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慧旅游在中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很多人对于它的发展前景和实际应用还仅停留在手机APP和网上查询等功能上。但是在国外,智慧旅游对于经常旅行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熟悉的词汇了。在健全的技术支持下,国外友人们已经把智慧旅游的概念诠释得相当深入,让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距离越来越近,让旅游服务越来越人性化。
3.1 国外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国外智慧旅游也称为智能旅游(Intelligent Tourism)。智能旅游主要是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旅游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注重细节上的创新应用,以提升旅游管理的效率和旅游服务的质量。
智慧旅游理念运用于旅游酒店接待业的实践就形成了智慧酒店(Smarter Hotel)。国际顶级酒店非常注重智慧酒店的建设,如智慧酒店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后台的集中化管理、云前台、自助进店和离店等模块。此外,在酒店服务每一个细节也融入了智慧科技,包括提供下载的酒店预订与服务的APP(Application简称),程序、楼宇自动导航、WiFi网络、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客房设备、远程会议服务等功能,以减少服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为住客提供最全面的住宿体验。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波科诺山脉度假区,早在2006年就将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RFID)运用于接待行业。旅游者携带射频识别手腕带进行酒店入住和结账、开启房门、购买餐饮服务和纪念品,旅游项目费用支付也可使用手腕带进行操作。智慧景区方面科罗拉多州的Steamboat滑雪场推出了游客及景点位置实时反馈系统MountainWatch。Steamboat滑雪场是第一个推出为游客配置RFID定位装置的滑雪场,系统由德州仪器的有源、无源RFID标签及RFCODE组成。它可以使游客立即知道团队其他成员在山上的位置;及时发现目标景点位置及推荐的路线;在索道上也可以接收信息和通知,如气候和特别信息;通过设置在山上的触摸式屏幕与其他成员沟通等,只要带上定位表带即可。
迪士尼同样致力于智慧旅游的发展,2013年3月出资近10亿美元研发的MyMagic+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开始在佛罗里达奥兰多的沃尔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Walt Disney World Resort)开始测试和试点。用户通过佩戴输入信用卡信息的橡皮材质手环,轻触终端,不仅可以让游客提前数月通过网站或手机应用预订门票和制定游园行程,还能够存储门票信息、酒店钥匙、信用卡信息,以及在迪士尼乐园中任何可以接收触碰的感应器信息。MagicBands内置了RFID芯片(无线射频识别),迪士尼可用它来远距离追踪游客在园区内的行走轨迹,这些芯片是MyMagic+服务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它同时也承载了近距离的触碰支付、预订、检票等功能。MyMagic+服务系统提供的大数据和实时数据,则能够辅助迪士尼的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制定。例如,何时何处需要增加更多员工,餐厅应该补充哪些配送食物等。同时园区在系统支持下,可以将餐厅、游乐骑乘设备的实时信息推送给游客,方便他们等位。
在网上预订服务上,美国同样也下足了工夫。Priceline是一家基于C2B商业模式的旅游服务网站,它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以便交易,同时提取一定佣金。对于希望按照某一种住宿条件或者某一指定品牌入住的客人,Priceline也提供传统的酒店预订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图片、说明、地图和客户评论来选择他们想要的酒店,并且按照公布的价格付款。但是Priceline所创立的“Name Your Own Price”(客户自我定价系统)十几年来一直是独树一帜,采用由消费者定价,然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如淡旺季、航班时间等因素决定成交价格,被认为是网络时代营销模式的一场变革,而Priceline公司则在发明并运用这一模式的过程中迅速成长。另外,还有一家逐渐崛起的公司Airbnb,中文名为“空中食宿”。这是一家联系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的服务型网站,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住宿信息。Airbnb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Airbnb是一个旅行房屋租赁社区,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或手机发布、挖掘和预订世界各地的独特房源。Airbnb用户遍布190个国家近34000个城市,发布的房屋租赁信息达到5万条。Airbnb被时代周刊称为“住房中的EBay”。
