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无香的中国
2012年的数据,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而香水的消费量(其中大部分还是花露水—其实花露水并不属于真正的香水),仅占全球的1.5%。
这似乎说明中国人并不喜欢用香(还可包括对香的理解、欣赏、创造和应用)。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中国人的体味较欧美人轻,无需重用香气来掩饰。其实中国人也很需要感官满足刺激的,经常可见中国人大红大绿地重色彩、大咸大辣地重口味。
但也有人认为香气牵涉到了精神享受,与奢侈娱乐相关。但华土之民,先居颇乏天惠的黄河流域,虽勤劳尚不足以维生。可见唐代诗人李绅的诗: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四海无闲田,说明中国人的勤奋。然而,农夫靠天吃饭,犹饿死证实了生活实在艰辛,唯温饱才能思淫欲呢。
因此勤俭节约历来被称为中国人的美德,反腐倡廉最能激起百姓的共鸣。而香的使用则属于精神层面上的事,除了祭祀用香等重大活动,香水和化妆都被视作奢侈,而用于活命的食物则可以不在其列。所以中国人把对香气追求的热情全部的转移到食物上了,民以食为天,既安全又实惠。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对香料的使用也屡有限制的事,原因似乎是香气会有碍于统治,因为有时候香气所宣泄的情绪被认为会脱离理性的思维。如宋朝,香料的贸易由国家控制;明朝时颁发的禁海令,对香料的贸易打击最大;禁海令一直维持到清朝中后期,到鸦片战争时结束。
在现代,香气有了阶级属性。新中国建立以后,就有批判资产阶级香风一说。那时对香气的看法就如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描写的,保尔对他曾经的女朋友冬妮娅的评价是“酸臭”。这是保尔和冬妮娅最后的见面,属于小布尔乔亚的冬妮娅正值新婚,丈夫在伴,应该是香气袭人的。按说冬妮娅在小说中的爱美等作为,在今天看来,并不是了不起的缺点;从冬妮娅的家庭和文化教育来看,她对香气的选择不会太俗气。如似的这种说法在中国十分普遍,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的终了,造成了香盲的一代。
凡有大变故,对奢侈品的攻击总是首当其冲,其中不乏针对香水使用者和香水的生产经营商以及相关产品的攻击。有时候在中国,使用香气还真要有些勇气。相对而言,中国北方对香气的排斥甚于南方,这是否与北方气候比较寒冷、香料植物种类比较少等因素有关?或更有深层次的原因?有历史学家说中国的发展速度自宋朝以后逐渐下滑,这与当时的限香是否有关?
现在的中国与几十年前的中国已有很大的不同,政治的环境变化了,但习惯思维尚在。因为少用或者不用,国人对香的理解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有很大差距,从而无端生成许多口舌、误会和纠纷。因此虽然近来已经陆续有一些有关香水介绍方面的书,但基本都不是搞香料行业的人写的,这些作者在文学方面有专长,但在香气的评论上很业余,都是些华丽辞藻的堆砌、外国香水广告语的抄袭,并没有自己的理解。对香气的认识尚处于朦朦胧胧的中国使用者来说,他们的话似乎起点很高但不接地气。
中国人很少研究与香气一一对应的事情,也经常在回避香气与各种事情的关系。可是对香的认识,能对应于破解中国政治、社会、道德、文化、心理的诸多问题和现象,以下会细细道来。