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活——越玩越出色(2)
教育专家孙瑞雪说:“玩雪就是认识雪,看一棵树就是认识一棵树。面对一个自然的世界,孩子把自己的身心投放进去,去感知它的美妙。这么一个体验快乐、锻炼勇敢的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建立人格的过程。”
特别的体验,特别的收获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时时刻刻体会到父母深深的爱。妈妈做的美味饭菜是爱,爸爸和自己一起踢球也是爱;哭泣时妈妈的拥抱是爱,兴奋时和爸爸一起欢呼同样是爱……
来北京之前,女儿年纪小,我们的条件也不允许过多地享受生活。到了北京之后,除了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之外,我们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主要是因为我和先生刚到北京打拼,工作都非常忙,根本抽不出时间。
过了几年非常紧张的生活,在女儿上小学的第一个国庆“黄金周”,我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一家去了趟大连,这也是我们全家的第一次远途旅游。节前,先生怀揣着公司发给他的一万元奖金,去中关村买了一台心仪已久的单反相机。这次大连之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难忘的瞬间。
到大连的第二天,先生提议次日清晨去看海上日出。我非常赞同带女儿去感受太阳升起的那种力量,因为我曾经在华山山顶和五台山的南台看过日出,那种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顷刻间云开雾散的感觉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因为不清楚在大连哪里看日出更好一些,我们询问了酒店前台的一名服务员,她告诉我们去燕窝岭看日出比较好。再问及日出的时间,她说大概5点钟太阳就会出来,我们便让她早晨4:30打我们房间电话叫醒我们。
在10月3日的凌晨4:45,天还很黑,我们一家三口就出了酒店的门,打了一辆出租车,让司机把我们带到了燕窝岭。山路上只有我们孤零零的一辆车,十分冷清,而到达燕窝岭的时候,还不到5点钟。下车的时候,先生跟司机师傅商量,想让他等我们一会儿,看完日出再拉我们回市里。这时候,师傅才告诉我们,太阳估计要1小时以后才能出来,他等不了我们那么长时间。不过他告诉我们,早晨6点以后就会有公交车,而且还指点我们,看日出的话,要沿着那条下山的小路往海边走一段效果才好。
那时候没有旅游的经验,旅游的攻略也没有弄清楚,就连出门都没有带把手电筒。下了出租车,我们只能隐约看清脚下白色的小路。而且在荒山野岭中,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心里真是一点底儿都没有。不过我和先生什么也没有说,到了那个地步也只好往前走,因为想回去都打不着出租车了。于是,我们一家三口手拉手沿着小路往海边走去。
女儿的小手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小声说:“妈妈,我害怕!”我给她壮胆:“不怕,爸爸妈妈都在,天马上就亮了。”说实话,我当时心里也有些怕,不过为了女儿,我必须假装坚强。
就这样,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山路往下走。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一男一女老两口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山下上来了。等走近了,他们问我们:“这么早,你们来干什么?”我们说来看日出,他们很吃惊,说:“看日出?今天?在这里看日出?”好像我们找错了地方似的。
原来,在大连看日出,海之韵才是最佳地点,燕窝岭虽然可以看到日出,但是来的人很少,所以他们才表示了惊奇。老两口告诉我们,再往下走几分钟,有一个平台,那就是观日出的最佳地点了。
这时,我们一家三口才彻底放松下来,紧张、害怕都没有了。告别了老两口,我们的脚步变得轻松了,开始有说有笑,天也渐渐地有些亮了。
大连的气候,国庆节时就已经很凉了,所以,那天出门的时候,我们不仅穿上了所有能穿的衣服,还带了一条床单,就怕早晨太冷,女儿受不了。
刚才在走路,而且有一些紧张,并没有觉得冷,但是当我们走到平台上,停下来焦急地等待太阳出来的时候,就觉得受不了了。女儿裹上了床单,依然冷得直打哆嗦,于是先生提议大家一起做运动。就这样,在没人的荒山野岭,我们一家人又蹦又跳,做着热身运动,打破了山的寂静,体验着别样的乐趣。
终于,在天红了半边的时候,太阳羞答答地出来了。在地平线上,先是一截红线,远看就像一条不长的小虫在蠕动,却有万丈光芒发射出来。一时间,天边已没有了柔和的红色,而是出现了万道红光。
紧接着一个红色的圆弧凸出来,然后是半圆,因为有一丝云正好把半圆的弧和下面分开了,女儿拿着望远镜激动地说:“爸爸,你看,现在的太阳像个诱人的大汉堡。”我不禁在心里赞美女儿的想象力。
