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100个风情古镇玩全攻略(图文全彩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建筑古镇:十大古镇建筑鉴赏

古镇的面貌是由其古老的建筑所决定的,古建筑的布局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左右着古镇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观赏建筑是游览古镇的一个重要方面。

01 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是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

四合院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02 祠堂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厚,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他们多建立自己的家庙以祭祀祖先。

03 寺庙

在上古时代,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座寺庙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而多数的城市都会有多座寺庙来供奉其他的神明。

按照汉族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获取其所属土地庙。

04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是一种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宝塔”。

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发展起来,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

05 文昌阁

江南一带古村镇的村口常见到耸立于田间、桥头的所谓“文昌阁”或宝塔,后来有佛塔的形式,但名为“文峰塔”。这两种建筑都是风水建筑,用以招纳“文运”,以求村人科举高中,出官入仕。文昌阁供奉的文昌帝君在中国的神仙中是主管文运的。

06 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07

古村镇大多倚水而建,桥梁自不可少,江南一带古村镇多建形态各异的石桥,山地古镇则常见造型奇特的木桥。多雨地区的廊桥有遮风避雨的作用,常可作为当地人聚会买卖之地。在古村镇,桥的作用不仅是联系两岸的通道,有时它还是调节风水的重要建筑。

08 戏台

戏台即戏剧舞台,是指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中国古代戏台基本为木结构建筑,从高度讲大致可分为单层、双层两种类型。单层指戏台建在一个台基上,台基一般高度为1米左右;双层指戏台建在通道之上,通道多为山门,高2米左右。从开口角度讲,可分为一面观、三面观两种,亦有介于二者之间者。

09 过街楼

过街楼专指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或指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底下可以通行。过街楼专指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或指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底下可以通行。矗立在北京南城宣武区官菜园的观音院,是北京城现存的唯一一座过街楼,上部是三间亭廊式建筑,灰色单檐筒瓦,素朴简洁,廊柱与下面的券洞边墙均在一个垂直线上。观音院过街楼除了下面券洞的通行功能,还有一个独特功能:通过上半部的亭廊连接东西两端的观音院上院和下院。过街楼曾经矗立在北京西郊二十公里之外的群山之中,护佑着身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

数百年光阴荏苒,有些过街楼和整个村庄已经被人遗弃。

10

亭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乘凉或观景用。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水乡山村,道旁多设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由于园林作为艺术是仿自然的,所以许多园林都设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