德、英、法主要国家从2009年开始也着力开发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建立覆盖全欧的旅游交通无线通信网络,包括旅游信息系统、游览车运行调度系统、游览车安全控制系统等,实现智能化的旅游交通导航、信息发布、安全提醒、应急管理等功能。除了智慧旅游交通外,针对游客导览过程,也融入了智慧元素,如英国、德国两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智慧导游手机APP程序,通过游客的智能手机,为其提供线路规划、游览解说、原景重现、动画模拟、影片播放等导览服务,结合了人员导游与博物馆展示的特点功能。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于2012年6月正式推出基于智能手机的微电子旅游大全“标识都市”项目,使布鲁塞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数码移动旅游城市。该电子数码旅游大全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制成带数码的不干胶,粘贴在遍及布鲁塞尔大街小巷的博物馆、名胜古迹、商铺及餐馆。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只要用智能手机在i-nigma网站下载条码扫描器软件,即可在布鲁塞尔随时随地扫描“标识都市”不干胶,方便地获取相关历史文化介绍、购物优惠及线路导航。目前该系统收集了布鲁塞尔等比利时城市600多个旅游景点,而且继续保持每周增加50个旅游景点、商家的速度。“标识都市”此前开通了英语、法语、荷兰语、德语等4个版本。在2012年9月21日推出中文版。
瑞典的智慧旅游建设在交通系统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瑞典当局在2006年初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在IBM公司的协助下,斯德哥尔摩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韩国是一个对自身旅游资源尤为重视的一个国家,“指尖上的首尔”智慧旅游工程,完全为了增加游客体验过程而建立。建立了两个后台数据库:一个是官方网站——韩国观光公社,通过把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的节庆活动放在上面,具有指示功能;第二个是另外的一个姐妹网站,主要提供一些深度化的旅游信息。另外,还针对前端做了手机应用,它的前端和后端的即时信息有很好的即时功能。如果没有手机的话,它可提供手机租赁服务,让你方便在韩国旅行。韩国首尔观光公社通过智能手机平台,开发出名为“I Tour Seoul”的APP程序,为来自全世界的旅游者提供包括英、法、日、德、中文在内的移动信息查询和导航服务,游客可通过手机程序获得包括天气、历史文化、景点、项目、交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美容和医疗在内的全方位信息服务。
1964年新加坡成立旅游促进局,领导和促进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2006年推出“智慧国2015计划”,确立“智慧化立国”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从传统城市国家向‘智慧国’转型”的发展战略。智慧旅游主要应用项目包括:
(1)一站式的注册服务。借助生物身份识别技术为商业人士免去烦琐注册登记手续,在新加坡商业会议旅游中得到广泛应用,下一步将面向医疗旅游人群推广。
(2)智能化数字服务系统。系统致力于增加游客在新加坡的旅行体验。游客可通过互联网、手机、公用电话亭、交互式电视和游客中心等渠道获得一站式旅游信息和服务支持,包括购买相关旅游商品或专门服务。
(3)无所不在的移动旅游服务。为游客整个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的信息服务。游客可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到旅游信息,并根据游客位置、需求、选择取向提供具有个性化的针对信息服务。
(4)交互式智能营销平台。在“我行由我,新加坡”平台上,游客可根据个人喜好直接在互联网上定制自己的新加坡行程,包括旅游路线规划、旅游签证、酒店预订、机票购买、活动预订、交通选择等;同时通过该平台可以实时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
3.2 国内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指导思想。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两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例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2%。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2010年3月镇江接受了国家旅游局“智慧旅游”命题,在全国较早开展了“智慧旅游”的研发。2011年5月,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中国智慧旅游云计算一期机房建设方案完成招投标,镇江和曙光、浪潮、神州数码等国内最具实力的云计算企业已经达成协议,共同打造中国智慧旅游服务的云计算平台——“中国智慧旅游云”,2012年2月中国智慧旅游门户网站上线运行。同时,镇江和中国电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慧旅游服务的感知网络体系和传输网络体系。服务全国的公共平台和服务门户——中国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也正在建设之中。而充分展示智慧旅游的核心理念、让游客可以切身体验智慧旅游的“智慧旅游展示与体验中心”,目前已经完成建设的招投标。镇江要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全力打造服务全国的智慧旅游公共支撑体系。
在2010年第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福建省旅游局率先提出建设“智能旅游”概念,并在网上建立“海峡智能旅游参建单位管理系统”。福建启动了“智能旅游”的先导工程——“三个一”工程建设,即一网(海峡旅游网上超市)、一卡(海峡旅游卡,包括银行联名卡、休闲储值卡、手机二维码的“飞信卡”以及衍生的目的地专项卡等)、一线(海峡旅游呼叫中心,包括公益服务热线和商务资讯增值预订服务热线)。海峡旅游银行卡2010年已面向福建省内外游客发行;海峡旅游呼叫中心新平台2011年1月1日也已经正式开通试运行。
