了第一个春节晚会的前期工作。夜间累了就在地毯上轮着睡一会儿,脚没法洗,加上空间小,脚臭难闻就甭提了。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连续两天两夜,后期剪辑完成,正月初一晚与观众见面。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总投资767元钱的首次春节晚会竟有1200多封观众来信。从初三开始,送猜谜信的人就络绎不绝,署名有全家的,有全院的。到正月十二开始领取纪念品,连续三天大院里人潮不断,三个人分发都忙不过来,时不时还有吵架发生。一个小小的瓷泥娃娃吸引了如此之多的人参与,不是为了奖品,而是对地方台“土节目”的一种态度。雪片般飞来的信件,句句温馨的话语,让疲惫至极的我们感到莫大的安慰。
1986年10月,电视剧部成立。11月中旬,电视剧部主任王光明和我闲坐中说,想拍一部电视剧,苦于没有剧本。我想建台两年多了,除利用电视台的牌子别人拍过四集《东方女性》外,真正意义上的自产作品还没有。这口气得争,我说我来试试。此后三天,我根据一则报纸登载的600余字的遗产纠纷案消息,创作出《被遗弃的母亲》剧本。与时任台长的刘万鹏、副局长贾俊山及话剧团团长张峰刚等商讨,认为可拍。又报请王其庠局长批准,以总投资不超1800元,定下了第一部电视剧拍摄的事。1800元,就是现在一顿饭钱,拍一部电视剧谈何容易啊。为了争气,剧组人员各尽所能,紧急行动。我担任编剧兼导演,王光明担任导演摄像,张峰刚担任艺术指导,李国瑞、彭喜平、张骁勇、杜保春担任摄制编辑,杨素琴担任化妆,郎建国担任美工。演员全部是话剧团的同志义务出演。像剧务、场记等等都是兼职。这部剧能成功得感谢时任姜家湾矿矿长王雁雄和党办主任张敬华。张敬华是我多年的挚友,王雁雄与贾局长和我都熟,当我们说明来意,王雁雄矿长当即表示,为大同电视事业愿意鼎力支持,于是吃住问题全部免费解决。
当时,全国拍电视剧还很少,人们对拍剧都感到神秘和热情,都为能参与拍剧感到荣耀,都为能看看拍剧感到满足。所有的演员不仅没有演酬,就连衣服、道具都是主动义务承担,还怕轮不上。我们剧组人员也是无酬劳动,充满奉献的热情。不论是在矿上拍外景,还是在医院、街道办事处、铁路法庭拍内景,所到之处无比热情。
为了节省经费,我们必须争分夺秒。雪后的塞上,寒气袭人,滴水成冰。为了抓紧拍摄,大家从早到晚,夜以继日,正常吃饭根本顾不上。在外景拍摄时,由于低温,小监视器冻得不工作了,李国瑞、彭喜平、张骁勇就轮着抱在怀里保暖。在拍主人公医院输液一场戏时,先是镜头取不好,后又因停电,主演王松枝在病床上带着输液器整整躺了三个多小时。两瓶眼药水也给点光了,最后哭的镜头还是不理想。
一周的时间完成了前期拍摄,顾不得休息就进入后期制作。当时编辑机房在租用的海军小二层楼上。王光明、杨素琴连续五天五夜没有出楼。一大包黑咖啡被喝了个精光,方便面吃了多少记不清了。片子编完,正好是周六,当我整理完急办的工作走出楼门,看到光亮的太阳,好像已不适应白天的生活。眼前的光明和夜里的灯光已分辨不出,劳累加不适应,一阵昏眩,差点栽倒在地。回家后连饭也没顾上吃,一觉睡了三十多个小时,把母亲都给吓坏了。
13天时间,1670元钱的投入,大同电视台第一部“多快好省”,自编、自导、自演、自制的电视剧,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市委书记肖聪慈、办公厅主任高俊峰,亲自审片,表示祝贺。这部剧很快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百家电视台播出,引起市内外强烈反响,信件纷纷飞来,有表示祝贺的,有给予鼓励的,也有提出鞭策意见的。
我所亲历的第一个获国家大奖的作品是电视剧《矿山小英雄》。这是台台联手,优势互补的典范。那是1992年的深秋,报纸登了一篇12岁的小孩深峪缝中救小孩的报道,时任台长的刘万鹏就和我说,这事拍个电视剧会很有意思。当时我已任副台长四年多了,所有业务多由我分管,实在太忙。不久,太原台副台长、电视剧《新星》的制片人靳大利给我通电话说,发生在大同矿务局的“小英雄”事件,很想联合拍电视剧,看台里是否有意合作。不谋而合,第二天我和万鹏台长、王文祥副台长一碰,即刻定了下来。两天后太原台薛文池台长亲自驱车来同,一上午便签订了合作拍摄协议。大同台负责策划、当地联络、参与摄制,出资六万元,太原台负责编导、摄制,双方共同努力搞好发行。不到一周,摄制组便组建奔赴现场开拍。导演是青年女秀才斗琪,摄像是著名的谷景云,太原电视台电视剧部主任杜希元、大同台现任副台长姚承双共同担任制片主任,统筹领导拍摄,原保卫科孟广同志担任现场保卫和后勤服务。当时正值风季,每天拍完个个儿都像土人儿。整个拍摄进行的较顺利。期间靳大力副台长来同具体指导,我生病输液,但友情深重,拔掉针头还是陪靳台喝了顿酒,至今我们都记忆犹新,感动不已。
电视剧以纪实的手法,再加上英雄原型演现型,艺术性较强,一炮打响。1993年初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受到首都各界专家的高度赞扬,当年获国家“飞天奖”。如此大奖,在大同电视台的历史上还是首次,薛台长和靳台长把领奖的机会让给我们,台里又指定我去,于是我代人受荣,与时任副局长的张芝华,局办主任武春一同,赴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参加颁奖晚会。晚会当天,气氛热烈,上台领奖的大都争镜头,别看我搞电视,但不懂抢镜头的艺术,安排队列时,老让着别人,回来后大家开玩笑地说,只看到了你半个脸。这一台台成功合作的成果,压根就没有个人多少事。我只为双方领导英明决策,我个人能参与学习,能结识优秀的电视人而感到欣慰。
大同电视台第一条广告是1986年9月间,由当时全市最大的商场——红旗商场所作。定价:20元,形式:字幕,制作:玻璃板上手工写字,然后拍到磁带上配音后播出。
大同电视台首家特约播出电视剧的单位是华丰商场。价格:5000元,特播剧目: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狮城勇探》,时间:1987年4月。当时我与李光忠总经理从小认识,他创业时与我结交甚多,于是派范书记前来联系广告事宜,我与他谈及电视剧特播是大同电视台的空白,希望他能创这个第一。我的点子很快被认可,约播效果也非常明显。此后,特约播出剧成为热点,价格也由千上万,一部剧最高价突破十万元。
在商讨特约剧的同时,我还与范书记谈及主持人服装赞助事宜,也很快达成协议。所以,华丰也成为大同电视台第一家赞助服装的企业。
二十年弹指间,二十年漫漫七千余个日夜,我所经历的第一太多太多,感动的人和事太多太多,限于篇幅和时间,谨以小文敬献给那些以敬业奉献精神支撑电视台大厦的同仁。
你们创造着电视台的岁月,也教育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