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完美语言:FBI告诉你怎样拥有完美的口才(2)
3 少说与不说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话语技巧
交流是生活的常态,而每个人也都有表达和倾诉的欲望,有被认同的渴望。但是并不是有表达和倾诉的欲望,就一定能被认同,或者就一定能引起别人的关注。相反,把握不好交流的分寸,欠缺交流的技巧,一个人说得越多,就越会让人对他敬而远之。
有人认为,说话妙语连珠就是善于交谈。事实上,并非如此。FBI心理分析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话说得太多,他思考的时间就会减少。如果他的话语太多,而且讲话的语速又特别快,就会使对方没有时间来接受。也就是说,尽管他费了很多口舌和力气,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所以,FBI心理分析专家认为,话不需要说得太多,只要能以巧妙的方式攻入对方的内心就可以了。
的确,交流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然。在与人交流时,不是一定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倾诉自己的苦水,更不是跟什么人都要喋喋不休地谈论关于自己的一切。交流是检视一个人思想是否成熟的过程,一个具有成熟思想的人,懂得在与他人交流时,照顾对方的感受和反应,清楚自己是以怎样的身份在与对方交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要尽量少说。所以,往往思想成熟的人,也是最懂得交流的人。那么在交流中,为了能更多地与对方获得互动的机会,应注意什么呢?
(1)少说“我的”。说话是一门艺术,交流需要技巧,所以有的人说出来的话,就能吸引住他人,让人产生好感,有的人则不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差别,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因,就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总是在说“我”而很少提到“你”。
其实,大家如果稍微用心的话就应该明白,人们对自己的事情更感兴趣,而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则很少愿意去关注。所以,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你表现出最大兴趣的事情,通常很难引起对方的兴趣,甚至对方根本没有耐性听下去。所以,在交流时,要随时留意对方的态度和反应,如果对方的反应并不热切,或者毫无反应,这时你最好不要继续讲下去了。
可是人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在交谈时,总是只顾着讲自己的事情,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完全没有把对方的感受和反应放在心上。这样的交谈太过一边倒,所以很难引起双方更进一步的互动。其实,人们完全可以换一种交流方式,既然每个人更喜欢谈论自己的事情,也就更容易暴露自己的更多信息,所以,不妨引导对方多说,这一方面满足了他的讲述欲望,一方面给了你更多了解他的机会,而你的倾听和互动也必然会让他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所以,在交流中少用“我的”,多用“我们的”,这样能够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和你说的话。而相较于“我的”而言,“我们的”只是多了一个字,但结果却完全不同,而这对你不但没有任何损失,还轻易地就博得了对方的好感。那些高明的演讲家,在演讲时,面对大众,很少说“我的”,而经常用“我们的”,比如“我们这样做没有错”“让我们的世界……”等表达方式,这样的话语无疑会让听众感到亲切,从而拉近二者的距离,使听众更能受到他的话语感染。
(2)注意互动。交流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不能总是一个人唱主角,哪怕对方是主讲方,你也要时不时地插一句话。由于每个人出生成长的环境不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不同,在交流时,很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听不懂或没有弄明白的事情,这时,不妨问一句:“对不起,您刚才说的那句话我不太明白,您能再说一遍吗?”这样会让对方知道你一直在认真听他讲话,而你谦虚的态度也会让他觉得你很真诚。
(3)切忌不懂装懂。在与他人交流时,切忌表现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这会大大挫伤对方的自尊,引起他的反感,从而对你产生强烈的防范之心,让你变得很被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总是不懂装懂,不管在什么人面前都夸夸其谈,这样的人必然会被贻笑大方,更不用说赢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了。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要多听别人说,自己少说或者干脆不说。说话太随便,会让人觉得你不够严谨,不够可靠,更不要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去交谈。有些事情不懂就是不懂,能够坦然承认不懂,比没有根据地乱说更容易被人接受。没有人懂得所有的事情,坦然承认自己不懂,会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人们不会对谦虚和坦诚之人产生厌烦之心。
