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视阈下中国海外投资法律保护理论研究:以“一带一路”为契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从地缘政治到地缘经济的转换

通过传统地缘政治概念的演进历程,借此证明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新地缘政治观,其外延与地缘经济学似乎不谋而合。

一、地缘政治的演绎

在历史的维度中探寻地缘政治学理论的发端,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的“海权论”和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的“陆权论”,以及意大利军事家杜黑的“空权论”既彼此牵连,又相互独立,呈鼎足之势。或许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的观点比较经典:“地缘政治(Geopolitics)是指那些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情况的地理因素的相互结合,强调地理对政治的影响。”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M].刘晓明,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8.观察和评估依据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政治影响,传统的地缘政治需要国家完成三方面的使命:战略要地的绝对安全、维持缓冲区的控制和保护海陆空边界不受外敌入侵。其实质涵射的是国家空间安全观。自冷战结束以来,不断有人指责此种狭义的安全观早已过时,来自中国学者的观点更是恶评如潮。葛汉文.反思与重塑:批判视角下的地缘政治理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6).吴江.地缘政治批判:一种生存哲学的视角[J].新东方,2011(2).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地缘政治学所定义的空间日益缩小,直至世界浓缩成一个“地球村”。曾经难以克服的距离和天然屏障失去了原有的保护,而跨国经济交往、文化意识渗透和网络攻击等行为成为新的危及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国际社会依旧波谲云诡,地缘政治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其调整对象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政治学,越来越触及国际经济的敏感地带,在空间效力方面亦突破了区域性的地理环境封锁,从基于军事导向转为基于国家经济战略导向。诚如某些学者所言:“内涵上,地缘政治学已经不再仅仅把军事、安全等问题作为研究议题,而是把经济、文化等问题纳入研究议程,分别形成了地缘经济理论和地缘文化理论。外延上,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家及其周边,而是延伸到国家所在的整个地区乃至全球。”胡宝琴.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J].商情,2011(18):112.

二、地缘经济的应运而生

美国国防部高级顾问、华盛顿战略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地缘经济学项目主任爱德华·卢特沃克被誉为地缘经济学理论的创始人。根据卢特沃克的观点,自冷战结束后,世界迈入了地缘经济(Geoeconomics)时代,国际关系从地缘政治学转向地缘经济学发展。这一时代的显著特征在于:各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明显缩小,曾以地缘政治视角下判定的敌人,在地缘经济时代可能携手成为贸易伙伴;全球的最大威胁已从核战争危险转向经济危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Edward N.Luttwak.From Geopolities to Geoeeonomics:Logic of Conflict, Grammar of Commerce. The Nation-al Interest. Vol.20(1990), p17- 23. Murphy, Craig N. & Douglas R. Nels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 Tale of Two Heterodox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3 - 3, (2001)p393-412.具体而言,威风一时的苏美两大军事阵营对抗由三大经济集团的竞争取而代之,其中日本主导环太平洋经济区,美国领衔西半球经济区,德国则是欧洲经济区的核心。如上所述,地缘经济的实质反映了国家的经济主权的生态安全观。与地缘政治相比,地缘经济这一术语脱胎于地缘政治,但其外延更加广泛。主体不仅有国家,跨国公司亦加入其中。尽管如此,地缘经济学尚难构成独立学科,仍属于广义的地缘政治学的范畴。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亦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既然地缘经济要求国家运用公共权力推行战略经济政策,在世界经济博弈中取得优势,显然经济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