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等你来(第一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藏山南的追梦赤子

边珍

专业:人文科学实验班

边珍,以总分583分的高考成绩夺得2014年西藏少数民族考生第一名。“因为对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好奇”,边珍选择了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希望自己能在感兴趣的专业深入学习”。

赤子之心

作为西藏第一座佛堂、第一块农田、第一部经书、第一部藏戏等的诞生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山南因拥有众多“第一”而被公认为“西藏族群众族文化的摇篮”。边珍眼中的家乡——山南,是片极具个性的土地。“人口少,地处偏远,冬夏昼夜温差大,偶尔暴雨偶尔暴晒的山南,可爱极了。”

小学二年级毕业后,边珍被父母送去借读。在全寄宿制学校上学,身边也没有一个亲人,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的边珍特别不适应,“经常哭鼻子”。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成长或许有些残酷。

但在身边很多朋友和老师的帮助下,边珍慢慢学会了独立。回忆起那段独自生活的时光,这个纯朴的女孩爽朗一笑,“独自面对生活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父母,是另一种成长吧”。

从最初的不适应、哭鼻子到慢慢地融入,边珍很感谢一直陪伴她的朋友和照顾她的老师。进入成都棠中外语学校后,她和老师、小伙伴们相处得很愉快。“我很幸运能与他们度过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成长时光。”在这里,边珍和同学团结在一起,迎接着学习的挑战,享受着课余生活的乐趣。

高二学校运动会,边珍所在的班级人数很少,而且各个项目必须有人参加,全班都知道比赛不会有太好的成绩。“但同学们都很团结,我们全力做好每一个环节。”虽然最后边珍所在的班级没能获胜,但是她和同学“一起享受了最精彩的瞬间”。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边珍用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来总结她和小伙伴们的友情,“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和优秀的朋友,他们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

学习离不开集体

进入高中后,边珍回到山南继续学习。此前在成都成绩稳定的她,因为不适应突然改变的环境,回来后成绩波动很大。

高三考试频繁,边珍考砸的情况很多,那个时候她的心理承受能力很美,“我把失败看得很重,考砸一次,自信全无,斗志减半”。班主任裴邦锐老师察觉后,便经常找边珍谈心。“裴老师说过最多的话就是‘你已经很棒了,你可以更棒’。”

每次考试后,裴老师关注的并不是分数的高低,而是对于错误题目的分析,作为政治老师的他不仅尽职尽责负责本学科,还动员全班同学在对其他学科分析总结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在集体学习的氛围里,边珍开始不断突破自我,学习中变得勇于质疑,“他所教给我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面对考验时的应对方法”。

在边珍看来,学习得靠自己努力,“但集体学习也很重要”。中午和晚上放学后,她都会和同学在一起学习一段时间,相互提问,互相促进。“有时候甚至会用晚饭时间凑在教室一起学习。”

高考之前,边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厦门大学,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能考少数民族考生第一名。因此当她知道自己的分数时,第一反应是“我得这个分的话,那最高分肯定很高咯”。心情真正出现波动是接到清华招生老师的电话时,“父母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外公在一旁偷偷地抹眼泪”。

以文字的名义

山南古老的历史,留下了诸多美丽而充满传奇的故事。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孕育了边珍对文字和语言不一样的感觉。

对音乐、电影、语言、文学感兴趣的边珍高中时就开始尝试写小说。她喜欢的作家是卡勒德·胡赛尼,“他的文字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阿富汗”。《夜莺与玫瑰》和《小王子》是边珍“读再多次也不会厌倦的书”,在她看来,两书中的文字总能触动内心最为柔软的地方。

《围城》、《茶花女》、《悲惨世界》、《恒河的女儿》、《追风筝的人》……每一本书边珍都会细细品味、做摘录,并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故事。她觉得自己对于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好奇。“正是因为这种好奇,我才会对语言很感兴趣,”边珍说,“填报清华人文科学实验班,就是出于这种好奇和兴趣。”

她正开始想象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一定会在语言文字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边珍说,“我想在完成课业任务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做些其他自己喜欢的事,体验生活,积累社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