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培养孩子各种能力(2)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心理学家把对某一事物有选择地集中的现象称为“注意”,而这种对某一事物有选择地集中的能力则称为“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如同一把钥匙,使孩子们能够打开认识周围世界的锁。孩子们有了注意力,可以将精力一直投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从而学到许多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但是,如果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比较混乱,那么许多对他有用的知识就无法被他大脑吸收了。
根据史料记载,尽管那些天才们各自具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各具特点。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都有超常的注意力。
以鼎鼎有名的科学家牛顿为例。一天,牛顿的朋友来拜访他,和他一起吃饭。当饭菜已经摆放在餐桌上时,牛顿还没有从书房中出来,因为这位朋友很了解牛顿,就自己先吃起饭来。他吃光了烤鸡,将骨头又放回盘子中,想和牛顿开个玩笑,就盖好盖子离开了。过了几个小时,牛顿感到饿了,便从书房走出来找吃的。掀开盘子一看,里面都是骨头,牛顿自言自语地说:“还以为自己没吃饭呢,原来吃过了,又搞错了。”于是,他转身又回书房工作去了。从牛顿的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他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工作上,而忽视了其他的事情。
再举物理学家伏特的一个例子。一次,伏特的妻子生病了,高烧不退。在那时有一种治疗高烧的方法很流行,就是用带皮的青蛙煮汤给病人喝。伏特于是捉来青蛙将其挂在窗外,他发现这只挂在窗外的死青蛙的腮还在不停地收缩着。伏特于是进行推论,认为一定有什么外力作用于青蛙身上。伏特超常的注意力使他能够发现死了的肌肉仍然在收缩。伏特为了解决疑问,在寻找这种外力到底是什么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实验,终于从磁场中得到了电。
我们知道无论老师具有多么高超的教学能力,都很难培养孩子们具有天才人物本身具有的这种超常的注意力。有关人士认为孩子本身就有一种天生的力量聚积在内心世界,这种力量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假如这种想法是正确的话,我们就要思考,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孩子内心的这种力量唤醒去打开注意力的大门呢?逻辑上来看,只有父母为孩子提供能够适应其心理需求的环境和物质基础,并且要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天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才能唤醒这种力量。
一段时间以来,有一种说法得到了教育学家的认可:三四岁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这是共有的特征。意思是说,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均会出现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比较好动,看看这看看那,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一处的特点。教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我们大人都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变化得很快,我们给他们上第一节课时就已经能够发现这一点,他们将课堂弄得乱七八糟。孩子注意力的易变性以及其注意力处于被动状态,都将导致孩子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件物品上来,这就导致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很困难。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将孩子由很难集中注意力转变成开始集中注意力在一件物体上时,孩子的判断力、性格和意志就会随之形成,因此,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和老师都要积极地为孩子的转变过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根据上述观点来看,父母如果不去管教孩子的毛病是不对的,如果不能控制孩子注意力的不断变化,那么孩子以后也无法做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经过试验表明,父母或老师不能人为地让孩子始终注意力集中,因为只有当出现某个固定的、能够引起注意的、让他产生兴趣的事物时,孩子才会集中注意力。在给孩子喂奶时,我们发现孩子这时注意力十分集中,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情,婴儿都会集中精力吮吸奶头直到吃饱为止。虽然孩子在吃奶过程中,并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但是吃奶这件事情本身就对婴儿有吸引力,吃奶产生的刺激能够将婴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经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个才三岁的孩子可以在一天内不受外界干扰地不断重复一个动作。即使身边有人在跳舞,有人在画画,有人在聊天……这些都不能够影响到他,他仍然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做的事情上。
在对孩子注意力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干涉孩子的行为,让他们自由发挥是能够让孩子一直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最主要条件。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教育者就已经这样做了。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让孩子自由活动的前提下,也要提供一些能够吸引他们的东西。首先从他们最感兴趣或者最需要的事情入手来培养孩子注意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当孩子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并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来完成这件事时,他就会得到快乐的体验。相反,如果孩子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孩子只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孩子的眼、耳等器官会因此受到伤害。
但有一些教育者反对上述观点,他们认为无论孩子喜不喜欢,孩子们都必须具有注意力这种品质,必须适应生活的需要,必须全部接受。这种观点让我想起了一个学生来。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不喜欢妈妈做的菜,所以吃午饭时他就没有吃。父亲就强迫孩子吃这道菜,孩子还是不吃,这样孩子被惩罚一天不能吃饭。菜也凉了,孩子已经十分饥饿了,没办法,孩子只能向父亲认输。这时,父亲洋洋得意地说:“看,我的儿子什么都可以吃的,是个好孩子!”我们想象一下,在教育家和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如何培养出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呢?在这种环境下,儿童的许多愿望被拒绝而造成内心压抑,他将自己的需求的满足看成是自己最为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因此,长大后就会出现毫无节制的行为。
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孩子的身体,在此过程中,也要将孩子的身体养好。当孩子身体做好准备时,当他受到外界刺激,孩子就通过其内部程序开始启动大脑神经中枢。这就如同开启一扇大门时既需要敲门这一外部的力量,也需要开门的内部力量。如果没有内部力量,外部的刺激如何巨大都是不起作用的。这也如同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时,无论外面乐队的演奏多么吵闹,他也能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测验:一个“0”图形分别让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来看,测试的结果是大多数中学生和一部分小学生说这是数字“零”或英文字母“O”,另一部分小学生的答案是“面包圈”“眼镜片”;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答案是“眼泪”“肚脐眼”“围棋”“表”等等,这样的回答是我们成人、中学生、小学生都难以想到的,幼儿的想象力是我们不得不惊叹的。
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测试结果,我们不禁提出这样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想象力会逐渐减少吗?为什么年龄越大,想象力就越匮乏呢?这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必然结果还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后果呢?
