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乱帖——王羲之欹侧书法代表作
书法赏析
《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草书,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纵28.7厘米,横63厘米,现藏于日本皇宫。《丧乱帖》共8行,和《二谢帖》5行、《得示帖》4行摹写于一纸。此帖早在唐代就已传入日本,有人认为是鉴真和尚东渡时带过去的,上有梁徐僧权、姚怀珍签押和日本恒武天王延历年号三郎。
该帖原文为: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丧乱帖
大意是说:时局动乱不堪,先祖的坟墓再次受到破坏,追忆之情非常厉害,痛彻心肝,此种悲痛如何是好!虽墓地已被修复,但没有机会前往凭吊先人,悲哀之情越来越深,如何是好!现在我面对信纸泣不成声,都不知怎么说话了。
关于王羲之先墓两次遭“荼毒”的事件,韩玉涛在《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中认为,右军的“先墓”是指王羲之祖墓,即从西汉王吉以下到两晋王览以上的墓地。先墓位于临沂都乡南仁里,第一次“离荼毒”是在“五胡乱华”之际,即晋室渡江前后,不过当时王羲之尚未成年。“再离荼毒”是在永和十二年,也即公元356年,燕太原王慕容恪与段龛于广固之战的时候。
因《丧乱帖》为抒发王羲之悲痛之情的作品,因此挥洒淋漓,流贯不羁,和《兰亭序》的流畅与浑然一体不同。在《丧乱帖》中,王羲之的字迹十分潦草,时有滞顿的痕迹,由此可以看到王羲之书写这幅作品时的悲愤与郁闷之情,同时也让人意识到书法的确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整体而言,《丧乱帖》的面貌和《频有哀祸帖》相近,但转折更为圆活流纵,墨色枯燥相间而出,至纸末行笔更为快疾。
《丧乱帖》是王羲之的著名法帖之一,同时也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其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堪称王羲之欹侧之风的代表性作品,历来被书法学习者看重。
关于该帖的章法,邱振中在《章法的构成》中曾分析称:“《丧乱帖》章法极为丰富:摆动幅度较大的折线轴线、奇异连接的重新出现、行轴线之间的微妙配合……这一切,使它们的轴线图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动人变化”。
可以说,在《丧乱帖》等帖中,今草的草法、草势已被王羲之引入到行书的书写之中,不仅行书中杂糅今草体,而且出现了王氏今草书中笔势贯通的“字群结构”。而王献之创制兼行带草、流变简易的行草体势,可能就受到了王羲之《丧乱帖》等帖行书态势的启发。
趣味链接何为丧乱
丧乱即死亡祸乱,后多用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例如,《诗·大雅·云汉》曾有“天降丧乱,饥馑荐臻”之句,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涉务》中也曾写道:“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