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经典,温暖光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意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三题

(一)改标题:激疑增趣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经典篇目,外国小说,有的版本把它译为“套中人”,我们的语文教材则采用“装在套子里的人”,请同学比较一下这两个标题,有何异同?教材选用的标题又有什么特殊含义?此问设计导入新课,目的有二,一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理;二是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比较思维,深入思考,发现问题。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总结。两个标题的相同之处是,两个标题表达的意思相同,指称对象一致,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中心词都是“人”,点明了小说的主人公。不同之处,一是“套中人”比“装在套子里的人”简洁凝练。契诃夫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二是两个标题强调的侧重点不一样。套中人,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当作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意思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二是当作动宾结构的动词短语,意思指人被套子套中了,套子是某人设下的圈套或陷阱,对另外一些人具有限制或束缚的作用。两种理解哪一种更符合课文的思想内容,这要阅读小说之后才能确定;而且亦可断言,读完小说之后,同学对此肯定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实两解都有合理之处,都可以自圆其说,教师不必统一答案,这种思考、阅读、再思考、再判断的过程,已经是对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目的已经达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装在套子里的人”表意单纯明了,不会产生歧义,标题突出一个动词“装”字,意味深长,惹人联想:谁把这个人装在套子里?是他自愿的还是别人强制的?装进套子之后,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又是怎样把自己装进套子里的?其间发生了哪些故事?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最后的命运如何?等等,如此发散思考,不是漫无边际,而是立足动词“装”和名词“套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质疑问难的能力。当然学生也由此理解,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暗藏悬念,吸引读者,是个好标题,故而教材编者选之。

(二)看插图:比较品评

《装在套子里的人》附了两幅插图,是苏联伟大的艺术家库克雷尼克塞的作品,分别截取故事主人公别里科夫的两幅生活图景入画,设色考究,风格简明,造型夸张,构思新颖,是帮助同学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的重要资料,教学时不可轻易错过。我在备课时,针对如何利用这两幅插图,设计了两种方案,一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抓住关键细节,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插图内容,先别看课文,描绘之后,再来阅读文本,比较自己的观察和文本的叙述有何差别。二是先安排学生阅读文本,再观察插图,并结合插图来复述文本相关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忽略或遗漏重要的细节情景。对学生而言,第一种方案比第二种难度稍大一点。两个方案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眼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也想借助插图这一生动直观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思文本,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漫画上,让学生明白,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伟大的读者,库克雷尼克塞如果不是谙熟小说情节内容,如果不是对人物思想性格有足够深刻到位的理解,他也不会创作出如此成功的漫画。任何时候,阅读文本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来说,都是第一位的。另外,文、画相通,学生如果通过仔细观察,品评比较,发现了漫画的匠心所在,其实也是一种收获,这与理解契诃夫创作该篇小说的匠心应是一致的,两者相融。再说,学生对漫画比较感兴趣,设计这个环节,也有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发不同争论的考虑。

教学的时候,我还是选用第二种操作方案,先看文,再说图,文图印证,加深理解。发现学生兴趣浓,热情高,理解到位。不足之处,是遗漏重要细节,不能比较思考。先看课本上左边那幅插图吧。学生能够轻易地说出别里科夫穿着雨鞋,带着雨伞,套着暖和的棉大衣,戴着圆圆的帽子,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他们忽略了这样几个颇有深意的细节。别里科夫的身影表明阳光明媚,天气暖和,只有在这种最晴朗的天气,别氏这一身全副武装才显得怪异反常,惹人发笑,具有讽刺效果;如果换在寒冷的冬天,这种装扮就再正常不过的了。别氏的棉衣的衣领高高竖起,团团围住,加之宽大圆帽罩在头上,别氏的头部,我们看不到脖子,看不到头发,只看到头部将近三分之二的面孔。加之那副黑色眼镜(不是用来遮阳,而是用来掩饰自己,让外界看不见自己的真正表情和内心世界),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别氏想方设法把自己严严实实遮掩起来,不看外界,也不让外界看见自己。别氏的左手深深插在衣袋里,几乎看不见,是怕冷吗?天气暖和!是他的一贯动作,掩藏自己。别氏的姿态是弯腰驼背,加上一副苍白的面孔,还有一小撮胡子,整体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糟糕老头的模样。不像那种高大魁梧、健壮有力的人,别氏身上,我们看不到力量和激情,看不到生命和意趣。这个人像一具行尸走肉,完全暴露在阳光之下。另外,画面的左前方,一栋房子的前面,两个俄罗斯人坐在长凳上聊天,他们好像聊得很开心,沐浴在暖和阳光之中,或者说他们在享受普通人的阳光和生活,和别氏的弯腰曲背,低头前行,雨伞作杖相比,不难发现,别氏生活在自己包裹起来的黑暗之中,别氏生活在自己的套子之中,阳光照不进,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是与阳光无缘的人,他不懂得享受光明健康的生活,他也不配享受这种普通人的幸福生活,种种有形无形的套子早已把他驯化成一架机器,一具封建僵尸。他的身体是弯曲的,他的人格是扭曲的;他的全身是黑色的,他的内心也充满了黑暗;他的个体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他所代表的那种封建专制思想却非常阴险可怕。这就是别氏,一个老态龙钟、不堪一击的人,但他凭借套子式的思想和强大的威权后台,把整个中学乃至整个城市足足辖制了15年!