在《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旅游信息化的内容占据很大的篇幅,智慧旅游方略已经全面提上议事日程。南京、无锡、镇江等市将大力探索发展“智慧旅游”。
2011年1月18—19日,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同志在会议上指出:“要抓住三网融合快速推进、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等机遇,推动旅游业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要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发展在线旅游业务,鼓励各类旅游信息化发展创新模式。选中一批有条件的旅游城市,来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大力推进宾馆饭店、景区景点和各类旅游接待单位信息化建设。”
2011年5月26日,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大会暨旅游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论坛在常州召开,会议通过《常州宣言》。在该宣言中提出要在全国旅游行业中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并呼吁建立全国性旅游信息化合作联盟,以此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旅游咨询、投诉、应急救援等旅游服务一体化。
2011年5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我国第一个“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在镇江落户。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作为国家级、服务全国范围内的智慧旅游产业的平台和窗口,是智慧旅游的数据交换中心、运营维护中心、呼叫服务中心,负责整个智慧旅游项目的管理、运营和服务。
2011年7月15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
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为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在自愿申报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和遴选,确定第一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南京市、福州市、大连市、厦门市、苏州市、黄山市、温州市、烟台市、洛阳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武夷山市。2013年1月,根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确定天津等15个城市为第二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的通知》(旅办发[2012]568号),包括天津市、广州市、杭州市、烟台市、青岛市、长春市、郑州市、太原市、昆明市、贵阳市、宁波市、秦皇岛市、湘潭市、牡丹江市、铜仁市。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第一批、第二批名单如表3-1所示。
表3-1 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名单
注:第一批批复时间2012年5月。
第二批批复时间2013年1月。
2012年11月8—9日,国家旅游局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开全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检查员培训班,旨在提升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水平,交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经验,鼓励和引导景区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的旅游体验服务。会议公布了北京颐和园等22家景区为“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如表3-2所示。
表3-2 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一览
国家旅游局确定的这22家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全部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来自国家旅游局数据,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71家5A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占12.9%;试点单位涵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造景观3种,可以在区域内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引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潮流。表3-3所示为国内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典型案例,其中泰山、黄山、九寨沟、中山陵、奉化大佛为风景名胜类景区,颐和园为文物保护类景区,镇江醋文化博物馆为博物馆类景区。
表3-3 国内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典型案例
