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1.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序言

李稻葵

西方大国政治困顿、分裂,中国领导人提出“中国方案”——2016年是国际政治经济史上特别值得关注和分析的一年。

西方主要大国表现出的是困顿与分裂。6月份的英国公投与11月的美国大选结果都出乎大多数精英人士的预料。这两个所谓的“黑天鹅事件”反映和加强了英国与美国社会的分裂。在英国,公投结果并不被伦敦等大城市的精英人士所认同,苏格兰也不认同脱欧的决策。在美国,大选之后,针对特朗普当选的校园抗议此起彼伏,而整个加州又跃跃欲试,准备脱离美国联邦。我负责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项目,2016年8月22日开张,110名学生中有55名来自于美国。开学前我们反复推演,如何应对中国政治社会或者中外关系的重大事件所导致的学生思想情绪的波动,结果没想到,开学后的最大外部刺激居然是美国大选。大选结果一出,这55位美国学生情绪集体极度失落,吃不了饭,上不了课,他们说就像自己的父母突然宣布要离婚一样,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他们的感受就是自己的祖国出现了分裂。

从退欧到特朗普当选,西方政治发展的一个主线就是回撤国内,国际问题无暇顾及,纷纷各自为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在2016年9月的杭州G20峰会上提出了“中国方案”,希望用中国智慧解决人类社会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方案”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但是到目前相关讨论还是比较少。“中国方案”从概念上讲至少应该包括两大组成部分:一是解决包括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二是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等方面重大课题的新政策和新体制。

“中国方案”已经成型了吗?坦率地说,中国方案还没有完全定型,中国自身也在探讨之中。在经济方面,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但目前也碰到了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如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需要升级为“亲”、“清”的新型关系,政府对经济的监管方式也必须从过去的事先监管转换为事后监督。在这些方面,中国仍处在探讨之中。

中国领导人之所以提出“中国方案”,应该说是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个渐进式过程的自然演进结果。因此可以说,中国为了“中国方案”,已经准备了三十多年。

本书就是试图描述“中国方案”的框架,重点放在“中国方案”背后的一些基础性因素。本书的第一部分讨论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中国的智慧正逐步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第二部分介绍“中国方案”并不完全是传统中国智慧的产物,相反,“中国方案”是借鉴其他国家成功模式、借他山之石以攻玉的综合智慧结晶;第三部分指出“中国方案”必须首先在中国周边国家、在亚洲国家被接受,这是“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第一步;第四部分指出中国和美国各有方案,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将影响“中国方案”未来在国际市场的接受度;第五部分谈到“中国方案”的一个具体方面,即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推进“中国方案”的载体,最有可能成为相关国家最感性地接触“中国方案”的渠道;最后一部分讨论中国何时能真正地改变全球秩序,逐步上升为世界强国,从而全面提出和推进“中国方案”,以此迎接“中国时刻”的最终到来。

本书是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在过去几年来召开的各种专题讨论会的成果。该中心每季度针对一个精心策划的选题邀请各方专家座谈,根据专家们的发言记录仔细加工,整理成文。我们发现,这种面向现场听众、有问题意识的发言比专家们自己投稿或者“命题作文”观点更加鲜活,逻辑更加清晰,行文更加流畅。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过去十几年来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性国际性的话题。本丛书系列是该中心研究成果的一个展示,希望对中国思想界、政策界、学术界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