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故事4:心理学与情感生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朋友情感(1)

我珍贵的友谊,是一件艺术品,被我从时间的浪沙中无意拾得,挂在匆忙奔驰的生活驿车上,有时几乎随风飘去,但并未失落;又在偶然间被感情的手屡次发掘,越久远越觉得可贵,因为这其中回荡着我逝去的青春,又赋予我亲切往事的回味。友情,定要这个样子才是。

友情是什么?——朋友从来不用承诺

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像“人生是什么”、“爱情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难解。而且,每个人对友情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友情之于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觉得友情就是一起快乐、一起疯狂、一起做一个人不敢做的事;有的人觉得友情是陪伴、是安慰、是危难之时的雪中送炭;有的人觉得友情是默契、是成长、是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支撑自己的力量……不管将友情定义为什么,友情都是人类情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不能放弃、无法割舍的情感。

小时候,总是天真地希望可以和每一个认识的人成为朋友,结果发现,兴趣、爱好、处事风格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和所有人成为朋友。交到新朋友之后,会特别希望成为“一刻是朋友、终身是朋友”的那种朋友,哪怕结识新朋友,也不忘记老朋友。结果又发现,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友情不断破灭的过程,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您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这些冷冰冰的语言总是不请自来,连网络上的ID、朋友圈中的账号都不再固定,不得不承认,有些友情、有些记忆只能成为生命中的回忆。

和爱情的发生有些类似,成为朋友的人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是日久生情。就像背书一样,好记的东西往往“一见钟情”,短时间内就记住了,成为经久不忘的记忆;有的句子不好记,需要不断反复地记忆,于是一回生,二回熟,三番四次就成了好朋友了。对于那些无论如何也记不住的人,只能叹一声“有缘无分”了。

从记忆的原理来说,人总是能够记住最开始认识的,或者新近认识的人,所以,男生永远都难以忘记自己的初恋,而女生则永远对前任男友印象深刻,友谊也是一样的道理。按照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来说,记忆中的“第一”和“最后”永远是最深刻的,所以我们总是能够记起小学时背过的古诗和刚刚看完的财务报表,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高中最后一堂语文课讲了什么。

大学时代,明宇最好的朋友是他的上铺宋建仁。他们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个人都是皇家马德里的球迷,并且超爱武侠小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人生方向上有着一致的目标。明宇和建仁虽然保持了近20年的友谊,却也走过了许多荆棘之路,有的时候,甚至走到了绝交的边缘。

刚刚熟识的时间里,明宇每一次和建仁见面,都像他们第一次见面时一样。建仁双手叉腰,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故事——为什么会迟到?为什么会对一个公交车上的陌生人大发脾气?为什么社会学的老师永远无法理解他的想法?为什么社团活动要让他演讲等一堆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东西……只要是明宇不在场时他接触到的人和事,建仁都会一五一十地讲述一遍,好像明宇是那个即将为他写人生回忆录的传记作家,非要听完他所有的人生故事才行。

有一天,建仁请明宇吃饭,为了庆祝明宇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结果,从点餐开始,他一个人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讲了15分钟,明宇连一次插话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忍无可忍的明宇打断了他的话,提高音量说:“宋建仁,如果有一天你不能说话了,你会变成什么样?”明宇在期待建仁的各种反应,咆哮、发怒、反唇相讥,或者高声辩论。可是,建仁的演讲热情被打断了之后,他却像傻了一样,坐在椅子上定睛看着明宇,然后一言不发地站起来,走出了餐厅。不到十秒钟,他又返了回来,举起桌上的酒杯对明宇说:“祝贺你!”

没过几天,建仁又找到了明宇,补请了当天那顿没吃的晚餐。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他们改变了原来的相处方式,做了修正。建仁不再自顾自地滔滔不绝,明宇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聆听者,在以友情为名的互动中,两人都有了倾诉和倾听的时刻。多年来,他们依然是时常见面的好朋友。

当明宇进入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实习时,不到两个星期就遇到了专业上的难题。他坐在办公桌前束手无策,不知道是应该坚持内心的选择,还是顺从领导的权威判断。毫无头绪时,明宇只好给建仁打电话。建仁说:“好吧,先告诉我,哪里才是关键点?”实际上,就在一天前,他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

