铩羽而归,大不了从头再来
在北京已经待了一段时间的马云,《人民日报》这块坚硬的砖都敲下来了,我们可能会觉得,从此以后,马云在北京宣传他的互联网的道路会顺风顺水,没有阻碍,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到北京之后不久,马云遇到了一位以前萍水相逢的老乡樊馨蔓。樊馨蔓比马云小两岁,也是出生在杭州,一直以来工作和生活可以称得上是顺风顺水,大学毕业之后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工作的地点也可以随她选择是留在北京还是回到家乡杭州。最终樊馨蔓选择了留在更有文化底蕴的首都北京。
樊馨蔓的工作是在中央台的《东方时空》担任主持人,之前她是这档栏目的编剧。《东方时空》在中国的影响力很大,口碑一直不错,如果能够在这种节目上宣传自己和中国黄页,那是马云求之不得的。
马云的这位老乡是个非常仗义的人,也很热心。后来马云能够认识著名导演张纪中,也是经过她的介绍,当时,樊馨蔓已经成为了张纪中的妻子。有段时间张纪中要拍新版的《笑傲江湖》,一向只在生意场上混的马云,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迷恋武侠小说的缘故,这时候却突然想要过一回戏瘾,他想要在里面扮演风清扬一角。最后因为马云的演技没有达到要求,错过了这个角色。不过,马云和张纪中却也因此结缘,这么多年来,马云和张纪中夫妇之间一直维持着很好的朋友关系。
时间回到1995年,马云第一次见到樊馨蔓就向她介绍了自己的互联网的远大梦想,虽然,樊馨蔓并没有真的听懂马云的侃侃而谈,不过这个善良的女孩还是被这位老乡的热情打动了,她想要帮马云一个忙。
回到台里以后,她牵线帮马云在《东方时空》栏目组制作了一期日后成为众多马云的粉丝心中的经典节目《书生马云》,这期节目开场的一段镜头:马云初次北京之行,在首都的街头到处推销吃闭门羹的画面,被很多其他栏目奉为经典拿来反复播放。
当时一个叫楼文胜的人在家里的电视上看到了这期节目,他是比马云低两级的大学校友,那时的他在北京搞期货生意,看到这部片子之后,他就跑到杭州的海博公司去应聘了。当时,马云和何一兵都去北京拉媒体宣传了,面试他的人是孙彤宇,两人谈了几分钟之后,第二天楼文胜就去上班了。而楼文胜也成为日后创立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之一。几年后,他跟随马云一路北上南下,为阿里巴巴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次的北京之行,除了前面提到的目的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中国黄页上的内容更丰富多彩,成为中国的雅虎。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像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各大门户网站的主页一样,上面有新闻、文化、体育、娱乐等各行各业的信息。可是当时能提供这些信息资源的,是这个行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为此,马云想要说服这些部门的领导,让他们开放信息资源,和中国黄页合作。
在当时的情况下,马云在北京虽然认识了一些朋友,可真正能依靠的也只有孙燕君和钱峰。孙燕君四处托人找关系,帮马云牵线搭桥。虽然心有余,可是孙燕君也只是在媒体界有点影响力,和京城那些部委级的领导们要拉上关系也是很难的,实在是力不足。
虽然没有关系,可是马云也不打算放弃。他先是来到了国家信息中心,接待他的负责人还算客气,没有直接拒绝马云。可是,他的意思还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我们是堂堂的国家部门,怎么会和一个小小的个体户合作呢?
一次拒绝之后,马云还是不打算放弃,他又去到了《经济日报》、文化部、国家体委等单位,得到的答案都是拒绝。马云甚至提出愿意把自己抢先注册的“中国文化”、“中国体育”的域名免费送给文化部和体委两大部委单位,只要他们能提供内容支持,得到的依然是无情的回绝。
一次次的乘兴而去,又一次次的败兴而归,无数次的失落,马云也没有办法了。在杭州还算小有名气的马云,在北京简直就像是一个街头的无业游民,厌倦东奔西跑生活的马云回到了杭州。
回到杭州之前,马云说了这么一句话:“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肯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这次的北京之行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可是倔强的马云也绝不会低头认输,他心里想着:大不了一切重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