美国加州大学一位教授在讲课时,提起他做的一项实验的结果,这时,一位学生举手发言,对这项实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他问教授这个实验如果换一个方法来做,会取得怎样的结果。学生们全都看着这位教授,看他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对此,教授只简短地说了一句:“这个实验我没做过,不知道。”教授的话让在座的学生们露出了赞许的目光。心理学研究发现,总喜欢说“我知道”的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而这些人也的确不善于与人交往。
(4)切忌好为人师。很多人总是喜欢指出人家这做得不合适,那做得不够好,好像他比谁都在行的样子。这种总是对他人指指点点的说话方式,通常是以炫耀自己、提高自己的地位为目的的,这种人看起来自负,实则很自卑,他只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其实,这样说话是很不招人喜欢的。所以,不要在交流中告诉他人该如何如何,表现出好为人师的样子,谦虚的人才更值得他人的喜欢和敬佩。
FBI破获了诸多大案、要案,他们从犯罪嫌疑人那里了解到了各种类型的人,这些了解主要是从犯罪嫌疑人的说话方式及其言辞中获得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怎样与他人说话,就表现了他的思想成熟程度,和他可能会做出什么事。
4 委婉含蓄的话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想要与他人维持良好的关系,在说话时一定要懂得一些技巧。比如当别人对你有所求,而你不想接受这样的请求时,就需要用合适的说辞拒绝他,拒绝他人时太过直白,也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
当然,拒绝他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很多人为此而苦恼,担心自己的拒绝会令他人心灰意冷。
另外,拒绝他人往往会被对方误会、埋怨、甚至怨恨,从而使一段情谊无法继续维持。因此,人们经常会为此不得不勉强答应他人的请求,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应该有勇气去拒绝,只是在拒绝他人时要委婉一些。因为拒绝的意思就是不接受,是对他人意愿或行为的间接性否定,所以拒绝时一定要注意言辞的运用,这样即便是拒绝了对方,也不会伤害到他的自尊。所以,在拒绝他人时,人们往往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婉言拒绝。用一种比较温和的语言,婉转地表达拒绝之意。这种拒绝的方式,相较于直接拒绝,更容易被对方接受。因为它更大程度地顾全了被拒绝者的尊严。运用委婉地拒绝他人的办法时,需要清楚对方的特性和目的,对其心理进行试探,继而展开心理攻势,或者让他高兴,或者反激他自负等,使他否定自我,放弃自己的请求。
(2)沉默拒绝。如果问题很难面对,可以先以沉默对之。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心理震慑力,它所表明的意思就是无可奉告,所以这样拒绝也会让对方不得不止步。其实,沉默拒绝也是一种委婉的拒绝方式。
(3)回避拒绝。这种方式就是不表态,既不说“不”,也不说“可以”。把它放置在一边,去讨论别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提出的某一问题很难面对或回答时,可以换另一个话题去应对,这样也能起到拒绝的作用。
林肯曾被一个秃头来访者纠缠很久,浪费了他很多宝贵时间,为了摆脱此人的不断打扰和纠缠,林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当那个人再次来访时,还没等他说几句话,林肯就拿出一瓶生发水送给对方:“大家都说这种药水能帮助人长出头发,现在我把它送给您,您赶紧回去试用,过几个月再来我这里,让我看看效果怎么样。”那个人虽然有些尴尬,但林肯诚心诚意地送他药水,他又不好怎样,于是拿着药水离开了。林肯做得实在高明,这种拒绝方式,不仅马上让对方离开,至少几个月都不好意思再来打扰他。
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出于某种原因不好太过直白地把话说清楚,而如何能将不好直白说出的意思,委婉含蓄地讲出来,让对方领悟,正是一门技巧。“含蓄”,顾名思义是不将自己的本意直接道明,而是用委婉的话语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从中领悟。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体现出说话之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同时,也表明对听者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信任。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虽然并不适合所有场合,但有些场合运用这种说话方式,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比如向他人提出建议和批评时,最好采用含蓄的语言,否则他人会很难接受,认为自己的自尊被伤害了。对此,FBI深有体会,在他们看来,如果一味地不留情面地批评他人,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因此,在提出批评和建议时,需要考虑对方的承受度,为了不引起他的抵触情绪,需要把话说得委婉和含蓄一些,因为尖锐的话语有时确实让人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