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科学理论(4)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继续强调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和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条战线上,干部数量都严重不足。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失败后,保存下来的干部共计仅约2万人,对此毛泽东感到极为忧虑,称之为“干部的恐慌”。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对干部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使党仅仅依靠正规化途径培养干部已经难以适应。在此背景下,党把在职干部教育提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干部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194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目前条件下,干部教育工作在全部教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一切工作,包括国民教育工作在内,都须经过干部去做。”【51】1943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一次强调:“干部教育与国民教育,干部教育是第一。”【52】“干部教育第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一次飞跃。它对党的整个教育体制、结构以及干部教育的改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干部教育第一”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干部教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三、干部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指导干部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它始终贯穿于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中。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要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53】1936年10月11—12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讨论红军政治工作问题时的发言指出:“红军的政治工作在克服长征中的疲劳现象,提高政治情绪上有成绩。应特别注意干部教育,在这方面过去有成绩,也有很多经验,主要是: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际并重;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育课少而精。”【54】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55】这段话充分体现并强调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要同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相结合的重要性。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指出:“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56】这为党的干部教育明确了指导思想,确立了工作方向,它是在总结党的干部教育实践的历史经验、吸收国民教育的合理成分,并根据干部教育自身特点提出来的,是党的干部教育的总方针。

毛泽东干部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实际上强调了干部教育的两个要求: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干部教育的指导思想。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中,坚决纠正过去不注重领会其实质而注重领会其形式,不注重应用而注重死读的方向。广大干部不能静止地、孤立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而是要“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57】。1942年2月,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58】二是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作为干部教育的工作方向。干部教育不管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必须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毛泽东提出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如果只是口头上讲联系,行动上又不实行联系,那么,讲一百年也还是无益的”【59】。关于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总结出三种基本方法:一是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三是实现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切实把理论联系实际贯穿于整个干部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干部教育同全党的工作大局紧密相连,成为提高广大干部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法宝。

四、要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革命干部

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不断深化对干部教育任务和目的的认识,逐渐总结并提出党的干部教育目标,就是要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革命干部。

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谈到:“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60】毛泽东在这里第一次明确了党的干部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才兼备的、肯为革命无私奉献的干部。毛泽东还具体地分析了“德”的内涵,“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61】。1937年10月,毛泽东在为陕北公学成立和开学纪念题词时,再次提出了干部“德”的标准:“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襟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62】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阐述了干部“才德兼备”的四条标准:一是忠诚于党的事业,能够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二是献身于革命工作,能够不谋私利;三是扎根于群众之中,能够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四是胜任于各项任务,能够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才德兼备”这一目标及其基本标准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干部教育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6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干部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实际对之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无产阶级政党需要知识和人才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既坚持了干部要有“才”,同时又强调了干部还要具备“德”。二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重视干部教育的思想,特别是斯大林提出的“干部决定一切”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在革命的所有工作中“干部教育第一”的思想,并结合抗日战争时期的实际强调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教育第一”的重要思想。三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重视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要大量吸收和改造知识分子以充实党的干部队伍。

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灵魂,它既反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干部教育理论的共同规律,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是指导革命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通过教育使党的干部队伍保持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