也就几分钟的光景,太阳喷薄而出,一颗红球从海里跳出来,高高地挂在了天边。这时在我们眼前的海面上扯出了一条红波粼粼的长带子,散出点点金光。
真是太美了!这美来自大海。大海的腹中可以包容万物,现在看起来,就连万物之源的太阳,似乎也是她孕育出来的。
美中之美的是,那天在燕窝岭观日出的人,只有我们一家三口。虽然有些波折,却让我们领略了心灵的震颤,享受到了没有嘈杂人声的静谧,我们用心体会了来自自然、来自大海和太阳的伟大力量;没有在其他地方看日出时的拥挤,我们一家得到了不少精彩瞬间的照片。爱好摄影的先生拍了一组令他得意的日出照片,后来还经常拿出来回忆。
那次“非常之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每次回忆时我们仍然对其津津乐道。看日出的经历给女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黑暗中的恐惧、抵御寒冷的经历、观看日出瞬间的兴奋,对她来说都是深刻的体验。我想正是那次看日出的经历,激发了女儿探求自然、体验自然神奇力量的好奇心,使她后来一直非常热爱自然,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好奇心能够激发孩子探究和学习的动力,并使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慢慢成长。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时时刻刻体会到父母深深的爱。妈妈做的美味饭菜是爱,爸爸和自己一起踢球也是爱;哭泣时妈妈的拥抱是爱,兴奋时和爸爸一起欢呼同样是爱……就像我家,和孩子一起去冒险,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让孩子有一些特别的体验,给孩子一些特别的收获,我想这也是爸爸妈妈爱孩子的特别方式吧!
当然,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比如,有的家长带孩子一起骑行川藏线,有的家长让孩子独自去旅游等,都是想让孩子有一些特别的体验。虽然形式各异,但终极目的都是让孩子在体验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
女儿小的时候,我一直努力地实践:尊重女儿的独特性,希望她按照自己的特性去成长。我相信,在父母的爱护之下,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不一样的人才。
女儿小的时候,我家曾经有一个被女儿称作“水族箱”的鱼缸,总会有不同的水族动物在里面生活。几乎每年的春天,女儿都会饲养蝌蚪。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后用菜叶喂蝌蚪,看着小蝌蚪从拖着一条长尾,像鱼一样用鳃呼吸,到长出两条腿,尾巴慢慢变短,再到长出四条腿,变成会跳的小青蛙,然后女儿会把它们放生到荷塘里。这个水族箱最兴旺的时候,曾经共生着鱼、虾,还有螺蛳,小家伙们虽然生活方式不同,却能够和平相处。那些螺蛳还不断地生宝宝,刚出生的小螺蛳虽然个头非常小,却跟妈妈的本领一样大,可以倒挂在水面上缓缓滑行并啃食菜叶。
下雨天,女儿看到树上爬的蜗牛,就捉一些放在罐子里养着,以便仔细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有一天早晨起来,我发现家里到处都是在慢吞吞爬行、东张西望的小蜗牛。
一次我们去爬山时,看到路边一个个漏斗型的小土窝,女儿很好奇,便带回几只窝的“小主人”,仔细翻查字典,原来那些小生灵叫作蚁狮,专以蚂蚁为食,那漏斗一样的土窝便是给蚂蚁设置的陷阱。为了让蚁狮能够顺利长大,女儿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蚁狮去捉蚂蚁。
夏天,槐树上悬挂在半空中的“吊死鬼”(学名尺蠖),人见人躲,女儿却带回家几只,放在盒子里养着。
有一年我们去苏州游玩,女儿看到人家养的一大盘一大盘的蚕宝宝,便不辞辛苦地带回来几十只,用桑叶喂养成白胖胖的蛾子……
可以说,女儿的整个小学期间,我们家一直没有停止过养育小动物,而且因为女儿酷爱昆虫,昆虫更是我家的常客。女儿是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粉丝”,所以她养殖昆虫只是为了观察,从来不去伤害它们。偶尔,饲养的小东西不幸夭折,女儿便会非常伤心。
女儿固然很喜欢养殖这些小动物,但有时却因为做功课或者玩耍而忘记照顾她的这些小伙伴,因此,喂养的任务更多时候是由我们来完成的。虽然麻烦了点儿,我和先生却乐此不疲。水族箱里的菜叶一般都是我来放,通常我在做饭洗菜的时候顺便就完成了。蚕宝宝要吃的桑叶则由先生负责采摘,他总是在下班回家的时候带回来一把,或者晚饭后专门到清华大学的绿园去采摘。