明宇重新说了一遍自己的犹豫后,建仁说:“如果你现在不知道如何选择,就把你需要的东西和不需要的东西列在一张纸上,在你需要的那一部分里,有哪些是你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以控制的,选择你觉得可以控制,能够改变的部分,其他的部分就和你无关了。”于是,明宇按照建仁的建议,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清醒的时候,也会有混沌的时候,即使再聪明的人,再能力超群的人,都有需要朋友解救,需要另一位英雄帮助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朋友会变得更加重要,更需要彼此的支持。如果一个人的思维通常能够弥补你的思维,让你看到除了眼前这个世界之外更宽广的领域,这就是友情。

当然,再好的朋友也有意见不合、吵架的时候。明宇的性格有点悲观,常常活在自己的小情绪里,而建仁的性格则是风风火火,希望一切向前看,而不是在原地徘徊,活在悲伤和后悔当中。尤其当明宇总是为了没有得到的东西而后悔,或者为了一些不相干的评论浪费心思时,建仁都会觉得无法忍受。

建仁永远无法停下来思考,更没有耐心等待。他的生活被身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占得满满的,于是,当明宇沉浸在他的小忧伤、小情绪里时,建仁会变得比任何人都抓狂。如果可以的话,建仁会去踹明宇一脚,让他从负性的情绪中抽身出来。如此一来,两人的矛盾也不可避免。

大二那一年,明宇失去了作为交换生出国的机会,他曾经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心思上课,不想思考未来,除了诅咒这个黑暗的社会之外,只会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建仁说:“不过是一次机会而已,以后还有更重要的机会等着你,振作起来,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行的。”明宇则固执地认为,上天从来不曾眷顾我,这次不会,以后也不会了。

一个永远奋进的人和一个消极愤世的人是无法沟通的,于是,他们大吵了一架,甚至抛出了“从此绝交”这样的气话。庆幸的是,这次争吵让他们了解到,即使最要好的朋友,也各自拥有不同的性格、脾气和思维方式,友情不能取代对方的思想,相反的,朋友应该比任何人都要懂得尊重对方。

朋友和恋人相比,没有海誓山盟的承诺,也没有生死相许的契约,却依然亲密,依然彼此相通。但是,朋友的亲密不会发展到没有隐私,更不会亲密无间,情谊的相通也是表现在容忍对方,包容对方的错误上。正因为朋友之间知道彼此内心中最脆弱的地方,所以才会温柔相待。

满满的都是爱——出租友情

《我有友情要出租》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只孤单、寂寞的大猩猩,它整天都是一个人待着,没有朋友,没有家人,觉得非常无聊。一天,大猩猩在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五块钱”。贴上告示之后,大猩猩就坐在树下等人来租他的友情,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了第一个租客。

一位名叫咪咪的小女孩跟着做野外研究的父母来到森林中,就在她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在森林中玩耍时,恰好看到了大猩猩的告示。咪咪走到了大猩猩身边,不解地问它:“什么叫做友情出租啊?”大猩猩解释说:“只要你给我五块钱,我就可以陪你玩一个小时。”咪咪掏掏口袋,发现只有一块钱,于是,咪咪和大猩猩商量说:“可不可以便宜一点,我只有一块钱。”大猩猩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它的第一个朋友,高兴极了,便马上收下了咪咪的一块钱,用沙漏开始计时,准备做咪咪的朋友。

大猩猩和咪咪玩猜拳的游戏,双方可以出“剪刀、石头、布”,输的一方就要让对方踩一下脚。因为大猩猩只会出“布”,所以他一直输给咪咪,脚趾也让咪咪踩了一次又一次。大猩猩觉得“有人陪我玩,还有钱赚”,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对一直被踩脚的事情一点都不在乎。

第二天,咪咪又拿来了一块钱,继续租大猩猩的友情。他们还是玩猜拳的游戏,只不过,这回大猩猩变聪明了。大猩猩握起拳头出了“石头”,结果一直出“剪刀”的咪咪就输了。大猩猩抬起厚厚的脚掌,正要踩下去,咪咪已经吓得紧缩着身体了。然而,大猩猩踩她的一脚一点都不疼。两人继续高高兴兴地玩着,日子过得非常开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咪咪每天都会来租大猩猩的友情,他们玩各种游戏,讲故事,穿越丛林,大猩猩在拥有友情的快乐中尽情享受,早就忘了用沙漏计时的事。

