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序

“自私”的意思当然就是自、私。

人到中年生了重病。然后我变成了一个自私的人,当然以前也自私,不那么理直气壮而已。我有个多年老友,相识的时候他刚生完病,后来十分意想不到地,我们竟然成了同病兄。我还没有生病的时候,有一次大家聊天,他说:“我现在很自私。”

他没有解释。可能是觉得反正别人也听不懂,何必白费口舌。

前几天见面,我提起这个事,说现在懂了那句话,岂止懂,简直懂得很。大家都笑。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同,生病后的痛苦很少一部分直接来自“可能活不长了”这个事。这当然也痛苦,但是和别的痛苦一比,就算不了什么事。什么叫作“长”呢?四十多年了呀,风把毛茸茸的灰尘透过窗户吹到地板上来,一层又一层。四十层。经历过的大小事太多了,忘掉了那么多,剩下的也还可以温习个没完。又因为神经敏感,时间所给我的大概又要数倍于人。没有信仰的人要是铆足了劲儿想“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最后只能归之于“体验”。我不缺体验。只不过体验越极致,过后所奔涌而来的“无”也更加绵密,塞满每一个缝隙,又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像无处可躲的雾霾。而且,没有人能够留住极致的体验,就像人留不住时间,留不住穿过手的风和空气。也没有办法在经历过极致的体验之后,不堕入到那“无”的黑洞里去。所以有的懒惰的人,就愿意直接待在黑洞里,并不伸手索要,更不呼救。

这个道理前人说过太多,我记性不好,又没有什么耐心看书,所以就不去引那些“万法空相”之类的话了。

和“深度”比起来,长短只是个相对的概念而已。

而且,没生病的时候就常常想,对于个体而言,他是永远活着的,当他失去生命之后,他并不会再有失去的痛苦。有关“死”的痛苦大部分都是被预支、被想象的。能控制住自己不去预支和想象这个痛苦,就在很大程度上为这趟旅途止了损。

总之,“活不久”这个事并不能够特别打击我。我在一个能够带来快感的悬疑片中:有两个我,一个站在高高的地方,低头看着被束缚在几何状阴影中的另一个。

但“活不久”这个事间接带给我痛苦。比如,和父母在一起感到痛苦,是因为感知到他们的痛苦。和孩子在一起感到痛苦,是因为预感到他将来的痛苦。曾经在微博上看到一个人写幼年丧母之痛,因为猝不及防,抖了半天。

这个痛苦像胃里有一块大石头。消化它用了特别多的力气。现在想来,这些力气真是可惜了呢。用它做什么不好呢?浇浇花不行吗?擦擦地不行吗?消化一块自己放进自己心里的石头有什么意义呢?

慢慢地,我觉得丧失亲人的痛苦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了不得。第一,那个痛苦通常比想象中要小,一般都在接受范围之内,当然更因为不接受也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是个绝望的事,也是个让人安慰的事。因为“没有办法”啊。第二,大部分痛苦伴随着解脱,甚至附送审美的快感。痛苦是石头砸下来,快感是在纸上晕开的水墨。小津《东京物语》里,老伴儿黎明前去世了,儿女们围在母亲的尸体旁边,却发现父亲不见了。去找,发现父亲一个人站着在看朝阳。他如梦初醒地说:“日出真美啊。”转过身来往家走,又说,“今天还是会很热。”

有一段时间微信上流行一个视频,说的是已经去世的于娟,特别提到于娟去世后她家人的生活,平静自然,老人们继续生活着,孩子也在继续生活着,残缺在这个世界上如此普遍,并不稀奇。当然,那段视频在我看来,充满活人对死人的消费和想象。这种消费和想象以及随之而带来的心灵鸡汤十分可笑:“哎呀她死了”“真可怜”“太好了我还活着”“我要珍惜我的生命”。所有对别人、尤其是陌生人的死的想象都难免轻浮。我有段时间很喜欢一个法国女导演瓦尔达。年轻的时候她拍过一个片子,叫《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讲一个当红的女歌手,七点钟将要拿到医院的检查报告,生或者死的审判书。在傍晚五点到七点的这段时间她漫无目的地游荡在巴黎城。那个片子形式上非常美妙,内容上却相当“轻浮”。最后,这个女人拿到的是死亡审判书。然而她仿佛已经从这两个小时中得到了足够的滋养和力量,眼睛炯炯有神,充满希望地朝着前方走去。很多年后,瓦尔达自己的爱人要死了,她为他的死拍了一个纪录片,叫作《南特的雅克德米》。她像拍一株植物那样细致地拍他的白发、皱纹、皮肤上的斑点,拍他慵懒地躺在海边,对录影机后的她微微一笑。生命力像潮汐一样退下去了,并且不再重新涌上来。感受到波涛的动荡,可是心中有平静的甜蜜。瓦尔达为她的爱人送行,带着人所能给出的尽其所有的抚慰,尽其所有的祝愿,尽其所有的理解和共情,甚至还有一点少女初恋的喜悦和温柔。这个时候的瓦尔达就不再令人感到“轻浮”了。

说着说着有点跑题。总之不知道哪一天,轰隆一声我把这个负担放下了,父母和孩子的痛苦不再压在我身上。每个人有自己的命运,我放开自己随他们去承担该承担的。一个死硬的唯物者忽然在一瞬间接受了唯心论,感觉世上也许只有一个生命体,其他所有的事物,不过是内心纷纷攘攘的幻象。这个放下,就像是脱臼的关节忽然被掰正,或者正常的关节忽然被扭断,巨疼之后,来不及去看是断裂还是复位。疼痛之后带来的是艰涩、广漠、仓惶的自由。反正,我就这样成了一个自私的人,无情无义,没心没肺,一病解千愁。

“自私”还有点向张爱玲的散文集子《流言》致敬的意思。流言是水上写的字,不持久,但又像谣言一样传得快。“自私”就是自己的私事。在三个小集子里,第一部分是家常生活,第二部分写于病中,第三部分回到童年,生命的原初。在一个神奇的时刻挡在我和原初之间的大海和草原、沼泽和高山都已经消失不见,我经历过的时间变成了空间,是一列灯光明亮的绿皮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令人沉醉,所有珍爱的人都在车上。我愿意把这些私事用喜欢的方式讲出来。当然,有一些事我是要留给自己的。它们在我的内心发生,又在内心消散。内心是无尽的海洋,永远忠实的家园。想到这个我觉得快乐。

是为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