再看课本右边那幅图,学生能够说出,画面左前方有两个年轻人在骑自行车,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他们的姿态在阳光下、地面上投下一幅阴影。画面的主体靠右,是别里科夫的背影,他拄伞立定,目送年轻人远去的背影。学生难以读出这两类人的精神风貌。先看骑自行车的华连卡和柯瓦连科,戴着遮阳帽,穿着轻便服装,华连卡还穿着飘飘洒洒的长裙,两个人动作轻快、姿态逍遥地向前奔去,阳光勾画出他们美丽的背影,他们身上有的是青春和热情,他们热爱阳光,热爱生活。他们崇尚自由,生动活泼,他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他们骑着自行车,沐浴在暖和的阳光下,奔驰在自己的生活跑道上。他们对别里科夫不屑一顾,远远把他丢在身后。显然,他们是新事物、新力量和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相比,别里科夫的表现就令人捧腹大笑,感到可憎可怜。别氏依然是那幅套子式的全身装扮,拄着雨伞,立定左转,侧目远视年轻人的方向,右手张开五指,做出一副很吃惊的样子。我们完全可以猜测得到别氏大惊小怪、瞠目结舌的样子,那种惊骇不已、不知所措的样子,显然,他看不惯年轻人骑自行车在阳光下奔驰,他看不惯男性和女性一块狂奔一路欢畅的情景,他不适应新生事物和新生思想,骑自行车,男女同行,又是姐弟,年轻人郊游,这在日常生活中再自然不过,正常不过的了。可是别里科夫就是看不顺眼,因为政府没有规定年轻人可以这样做,这些年轻人这样做就会给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教师骑自行车,学生就会变坏,学生只能倒过来用脑袋走路,这就是别氏的逻辑!别氏代表了一种迂腐守旧、顽固不化的封建专制思想,一切唯官唯上,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政府明确规定可以做的,他才敢去做,并且在这里面还充满了许多猜疑和担心;非但如此,别氏还用这种套子式的专制思想去辖制别人,学校的老师和全城的市民,以致人们什么也不敢做,整个生活一潭死水。别氏的可怕,不是他的身体力量如何威猛,而是他的专制思想特别阴险狠毒。这幅画同样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示两种力量、两种思想的较量,浓缩了作品巨大的现实批判内容,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伟大作品。附带一提的是,两幅画均是明暗对比,别氏一身黑,是主体,其余灰白明亮是背景,黑色隐喻别氏所代表的沙俄专制体制的黑暗、冷酷、污浊。背景之明亮似乎又暗示着阳光的明媚灿烂,完全有可能暴露黑暗,吞噬黑暗。这种色调的对比,颇能引发人们的联想。

(三)拟标题:拷问灵魂

课文的核心情节是别里科夫的终身大事,即文章第五自然段至文章结尾,大致又可以分为五件小事,依次概括为,“相识相恋”,漫画事件,骑车事件,滚楼事件和别氏丧葬。研习这一部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恋爱这一最富激情、最能看出人物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的事件来理解主人公别氏的性格和灵魂。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研讨:(1)这一部分叙述了哪几件事,请分别是用四五个字来概括说明。(2)给这部分内容拟一个小标题,下列三个选取一个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恋爱事件,婚姻大事,终身大事。(3)试以其中一件事的细节描写为例说说契诃夫的讽刺艺术。第一个问题,学生看完书以后很容易概括出来。这部分内容共写了五件事:“相识相恋”,漫画事件,骑车事件,滚楼事件和别氏死亡。有同学把“滚楼事件”概括成“忠告事件”,是抓住了别里科夫和柯瓦连科在辩论的过程中,别氏以长者的身份对年轻人的提醒和劝导,诚然不错,但是随着这种对话交锋的深入发展,当别氏警告柯瓦连科对领导要尊敬时,当别氏临别说有必要把他们两人谈话的内容报告给校长时,柯瓦连科终于忍无可忍,大打出手,把别氏推下楼去。显然前面一系列的忠告内容均是后面矛盾激化的铺垫,小说的情节发展一般也总有一个高潮,因此,把第四件事概括为“滚楼事件”更形象,也更具有概括力。教师点拨一下,学生不难理解。第二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学生的意见不统一,要使自己的看法说服众人,必须联系文本来分析。先看别氏的相恋,不是自己出于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不是说他与华连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基础,主要由于校长太太的尽力撮合,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极力游说,别氏昏了头,才决定要结婚。如此消极被动,如此随意凑合,这哪里像恋爱,这根本不是恋爱,结婚不是别氏的内心强烈渴盼,生命的冲动,激情的勃发,而是他人的怂恿和游说的结果。自由、幸福和爱情对他来说太遥远了,他根本没有,也不配享有,他已经沦为一架机器人,一具行尸走肉,对爱,对感情,对生活,对世界表现出出奇的冷淡和麻木,他只相信现存的秩序,制度和条例,他担心千万别出什么乱子,他已被封建专制思想折磨得人不像人,冷血,机械,僵化,老朽,不懂爱,没有温情,人性被套子戕杀,生命被观念囚禁,这样的人会恋爱吗?因此,别氏不配享有甜蜜美好的爱情。不能送给他“恋爱”这项殊荣。