一天,大猩猩没有带钱包,没有带沙漏,而是带了一包饼干在大树下等待咪咪的到来。左等右等,咪咪一直都没有出现。最后,一辆汽车开过来了,原来咪咪的父母已经结束森林考察,咪咪也要跟着他们回家了。临别时,咪咪将她的布娃娃留给了大猩猩作为告别的礼物,大猩猩则看着远走的汽车,黯然神伤。

咪咪走后,大猩猩在树上贴了一片新的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免费出租”。可是,当树上的叶子逐渐褪色,接着慢慢掉光,大猩猩还没有等到下一个愿意向它租友情的朋友。

在大人看来,这个童话故事讲得不过是“友情无价”的道理:一只孤独的大猩猩,一个孤独的小女孩,通过“出租友情”的媒介成为了好朋友。可惜,当大猩猩终于明白了友情不是能够用金钱衡量的道理时,却永远地失去了用真诚经营友情的机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使它的友情从有偿变成免费,也无人问津了。

实际上,大猩猩也好,小女孩也好,不就是游走在人世间的你我吗?每个人都在为了得到友情寻寻觅觅,却总是有人因为错误地定位了友情,而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真挚的朋友。常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真正的友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找到一个知心的朋友就好比找到了另一个自己,那种友情是精神上的享受,任何带有价格的东西都无法与之比较。

结婚半年后,建仁约明宇出来聊天。建仁依然不改他“见朋友必先吐糟”的毛病,“我准备明年要孩子呢,林静倒好,先买回来两只金毛。平时看着金毛挺好玩的,养起来才发现——比养两个孩子都费事。又是体检,又是办户口,每天要喂养、清洁,还要给它做皮毛护理。皮毛护理?我自己头发都没有定期护理呢!一生气,我就去办了张理发店的金卡,又办了张健身房的健身卡,我还不信了,这狗的生活质量还能比我高?”建仁喝一大口水,继续说:“要不怎么说冲动是魔鬼呢,这一下子,几千块大洋没了,这个月就算是陪狗玩了,你说我容易吗?”

明宇见他一脸苦涩,忙问他:“怎么样,要不要支援?我现在是孤家寡人,开销没有那么大。”建仁笑笑说:“看看我这个活生生的例子,你可别闲着没事儿就结婚玩儿,这个东西一点都不好玩儿!”两人闲聊了一阵,明宇突然提起多年前建仁对他的慷慨相助。多年来,明宇身边一起喝酒、抽烟、K歌的朋友数不胜数,却再也没有遇到第二个建仁。

明宇在大学期间,曾经在一个学期里兼职两份工作,每天忙得昏天黑地,可是每到月底的时候,难免还是钱包瘪瘪的,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一天,明宇和建仁在食堂匆匆见一面,就奔向另一份兼职的地点,晚上回宿舍的时候,却发现钱包里多了两百块钱。

两百块,是他其中一份兼职一个月的收入。明宇知道是建仁放进去的,因为只有建仁知道他的钱包放在哪里,也只有建仁知道他正缺钱。因为这个,明宇永远记住了这个朋友。尽管他过了好多年才有勇气和建仁提起这件事,尽管他知道,不该用金钱去衡量一份感情,但是在某个时候,金钱往往成为衡量感情的试金石。

明宇刚刚着手筹备公司的时候,时不时地就会遇到资金周转不灵的局面。在他自认为最好的朋友里,明宇挑选了十个人作为求助对象,并且同时发了短信给这十个人,短信的内容便是借钱。在行动之初,明宇并没有想要证明什么,然而,出人意料的结果却成了最好的证明。

按照明宇的设想,这十位朋友都有能力负担他需要的数额,即使临时周转不开,至少也会有八个人会回电话给他。事实上,只有两个人打电话给明宇,并且表示“如果不够,尽管开口”,其他人则以各种理由敷衍了事。这时候,心凉半截的明宇才发现,原来他真正需要的不是多大数额的一笔钱,而是朋友的一份心。

为了这件事,建仁曾经讽刺明宇说:“关键是人品,你那些朋友主要是人品不行!”明宇反驳他说:“好啊,那你挑十个朋友,跟他们借钱,测测你朋友的人品。”建仁连连推脱道:“算了,算了,这个真的不能随便试,万一测试出友情的假面,岂不是内伤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