年龄与学识不是扼杀我们想象力的真正杀手,历史上的伟人、奇才不都是拥有渊博的知识,也同样拥有着惊人的想象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仍然持有对知识的质疑态度,他们坚信已有的知识还不是全部,还有更为广泛的空间去探索。想象力要在知识的帮助下才会更加有力量、有方向。
可是,对于我们现代的孩子来说,成人使他们过度地相信现有的知识,他们可能被所谓的“知识”捆绑住了应有的想象力。成人的逼迫行为,忽视了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原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是被扼杀了,这就是我们说的“用进废退”,想象力就是在“不用中退化”的。
在当今社会,如果家长能够相信“孩子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那么,请家长细心留意孩子的想象力,在孩子想象的瞬间去做出积极的引导。
一、支持孩子“奇思妙想”
孩子们的头脑里缺少那些固定的答案或思维模式,也没有成人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渊博的知识,但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宽容、放松、自由与多样的环境是孩子想象力成长的优良土壤,因此,当孩子在思考一个已经认为不应该纳入思考范围的问题时,请不要打断孩子的“奇思妙想”。
例如:
五岁的小女儿正坐在小凳子上看妈妈做饭,她忽然问妈妈这样一个问题:“星星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并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说:“宝宝想想看。”
女儿全神贯注地看着妈妈揉面、揪面团,擀面饼,包包子等一系列动作,看了好久后,女儿突然说:“我知道星星是从哪里来的了,星星是用做月亮剩下的东西做成的。”
这样的话让妈妈大吃一惊,然后妈妈非常激动地吻了女儿一下,妈妈高兴地说:“宝贝,你的想象真的很奇特。”
爸爸知道女儿的表现后也十分开心,抱着女儿为她讲起神话故事来……
可是,现实生活中,成人往往会打击孩子的“奇思妙想”。大多数家长面对孩子这样的提问,会回答:“星星本来就存在的,有什么好想的,快点背书吧!”“你只会想这些乱七八糟的没用的东西,老师讲的知识却什么也不知道。”“你自己去书上看看怎么写的吧!”这样,我们成人在无意识中将孩子带进了只需记忆的世界而忽视了鼓励其发挥想象,结果,这些孩子变成了和我们多数人同样的情况,只会照搬前人的知识和技术,没有了突破与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因此,家长们如果重视想象力,请一定要留意生活中孩子的种种表现,注意自己对他们的“奇思妙想”做出的反应。
二、给孩子留有想象的“空间”
现代家庭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被我们自认为学识渊博的成人包围着,只要他们有问题提出,我们就赶紧给出答案,一方面害怕耽误孩子求知的欲望,一方面又害怕被孩子嘲笑。这种情况下,孩子既然得到了正确的答案,那么就不会继续进行思考,更不会去进一步想象了。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幼儿园中班在上关于“云”的课,老师以让孩子认识云、了解云的形成作为教学目标。
上课过程中,老师拿出云朵的图案,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有的小朋友回答说:“波浪。”
老师摇摇头说:“再仔细看一看。”
又有小朋友说是“烟”。
老师继续鼓励说:“再仔细看一看,想一想,这到底是什么呢?”
最后有小朋友说:“是云。”
老师高兴地称赞道:“对了,是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云’。”
我们先不去讨论老师的教学能否达到他的目标,仅来看看老师这一段“启发式”的问答,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我们只能看到老师在追求着固定的答案。虽然老师尝试用启发与参与的方式进行教学,但事实上,孩子们是在他的控制中学习的。前面的两个回答,老师用“再看一看”等语言间接地否定了孩子做出的“波浪”或者“烟”的回答。由于幼小的孩子对别人的称赞与评价具有依赖性,因此,他们久而久之就会迎合老师的需要去做出回答了,或者孩子不知道老师想要的答案,干脆放弃回答,不去思考,不去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