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欧洲大陆的制衡关系
1748年8月30日(旧辑)
我很高兴地知道你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在阅读梅布莱牧师写的《欧洲公法》。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清晰地叙述了欧洲事务的演绎,一直从明斯特条约至今。务必要细心阅读,并对照地图。第三卷能使你对明斯特条约获得正确概念,向你介绍交战双方与协约方的某些观点。奥地利王室在订立明斯特条约之前,企图通过战争获取帝国中的绝对势力,并撤销各个相对独立邦的权力。法国的意图是削弱、瓦解奥地利王室,使它无法同波旁王室抗衡。瑞典则想在日耳曼大陆上占有领土,解决他们贫穷荒芜的国家日常供应的问题,还可在奥地利王室同联邦之间起到制衡作用。布兰登堡王室想在冲突中逐步向外蚕食,扩张边界,最终做成一笔好交易,使九个或十个主教管辖区变为非教会所有。于是我们可以追溯自从明斯特条约以来,奥地利王室的衰败,波旁王室的崛起,与布兰登堡的扩张。
你对法国自明斯特和约以来的所作所为的评价,是非常恰当的。我发现,你不仅读书,而且用心思考。应继续运用此种读书方法,不要完全信服作者的权威,要用自己的头脑来考虑,要考虑历史事实是否还有另外的可能,考虑结论是否恰当。要参照不同作者对同一史实的不同观点。历史学家指出某个历史事件的经过与原因,你应思索所涉及的各方人物及利害关系,看是否符合历史学家之所述。你是否能找出其他更为可能的原因,在进行此种考量之时,切勿轻视某些历史上的大人物在事件背后的细小的动机。因为,人性是各种各样的,是前后不能始终如一的。感情是多变的,意图是波动不定的,身体的偶然情况也会影响到思绪,今天的我不同于昨天的我,也许也不同于明天的我,人的性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最优秀的人有时会做坏事、渺小的事;最坏的人有时会做好事、伟大的事。
回到法国历史上来吧,你显然已经进一步注意到法国在对外谈判上颇有它的长处。法国有它的“独特性”。将近两千万国民,年收入在一千三百万英镑以上,全部由王室控制。欧洲其他大国无可与之匹敌。因此,其他大国必须联合起来,同法国抗衡。这个联盟虽然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但从来不能亲如一家,团结成一个王国,目的一致,步伐一致。加入联盟的国家常常在共同目标之外各有各的利益要求而牺牲共同的利益,为此,直接或间接地分道扬镳。1706年签订的土伦条约全然失效。原因是奥地利王室企图攫取那不勒斯,维也纳宫廷不顾其他盟国的反对,向那不勒斯派出一万两千名军人。最近的一次战争中,同样的原因造成同样的结果。匈牙利的女王不想别的,一心想收复西里西亚以及在意大利所丧失的地盘,因此,尽管她允诺派兵去佛兰德斯,实际上派去的还不足半数。撒丁王国国王的真正目的在取得萨沃纳,迟迟不发兵进攻普罗旺斯。因此,对普罗旺斯的联合远征可耻地失败了;否则的话,会大大削弱法国的势力。可以做出这样的假设:如果四个或五个国家结成联盟,这些国家的实力相加起来与敌对的某一国家相等,甚或略有超出,那么,有利的一方仍在单个国家而不在联盟国家。查理五世的实力显然超过弗朗西斯一世,然而,从总体上看,仍敌不过弗朗西斯一世。因为查理五世的领土尽管很大,却是分割开的,相互隔得很远,各邦的体制不同,彼此纷争不休;而法国则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这一明显的事例使我想到1725年法国同英国在汉诺威签订的条约(后来德国也加入)的荒唐。这项条约建立在一个共同谅解(无论真的或假的)的基础上,即维也纳条约中安排唐·卡洛斯同年纪最长的女大公、如今的匈牙利女王缔结婚姻,那些绝顶聪明的政客们认为,联姻将使查理五世恢复在欧洲的过大的势力。我相信、也衷心希望那种情况出现,那样的话,欧洲大陆就会有一个强国来制衡法国。而现实情况是,几个海上强国把制衡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假设奥地利势力大大超过法国,若把几个海上强国的力量投在天平的法国一边,至少将使天平持平。在这种情况下,站在法国一边的几个海上强国不必费多大力量就足以超过四分五裂、沦为乞丐的奥地利王室。
这是一个长期以来研究欧洲历史的政治课题。我知道你对政治问题感兴趣,对此我很高兴,因为这同你的前途有关。
名言佳句英汉对照
Go on, then, in the way of reading that you are in; take nothing for granted, upon the bare authority of the author; but weigh and consider, in your own min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facts and the justness of the reflections. Consult different authors upon the same facts.
应继续运用此种读书方法,不要完全信服作者的权威,要用自己的头脑来考量,要考虑历史事实是否还有另外的可能,考虑结论是否恰当。要参照不同作者对同一史实的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