在我们看来,女儿在和这些小生灵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生命的神奇,从小建立了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在悉心照顾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女儿的爱心和责任心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这些素养,需要父母的悉心引导和支持才能逐渐养成。重要的是,孩子有某些喜好的时候,父母能小心呵护并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我非常庆幸在女儿有这些别人看来稀奇古怪的爱好时,我和先生没有扼杀她的好奇心,而是给她提供了一个宽松而自由的环境,并支持她培养自己的爱好。
事实上,女儿从小对昆虫的观察和认识,在后来考大学的时候派上了用场。2010年,女儿参加了香港大学的校长推荐计划,在一对一面试的时候,考官跟女儿讨论的就是有关昆虫的问题。一开始还稍有紧张的女儿,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跟面试官聊得非常开心,以至于时间都到了,面试官依然意犹未尽。
可见,玩物并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学到了课堂上可能学不到的知识。如今学校里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就是课堂之外的一些探索和学习,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
女儿小时候,我们除了满足她的好奇心,陪着她养小动物外,也会和她一起在家里种一些植物,让她了解植物的习性。
有一次,我和女儿把几粒绿豆和几粒牵牛花的种子种在了一个一次性的杯子里,放在女儿卧室的窗台上。女儿每天勤快地浇水、松土,期盼着这些种子发芽。几天后,几棵小芽破土而出,每棵都有两个叶瓣,根本看不出是牵牛花的苗还是绿豆苗。再过几天,小小的叶子长出来了,然而所有的叶子都是心形的,依然分不清是牵牛花的还是绿豆的。
又过了两天,叶子长大了,我才根据颜色和叶片上的绒毛,分辨出绿豆和牵牛花,并把如何分辨的方法告诉了女儿。为了让绿豆和牵牛花都能长得茁壮一点,我建议各留一株。于是,女儿把那些比较弱小的苗拔掉了。
一天早晨,我去叫女儿起床的时候,看到牵牛花和绿豆同时开花了。看着淡紫色的牵牛花和黄绿色的绿豆花在小小的杯子里同时开放,女儿既惊讶又兴奋,让爸爸赶紧用相机把这情景拍了下来。
女儿继续观察:绿豆的果实被包在一个坚硬的豆角里,牵牛花的籽儿裹在一个圆圆的皮包里,形态不同,却都灵动可爱。
通过亲自种植,女儿感受到了植物生长的神奇。她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查百科全书明白了一些植物学知识,比如:绿豆的花很不起眼,果实却是非常好的食物;牵牛花的花很漂亮,果实还是很好的药材。
我想她逐渐也应该明白一些道理:绿豆和牵牛花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却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在还是种子的时候,它们只是颜色有差异,大小则几乎一样,甚至在它们刚发芽的时候,我们都分不清它们谁是谁。长大了,它们才终于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成了本该成为的绿豆和牵牛花。
天下的植物莫不如此。只要是一粒种子,即使看起来再微小脆弱,也有足够的能量长大,也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最终成长为独特的样子。
而我最想要说的是,孩子也像植物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孩子在语言学习上能力很强,有的孩子在音乐方面很有天分,也有的孩子是绘画天才……家长需要做的,是用我们深深的爱“浇水”“施肥”,给足孩子心理营养,并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在种植与养殖体验中成长的孩子,或许更明白生命的神奇,更了解稼穑之事。只是孩子不同,爱好不同,他们所体验和擅长的方向也可能不同。我的女儿喜欢饲养和种植,有的孩子喜欢制作飞机和汽车,也有的孩子则从小喜欢做化妆师……无论热爱怎样的体验方式,无论在哪一个领域有特长,甚至只是一腔热忱,家长也不妨允许和支持孩子。
女儿小的时候,我一直努力地实践:尊重女儿的独特性,希望她按照自己的特性去成长。我相信,在父母的爱护之下,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不一样的人才。
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
当孩子打“退堂鼓”的时候,家长能否陪着孩子一起坚持;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家长能否狠心拒绝;当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达到一定目标的时候,家长能否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并给予奖励和鼓励,这一切都决定着孩子能否学会坚持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