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14),明确了旅游休闲产业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安全第一、绿色消费,大力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积极创造开展旅游休闲活动的便利条件,不断促进国民旅游休闲的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明确了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
2013年4月,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休闲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推出,是中国旅游和休闲产业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具有历史意义。
2014年6月21日,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中国电子工业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20余家有关单位及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联合100余位各领域专家,历时一年多时间,编制出了全球第一套《中国智慧旅游城市(镇)建设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四级,一级指标5项:平安、诚信、服务、智能和宜游;二级指标19项,三级指标42项;四级指标237项。《指标体系》的研发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基础是“平安和诚信”,核心是“服务”,依托为“智能化”,最终评价目标为“宜游”,所以又称为《宜游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创新研究成果,是系统构建的完整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空白。
2014年8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建设,以及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制定旅游信息化标准等内容,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进度。
到目前为止,国家旅游局共确定的“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33个。相关省市都在大力开展智慧旅游建设。表3-4所示为全国智慧旅游规划方案一览表。全国智慧旅游建设进展情况如表3-5所示。
表3-4 全国智慧旅游规划方案一览表
续表
续表
表3-5 全国智慧旅游建设进展情况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3.3 智慧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智慧旅游从提出概念到现在,短短几年就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尤其是今年被定为“智慧旅游年”,全国各地兴起了智慧旅游建设热潮,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1.智慧旅游概念不清晰
前面曾提到,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不少的专家、学者以及旅游从业者都对智慧旅游下过定义,但都是按照自己对其的理解而下的,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说法,没有一个明确的智慧旅游的理念。现在不少的旅游从业人员对智慧旅游还不了解,就想当然的要建设智慧旅游。南京就曾经对现有的114家旅游星级饭店按各星级现有比例抽取了30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这30家酒店15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只有7%的酒店管理层对智慧旅游概念非常了解,并已开始着手智慧酒店建设,17%的酒店管理层对智慧酒店概念还比较模糊,只有一些初步认识,而76%的管理层对智慧酒店完全不了解,或从没听说过。且在17%的酒店管理层中,不少人认为智慧酒店的建设就是要对酒店进行全面的“二次开发”,是在对效果难以预计的情况下,从成本上对酒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消耗,甚至还存在极端看法,希望通过智慧酒店的建设来解决酒店的一切问题。
2.建设目标不明确
对智慧旅游概念理解的缺失,导致了智慧旅游建设目标的不清晰,没有一个明确的建设思路和方向,很多地方出现了跟风和炒作,总体建设方案存在一些问题,动不动就是几大工程、几大项目,没有按照旅游城市自身定位,合理确定建设目标。目前无论是智慧城市建设,还是智慧旅游的发展,都应有一个弄清路数的基本要求。目前国内智慧旅游的推进主要以政府试点推动为主,还没有标准的建设案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有关工作的推进上,是以应用为主导、技术为主导,还是资金投入为主导;在所要达到的目标上,是搞一些直观的细枝末节的雕虫小技、自娱自乐,还是尽量搞些大智慧,把智慧旅游服务的重点覆盖到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监管。上述问题,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关注和研究,该引导的引导,能调控的调控,如果都难以做到,就应该适度地泼一点儿理性的凉水。
3.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智慧旅游的建设是一个涵盖多业态、多技术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复杂多样,涉及方方面面。总体规划、建设与运营方案、过程监控,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性的规范,需要较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以避免重复建设和走弯路,形成各种资源的浪费。所以目前国内智慧旅游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的,但对政府的挑战是,作为主导者必须提出最佳的智慧旅游整体战略,也就是说,顶层设计既要高瞻远瞩,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又要因地制宜,符合客观实际,充分考虑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各要素的现实境况,使战略实施的每一步都具有可操作性。