再看别氏的漫画事件,漫画内容不过就是滑稽可笑的别里科夫挽着华连卡散步,漫画者是想借此嘲弄、讥笑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也配恋爱?在一般心智健全的人看来,不过微微一笑,不在话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真正喜欢华连卡,真正敢爱敢当,又何必在意别人飞短流长的议论和无中生有的漫画攻击呢?这实在没有什么,可是,你看可怜的别里科夫,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嘴唇发抖,难堪极了,说“天底下竟有这么歹毒的人”,后来又向柯瓦连科澄清事情的真相,表明自己和漫画中的人毫无关系,自己是一个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的人,如此胆怯、懦弱,如此经受不了生活的丁点刺激,如此狭隘迂腐,哪里有一星半点的担当精神?哪里有一个正常男人的责任心?这样的人当然也是不配享有家庭和婚姻的,因为结婚意味着一个男人要为家庭、为妻子承担责任,要有一副坚强的肩膀来支撑这个家。这些别里科夫都没有,一张漫画就把他吓得半死,这样的人,你能要求他拥有责任心来承担家庭、保护婚姻吗?因此我们拒绝给他婚姻和家庭,他出同样不配。用“婚姻大事”这个标题也不恰当。

鉴于以上对相恋事件和漫画事件内容的分析,我们认为,该部分内容,用“终身大事”这个比较中立,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概括比较恰当。第三件事是骑车事件,在前面的教学环节已经分析,不再重复,只强调这件事反映了两种思想观念、两种力量的冲突即可。第四件事是小说矛盾冲突的高潮,引导学生去分析这件事涉及哪些人?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各自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即可,由学生说,教师提醒他们要抓细节。先看柯瓦连科,作者只用了一“抓”一“推”两个动词,就把这个年轻人怒不可忍,大发雷霆的性格展示出来了,他向来讨厌别里科夫,特别是当别里科夫居高临下教训他的时候,他终于爆发了。这是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具有冲击力和杀伤力的年轻人,他代表着新生力量。华连卡在别氏滚下楼梯时也来到了现场,纵声大笑,肆无忌惮,这一笑,笑出了华连卡果敢爽朗、胸怀大度的性格,笑出了华连卡敢爱敢恨、我行我素的处世风范;更重要的是,这一笑,宣告了别氏婚姻的破灭,把别氏推向死亡的坟墓。她和柯瓦连科一样,是新生力量的代表。再看主人公别里科夫,文中有两个细节很关键,一是他滚下楼去的描写:“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把“安然无恙”改为鼻青脸肿或者什么摔断了胳膊腿儿,别里科夫叫苦连天,是否可以?学生一想就会发现,从又高又陡的楼上摔下来,居然能够毫发无伤,可见套子有多么严密厚实,套子具有魔术般的保护作用啊!别氏一身上下,包裹了一层严严密密、厚厚软软的套子,关键时刻,这全副武装的套子竟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多么神奇!多么具有讽刺意味!改成摔伤了这个情节,就远没有这种引人发笑,饱含讽刺的效果。另外,别氏从地上站起来之后,为什么要先摸了摸鼻子,而不摸屁股或别的什么部位?最关键的是看看他的眼镜摔碎了没有,他把眼镜看得比他的身体受伤与否,比生命安全更重要,因为眼镜对别氏而言,不仅仅是观察外面世界的一个工具,更是把他与外界隔绝开来的一道黑色的屏障,他可以戴着宽大的墨镜,抱着成见打量外面的世界,外界的人却不能透过墨镜看清他的眼睛和心灵,看清他的性格和思想。眼镜客观上起到了一种掩遮自己、自绝于世的作用,再一次传神地揭示出别氏封闭保守,担惊受怕,不堪一击的脆弱本质。你看别氏对华连卡的笑声,也是胆战心惊,毛骨悚然,他情愿摔断脖子,也不愿被人识破真相,露出丑态,他要脸面比生命还重要,这就是别氏,虚伪,虚弱,毫无反抗之力的可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