4.标准化体系缺失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化体系,还没有统一的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层面和旅游层面的概念、术语、方法和指标体系。这个评价的标准主要用于构建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构建智慧旅游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没有一个标准的用于测量旅游业规模和影响的可靠方法。
(2)旅游业的综合性很强,旅游业到底是一个单独产业,还是相关产业的集群,有些人士还在怀疑。
(3)不同地方和区域情况差异明显,特征明显。
(4)产业分散程度高。智慧旅游怎样才算智慧?对于智慧旅游的标准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理解。什么样的景区能够称为“智慧景区”?什么样的城市能够成为“智慧旅游城市”?都需要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和评定。关键标准的缺失,导致不同标准之间的不协调现象突出,系统之间缺乏协同和共享,新的“信息孤岛”仍然出现。
5.重技术智慧、轻管理变革
目前面对国内建设智慧旅游的热潮,作为主要投资者和建设者的政府,普遍陷入了“智慧旅游就是投重资,办项目,采用新技术,置办新设备”的认识误区。注重设备设施的投入,忽视管理流程再造;重视部门体系的建设,忽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重视增量设施的建设,忽视数据的共享和分享;重视内部管理,忽视服务环节。每一次行业新技术、新系统、新项目的上马,都会出现管理上的变革。如果只重视技术上的智慧,而忽视管理上的变革,忽视理念上、观念上的更新,那还是老方一贴,发挥不了最佳效果。例如,2013年“十一”黄金周,九寨沟景区出现了游客拥堵、其场面失控、游客被长时间滞留的景象,让人们不得不对九寨沟的智慧旅游建设进行反思。九寨沟是国内建设最早、投入最多、获奖最多的数字景区和智慧景区。2010年10月九寨沟景区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平台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第一家网格化管理景区,2011年6月又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智能导航搜救终端及其区域应用示范”项目。对于这么一个示范性智慧景区出现“十一”黄金周游客管理失控局面,景区方面的解释是,尽管游客的总量并没有突破历史最高纪录,但由于游客的团队和散客的结构发生变化,大量蜂拥而至的自驾和自助游客,导致景区入口和内部道路交通瘫痪。难怪有人说,现在是“旅游管理人员知道游客在哪里,但是游客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6.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薄弱
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出现资金投入不足现象,造成智慧旅游建设后劲不足。资金不足已成为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困难,直接影响信息化的顺利开展。以浙江宁波象山县为例,智慧旅游建设资金投入最高的是象山影视城,共投入120万元用于景区门禁系统建设、信息化考勤管理、网络营销,而其他旅游企业每年用于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平均不足3000元。据了解,江西龙虎山景区应该于今年3月底在竹筏码头等游客集散点开放免费WiFi,然而时间过去一个多月,免费WiFi依然尚未落地。据一名龙虎山景区智慧旅游建设参与者透露,“建设免费WiFi,前期需要的资金不菲,一旦运营,就意味着更大的开销,而如今,景区尚未找到很好的盈利点。所以景区在何时开放免费WiFi的问题上显得犹豫不决。”把免费的WiFi转化为盈利点才能使免费WiFi长期健康地运转下去,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商业模式的不成熟。
同时,智慧旅游建设需要大量既懂得旅游业务,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有些旅游部门只有个别由专职人员负责网络信息化建设,有些部门专人但不专职,有些是只懂技术不懂旅游业务,有些单位是由营销部负责,有些是由办公室负责,人员交叉使用等。急缺懂得旅游又懂得信息化、能深刻理解旅游问题,又对技术的前沿和技术应用把握得透彻的人才,目前的院校也难以培养这样的人才。我国旅游信息化、特别是智慧旅游的整合推进,还迫切需要高层次、更综合、更大力量地加以推进解决。
7.缺少资源整合、沟通配合机制
资源缺乏整合,技术缺少集成,使得信息化的推进只在局部环节,不够均衡、系统。信息化应用停留在旅游电子商务企业、酒店的智能化管理,整个旅游行业的整合显得不强。旅游信息化缺少沟通配合机制和整合资源的机制。各个行业、部门、层级都在做,都是在分散地做,缺少整合力。旅游信息化的资源和力量缺少整合,没有形成系统推进的合力。目前政府的管理部门之间、企业和游客之间、不同科技企业之间,都存在着沟通难、配合少的问题。行业内各部门、企业之间缺乏资源互联共享意识,不能做到互相传播,合理推广,也不利于培育行业整体产业链建设。智慧旅游就是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采集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并打破信息孤岛,克服信息不对称,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共享,真正做到信息共享无脱节、信息公开无遗漏、信息透明无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